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0403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包括饲料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分布极为广泛,在云南可分为四个种植区:滇西北冷凉玉米区、滇中温暖玉米区、滇南暖热玉米区、滇东北温凉玉米区。近年来,甜玉米在我省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现成为高原特色的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玉米栽培范围广泛,在不同玉米生态区,由于各地种植的品种、栽培条件、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玉米病害发生情况也不完全相同。目前玉米生产中的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已通过抗病品种的推广得到有效控制,玉米锈病在全世界各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云南省玉米上发生的病害主要以普通锈病为主,分布范围广,此外,玉米小斑病、大斑病也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当前控制玉米叶部病害多以生态控制和药剂防治为主: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合理密植,适当早播,配方施肥,实施健身栽培;选用包衣种子;使用化学药剂如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锌等。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条斑病),病原菌为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属黄单胞菌属细菌,其流行给全世界水稻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达30%,尤其在籼稻上危害更重。目前水稻条斑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稻区及非洲一些国家,对品种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在云南德宏、临沧水稻主产区,危害已超过水稻白叶枯病。水稻条斑病的流行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迫使人们不断加大对其防治研究的投入。但病害防控仍面临许多问题:生产上缺乏垂直抗病品种。我国仅少数水稻品种对条斑病表现数量抗性,云南不足10%水稻品种对条斑病菌表现抗病性,因此,目前生产上暂时无法利用抗病品种来控制病害的流行;水稻条斑病菌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使防治极其困难。研究证实云南条斑病菌对链霉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从而加速了水稻条斑病在田间的爆发流行。目前,水稻条斑病防治中,还是利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杀菌剂,主要有噻枯唑及其复配剂、硫酸链霉素、噻唑锌、浸种灵等。

应用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害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引起的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积累等问题已经不符合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物防治因其低成本、环境友好和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研究热点,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防治手段,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生命活力和繁殖能力的方法。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常见机制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状况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健康水平,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利用生防细菌、链霉菌及放线菌等拮抗微生物的寄生、拮抗作用,及其与病原菌的营养物质、生态位的竞争效应抑制和消灭病原菌;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对病原菌的系统抗性。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是指自由生活在土壤或附生于植物根系的一类可促进植物生长及其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并能抑制有害生物的有益菌类。目前已有多种pgpr菌株,其中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植物根际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较多,大体上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2个方面对植物起作用:pgpr可合成某些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的物质(如生长素等)或改变土壤中某些无效元素的形态,使之有效化而利于植物吸收(如固氮、解磷等);间接作用指的是某些植物根际促生菌抑制或减轻某些植物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不良影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是2005年由ruiz-garcía等新命名的,后被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后期异型体,为革兰氏阳性、杆状、菌落米白色,表面褶皱,不透明,好氧,化能异养型细菌。国内已发现该菌对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菌alternariabrassicae)等有拮抗作用,有研究者利用该菌作为生物制剂并用于防治植物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三七植株根际土中分离得到,该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可制成水剂或包衣剂,作用于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上,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以及对玉米、水稻有促生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其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于2016年12月1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入册,保藏编号为:cgmccno.13445。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制备为水剂或包衣剂,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并且对玉米、水稻具有促生作用。

优选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水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培养

a.试管种培养:将na培养基121℃灭菌30min后倒入9cm的平板中制成na培养基底板,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jn5,28℃培养24-48h;

所述na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0g,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琼脂粉17g,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

b.菌种摇床扩大培养:将平板种子接种茄瓶斜面na培养基上,28℃下培养24-48h,获得茄瓶种子;

(2)发酵

a.种子悬浮液的制备:用灭菌水洗下茄瓶斜面上的菌落,得到种子悬浮液;

b.接种:将种子悬浮液通过接种口,利用压差接入发酵罐培养基;

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的配方及处理方法为:蛋白胨5%,葡萄糖7%,酵母膏1%,硫酸镁1.5%,磷酸氢二钾1.5%,甘油10%,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灭菌前ph8.0;

c.液体发酵:发酵罐培养基在接种后,培养36-48小时。发酵罐的罐温为25-32℃,罐压为0.5kg/cm2,罐内搅拌速度为200r/min。在接种升压过程中,罐压不超过1.5kg/cm2。

