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及PCR检测引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5738发布日期:2018-08-21 08:3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细菌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及pcr检测引物及应用。

技术背景

气单胞菌是一类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早在1986年,colwell等将气单胞菌属由弧菌科中分出,隶属于新建的气单胞菌科。迄今为止,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和中间气单胞菌等14个表型种和16个基因种。气单胞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以嗜温菌存在。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是气单胞菌属的一个种,最早于1983年在河水中发现,随后在淤泥、废水、动物体以及人体中都检测到该细菌的存在。中间气单胞菌是一种新发现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感染,人类的主要症状是腹泻。中间气单胞菌对水生动物致病的报道相对较少,仅王高学等(2007)报道了中间气单胞菌引起刺参腐皮病;黄文明等(2013)报道了中间气单胞菌引起胭脂鱼发病;杨移斌等(2016)通过病原分离纯化鉴定及人工感染等实验,证实中间气单胞菌可引起斑点叉尾鮰出血性死亡。

本申请中,申请人首次在人工养殖的中华鲟中发现中间气单胞菌感染,感染症状主要为体表出血和内脏器官的广泛出血。中华鲟和达氏鲟是我国长江流域现存的最为古老的鱼类,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间气单胞菌的发现对这两种鲟鱼的物种保护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对鲟源中间气单胞菌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气单胞菌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而对中间气单胞菌的研究甚少。尚未有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的公开报道,也更无有效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amth-1,所述的中间气单胞菌分离自中华鲟病变组织,该细菌已于2018年4月9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分类命名:中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amth-1,保藏编号:cctccno:m2018185,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特异性序列16srrna和cpn60,16srrna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cpn60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检测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引物,所述的引物为f1:5'-gttgatacctaatacctgycagc-3',r1:5'-ggactaccagggtatctaatc-3';f2:5'-ccagccctgcgccgacaa-3',r2:5'-caccagggtcgccagcgcttca-3'。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利用该细菌制备成中间气单胞菌细菌疫苗,或是制备成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的实验室对照品,或是用于制备筛选治疗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细菌病药物的模型。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的应用,包括利用所述的引物制备成鲟源气单胞菌检测试剂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中间气单胞菌amth-1,所述的细菌分离自中华鲟病变肝脏组织,该细菌已于2018年4月9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分类命名:中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amth-1,保藏编号:cctccno:m2018185,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将中间气单胞菌amth-1(本发明或称为amth-1)接种到bhi(bd,bectotmbrainheartinfusion)固体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28℃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挑取单菌落在相同条件下在bhi固体琼脂培养基进行二次划线培养,于-80℃甘油保存。

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形态特征:大小为(1~4)μm×(0.1~1)/μm,菌体两端钝圆,单极鞭毛,运动不活泼。无芽胞,有窄的荚膜,属于革兰阴性短杆菌。

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利用该细菌制备成中间气单胞菌疫苗,或是制备成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的实验室对照品,或是用于制备筛选治疗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细菌病药物的模型。

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特异性序列16srrna和cpn60,16srrna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cpn60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

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特异性序列的应用,包括利用16srrna和/或cpn60序列用于检测或区分鲟源的中间气单胞菌amth-1。

针对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特异性序列16srrna和/或cpn60设计的引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的引物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该差异序列,利用现有技术设计的诸如荧光定量引物,lamp引物,数字pcr引物等。

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包括f1:5'-gttgatacctaatacctgycagc-3',r1:5'-ggactaccagggtatctaatc-3';f2:5'-ccagccctgcgccgacaa-3',r2:5'-caccagggtcgccagcgcttca-3'。

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的应用,包括利用针对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特异性序列16srrna和/或cpn60设计的引物制备成用于检测中间气单胞菌检测试剂盒。

优选的,当制备成试剂盒时,该试剂盒的非诊断性检测方法包括:

1)提取待测样品的dna;

