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5782发布日期:2018-09-08 02:09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ps)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其突出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及优良电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和机械工业。但pps高分子链结构中含有大量刚性苯环,导致pps的脆性较大,韧性较差,抗冲击强度不理想。

实际应用大部分为改性pps,目前市场大多数厂家采用传统玻纤、碳纤来改性pps,可一定程度提高改性pps的抗冲击强度,但仍然不能满足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所需的轻量化、高抗冲和高导热性需求。因此寻找一种可以改善pps材料的韧性、导热性,又少量添加易于加工的新材料,是各企业不断追求和研究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韧性好、导热系数高的pps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pps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改性白石墨烯0.1-20份、白油0.1-10份、pps树脂60-100份、分散剂0.1-20份;

其中,所述改性白石墨烯为聚合物包覆修饰白石墨烯,所述聚合物的聚合单体为苯乙烯或丙烯酸酯类单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pps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改性白石墨烯1-15份、白油0.5-5份、pps树脂80-100份、分散剂0.5-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单体选自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白石墨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白石墨烯0.5-25份、溶剂50-150份、稳定剂0.05-5份、引发剂0.5-5份、聚合物单体1-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白石墨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白石墨烯0.5-18份、溶剂80-120份、稳定剂0.1-1份、引发剂0.5-2份、聚合物单体2-8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白石墨烯分散于溶剂中,加入稳定剂,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所述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升温至60-120℃,加入引发剂,搅拌10-30min,再加入聚合物单体,反应0.5-2h,即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石墨烯为1-20层白石墨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油胺、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及/或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或偶氮二异丁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选自石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及/或

所述白油选自工业级白油或食品级白油,种类选自1#、3#、5#、7#、10#、15#、26#、36#、46#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将改性白石墨烯、白油、pps树脂和分散剂混合,得混合物料;

将上述混合物料挤出造粒,即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工艺为:加热温度为60-120℃,分散时间5-30min;

所述挤出造粒的工艺为:挤出机各区温度范围为270-330℃,机头温度为280-340℃,主机转速为210-560r/min。

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pps复合材料,向pps树脂中添加聚合物包覆修饰白石墨烯,提高了pps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导热性。其中,白石墨烯为单层或少层状二维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柔韧性、高阻隔性、高导热率和自润滑性等特性,可增强pps材料的韧性和抗热氧老化性等性能,也便于加工成型。对白石墨烯进行聚合物包覆修饰,可提高白石墨烯与pps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实现白石墨烯在pps基体中均匀分散。进一步的,白石墨烯互相穿插于pps基体中能形成网状结构,进一步增强pps的韧性和抗冲击性。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改性方法,充分发挥白石墨烯材料本身的优异特性,实现白石墨烯与pps基体间的良好物理、化学结合作用,制备的pps复合材料具备高抗冲击韧性和抗老化性、具有优异的导热性,也易于加工成型,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pps复合材料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白石墨烯为层数为1-20层的白石墨烯。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有原料均来源于市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改性白石墨烯2.5份、pps树脂92份、15#工业级白油2份和聚乙烯蜡3.5份。

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10份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加热至90℃,加入1.5份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再逐滴滴加5份减压蒸馏后的苯乙烯,1h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30min待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7,迅速冷却至常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后用酒精洗涤1次,然后在60℃真空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白石墨烯。

步骤2):改性白石墨烯/pps树脂预混分散。将高速混合机加热温度稳定在80℃后,加入pps树脂、改性白石墨烯、15#工业级白油、聚乙烯蜡,经高速搅拌机预混分散6min出料,得混合物料;

步骤3):挤出造粒。将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稳定在280-310℃、机头温度控制稳定在320℃后,将100份步骤2)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筒中,主机转速为280r/min,经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得到pps复合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改性白石墨烯5份、pps树脂88份、26#工业级白油3份和聚乙烯蜡4份。

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10份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加热至90℃,加入1.5份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再逐滴滴加5份减压蒸馏后的苯乙烯,1h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30min待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7,迅速冷却至常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后用酒精洗涤1次,然后在60℃真空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白石墨烯。

步骤2):改性白石墨烯/pps树脂预混分散。将高速混合机加热温度稳定在80℃后,加入pps树脂、改性白石墨烯、26#工业级白油、聚乙烯蜡,经高速搅拌机预混分散10min出料,得混合物料;

