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钒矿焙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12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钒矿焙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从钒矿土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全 自动钒矿焙烧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耗钒的增加,市场对钒的需求增长迅速。由于对钒的需求与 日俱增,导致我国有钒矿资源地区竞相开采。由于在钒矿冶炼方面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很成熟的技术可供参考,因此大多数企 业采用较为常见的平窑焙烧炉作为生产工具。平窑焙烧主要是靠焙烧技工的经验控制温 度,碳温过高容易烧结造成窑内熟球结团,钒也被高温烧成金属而浸取不出;碳温过低会造 成转化率下降,大量红球子,甚至熄火,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转化率稳定性差。此外平窑占 地面积大、技术针对性较强、对矿石有一定选择性(不能单一对含钒石煤进行焙烧),平窑 需要技工人数多、产量较低(0. 9-1. 1吨/天熟料)、转化率较低(平均在40-50%之间)。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环保、转化率高的 立式全自动钒矿焙烧炉。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包含 炉体、进料部分、卸料部分和炉座,其特征是所述进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上部,卸料部分安 装于炉体的下部,炉体置于炉座上。所述炉体中间设置有一个焙烧区,焙烧区上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料位传感器,温 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焙烧区内的温度,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示,料位传感器用于测量焙 烧区内料面的位置,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示,焙烧区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火室、右火室, 左火室与焙烧区之间设有隔火墙,隔火墙上端设有异型耐火砖,右火室与焙烧区之间同样 设有隔火墙及隔火墙上端的异型耐火砖,异型耐火砖为梯形外观设计,每组均为若干块平 行对应安装,相邻两块之间设有间隙,用于连通左右两个火室,使左右两个火室的火能够作 用于焙烧区内,左右两个火室下端分别安装有左炉门、右炉门,用于添加燃料,左右两个火 室上方都安装有耐火备置件,耐火备置件顶部安装有保温顶,左右两个火室与炉体外壳之 间设有耐火层、保温层、保温棉,用于耐火保温。在炉体上方还设有排烟管,排烟管与焙烧区 相通,用于排放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烟雾。所述进料部分由备料仓、进料结构和驱动装置组成,备料仓位于进料结构的上方, 驱动装置带动进料结构往复运动实现进料。所述卸料部分由卸料结构、炉箅和驱动装置组成,驱动装置驱动卸料结构动实现 自动卸料。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进料结构、卸料结构在系统总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协同工作。[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立式钒矿焙烧炉,占地 面积小、转化率高、性能稳定;窑体内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料位传感器,带语音提示,因此可直 接观测相关数据,对技工技能要求低;在系统总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实现自动进料,自动 卸料,因此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包含炉体、进料部分、卸料部分和炉座(9), 其特征是所述进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上部,卸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下部,炉体置于炉座 (9)上。所述炉体中间设置有一个焙烧区(18),焙烧区(18)上端设有温度传感器(7)和料 位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用于测量焙烧区(18)内的温度,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 示,料位传感器(6)用于测量焙烧区(18)内料面的位置,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示,焙烧 区(18)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火室(11)、右火室(20),左火室(11)与焙烧区(18)之间设有隔 火墙(12),隔火墙(12)上端设有异型耐火砖(13),右火室(20)与焙烧区(18)之间同样 设有隔火墙及隔火墙上端的异型耐火砖,异型耐火砖(13)为梯形外观设计,每组均为若干 块平行对应安装,相邻两块之间设有间隙,用于连通左右两个火室,使左右两个火室的火能 够作用于焙烧区(18)内,左右两个火室下端分别安装有左炉门(10)、右炉门(21),用于添 加燃料,左右两个火室上方都安装有耐火备置件(15),耐火备置件(15)顶部安装有保温顶,左右两个火室与炉体外壳(5)之间设有耐火层(16)、保温层(17)、保温棉(19),用于 耐火保温。在炉体上方还设有排烟管(1),排烟管(1)与焙烧区(18)相通,用于排放燃料燃 烧产生的废气烟雾。所述进料部分由备料仓(2)、进料结构(3)和驱动装置(4)组成,备料 仓(2)位于进料结构(3)的上方,驱动装置(4)带动进料结构(3)往复运动实现进料。所 述卸料部分由卸料结构(8)、炉箅(22)和驱动装置(4)组成,驱动装置(4)驱动卸料结构 (8)动实现自动卸料。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4)、进料结构(3)、卸料结构(8)在系统总 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协同工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压球机压好成型的钒矿通过输送机输送到备料仓2中 备用,自动钒矿焙烧炉的焙烧区(18)加好料正常工作,当温度传感器(7)测量的温度达到 设定温度后,温度传感器(7)给总控制器PLC发出信号,总控制器PLC接收到信号后控制语 音系统提供卸料语音提示,同时指示驱动装置(4)驱动卸料结构(8)动实现自动卸料,当料 泄到一定值后,料位传感器(6)把料位信号送给总控制器PLC,总控制器PLC接到料位传感 器(6)的信号后,指示卸料结构(8)停止卸料,并控制语音系统提供卸料停止语音提示,停 止卸料过设定的时间后,总控制器PLC指示驱动装置(4)驱动进料机构(3)进料,进料完成 后,等待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后循环以上步骤。以上所举实施例仅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 围,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部分、卸料部分不采用总控制器PLC控制,而是采用人工控制进料和卸料,也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包含炉体、进料部分、卸料部分和炉座,其特征是所述进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上部,卸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下部,炉体置于炉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中间设置有一 个焙烧区,焙烧区上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料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焙烧区内的温 度,测量的结果能提供语音提示,料位传感器用于测量焙烧区内料面的位置,测量的结果能 提供语音提示,焙烧区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火室、右火室,左火室与焙烧区之间设有隔火墙, 隔火墙上端设有异型耐火砖,右火室与焙烧区之间同样设有隔火墙及隔火墙上端的异型耐 火砖,异型耐火砖为梯形外观设计,每组均为若干块平行对应安装,相邻两块之间设有间 隙,用于连通左右两个火室,使左右两个火室的火能够作用于焙烧区内,左右两个火室下端 分别安装有左炉门、右炉门,用于添加燃料,左右两个火室上方都安装有耐火备置件,耐火 备置件顶部安装有保温顶,左右两个火室与炉体外壳之间设有耐火层、保温层、保温棉,用 于耐火保温;在炉体上方还设有排烟管,排烟管与焙烧区相通,用于排放燃料燃烧产生的废 气烟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进料部分由备料仓、 进料结构和驱动装置组成,备料仓位于进料结构的上方,驱动装置带动进料结构往复运动 实现进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卸料部分由卸料结 构、炉箅和驱动装置组成,驱动装置驱动卸料结构动实现自动卸料。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 进料结构、卸料结构在系统总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协同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一种全自动钒矿焙烧炉,包含炉体、进料部分、卸料部分和炉座,所述进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上部,卸料部分安装于炉体的下部,炉体置于炉座上。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转化率高,性能稳定;窑体内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料位传感器,带语音提示,因此可直接观测相关数据,对技工技能要求低;在系统总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实现自动进料,自动卸料,因此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保障。
文档编号C01G31/02GK201713336SQ20102020784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刘林强 申请人:刘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