2)pcr体系

采用25μl反应体系:浓度为10μm的两对引物f1、r1或f2、r2分别各取0.5μl加入两只pcr反应管,两个pcr反应管中再分别加入2.5mmdntps2μl,25mmmgcl21.5μl,5utaq聚合酶0.5μl,模板cdna1μl,10×thermopolreactionbuffer2.5μl,用灭菌双蒸水将两管反应体系均补齐至25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30s、56℃15s、72℃3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

3)检测结果判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的最终反应产物取4μl,加入至含有0.5μg/ml溴化乙锭(eb)染料的2%的琼脂糖凝胶中,于100v电压下电泳30min,在凝胶成相系统上成像观察扩增产物的图谱。电泳图片显示352bp和385bp特征性条带,则结果为阳性;如无任何条带,则结果为阴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次自中华鲟体内分离出了中间气单胞菌,对于鲟源气单胞菌的研究具备开拓性的意义。

1.本发明的方法快速简便:本发明所建的pcr方法只需数小时,相比较传统细菌分离方法数天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发明的方法特异性强:两对引物对靶序列的特异序列区的识别,保证了pcr方法扩增的高度特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两对引物的灵敏度的实验结果示意图;

其中,泳道1:原始模板、泳道2:10倍稀释、泳道3:100倍稀释、泳道4:1000倍稀释、泳道5:10000倍稀释、泳道6:100000倍稀释、泳道7:1000000倍稀释。

图2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检测感染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鲟鱼组织进行检测的结果示意图;

其中泳道p:阳性对照;n:阴性对照(模板为无菌水)m:2000bpmarker(从上至下依次为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

泳道1:待测样品1;

泳道2:待测样品2;

泳道3:待测样品3;

泳道4:待测样品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案,所用试剂或原料,如未特别说明,均购自商业渠道或是已公开。

实施例1:

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其分离过程如下:

1)将携带细菌的中华鲟肝脏、脾脏等组织取出并碾磨后,无菌的pbs稀释100倍,2000rpm离心后取上清过滤,接种到bhi(bd,bectotmbrainheartinfusion)固体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28℃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培养皿中出现白色半透明的菌落。

2)挑取单菌落,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

3)收集细菌,对其进行16srrna和cpn60扩增和测序,序列分别为seqidno.1所示和seqidno.2所示。

中华鲟中间气单胞菌的形态特征:属于革兰阴性短杆菌。大小为(1~4)μm×(0.1~1)/μm,菌体两端钝圆,单极鞭毛,运动不活泼。无芽胞,有窄的荚膜。该细菌已于2018年4月9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分类命名:中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amth-1,保藏编号:cctccno:m2018185,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实施例2:

基于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16srdna(seqidno.1)和cpn60(seqidno.2)与其他细菌的相应序列的差异设计的引物:

本发明以普通pcr为例进行说明,基于该差异序列设计的其他引物,荧光定量引物,lamp引物,数字pcr引物等,也能完成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检测。

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包括f1:5'-gttgatacctaatacctgycagc-3',r1:5'-ggactaccagggtatctaatc-3';f2:5'-ccagccctgcgccgacaa-3',r2:5'-caccagggtcgccagcgcttca-3'。

实施例3:

利用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对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的检测,方法包括:

1.中华鲟组织dna的提取:采用商品化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待测样品的总dna,将获得dna模板-20℃保存备用。

2.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采用25μl反应体系:浓度为10μm的两对引物f1、r1或f2、r2分别各取0.5μl分别加入两个pcr反应管,再分别加入2.5mmdntps2μl,25mmmgcl21.5μl,5utaq聚合酶0.5μl,模板cdna1μl,10×thermopolreactionbuffer2.5μl,用灭菌双蒸水将两管反应体系均补齐至25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30s、56℃15s、72℃3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

f1:5'-gttgatacctaatacctgycagc-3',r1:5'-ggactaccagggtatctaatc-3';

f2:5'-ccagccctgcgccgacaa-3',r2:5'-caccagggtcgccagcgcttca-3'

