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涂油装置,特别涉及涂油器的油斗。
背景技术:
现有玻璃纤维拉丝涂油器通过在油斗中设置挡板将油斗分为进油区和回油区,进油区底部设有三个进油口,由于进油口与油斗左右两侧边之间存在距离差,使得进油口位置和油斗左右两侧位置的浸润剂产生较大的温差,特别是当浸润剂温度超过60℃时,油斗两侧的温度通常只有40-50℃,温差达到10-20℃,因此油斗两侧的浸润剂温度偏低而容易产生结皮。同时由于油斗左右两侧边缘的回油量一般较中间偏小,同样使得回油区内的浸润剂温度不均,特别当挡板不处在水平位置时,其中一侧边的回油量会十分小,使得这一侧回油区内的浸润剂温度偏低较多,极易产生结皮而堵塞回油口,从而导致油斗满溢现象的产生,造成浸润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浸润剂局部过冷,减少结皮,降低浸润剂消耗的拉丝机涂油器的油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拉丝机涂油器的油斗,它包括油盒,在油盒中设有挡板,通过挡板将油盒分隔为进油区和回油区;进油区底部设有三个进油口,回油区底部设有回油口,进油口和回油口与油管连接;进油区内还设有一个多孔连通构件,该多孔连通构件呈中空管状体,其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与进油口一一对应,并且与进油口相连接;多孔连通构件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出口;所述挡板上边缘的两端设有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上边缘的中间设有若干开口。
本实用新型将多孔连通构件安装在油斗底部的三个进油口上,使得浸润剂先进入多孔连通构件内,再从其侧壁的多个出口均匀的进入油斗中,保证了油斗内浸润剂温度的均匀性,降低了由进油口与油斗左右两侧边的距离差而产生的浸润剂温差,减少了油斗两侧结皮的产生;在挡板上边缘的两端设有开口,使得油斗两侧的回油量增大,保证了在挡板位置不水平的情况下油斗两侧仍有足够的回油量,从而防止回油区两侧浸润剂温度过低产生结皮而堵塞回油口。挡板上边缘的中间设有若干开口,浸润剂从开口处溢出进入回油区,从而增大浸润剂表面的回油流量,同样能防止浸润剂局部过冷,减少结皮。结皮量减少不仅能降低浸润剂的消耗,还能避免由于结皮堵塞回油口导致油斗满溢现象的产生。
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孔连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拉丝机涂油器的油斗,它包括油盒1,在油盒中设有挡板2,通过挡板将油盒分隔为进油区和回油区;进油区底部设有三个进油口3,回油区底部设有回油口4,进油口和回油口与油管连接;进油区内还设有一个多孔连通构件5,该多孔连通构件呈中空管状体,其底部设有开口51,该开口与进油口一一对应,并且与进油口相连接;多孔连通构件的前后两个侧壁上分别均匀设有一排出口52;所述挡板上边缘的两端和中间均设有开口6。
本实用新型将多孔连通构件5安装在油斗底部的三个进油口3上,使得浸润剂先进入多孔连通构件5内,再从其侧壁的多个出口均匀的进入油斗中,保证了油斗内浸润剂温度的均匀性,减少了结皮的产生;在挡板上边缘的两端设有开口6,使得油斗两侧的回油量增大,保证了在挡板位置不水平的情况下油斗两侧仍有足够的回油量,从而防止回油区两侧浸润剂温度过低产生结皮而堵塞回油口。挡板上边缘的中间设有若干开口,浸润剂从开口处溢出进入回油区,从而增大浸润剂表面的回油流量,同样能防止浸润剂局部过冷,减少结皮。结皮量减少不仅能降低浸润剂的消耗,还能避免由于结皮堵塞回油口导致油斗满溢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尤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使用。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