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99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自从1990年第一个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发明以来,聚合物电光电材料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高效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高效的注入是其中的关键。因此,很多高效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都是采用多层器件结构,即除了发光层外,还含有一层或多层空穴传输/注入层或电子传输/注入层。因此,除了开发优异的发光材料,开发优异的电子传输/注入材料和空穴传输/注入材料也是实现高效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关键。我们此前的研究发现共轭聚电解质及其中性前驱体是一类非常优异的电子注入 / 传输材料(伐6 . Mater. 2004,16’ 708. ; Adv. Mater. 2004,16, 1826;中国专利 ZL200310117518. 5)。这类材料在极性溶剂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同时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从而使得制备高效多层结构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成为可能。此外,这类材料还能有效的增加从高功函数的金属(如铝,银,金)向聚合物半导体的电子注入,更有利于以印刷的方式实现高分子多层器件(Α/κ Mater. 2007, 19,810.)。后续的研究表明,这类共轭聚电解质材料不但可用于发光器件,还可作为界面修饰层大幅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ae . Soc. Rev. , 2010, 39, 25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含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这种材料不仅在光照或者加热的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不溶不熔的网状聚合物膜,而且还能通过其极性基团与金属阴极形成偶极子来降低电子的注入势垒和提高电子的传输能力。本发明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具有如下结构
权利要求
1.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环衍生物为苯环、芴、咔唑或硅芴衍生物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乙烯基的交联基团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环状烷氧基的交联基团其环状烷氧基为三元环、四元环烷氧基,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极性基团为胺基、季铵盐基团、磷酸根、磷酸酯基、磺酸根、羧基和羟基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链为直链烷基链、支链烷基链或者环状烷基链。
7.权利要求I至6之一所述的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将所述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用强极性溶剂加工成不溶不熔的互穿网络聚合物,作为金属电极电子注入层应用在有机电子器件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含可交联基团的水醇溶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所述共轭聚合物材料具有共轭的主链及功能化的侧链基团,其中功能化的侧链基团包括可交联的取代基团A及具有水醇溶性的强极性基团B。由于A、B功能化取代基的存在,所述共轭聚合物材料具有可用醇等强极性溶剂加工及在光照或者加热的条件下交联生成不溶不熔的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特征,并且具有良好的增强高功函数金属电极电子注入的性能,适于制作复杂的多层有机电子器件。所述共轭聚合物能够作为电子注入/传输层应用在发光、光伏等有机光电器件中,改善器件性能。
文档编号C08G61/00GK102329411SQ20111020832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仲成美, 刘升建, 曹镛, 黄飞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