步骤3):挤出造粒。将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稳定在290-320℃、机头温度控制稳定在330℃后,将100份步骤2)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筒中,主机转速为360r/min,经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得到pps复合材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改性石墨烯7.5份、pps树脂83份、36#食品级白油4.5份和氧化聚乙烯蜡5份。

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10份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加热至90℃,加入1.5份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再逐滴滴加5份减压蒸馏后的苯乙烯,1h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30min待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7,迅速冷却至常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后用酒精洗涤1次,然后在60℃真空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白石墨烯。

步骤2):改性白石墨烯/pps树脂预混分散。将高速混合机加热温度稳定在80℃后,加入pps树脂、改性白石墨烯、36#食品级白油、氧化聚乙烯蜡,经高速搅拌机预混分散15min出料,得混合物料;

步骤3):挤出造粒。将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稳定在300-330℃、机头温度控制稳定在340℃后,将100份步骤2)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筒中,主机转速为510r/min,经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得到pps复合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10份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加热至90℃,加入1.5份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再逐滴滴加5份减压蒸馏后的丙烯酸乙酯,1h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30min待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7,迅速冷却至常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后用酒精洗涤1次,然后在60℃真空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白石墨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10份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加热至90℃,加入1.5份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再逐滴滴加5份减压蒸馏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h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30min待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7,迅速冷却至常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后用酒精洗涤1次,然后在60℃真空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白石墨烯。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82份pps树脂、10份玻璃纤维gf、3份相容剂pp-g-mah、2份酚类抗氧剂1010和3份聚乙烯蜡。

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pps树脂预混分散:将高速混合机加热温度稳定在80℃后,加入pps树脂、玻璃纤维gf、相容剂pp-g-mah、酚类抗氧剂1010、聚乙烯蜡,经高速搅拌机预混合分散6min出料,得混合物料;

步骤2)挤出造粒。将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稳定在280-310℃、机头温度控制稳定在320℃后,将100份步骤1)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筒中,主机转速为280r/min,经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得pps复合材料。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未改性白石墨烯2.5份、pps树脂92份、15#工业级白油2份、聚乙烯蜡3.5份。

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pps树脂预混分散:将高速混合机加热温度稳定在80℃后,加入pps树脂、未改性白石墨烯、15#工业级白油、聚乙烯蜡,经高速搅拌机预混合分散6min出料,得混合物料;

步骤2)挤出造粒。将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稳定在280-310℃、机头温度控制稳定在320℃后,将100份步骤1)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筒中,主机转速为280r/min,经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得pps复合材料。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亲油改性白石墨烯2.5份、pps树脂92份、15#工业级白油2份、聚乙烯蜡3.5份。

上述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亲油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步骤2):亲油改性白石墨烯/pps树脂预混分散。将高速混合机加热温度稳定在80℃后,加入pps树脂、亲油改性白石墨烯、15#工业级白油、聚乙烯蜡,经高速搅拌机预混分散6min出料,得混合物料;

步骤3):挤出造粒。将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稳定在280-310℃、机头温度控制稳定在320℃后,将100份步骤2)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料筒中,主机转速为280r/min,经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得到pps复合材料。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pps复合材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改性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将8份白石墨烯加入至圆底烧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然后超声分散,继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高速搅拌,得亲油改性白石墨烯;

将10份亲油改性白石墨烯加热至90℃,加入1.5份过硫酸铵,搅拌10min后,再逐滴滴加5份减压蒸馏后的二异氰酸酯,1h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30min待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7,迅速冷却至常温,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饼3-4次后用酒精洗涤1次,然后在60℃真空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白石墨烯。

效果实验

取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所述的pps材料,对其进行性能测试。

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采用gb/t9341-2000方法进行测试。

缺口冲击强度采用iso179-1:2000方法进行测试。

导热系数采用astmd5470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中pps材料的性能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5中,经聚合物修饰的pps复合材料的韧性、抗冲击强度和导热性优异,当聚合单体为苯乙烯,性能更优异。

对比例1中,玻璃纤维改性pps复合材料的韧性、抗冲击强度和导热系数均弱于聚合物包覆修饰白石墨烯改性pps复合材料的性能。

对比例2中,未对白石墨烯进行任何改性,未改性白石墨烯对pps的性能提高不明显。

对比例3中,只对白石墨烯进行亲油改性,未进行聚合物包覆,pps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不明显。

对比例4中,聚合物种类变化,对pps复合性能的影响较大。与实施例1-5进行对比可知,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对白石墨烯的包裹效果较好,当聚合单体为苯乙烯,更有利于提高pps复合材料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