一种自动下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32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下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下管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抛光清理加工上料时,现有的技术是人工将钢管一根根的放在输送轨道上,上料时间长、效率低,而且人员频繁地在轨道内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将成捆的钢管放在上料架上,分解平放,通过上料架的斜度以及钢管的自重慢慢下落,往往会造成一次有多根钢管上料,造成多根钢管堆挤在一起,不利于长钢管单根抛光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自动下管装置,该钢管自动下管装置不仅能有效的保证不同规格的钢管单根上料,而且上料平稳、方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下管装置,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滚轴,两个滚轴上均固定有滚筒和皮带轮Ⅰ,所述的底架前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下部设有钢管进口,所述的底架前部设有两个转轴,转轴上均固定有圆柱滚筒和皮带轮Ⅱ,所述的圆柱滚筒为梯形圆柱滚筒,两个圆柱滚筒之间呈八字型布置,且两个圆柱滚筒的小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钢管的最大直径。

所述的滚轴上设有轴承Ⅰ,轴承Ⅰ与底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Ⅱ和轴承Ⅲ,轴承Ⅱ与底架固定连接,轴承Ⅲ与挡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架上均匀设有档杆。

所述的钢管进口的最低位置与滚筒的最高位置在同一高度上。

所述的皮带轮Ⅰ通过皮带与电机Ⅰ相连接,两个皮带轮Ⅰ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的皮带轮Ⅱ均通过皮带与电机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该钢管自动下管装置的钢管进口和圆柱滚筒的设置不仅能有效的保证钢管单根下管,而且档杆的设置使上料平稳、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下管装置,包括底架1,所述的底架1上设有至少两个滚轴2,两个滚轴2上均固定有滚筒4和皮带轮Ⅰ5,所述的底架1前端固定有挡板7,挡板7下部设有钢管进口8,所述的底架1前部设有两个转轴9,转轴9上均固定有圆柱滚筒12和皮带轮Ⅱ11,所述的圆柱滚筒12为梯形圆柱滚筒,两个圆柱滚筒12之间呈八字型布置,且两个圆柱滚筒12的小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钢管的最大直径。所述的滚轴2上设有轴承Ⅰ3,轴承Ⅰ3与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9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Ⅱ10和轴承Ⅲ13,轴承Ⅱ10与底架1固定连接,轴承Ⅲ13与挡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架1上均匀设有档杆6。

所述的钢管进口8的最低位置与滚筒4的最高位置在同一高度上。所述的皮带轮Ⅰ5通过皮带与电机Ⅰ相连接,两个皮带轮Ⅰ5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的皮带轮Ⅱ11均通过皮带与电机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把钢管堆放在滚筒4上,电机Ⅰ带动滚轴2和滚筒4转动,带动其上的钢管前进,启动电机Ⅱ使两个圆柱滚筒12转动,两个圆柱滚筒12相对转动保证钢管在两个圆柱滚筒12之间活动,钢管进口8的最低位置与滚筒4的最高位置在同一高度上及两个圆柱滚筒12的小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钢管的最大直径的设置,保证钢管单根且不间断的从钢管进口8内进入到下一个抛光工序。具体使用时,滚筒4上可以设置一层橡胶或软布,保证滚筒4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使钢管顺利前行。档杆6的设置保证钢管被挡在滚筒4上不会滚落,保证钢管稳定的输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