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钾晶须及其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470617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钛酸钾晶须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机盐晶须的合成方法,特别涉及钛酸钾晶须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钛酸钾晶须的合成方法采用的是熔剂法,增加了硼化合物。由于采用了硼化合物,容器的腐蚀问题得到解决,且钛酸钾晶须容易分散处理,助熔剂易溶于水,便于除去。合成的纤维颗粒均匀,平均长度为10~50微米,平均直径为小于0.5微米,便于应用。成本低廉,由此法合成出的六钛酸钾晶须的综合成本低于国际市场价。原料易得,在国内市场上都能购得到。
从工艺流程看,布局非常合理,洗涤用水全部加以回收利用,不产生任何污染。合理的生产工艺,带来的是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高。由此工艺生产出的六钛酸钾晶须,在隔热材料上有无与伦比的优点,导热系数低,是比较理想的石棉隔热材料的替代品,也可以用于增强材料和摩擦材料。
六钛酸钾晶须的晶须平均长10~50μm(微米),平均直径小于0.5μm(微米)。导热系数测定结果见下表

权利要求
1.四钛酸钾晶须,其合成工艺方法是,二氧化钛TiO2∶氧化钾K2O摩尔比为2.5~3.5∶1,硼化合物的加入量为二氧化钛重量的1~5%,将上述原料混匀后,装入耐碱容器,升温至800℃,以1℃/分钟升温至900~1200℃,停留1~4小时,缓慢降温至800℃后取出,得到四钛酸钾晶须束;将四钛酸钾晶须束在冷水中分散,即得到四钛酸钾晶须。
2.六钛酸钾晶须,其合成工艺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得到的四钛酸钾晶须在80~100℃热水中机械搅拌1~4小时,以5-15%的稀硫酸中和浸取出来的钾离子,即得到六钛酸钾晶须无定形水合物;此水合物再在800~1200℃的温度中停留2~6小时,完成结晶转换;再在热水80~100℃中洗尽可溶性钾化合物,在200℃以上的温度干燥,即得到成品六钛酸钾晶须;洗水回收到四钛酸钾晶须机械搅拌用水加以再利用。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方法合成的四钛酸钾晶须,晶须平均长10-50微米,平均直径小于0.5微米。
4.按照权利要求2的工艺方法合成的六钛酸钾晶须,晶须平均长度为10~50微米,平均直径小于0.5微米,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6W/m.K。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钛酸钾晶须的合成方法。二氧化钛TiO
文档编号C01G23/00GK1468805SQ0213608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黄继芬, 张毅, 赵力力 申请人:上海秀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