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7892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通过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来控制驴皮明胶降解的终点,保证了驴皮明胶溶液降解后多肽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合理,使其制备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相近,临床上具有更好的扩容效果;丁二酸酐对降解后的驴皮明胶溶液进行酰化改性,改性后的驴皮明胶溶液的多肽链更稳定,能有效控制多肽的分子量和分子量的分布,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制备代血浆的工艺中,添加适量的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等电解质,保证了大量输注驴皮明胶代血浆时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在不同酸碱度的情况下通过硅藻土和活性炭的双重吸附,能充分的除热原、除杂、脱色,避免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
【专利说明】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以驴皮明胶为原料制备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血液是非常宝贵且有限的资源,但在医疗上,血制品的应用却非常广泛及必须。因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浆代用品(简称“代血浆”)也被更多的研制出来,并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替代血制品补充血容量。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代血浆种类已达30多种,但临床实际应用的却很少,主要包括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以及改性明胶等。右旋糖酐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蓄积作用、出血倾向、交叉配血试验的假凝集、加速血沉、抑制吞噬功能系统。羟乙基淀粉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它的平均分子量和羟乙基的取代度,较低相对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扩容强度小,较高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在脏器内积存期较长,使红细胞聚集增加,出血时间延长,低取代度的羟乙基淀粉在血液循环中易被血液淀粉酶所水解,在循环中存留时间短,高取代度的羟乙基淀粉因停留时间过长会发生体内蓄积和凝血机制受损。而且羟乙基淀粉类代血浆制备工艺复杂,工艺条件控制较难,成品产量少而价格高,其成分以低分子量为主,不参与体内代谢过程,无营养价值。研究证明,明胶类代血浆具有最好的血液相容性,即使大剂量输注,也几乎不影响凝血机制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临床应用中过敏反应症状也轻微,是最优的一种代血衆。
[0003]明胶类的胶体代血浆,是一种重要的人工胶体代血浆。明胶制剂是人工胶体中的一个重要分类,是多肽类高分子聚合物,由动物的皮、骨、肌腱中的胶原经水解后提取的多肽产物制成。它含有各种氨基酸,氨基酸连接相邻的氨基与羰基,具有标准肽键,不同种类的明胶,其分子量各不相同。
[0004]与很多早期医学的发展一样,明胶的发现和运用也与战争密不可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便从动物胶原的降解产物中发现了明胶,其平均分子量为60-80kDa,但因为其凝点高于室温,未应用于临床。1915年,Hogan J.JAMA对明胶进行了首次验证,同样发现这种明胶难以灭菌,凝点高于室温,且粘稠度大。直到1944年,两位科学家联手制备出了5%的明胶溶液,通过水解作用保持其流动性。二战期间,使用明胶溶液对50例患者进行补液,成功实现了液体复苏。在1949年Greave阐述把血浆代用品作为一个整体,并认为明胶需要再适当配制来减少它的副作用。而这很快就变成了现实,通过化学方法把大分子明胶变成较小分子量的明胶,降低了它们的不良作用,现在所普遍使用的明胶也由此而来。1951年,氧化多聚明胶研发成功,它由肽类通过乙二醛相互交联制备,分子量介于10-40kDa之间,但现已废弃。1962年聚明胶肽问世,它由牛骨明胶经热降解而成,分子量介于5-50kDa,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0005]目前临床使用的明胶类代血浆均是健康牛骨明胶热降解、交联制成。根据交联剂的不同又分为脲联明胶(Polyeline,聚明胶肽)和改良液体明胶(Modified FluidGelatin,琥珀酰明胶)。考虑到疯牛病的出现和全球蔓延,其牛骨明胶的来源受到影响,大家积极寻求新的胶原蛋白。已有报道采用驴皮、海狗皮、香猪皮等制备代血浆。
[0006]已公开了几种驴皮明胶代血浆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原料去脂、除热原处理、原胶熬制分离、原胶除菌、除热原精制和代血浆配制”、“水渗漏提取明胶、喷雾干燥、明胶粉末溶于磷脂聚乙二醇硬脂酸酯乙醇溶液、阳离子树脂精制、代血浆制备”。这些方法均是将明胶水解后直接制备代血浆,未将明胶进行改性,不能保证明胶水解后多肽链稳定性,肽链易断裂或自由氨基的聚合,致使明胶多肽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难于有效控制,从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再者制备的代血浆中仅添加氯化钠,未添加其它必要的电解质,如氯化钙、氯化钾等,大量输注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使用丁二酸酐对降解后的驴皮明胶溶液进行酰化改性,改性后的驴皮明胶溶液的多肽链更稳定,能有效控制多肽的分子量和分子量的分布,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00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0009]溶胶:用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
[0010]热降解: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5.5?6.5,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15°C?125°C后保温,当相对粘度为2.0?2.1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35°C?45°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11]改性:再次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9.0?10.0,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35°C?4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 ;
[0012]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加入电解质完全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然后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1?7.3 ;
[0013]吸附: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对驴皮明胶溶液C进行吸附,冷却降温后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
[0014]所述吸附步骤中包括两次吸附,其具体过程为:
[0015]第一次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加热至90°C?110°C并保温,吸附20?6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0016]第二次吸附:调节第一次上清的pH值至5.5?6.0,再次向第一次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加热至90°C?110°C并保温,吸附25?4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
取第二次上清。
[0017]所述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微孔滤芯过滤。
[0018]所述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5。
[0019]所述注射用水的温度为75°C?85°C。
[0020]所述改性步骤中: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时,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10.0。
[0021]所述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5?7%。
[0022]所述电解质包括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0.75g的氯化钠、0.015?0.029g的氯化钾、0.003?0.03g的氯化钙。
[0023]所述第一次吸附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0.5g的娃藻土和0.1?0.5g的活性炭,所述第二次吸附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0.5g的娃藻土和0.1?0.5g的活性炭。
[00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25]1、通过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来控制驴皮明胶降解的终点,保证了驴皮明胶溶液降解后多肽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合理,使其制备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相近,临床上具有更好的扩容效果;
[0026]2、使用丁二酸酐对降解后的驴皮明胶溶液进行酰化改性,改性后的驴皮明胶溶液的多肽链更稳定,能有效控制多肽的分子量和分子量的分布,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027]3、在制备代血浆的工艺中,添加适量的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等电解质,保证了大量输注驴皮明胶代血浆时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
