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铸造浇注循环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540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型铸造浇注循环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型铸造浇注循环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目前铸钢件的冷却凝固主要在砂型中自然冷却,依靠砂型、冷铁等介质与型外大气进行热交换,凝固、冷却至常温,但是铸钢件浇注温度一般较高,尤其是封闭、半封闭铸钢件,砂芯四周是厚壁型腔,要长时间经受高温钢水的灼烧和浸蚀,砂芯的散热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极易产生粘砂、收缩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砂型铸造浇注循环水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箱、下箱、上冷却水管道、下冷却水管道、进水连接管道、进水管、循环水泵、冷却塔、出水连接管道、出水管;所述的上箱和下箱内分别并列设置有若干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若干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的一端通过进水连接管道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与循环水泵连接,循环水泵与冷却塔连接,若干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出水连接管道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与冷却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采用耐高温钢管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分别设置在原型空腔的上方和下方。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在上箱和下箱的过程中,先布置好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然后进行捣砂,上冷却水管道和下冷却水管道的两端伸出砂箱,分别用进水连接管道和出水连接管道进行连接,当浇注完成后,启动循环水泵进行水冷却凝固,循环水可利用冷却塔冷却不断利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浇注循环水冷装置,铸件凝固速度块,顺序凝固下,后浇为先浇进行补缩,避免了缩孔、粘砂等铸造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箱和下箱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箱1、下箱2、上冷却水管道3、下冷却水管道4、进水连接管道5、进水管6、循环水泵7、冷却塔8、出水连接管道9、出水管10、进水阀门11、出水阀门12、原型空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箱1、下箱2、上冷却水管道3、下冷却水管道4、进水连接管道5、进水管6、循环水泵7、冷却塔8、出水连接管道9、出水管10;所述的上箱1和下箱2内分别并列设置有若干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若干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的一端通过进水连接管道5与进水管6连接,进水管6与循环水泵7连接,循环水泵7与冷却塔8连接,若干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的另一端通过出水连接管道9与出水管10连接,出水管10与冷却塔8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1。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管10上设置有出水阀门12。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采用耐高温钢管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分别设置在原型空腔13的上方和下方。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在上箱1和下箱2的过程中,先布置好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然后进行捣砂,上冷却水管道3和下冷却水管道4的两端伸出砂箱,分别用进水连接管道5和出水连接管道9进行连接,当浇注完成后,启动循环水泵7进行水冷却凝固,循环水可利用冷却塔8冷却不断利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浇注循环水冷装置,铸件凝固速度块,顺序凝固下,后浇为先浇进行补缩,避免了缩孔、粘砂等铸造缺陷,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