优选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包衣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聚乙烯醇4g溶于96mlddh2o中制备成4%聚乙烯醇溶液;壳聚糖4g溶于96mlddh2o中制备成4%壳聚糖溶液;黄原胶2g溶于98mlddh2o中制备成2%黄原胶溶液。按4%聚乙烯醇:4%壳聚糖:2%黄原胶=4:1:1的体积配成混合溶液,再按混合溶液:生防菌悬液=100:1制备成包衣剂。

优选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水剂的使用方法为喷雾、灌根、浸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可制成水剂或包衣剂,作用于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上,通过产生次生

4代谢产物:蛋白酶、生长素、赤霉素、丰源素、伊枯草菌素等抗菌相关物质来降解病原菌的细胞壁,对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作物生长、开花结实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并且使用安全无残留,有助于减少化学药剂在农产品中的使用量和残留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用性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综合性状较好,具有防病、促生作用,此外,还对一些三七根腐病和白菜根肿病等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其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于2016年12月1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入册,保藏编号为:cgmccno.13445。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制备为水剂或包衣剂,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并且对玉米、水稻具有促生作用。

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制备为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培养

a.试管种培养:将na培养基121℃灭菌30min后倒入9cm的平板中制成na培养基底板,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jn5,28℃培养24-48h;

所述na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0g,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琼脂粉17g,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

b.菌种摇床扩大培养:将平板种子接种茄瓶斜面na培养基上,28℃下培养24-48h,获得茄瓶种子;

(2)发酵

a.种子悬浮液的制备:用灭菌水洗下茄瓶斜面上的菌落,得到种子悬浮液;

b.接种:将种子悬浮液通过接种口,利用压差接入发酵罐培养基;

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的配方及处理方法为:蛋白胨5%,葡萄糖7%,酵母膏1%,硫酸镁1.5%,磷酸氢二钾1.5%,甘油10%,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灭菌前ph8.0;

c.液体发酵:发酵罐培养基在接种后,培养36-48小时。发酵罐的罐温为25-32℃,罐压为0.5kg/cm2,罐内搅拌速度为200r/min。在接种升压过程中,罐压不超过1.5kg/cm2。

优选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包衣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聚乙烯醇4g溶于96mlddh2o中制备成4%聚乙烯醇溶液;壳聚糖4g溶于96mlddh2o中制备成4%壳聚糖溶液;黄原胶2g溶于98mlddh2o中制备成2%黄原胶溶液。按4%聚乙烯醇:4%壳聚糖:2%黄原胶=4:1:1的体积配成混合溶液,再按混合溶液:生防菌悬液=100:1制备成包衣剂。

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n5水剂的使用方法为喷雾、灌根、浸种。

本发明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jn5菌株,具有以下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贝莱斯芽孢杆菌jn5为革兰氏阳性、有芽孢的杆状、菌落米白色,边缘不光滑且不完整,表面有褶皱,不透明,最适生长温度为28℃。

贝莱斯芽孢杆菌jn5菌株以biologgiii板鉴定具有以下生理生化特征:能利用糊精、d-麦芽糖、d-海藻糖、d-纤维二糖、龙胆二糖、蔗糖、d-松二糖、水苏糖、蜜三糖、α-d-乳糖、β-甲酰-d-葡糖苷、d-水杨苷、n-乙酰-d-葡糖胺、n-乙酰-β-d-甘露糖胺、n-乙酰-d-半乳糖胺、n-乙酰神经氨酸、d-甘露糖、d-阿拉伯醇、肌苷、乳酸钠、梭链孢酸、d-丝氨酸、d-山梨醇、d-甘露醇、d-阿拉伯醇、甘油、d-天冬氨酸、利福霉素sv、明胶、l-丙氨酸、l-精氨酸、l-天冬氨酸、l-谷氨酸、l-组胺、l-焦谷氨酸、l-丝氨酸、d-葡糖酸、奎宁酸、l-乳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l-苹果酸、溴-丁二酸、氯化锂、亚碲酸钾、吐温40、乙酰乙酸、氨曲南、丁酸钠等。