[0028]4、在不同酸碱度的情况下通过硅藻土和活性炭的双重吸附,能充分的除热原、除杂、脱色,避免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溶胶:用75°C的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其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 ;
[0031]热降解: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5.5,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15°C后保温,并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当相对粘度为2.0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35°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32]改性:再次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9.0,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3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进行酰化改性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同时用适量的10被%氢氧化钠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其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5%,;
[0033]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逐渐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完全待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g的氯化钠、0.018g的氯化钾、0.008g的氯化钙,,然后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1 ;
[0034]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g的硅藻土和0.1g的活性炭,加热至90°C并保温,吸附2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0035]再吸附: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第一上清的pH值至5.5,再次向第一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g的硅藻土和0.1g的活性炭,加热至90°C并保温,吸附25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0036]最后,将两次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0.22um的微孔滤芯过滤后分装、灭菌。[0037]实施例2
[0038]溶胶:用80°C的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其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2 ;
[0039]热降解: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6.0,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20°C后保温,并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当相对粘度为2.0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40°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40]改性:再次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9.5,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40°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进行酰化改性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同时用适量的10被%氢氧化钠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5,其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5.5%,;
[0041]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逐渐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待完全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2g的氯化钠、0.020g的氯化钾、0.0lg的氯化钙,然后加入适量的10被%盐酸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1 ;
[0042]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3g的硅藻土和0.2g的活性炭,加热至100°C并保温,吸附35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0043]再吸附: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第一上清的pH值至5.5,再次向第一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3g的硅藻土和0.2g的活性炭,加热至90°C并保温,吸附3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0044]最后,将两次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0.22um的微孔滤芯过滤后分装、灭菌。
[0045]实施例3
[0046]溶胶:用85°C的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其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5 ;
[0047]热降解: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6.5,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25°C后保温,并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当相对粘度为2.1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45°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48]改性:再次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10.0,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4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进行酰化改性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同时用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
10.0,其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6.0%,;
[0049]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逐渐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待完全溶解(重量要求??)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5g的氯化钠、0.021g的氯化钾、0.015g的氯化钙,然后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2 ;
[0050]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5g的硅藻土和0.4g的活性炭,加热至110°C并保温,吸附5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0051]再吸附: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第一上清的pH值至6.0,再次向第一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5g的硅藻土和0.4g的活性炭,加热至100°C并保温,吸附3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0052]最后,将两次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0.22um的微孔滤芯过滤后分装、灭菌。
[0053]实施例4
[0054]溶胶:用80°C的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其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5 ;
[0055]热降解: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6.0,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25°C后保温,并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当相对粘度为2.0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45°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56]改性:再次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9.0,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4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进行酰化改性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同时用适量的10被%氢氧化钠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其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7.0%,;
