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5194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
在硝基类偶氮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中,一般采用硫化碱作为还原剂,还原后生成的硫代硫酸钠非常不稳定,必须将其除掉;同时,一部分未反应的硫化碱由于其强还原性,也必须在还原后除掉。目前通常采用酸析赶硫法或沉淀除硫法。酸析法原理
该法存在设备腐蚀、酸性气体污染、沉淀物的二次污染以及由于二氧化硫气体的一定的水溶性而造成后面的大量的副反应的发生;沉淀法(ZL88101817.1)虽然解决了上述部分问题,但仍然存在着硫的残留而引起的副反应和沉淀物夹带所造成的目的产物损失以及沉淀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用过氧化氢将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原过程中生成的硫代硫酸钠和未反应的硫化碱氧化成可溶性硫酸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这样实现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用过氧化氢将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生成的不稳定的硫代硫酸盐和未反应的硫化碱氧化成稳定的可溶性硫酸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发明也可以这样实现在10-50℃将5-25%的过氧化氢加入到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后的混合液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硫化碱的用量的2.0-4.0倍(摩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无污染、无腐蚀2、可定量除硫、无副反应,从而可使目的产物收率提高50-100%
3、可提高产品纯度附

图1为过氧化氢应用在直接黑L-3BG(原名直接耐晒黑-G)的工艺流程框图,此流程也适用于直接墨绿-BN的工艺过程。该工艺流程首先是对硝基苯胺的重氮化,然后是把对硝基苯胺重氮盐加入到H-酸浆液中进行一次偶合反应;然后是用碳酸钠水溶液调整PH=8.5,进行二次偶合反应;向二偶合液中加入热的硫化碱溶液,进行还原;还原完后降温,加过氧化氢进行氧化;氧化完成后降温加亚硝酸钠溶液,之后将此溶液加入到盐酸的冰水混合液中,进行三重氮反应;然后调PH=3-4,加入间苯二胺水溶液,即可生产直接黑L-3BG;此处加苯酚溶液,即可生产直接墨绿BN,只不过所控制的介质不同。前者控制PH=6,而后者控制PH=8-9附图2是利用沉淀法生产直接黑L-3BG的工艺流程框图,较此法多了一步压滤过程。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实施例1(见附图1)取对硝基苯胺30克(92%)加35%的盐酸50克,加水100毫升,在搅拌情况下加冰降温至0-10℃,液下加入20%的亚硝酸钠溶液70.5克,加料速度先快后慢,反应1.5小时,终点使淀粉典化钾试纸变浅蓝。向反应好的对硝基苯胺重氮盐中加入打好浆的10%的H-酸浆液325.3克,搅拌反应2小时,之后加20%碳酸钠水溶液调PH=8.5,反应1小时。向反应好的二偶合物中加入80℃、10%的硫化碱249.6克,反应30分钟。降温至l0℃以下,向反应物中滴加10%的过氧化氢240克,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50℃,加料完毕,反应20分钟,降温至10℃以下,向反应液中加入20%的亚硝酸钠溶液16.5克,将此溶液液下加入到560克(5%)的盐酸与冰的混合液中,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15℃,反应2小时。用20%的碳酸钠水溶液调PH=3-4,向此溶液中加入10%的间苯二胺溶液205.2克,再用碳酸钠水溶液调PH=6,维持反应温度在15℃以下,反应1.5小时。反应物过滤,滤饼进行干燥即为直接黑-L3BG(原名直接耐晒黑-G)半成品染料。单批收量为136克,染色力分为200%,折100%染料收量为272克。染料色光为蓝红头。此工艺只有一步过滤,而且没有废渣产生。而沉淀法工艺(见附图2)需要两步过滤,且有大量废渣产生。单批收量只能达到140克(100%力分),单锅力分只能达到150%,说明染料纯度低于本法。
实施例2(见附图2)取对硝基苯胺30克(92%)加35%的盐酸50克,加水100毫升,在搅拌情况下加冰降温至0-10℃,液下加入20%的亚硝酸钠溶液70.5克,加料速度先快后慢,反应1.5小时,终点使淀粉典化钾试纸变浅蓝。向反应好的对硝基苯胺重氮盐中加入打好浆的10%的H-酸浆液325.3克,搅拌反应2小时,之后加20%碳酸钠水溶液调PH=8.5,反应1小时。向反应好的二偶合物中加入80℃、10%的硫化碱234克,反应30分钟。降温至10℃以下,向反应物中滴加15%的过氧化氢170克,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50℃,加料完毕,反应20分钟,降温至10℃以下,向反应液中加入20%的亚硝酸钠溶液16.5克,将此溶液液下加入到560克(5%)的盐酸与冰的混合液中,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15℃,反应2小时。用20%的碳酸钠水溶液调PH=3-4,向此溶液中加入10%的苯酚碱溶液178.6克,再用碳酸钠水溶液调PH=8.5,维持反应温度在15℃以下,反应1.5小时。反应物过滤,滤饼进行干燥即为直接墨绿-BN半成品染料。单批收量为120克,染色力分为180%,折100%染料收量为216克。染料色光较沉淀法更加鲜艳。也只有一步过滤,而且没有废渣产生。而沉淀法工艺(见附图2)同样需要两步过滤,且有大量废渣产生。单批收量只能达到100克(100%力分),单锅力分只能达到110%,说明染料纯度低于本法。
实施例3(见附图1)取对硝基苯胺30克(92%)加35%的盐酸50克,加水100毫升,在搅拌情况下加冰降温至0-10℃,液下加入20%的亚硝酸钠溶液70.5克,加料速度先快后慢,反应1.5小时,终点使淀粉典化钾试纸变浅蓝。向反应好的对硝基苯胺重氮盐中加入打好浆的10%的H-酸浆液325.3克,搅拌反应2小时,之后加20%碳酸钠水溶液调PH=8.5,反应1小时。向反应好的二偶合物中加入80℃、10%的硫化碱249.6克,反应30分钟。降温至10℃以下,向反应物中滴加20%的过氧化氢108克,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15℃,加料完毕,反应20分钟,降温至10℃以下,相反应液中加入20%的亚硝酸钠溶液16.5克,将此溶液液下加入到560克(5%)的盐酸与冰的混合液中,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15℃,反应2小时。用20%的碳酸钠水溶液调PH=3-4,向此溶液中加入10%的间苯二胺溶液205.2克,维持反应温度在15℃以下,反应1.5小时。反应物过滤,滤饼进行干燥即为直接黑-L3BG(原名直接耐晒黑-G)半成品染料。单批收量为135克,染色力分为200%,折100%染料收量为270克。染料色光为蓝绿头。说明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和过氧化氢用量,可以调整染料的色光。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过氧化氢将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生成的不稳定的硫代硫酸盐和未反应的硫化碱氧化成稳定的可溶性硫酸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10-50℃将5-25%的过氧化氢加入到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后的混合液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硫化碱的用量的2.0-4.0倍(摩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氢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用过氧化氢将在偶氮类硝基化合物还原中生成的不稳定的硫代硫酸盐和未反应的硫化碱氧化成稳定的可溶性硫酸盐,原理如下S
文档编号C07B35/02GK1316407SQ0010660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4日
发明者惠彦华, 刘炳文, 高中民 申请人:惠彦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