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1250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在线控制装置和低分子回收装置,进料装置包括环体泵和聚合釜,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泵和预热器,在线控制装置包括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聚合釜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在线粘度计、循环泵和第一开关阀,低分子回收装置包括脱水冷凝器和脱水接受器。在聚合釜外加一个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可以组成一个在线控制装置,通过在线粘度计,可以控制其粘度,并且可以时刻观察着聚合釜内的反应状况。聚合釜底部与预热器相连形成的出料装置,将制备成功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送入脱低分子器。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分布均匀、粘度可控、重复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能在室温硫化的特种橡胶,又称为有机硅室温胶,具有天然橡胶及其它橡胶所不具备的特点。它具有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_100°C到3500C ),耐辐射、耐高低温性能差异,同时它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耐臭氧性、透气性、很好的透明度、撕裂强度、优良的散热性以及优异的粘接性、流动性和脱模性。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硅橡胶不仅能保持一定的柔软性、回弹性和表面硬度,机械性能也无明显变化,而且能抵抗热老化。它广泛地用于房屋的建筑和修复,高速公路接缝密封剂及水库、桥梁的嵌缝密封,是新一代替代型高分子弹性材料。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粘度难以控制,聚合度不能有效地反映,加大了制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结构简单,聚合反应效率高。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粘度。在聚合釜外加一个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可以组成一个在线控制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粘度,并且可以时刻观察着聚合釜内的反应状况。在聚合釜上添加一个低分子回收装置,聚合釜上部与脱水冷凝器、脱水接受器和低分子泵相连,将聚合过程中脱除的水份及低组分物质进行收集回收,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聚合釜底部与输送泵、预热器相连形成的出料装置,将制备成功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送入脱低分子器。制备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布均匀、粘度可控、重复性好。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在线控制装置和低分子回收装置,进料装置包括环体泵和聚合釜,环体泵连接有环体泵出管,环体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聚合釜,聚合釜的上端连接有催化剂进管,催化剂进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料漏斗,聚合釜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泵和预热器,出料管连接有混胶泵出管,混胶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混胶泵,出料管连接输送泵,输送泵连接有输送泵出管,输送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预热器,预热器连接有预热器出管,预热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去脱低分子器,在线控制装置包括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聚合釜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在线粘度计、循环泵和第一开关阀,低分子回收装置包括脱水冷凝器和脱水接受器,聚合釜的上端设有低组分物质出管,低组分物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脱水冷凝器,脱水冷凝器上设有脱水冷凝器出管,脱水冷凝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脱水接受器,脱水接受器上设有脱水接受器出管,脱水接受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低分子接受器和低分子泵,低分子泵上设有低分子泵出管,低分子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去低分子贮罐。在聚合釜外加一个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可以组成一个在线控制装置,通过在线粘度计,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粘度,并且可以时刻观察着聚合釜内的反应状况,当制备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达到所需要的粘度时,就可以终止反应,通过输送泵送到预热器,再到低分子器脱低制得所需的产品。在聚合釜上添加一个低分子回收装置,聚合釜上部与脱水冷凝器、脱水接受器、低分子泵相连,将聚合过程中脱除的水份及低组分物质进行收集回收,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聚合釜底部与输送泵、预热器相连形成的出料装置,将制备成功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送入脱低分子器。制备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布均匀、粘度可控、重复性好。