[0057]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逐渐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待完全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4g的氯化钠、0.029g的氯化钾、0.025g的氯化钙,然后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3 ;
[0058]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4g的硅藻土和0.5g 的活性炭,加热至110°C并保温,吸附6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0059]再吸附: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第一上清的pH值至5.8,再次向第一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3g的硅藻土和0.4g的活性炭,加热至100°C并保温,吸附35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0060]最后,将两次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0.22um的微孔滤芯过滤后分装、灭菌。
[0061]实施例5
[0062]溶胶:用85°C的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其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8 ;
[0063]热降解: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6.2,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20°C后保温,并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当相对粘度为
2.05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40°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64]改性:再次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9.5,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4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进行酰化改性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同时用适量的10被%氢氧化钠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5,其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6.0%,;
[0065]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逐渐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待完全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3g的氯化钠、0.025g的氯化钾、0.03g的氯化钙,然后加入适量的10被%盐酸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1 ;
[0066]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g的硅藻土和0.5g的活性炭,加热至90°C并保温,吸附5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0067]再吸附: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第一上清的pH值至5.5,再次向第一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3g的硅藻土和0.1g的活性炭,加热至100°C并保温,吸附25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0068]最后,将两次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0.22um的微孔滤芯过滤后分装、灭菌。
[0069]实施例6
[0070]溶胶:用75°C的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其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2 ;
[0071]热降解: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5.7,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15°C后保温,并监测驴皮明胶溶液的相对粘度,当相对粘度为2.0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38°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0072]改性:再次加入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10.0,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3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进行酰化改性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同时用适量的10wt%氢氧化钠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
10.0,其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6.5%,;
[0073]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逐渐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待完全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
0.71g的氯化钠、0.020g的氯化钾、0.025g的氯化钙,然后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3 ;
[0074]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5g的硅藻土和0.5g的活性炭,加热至110°C并保温,吸附45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0075]再吸附:加入适量的10wt%盐酸溶液调节第一上清的pH值至6.0,再次向第一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g的硅藻土和0.1g的活性炭,加热至100°C并保温,吸附35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0076]最后,将两次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0.22um的微孔滤芯过滤后分装、灭菌。
[0077]取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三批产品,其检验结果如表1:
[0078]
【权利要求】
1.一种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溶胶:用注射用水溶解驴皮明胶形成驴皮明胶溶液; 热降解:调节驴皮明胶溶液的PH值至5.5?6.5,然后将驴皮明胶溶液加温至115?。C 125°C后保温,当相对粘度为2.0?2.1时,停止加热并冷却至35°C?45°C形成驴皮明胶溶液A ; 改性:再次调节驴皮明胶溶液A的pH值至9.0?10.0,在驴皮明胶溶液A温度为35°C?45°C的条件下,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形成驴皮明胶溶液B ; 加电解质:待丁二酸酐反应完全后,再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B边加入电解质完全溶解形成驴皮明胶溶液C,然后调节驴皮明胶溶液C的pH值至7.1?7.3 ; 吸附: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对驴皮明胶溶液C进行吸附,冷却降温后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步骤中包括两次吸附,其具体过程为: 第一次吸附:向驴皮明胶溶液C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加热至90°C?110°C并保温,吸附20?6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一次上清; 第二次吸附:调节第一次上清的PH值至5.5?6.0,再次向第一次上清中加入硅藻土和活性炭,加热至90°C?110°C并保温,吸附25?40分钟后冷却降温、静置沉淀,过滤取第二次上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后的第二次上清通过两级微孔滤芯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驴皮明胶与注射用水的质量比为1:4?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水的温度为75°C?85°C。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步骤中:边搅拌驴皮明胶溶液A边加入丁二酸酐时,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丁二酸酐为驴皮明胶重量的5?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包括氯化钠、氯化钾及氯化钙,其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B中加入0.7?0.75g的氯化钠、0.015?0.029g的氯化钾、0.003?0.03g的氯化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驴皮明胶代血浆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吸附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0.5g的硅藻土和0.1?0.5g的活性炭,所述第二次吸附中,每IOOml的驴皮明胶溶液C中加入0.2?0.5g的娃藻土和0.1?0.5g的活性炭。
【文档编号】C08H1/06GK103432567SQ201310360359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黄楚华, 王世民, 戴军宝 申请人: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