实施例1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水剂的制备

(1)菌种培养

a.试管种培养(以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将na培养基(蛋白胨5g,蔗糖10g,酵母粉1g,牛肉浸膏3g,琼脂17-20g)放入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灭菌,做成平板,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jn5菌株,28℃培养48h。

b.菌种摇床扩大培养

将平板种子接种茄瓶斜面na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与上述步骤a相同)上,26℃下培养48h,获得茄瓶种子。

(2)发酵

具体发酵生产过程如下:

a.种子悬浮液的制备:用灭菌水洗下茄瓶斜面上的菌落,得到种子悬浮液;

b.接种:将种子悬浮液通过接种口,利用压差接入发酵罐(发酵罐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葡萄糖7%,酵母膏1%,硫酸镁1.5%,磷酸氢二钾1.5%,甘油10%,灭菌前ph8.0;发酵罐的罐温为25-32℃,罐压为0.5kg/cm2,罐内搅拌速度为200r/min),注意避免污染;升压时罐压不能超过1.5kg/cm2

c.液体发酵:

发酵罐在接种后,培养36小时,至菌数不再增加,立即放罐,经平板计数测定含菌量,含菌量达180亿cfu/ml;

本制剂可通过喷雾或灌根方式施用于作物生长前期和发病阶段的叶部或根部作为病害防控和增产措施,方法如下:作物生长前期或在病害始发期,采用生物制剂灌根或喷雾于作物根部或叶部以控病和促生作用。对农作物发生严重地区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追施2至3次。

实施例2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包衣剂的制备

(1)制备液体生防菌剂:将生防菌划线培养于实例1所述na培养基,28℃倒置培养48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na液体培养基中,28℃160rpm振荡培养48h,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调节菌悬液od600nm=0.5,即菌悬液浓度相当于1x108cfu/ml以备用。

(2)包衣剂配方:聚乙烯醇4g溶于96mlddh2o中制备成4%聚乙烯醇溶液;壳聚糖4g溶于96mlddh2o中制备成4%壳聚糖溶液;黄原胶2g溶于98mlddh2o中制备成2%黄原胶溶液。按4%聚乙烯醇:4%壳聚糖:2%黄原胶=4:1:1的体积配成混合溶液,再按混合溶液:生防菌悬液=100:1制备成包衣剂。

实施例3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离体抑菌试验

所用培养基如下:

na培养基(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蔗糖10g,琼脂17g,水1000ml,ph7.0);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水1000ml,自然ph值)。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的菌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它病原菌的离体抑菌试验

供试病原菌

包括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魔芋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pcc.)、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等,以上病原菌由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

试验方法

病原真菌的活化:将保存的病原菌菌株移至pda培养基中,置26℃恒温条件下扩大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皿时,供抑菌实验备用。

细菌的活化:于-20℃保存的病原细菌冻存管中吸取50μl菌液于na培养基中,28℃倒置培养48h,待细菌活化后进行划线扩大培养,28℃倒置培养48h,供抑菌实验备用。

测定方法:病原真菌抑菌试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检测各个菌株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能力,无菌操作室将pda培养基上长好的病原菌用打孔器制成d=5mm菌饼,然后将菌饼转接至pda培养基平板中央,再用移液枪枪头将分离纯化的细菌接至距病原菌2.5cm处,每皿接种一株供试细菌,共设3个重复,同时以只放病原菌菌饼的平板为对照,26℃恒温培养,待培养至ck长满培养基时,测量抑菌带宽度。病原细菌抑菌试验:挑取活化的病原细菌的单菌落接种于100mlna液体培养基中,28℃160rpm振荡培养48h制备成菌悬液,将菌悬液与40℃的na固体培养基混匀制成带菌底板,将生防菌点接与带菌底板中央,28℃倒置培养48h,测量抑菌带宽度。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对不同病原菌生长抑制效果测定