[0006]进一步,聚合釜包括聚合釜腔体,聚合釜腔体的上端设有物料入口,催化剂入口,内循环入口和低组分物质出口,物料入口连接环体泵出管,催化剂入口连接催化剂进管,内循环入口连接循环管,低组分物质出口连接低组分物质出管,聚合釜腔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内循环出口和低压蒸汽凝液水出口,出料口连接出料管,内循环出口连接在线粘度计进管,低压蒸汽凝液水出口连接低压蒸汽凝液水出管,聚合釜腔体的侧面设有低压蒸汽入口,低压蒸汽入口连接有低压蒸汽入口管。
[0007]进一步,聚合釜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聚合釜内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原料和催化剂充分接触,从而加快物料混合速度和提高脱出缩合水的效率。
[0008]进一步,预热器的上端设有预热器出口,预热器的下端设有预热器进口,预热器的左端设有导热油进口,导热油进口连接有导热油进口管,预热器的右端设有导热油出口,导热油出口连接有导热油出口管。导热油可以给低组分物质先行预热,为下一步脱水做准备。
[0009]进一步,脱水冷凝器的左端设有循环水进口,循环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管,脱水冷凝器的右端设有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出管。通过循环水,低组分物质可以迅速冷却,更好地达到冷凝效果。
[0010]进一步,脱水接受器上设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0011]进一步,环体泵出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催化剂进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当环体泵内的原料和加料漏斗内的催化剂进入聚合釜时,通过聚合釜内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原料和催化剂充分接触,从而加快物料混合速度和提高脱出缩合水的效率。在聚合釜外加一个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可以组成一个在线控制装置,通过在线粘度计,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粘度,并且可以时刻观察着聚合釜内的反应状况,当制备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达到所需要的粘度时,就可以终止反应,通过输送泵送到预热器,再到低分子器脱低制得所需的产品。在聚合釜上添加一个低分子回收装置,聚合釜上部与脱水冷凝器、脱水接受器、低分子泵相连,将聚合过程中脱除的水份及低组分物质进行收集回收,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聚合釜底部与输送泵、预热器相连形成的出料装置,将制备成功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送入脱低分子器。制备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布均匀、粘度可控、重复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聚合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在线控制装置与聚合釜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装置与聚合釜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低分子回收装置与聚合釜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在线控制装置和低分子回收装置,进料装置包括环体泵I和聚合釜3,环体泵I连接有环体泵出管58,环体泵出管58上连接有第三开关阀56,环体泵出管58的另一端连接聚合釜3。聚合釜3包括聚合釜腔体31,聚合釜腔体31的上端设有物料入口 32,催化剂入口 33,内循环入口 35和低组分物质出口 34。物料入口 32连接环体泵出管58,催化剂入口 33连接催化剂进管22,催化剂进管22上设有第四开关阀57,催化剂进管22的另一端连接有加料漏斗14,内循环入口 35连接循环管28,低组分物质出口 34连接低组分物质出管23。聚合釜腔体3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37、内循环出口 36和低压蒸汽凝液水出口 38,出料口 37连接出料管26,内循环出口 36连接在线粘度计进管25,低压蒸汽凝液水出口 38连接低压蒸汽凝液水出管27,聚合釜腔体31的侧面设有低压蒸汽入口 39,低压蒸汽入口 39连接有低压蒸汽入口管59。聚合釜3内设有搅拌器18,搅拌器18连接有搅拌杆17,搅拌杆17连接有驱动电机16。通过聚合釜3内搅拌器18的搅拌作用,使原料和催化剂充分接触,从而加快物料混合速度和提高脱出缩合水的效率。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泵6和预热器8,预热器8的上端设有预热器出口,预热器8的下端设有预热器进口 85,预热器8的左端设有导热油进口 81,导热油进口 81连接有导热油进口管50,预热器8的右端设有导热油出口83,导热油出口 83连接有导热油出口管51。导热油可以给低组分物质先行预热,为下一步脱水做准备。出料管26连接有混胶泵出管29,混胶泵出管29的另一端连接有混胶泵7,出料管26连接输送泵6,输送泵6连接有输送泵出管41,输送泵出管41的另一端连接预热器8,预热器8连接有预热器出管49,预热器出管49的另一端连接有去脱低分子器9。在线控制装置包括在线粘度计4和循环泵5,聚合釜3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28,循环管28上设有线粘度计4、循环泵5和第一开关阀20,循环管28的另一端连接聚合釜3。低分子回收装置包括脱水冷凝器10和脱水接受器11,脱水冷凝器10的左端设有循环水进口 101,循环水进口 101连接循环水进管42,脱水冷凝器10的右端设有循环水出口 102,循环水出口 102连接循环水出管43。聚合釜3的上端设有低组分物质出管23,低组分物质出管23的另一端连接脱水冷凝器10,脱水冷凝器出管44的另一端连接脱水接受器11,脱水接受器11上设有脱水冷凝器出管46和放空管45,放空管45上设有第二开关阀55,脱水接受器11上设有脱水接受器出管46,脱水接受器出管46的另一端连接有低分子接受器12和低分子泵13,低分子泵13上设有低分子泵出管48,低分子泵出管48的另一端连接有去低分子贮罐2。
