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36926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铁矿(α-FeOOH)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铁的氧化物,通常的晶体形状有针状,柱状和片状。作为一种常用的黄色无机颜料,它已用于水基涂料和油基涂料中,同时它是制备电极材料、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材料、高密度磁记录材料、高质量敏感元器件的重要原料。同时,α-FeOOH在重金属离子去除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α-FeOOH的制备方法据已报道的有化学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空气氧化法和溶胶凝胶法。上述方法通常所制得的α-FeOOH呈纺锤形、棒状、针状,再通过进一步组装呈花簇状、空心海胆状。这些方法制备的α-FeOOH的粒度分布较广,比表面积较低,因此,他们无法在电极材料、高密度磁记录材料、敏感元器件和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的多孔微纳米球具有粒度分布较窄、比表面积高和性能稳定等特性。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由球直径为2μm的单晶态花状球组装而成,多孔微纳米球的比表面积为258m2/g。

一种制备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的方法,包括水解沉淀法,先将Fe2SO4·7H2O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体系中,然后经热处理水解反应得到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

优选的,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体积比为0.8~1.2:0.8~1.2配制成溶液a,pH为4~5;

(2)、然后将Fe2SO4·7H2O溶解在溶液a中,经过搅拌混合和超声分散得到溶液b,溶液b中Fe2SO4的质量浓度为0.10~0.20g/L;

(3)、将溶液b于35~45℃下经过4~6h热处理,得到溶液c和沉淀物d;

(4)、沉淀物d经过清洗、烘干即可获得目标产品即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

本发明通过水解沉淀法成功的获得了一种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具体是将去离子水和DMF配成溶液后再加入Fe2SO4·7H2O进行水解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到40℃左右以促进反应,既增加了产物产量且不会改变晶体形态,经过超声洗涤得到具有粒度分布均匀、表面活性高、吸附性能优良的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水解沉淀法,在一定温度下经过热处理,快速得到具有粒度分布较窄、比表面积高和性能稳定的特性的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为多孔结构的α-FeOOH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整个制备体系容易构建、操作简便、条件易控、成本低廉、产物组成易控、产物分布均匀、不易团聚、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3)、本发明采用常规可溶性铁盐作为反应物,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少,对环境污染较小,是一种环保型合成工艺。

4)、本发明制备的产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环境友好、高比表面积和高吸附性,可以应用在电极材料、高密度磁记录材料、敏感元器件和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等方面,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XRD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FE-SEM图,a为低倍率照片,b为高倍率照片;

图3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TEM/SAED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BET-吸附脱附曲线;

图5为实施例4中分别加入罗丹明B溶液和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方法所得产物的结构、形貌、组成进行表征,分别选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境(TEM)、BET比表面分析仪(BET)。

实施例1

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50ml的去离子水和5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配制成呈浅黄色的溶液a,pH为4.5。

(2)、然后称取0.014g的Fe2SO4·7H2O溶解在溶液a中,经过1分钟的搅拌混合和超声分散得到体积为100ml的呈深黄色的溶液b。

(3)、将溶液b放进恒温干燥箱里,于40℃下经过5h热处理,得到溶液c和沉淀物d。

(4)、沉淀物d经离心收集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最后进行烘干处理即可获得呈褐色的目标产品即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

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XRD谱图。与标准的α-FeOOH谱图(JCPDS:29-0713)相比可得,所得的产物为高纯度α-FeOOH,此外,从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α-FeOOH花状球直径为2μm左右。

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FE-SEM图,a为低倍率照片,b为高倍率照片。图3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TEM/SAED图。由图可得:产物的形态为球形,且结晶程度高、分散性好,颗粒的直径约2μm;每个颗粒都是由单晶组装的。

图4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BET-吸附脱附曲线。产物的比表面积达到258m2/g,综合BET测试结果和SEM图来看,本发明合成的α-FeOOH晶体经长大再组装后的产物球形度较好,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吸附性能。

实施例2

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ml的去离子水和6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配制成呈浅黄色的溶液a,pH为4~5。

(2)、然后称取0.010g的Fe2SO4·7H2O溶解在溶液a中,经过3分钟的搅拌混合和超声分散得到体积为100ml的呈深黄色的溶液b。

(3)、将溶液b放进恒温干燥箱里,于35℃下经过6h热处理,得到溶液c和沉淀物d。

(4)、沉淀物d经离心收集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最后进行烘干处理即可获得呈褐色的目标产品即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

实施例3

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55ml的去离子水和4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配制成呈浅黄色的溶液a,pH为4~5。

(2)、然后称取0.020g的Fe2SO4·7H2O溶解在溶液a中,经过5分钟的搅拌混合和超声分散得到体积为100ml的呈深黄色的溶液b。

(3)、将溶液b放进恒温干燥箱里,于45℃下经过4h热处理,得到溶液c和沉淀物d。

(4)、沉淀物d经离心收集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最后进行烘干处理即可获得呈褐色的目标产品即花状α-FeOOH多孔微纳米球。

实施例4

图5是分别将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作为有机污染物,用产物作为吸附剂,模拟环境中有机物去除过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首先,分别取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10ml加去离子水各配制成100ml溶液,分别加入0.05g的α-FeOOH吸附剂,常温搅拌均匀,然后,分别在0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取样用紫外可见光谱来检测随时间变化去除的效果。

通过图5可知,亚甲基蓝原始污染物浓度经过1小时的吸附,浓度降低了3%;罗丹明B原始污染物浓度经过5分钟,即降低了62%,经过1小时反应浓度降低了84%,表明实验结果和本发明合成的α-FeOOH产物结构特点是一致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