3.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物分析:

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扩增的最终反应产物4μl,加入至含有0.5μg/ml溴化乙锭(eb)染料的2%的琼脂糖凝胶中,于100v电压下电泳30min,在凝胶成相系统上成像观察扩增产物的图谱。若f1和r1能扩增出352bp且f2和r2能扩增出385bp特征性条带,则该样品为阳性;如无任何条带,则为阴性。

实施例4:

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特异性试验

利用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对表1中的待检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样品进行检测,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双蒸水)和阳性对照组(amth-1),待检细菌样品具体为:中华鲟嗜水气单胞菌(ahth-1)(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保护效果,周勇)、中华鲟维氏气单胞菌(avth-1)、中华鲟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温和气单胞菌(asth-1)。

表1鲟源中间产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试剂盒特异性试验

结果如表1所示,仅阳性对照组(amth-1)可检测到352bp和385bp特征性条带,其余组均无特征条带,说明鲟源中间产气单胞菌amth-1检测引物具备很强的特异性。

实施例5:

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的灵敏度

将浓度为2000ng/μl的amth-1dna模板10倍梯度稀释,利用实施例3的方法,检测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pcr的检测限,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105倍稀释还可检测到目的条带,也就是最低可检测20pg/μl的cdna模板。

实施例6:

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pcr检测引物在制备鲟源中间气单胞菌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1.中华鲟组织总dna的提取:采用商品化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待测样品的总dna,将获得dna模板-20℃保存备用。

2.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采用25μl反应体系:浓度为10μm的两对引物f1、r1或f2、r2分别各取0.5μl加入两只pcr反应管,再分别加入2.5mmdntps2μl,25mmmgcl21.5μl,5utaq聚合酶0.5μl,模板cdna1μl,10×buffer2.5μl,用灭菌双蒸水将两管反应体系均补齐至25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30s、56℃15s、72℃3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f1:5'-gttgatacctaatacctgycagc-3',r1:5'-ggactaccagggtatctaatc-3';f2:5'-ccagccctgcgccgacaa-3',r2:5'-caccagggtcgccagcgcttca-3'

3.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物分析:

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的最终反应产物4μl,加入至含有0.5μg/ml溴化乙锭(eb)染料的2%的琼脂糖凝胶中,于100v电压下电泳30min,在凝胶成相系统上成像观察扩增产物的图谱。电泳图片显示352bp和385bp特征性条带,则结果为阳性;如无任何条带,则结果为阴性。

结果如图2所示,阳性对照(中华鲟中间产气单胞菌amth-1)显示385bp和352bp特征性条带,阴性(水)对照无明显条带,1-4号感染了中华鲟中间产气单胞菌amth-1的鲟鱼组织样品显示352bp和385bp特征性条带,说明样品1-4为中华鲟中间产气单胞菌阳性,与实际情况相符。

实施例7:

中间气单胞菌amth-1在制备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的实验室对照品中的应用:

将本发明提供的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作为对照品,将待确认的其他细菌与本发明的细菌进行生理生化上的比较,并且将待测样品跟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序列进行比较。

实施例8:

中间气单胞菌amth-1在制备筛选治疗鲟源中间气单胞菌细菌病药物的模型中的应用:

1.挑取中间气单胞菌amth-1单个菌落接种到bhi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28℃摇床中培养15h后,4℃4000rpm离心15min收集细菌;

2.将离心收集的中间气单胞菌amth-1细菌重悬于pbs缓冲液中,调整细菌悬浮浓度至1.9×109cfu/ml;

3.选取30尾健康的子二代达氏鲟(体长:3.0±0.8cm;体重:25.1±3.1g),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尾;

4.实验组每尾鱼腹腔注射200μl(3.8×108cfu)细菌悬液,对照组每尾鱼腹腔注射200μlpbs缓冲液;

5.统计7天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鱼的死亡率,实验组感染死亡率为100%(15尾),对照组无死亡。