[0021]当环体泵I内的原料和加料漏斗14内的催化剂进入聚合釜3时,通过聚合釜3内搅拌器18的搅拌作用,使原料和催化剂充分接触,从而加快物料混合速度和提高脱出缩合水的效率。在聚合釜3外加一个在线粘度计4和循环泵5,可以组成一个在线控制装置,通过在线粘度计4,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粘度,并且可以时刻观察着聚合釜3内的反应状况,当制备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达到所需要的粘度时,就可以终止反应,通过输送泵6送到预热器8,再到脱低分子器9脱低制得所需的产品。在聚合釜3上添加一个低分子回收装置,聚合釜3上部与脱水冷凝器10、脱水接受器11、低分子泵13相连,将聚合过程中脱除的水份及低组分进行收集回收,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聚合釜3底部与输送泵6、预热器8相连形成的出料装置,将制备成功的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送入脱低分子器9。制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布均匀、粘度可控、重复性好。
[00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在线控制装置和低分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环体泵和聚合釜,所述环体泵连接有环体泵出管,所述环体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聚合釜,所述聚合釜的上端连接有催化剂进管,所述催化剂进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料漏斗,所述聚合釜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泵和预热器,所述出料管连接有混胶泵出管,所述混胶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混胶泵,所述出料管连接所述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连接有输送泵出管,所述输送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预热器,所述预热器连接有预热器出管,所述预热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去脱低分子器,所述在线控制装置包括在线粘度计和循环泵,所述聚合釜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在线粘度计、循环泵和第一开关阀,所述低分子回收装置包括脱水冷凝器和脱水接受器,所述聚合釜的上端设有低组分物质出管,所述低组分物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脱水冷凝器,所述脱水冷凝器上设有脱水冷凝器出管,所述脱水冷凝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脱水接受器,所述脱水接受器上设有脱水接受器出管,所述脱水接受器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低分子接受器和低分子泵,所述低分子泵上设有低分子泵出管,所述低分子泵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去低分子贮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包括聚合釜腔体,所述聚合釜腔体的上端设有物料入口,催化剂入口,内循环入口和低组分物质出口,所述物料入口连接所述环体泵出管,所述催化剂入口连接所述催化剂进管,所述内循环入口连接所述循环管,所述低组分物质出口连接所述低组分物质出管,所述聚合釜腔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内循环出口和低压蒸汽凝液水出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管,所述内循环出口连接所述在线粘度计进管,所述低压蒸汽凝液水出口连接低压蒸汽凝液水出管,所述聚合釜腔体的侧面设有低压蒸汽入口,所述低压蒸汽入口连接有低压蒸汽入口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连接有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的上端设有预热器出口,所述预热器的下端设有预热器进口,所述预热器的左端设有导热油进口,导热油进口连接有导热油进口管,所述预热器的右端设有导热油出口,所述导热油出口连接有导热油出口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冷凝器的左端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循环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管,脱水冷凝器的右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出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接受器上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泵出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催化剂进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
【文档编号】C08G77/06GK204198645SQ20142064789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杨庆红, 雷洋剑, 吉兰平 申请人: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