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炔和亚胺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3486943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炔和亚胺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新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有机溶剂中,用亚胺与炔作为底物,在铁催化条件下反应得到喹啉类化合物。所述的合成方法起始原料、催化剂便宜易得,原子经济效益高,目标产物产率较高,官能团取代类型受限较小,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本发明所涉及的喹啉类化合物结构如结构式I所示。其中:R1选自:CH3,OMe,C(CH3)3,3,5-(CH3)2,NO2,CF3,X(卤素);R2选自:CH3,OMe,C(CH3)3,3,5-(CH3)2,NO2,CF3,OH,X(卤素);R3选自:COOMe,COOEt,COO(CH2)nCH3、n=1-10,COCH3;R4选自:Ph,Si(CH3)3;PhCOOCH2。
【专利说明】一种用炔和亚胺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喹啉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关键在于以亚胺和炔为底物,在铁催化下发生反应得到喹啉类化合物。所述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官能团的取代类型受限较小,产率较高。
技术背景
[0002]喹啉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许多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都有喹啉环结构的存在,例如,抗菌剂、消炎镇痛、抗真菌、抗肿瘤及抗病毒等。喹啉类化合物在医药及农药等方面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它的合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已经有很多的报道,但这些方法或要使用昂贵的试剂,或产率不理想,或反应时间较长,或催化剂昂贵,或需要多步合成等等。[(a)Ji Xiaochen, Huang Huawen, Jiang Huanfeng, etal.Palladium-Catalyzed Sequential Formation of C-C Bonds:Efficient Assemblyof2-Substituted and2,3-Disubstituted Quinolines[J].Angew.Chem.1nt.Ed.2012,5(1),7292-7296.[b]Yu Zhihua, Zheng Hufei, Zhang Aidong, et al.An unexpectedone-pot synthesis of mult1-substituted quinolines via a cascade reaction ofMichael/Staudinger/aza-ffitting/aromatization of ortho-azido-β -nitro-styreneswith various carbonyl compounds[J].Tetrahedron,2013,69,8137-8141.]。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喹啉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即用铁催化亚胺和炔反应得到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仅需一步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操作简单,原料及催化剂廉价易得,原子利用率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喹啉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以及现有合成技术存在的缺陷等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喹啉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其特点是使用铁催化亚胺与炔进行反应得到喹啉类衍生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比以往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在下述方面更加具有优势:起始原料和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的取代类型受限较小,原子利用率较高。
[0005]本发明所涉及的喹啉类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通式I。
[0006]
【权利要求】
1.一种喹啉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在有机溶剂中,亚胺与炔在催化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喹啉类化合物,本发明所涉及的喹啉衍生物结构如结构式I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中,合成结构通式I的化合物时,用一种亚胺与一种炔进行反应,其摩尔比为0.5:1~2:1,以1:1效果最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为FeCl3、FeCl2,FeBr3> FeBr2, K3Fe (CN)6, FeSO4, Fe2 (SO4) 3、Fe (NO3) 2、Fe (NO3) 3 中的一种或者是其混合物;合成结构通式I所需的催化剂用量为亚胺用量的10%~15% (mol),以15%效果最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中,合成结构通式I的反应温度为O~150°C,以 80 ~100°C最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的溶剂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1,4- 二氧六`环,氯苯,N, N- 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以二氯乙烷的效果最佳。
【文档编号】C07D215/54GK103554020SQ201310586575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玉峰, 吴正光, 石洁, 李伟, 顾嘉超, 王兴龙, 卜洪忠, 马鸿飞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