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底炉出料排气装置,属于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作为非高炉炼铁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以流程简单和经济性好等优越性得到普遍关注。该工艺将含铁原料与煤粉或其它含碳物质、粘结剂混匀后制成含碳球团并干燥,不经过焙烧直接把球团铺在转底炉上,在炉内温度1200~1300℃的还原区域还原为金属化球团。反应完毕后从转底炉出来的还原球团温度较高,达1000℃左右,为方便还原球团的储存和运输,需通过冷却装置对高温球团进行冷却。目前转底炉出料处通常为水淬池加捞渣机的配置形式,水淬池为敞开,该种配置形式存在以下问题:
1.高温球团在水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蒸汽,工人操作环境差,并会对厂区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水淬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蒸汽会对周围的捞渣机、转底炉等设备造成影响,易使设备表面锈蚀,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底炉出料排气装置,将水淬池通过集风罩封闭起来,产生的水蒸气通过管道和烟囱排出到大气中,提高工人工作舒适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底炉出料排气装置,包含位于水淬池上的集风罩、与集风罩连接的管道和与管道连接的烟囱,所述集风罩包含本体、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料口设有进料管伸入到集风罩内,进料管的出口为斜面,斜面朝向集风罩方向,所述排气口与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为倾斜状。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上设有抽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的出口上铰接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的倾斜角为10~35°。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的倾斜角为15°。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出料排气装置,通过在水淬池上方加设集气罩,使水蒸汽集中并通过烟囱外排,有效改善水淬池周边的工作环境,并降低了水蒸汽对周边设备的影响;集气罩与烟囱之间设有抽风机,以加强排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底炉出料排气装置,包含位于水淬池上的集风罩1、与集风罩1连接的管道4和与管道4连接的烟囱3,所述集风罩1包含本体、进料口和排气口,进料口和排气口均位于本体上,所述进料口设有进料管伸入到集风罩1内,进料管由耐高温材料制作而成,进料管的出口为斜面,斜面朝向集风罩1方向,这样可以防止在入料时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料管排出在集风罩1外,所述排气口与管道4连接,所述管道4为倾斜状,所述管道4的倾斜角为10~35°,优选为1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道4上设有抽风机2,增强管道4的抽取集风罩1内水蒸气的能力。所述进料管的出口上铰接有挡板,在进料结束后,挡板在集风罩1内密封进料管,在进料口设有密封盖,进一步的对集风罩1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高温球团从转底炉通过溜槽排进水淬池上方的进料口中中,集气罩1位于水淬池上方,集气罩1与烟囱3通过管道4连接,高温球团在水淬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水蒸汽通过集气罩1收集,而后经管道从烟囱3中排出,所述管道4中设有抽风机2,以加强排气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