序列表

<11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120>一种鲟源中间气单胞菌amth-1及pcr检测引物及应用

<160>6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1346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

gcgagcggcggacgggtgagtaatgcctgggaaattgcccagtcgagggggataacagtt60

ggaaacgactgctaataccgcatacgccctacgggggaaagcaggggaccttcgggcctt120

gcgcgattggatatgcccaggtgggattagcttgttggtgaggtaatggctcaccaaggc180

gacgatccctagctggtctgagaggatgatcagccacactggaactgagacacggtccag240

actcctacgggaggcagcagtggggaatattgcacaatgggggaaaccctgatgcagcca300

tgccgcgtgtgtgaagaaggccttcgggttgtaaagcactttcagcgaggaggaaaggtt360

gatacctaatacctgycagctgtgacgttactcgcagaagaagcaccggctaactccgtg420

ccagcagccgcggtaatacggagggtgcaagcgttaatcggaattactgggcgtaaagcg480

cacgcaggcggttggataagttagatgtgaaagccccgggctcaacctgggaattgcatt540

taaaactgtccagctagagtcttgtagaggggggtagaattccaggtgtagcggtgaaat600

gcgtagagatctggaggaataccggtggcgaaggcggccccctggacaaagactgacgct660

caggtgcgaaagcgtggggagcaaacaggattagataccctggtagtccacgccgtaaac720

gatgtcgatttggaggctgtgtccttgagacgtggcttccggagctaacgcgttaaatcg780

accgcctggggagtacggccgcaaggttaaaactcaaatgaattgacgggggcccgcaca840

agcggtggagcatgtggtttaattcgatgcaacgcgaagaaccttacctggccttgacat900

gtctggaatcctgtagagatrcgggagtgccttcgggaatcagaacacaggtgctgcatg960

gctgtcgtcagctcgtgtcgtgagatgttgggttaagtcccgcaacgagcgcaacccctg1020

tcctttgttgccagcacgtaatggtgggaactcaagggagactgccggtgataaaccgga1080

ggaaggtggggatgacgtcaagtcatcatggcccttacggccagggctacacacgtgcta1140

caatggcgcgtacagagggctgcaagctagcgatagtgagcgaatcccaaaaagcgcgtc1200

gtagtccggatcggagtctgcaactcgactccgtgaagtcggaatcgctagtaatcgcaa1260

atcagaatgttgcggtgaatacgttcccgggccttgtacacaccgcccgtcacaccatgg1320

gagtgggttgcaccagaagtagatag1346

<210>2

<211>63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

acgacgccgccggtgacggtaccaccactgccaccgtactggcgcaagccatcgtcaacg60

aaggcctgaaggccgttgccgccggcatgaaccccatggatctgaagcgcggtatcgaca120

aggccgtcgtggcagccgtcgccgagctgcaggccctgtcccagccctgcgccgacaaca180

acgccatcgctcaggtcggtaccatctctgccaactccgacgagaaagtgggtgcactga240

tcgccgaagccatggacaaggtcggccgtgacggcgtgatcaccgtagaagacggtcagg300

gtctggaagacgagctggctgtcgtcgaaggcatgcagttcgaccgtggctacctctccc360

cctacttcatcaacaagccggaaaccggctccgtcgagctggacgaccccttcatcctgc420

tggtggacaagaagatctccaacatccgcgaaatgctgccggtgctggaaggcgtggcca480

aggcgggcaaaccgctgatcatcgtggccgaagacgtggaaggtgaagcgctggcgaccc540

tggtggtcaacaccatgcgcggcatcgtgaaagtcgccgccgtcaaggcgccgggcttcg600

gcgaccgtcgcaaggccatgctgcaggatatc632

<210>3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3

gttgatacctaatacctgycagc23

<210>4

<211>21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4

ggactaccagggtatctaatc21

<210>5

<211>18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5

ccagccctgcgccgacaa18

<210>6

<211>2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6

caccagggtcgccagcgcttca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