由表1可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对5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半径达20.2mm;作用次之的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圈半径为14.5mm;作用居中的为魔芋软腐病菌,抑菌圈半径为10.7mm;对腐皮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抑菌圈半径为4.2mm,因此该生防细菌主要表现为对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4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对甜玉米温室盆栽促生试验

供试作物:盆栽甜玉米

供试培养基:k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20g,甘油10ml,磷酸氢二钾1.5g,七水硫酸镁1.5g,ddh2o1000ml,ph7.0,121℃灭菌备用。

实验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温室

生防菌剂的制备

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接种于装有500mlkb液体培养基三角瓶中,在摇床中(28℃,160rpm)振荡培养3d,紫外分光光度计调节菌悬液od600nm=0.5,菌悬液浓度相当于1x108cfu/ml以备用。

包衣剂制备:如实例2所述制备包衣剂。

试验方法:

水剂处理:出苗后种植30天的玉米苗根部灌根生防菌剂,设置2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处理15株苗,每株苗灌根100ml,每隔7天灌根一次,连续灌根3次,待第三次灌根后30天对玉米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并分析结果。

包衣剂处理:将制备好的生防菌包衣剂与玉米种子拌匀(包衣剂1000ml可处理玉米种子3000g),然后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制成包衣种子。将玉米种子撒入土中,每穴3-5粒,待出苗后剔除多余苗,使每穴2株,定期浇水,待玉米70天后调查农艺性状并分析其结果。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水剂和包衣剂对玉米的促生作用

由表2可知:施用生防菌jn5生物制剂对玉米的促生作用显著,其中使用菌剂略优于包衣剂,与对照相比,jn5水剂和包衣剂对玉米的株高、鲜重、根长、叶片数、叶面积、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冠比均有较强的促生效果,其中对玉米的株高、根长、叶面积、根鲜重表现最为显著。

实施例5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jn5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和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防治对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供试培养基如下:

kb培养基(蛋白胨20g,磷酸氢二钾1.5g,七水硫酸镁1.5g,甘油10ml,蒸馏水1000ml;ph7.0);

na培养基(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蔗糖10g,琼脂17g,水1000ml,ph7.0);

试验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进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大田防效试验。选用水稻感病品种ir24在历年发病重的田块种植,开展生防细菌防控水稻细菌性病害的试验,统一化水肥管理,严格控制氮肥。小区为一畦4行区,面积20平方米,每处理设3个重复,随机排列,共9个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生防菌剂的制备

生防菌剂的制备:将贝莱斯芽孢杆菌jn5接种于装有500mlkb液体培养基三角瓶中,在摇床中(28℃,160rpm)振荡培养3d,调节菌悬液浓度相当于1x108cfu/ml。

试验方法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设置生防菌剂jn5、农药叶枯唑和清水对照共3个处理,以生防菌剂稀释50倍后对水稻苗期叶部进行喷雾,每20平方米施用生防菌剂量为10l,每隔7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3次。

生防菌对水稻的促生:设置稀释100倍、200倍、500倍浓度的生防菌剂jn5对水稻的包衣、浇苗和清水对照多个处理,每隔7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3次。

调查标准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或长度,下同)占面积的1/5以下;

2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5-1/3;

3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3-1/2;

4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的1/2以上。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值)

相对防效=(对照区病指增长率-处理区病指增长率)/对照区病指增长率×100%

试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3,表4。

表3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勐龙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结果

从表3可知,当田间水稻病株率为60.85%,病情指数为28.00%时,jn5菌剂对条斑病的防效为46.20%;当田间水稻病株率为51.34%,病情指数为23.16%时,农药叶枯唑对条斑病的防效为55.50%。结果表明生防菌剂jn5可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表4生防菌jn5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从表4可知,生防菌jn5的菌剂和包衣剂与对照相比均对水稻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其中菌剂稀释100倍浇苗对水稻的促生效果最显著,主要表现为株高和根干重方面;菌剂稀释500倍包衣处理对水稻的株高、根长、苗干重和根干重与对照相比有促生作用均表现显著。因此,该株生防细菌jn5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防控制剂,并可达到减施化学药剂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