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598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改性聚丙烯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娱乐业使用的筹码品种很多。主要有金属和塑料两大类,采用金属制造的筹码,制造成本高,用塑料制造的筹码比重小,手感差。[0003]公开号为Cm580125A、CN1587314A和CN1587315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些筹码专用塑料的配方,这些发明都是采用PET树脂为基料,加入30-50%的硫酸钡来制备筹码专用料。由于PET注塑温度高达270°C-28(TC,因此生产筹码时加工比较困难。另外,使用PET树脂作为基料的筹码韧性不够、易脆、表面易刮伤、耐磨性不好,注塑产品表面还有白斑。[0004]公开号为CN1944516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高密度聚丙烯作为筹码专用料的配方,该专利中选用聚丙烯为基料,添加40-80%的硫酸钡作为制备筹码的专用料。但是制备所得筹码的密度和质感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的聚丙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比重大、强度高,手感好和不易脆等优点。[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8]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0009]聚丙烯树脂3-10份[0010]聚乙烯蜡1-8份[0011]PP-g-MAH0-10 份[0012]POE-g-MAH0-3 份[0013]硫酸钡80-90份[0014]三氧化二锑0-10份[0015]分子量调节剂母粒0.5-3份。[0016]在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中,所述聚丙烯树脂优选为均聚聚丙烯树脂,其熔体流动速率大于或等于20g/10min(230°C /2. 16KG)。[0017]在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中,所述聚乙烯蜡优选数均分子量为 700-10000g/molo聚乙烯蜡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可以与填料更好的结合,另外,聚乙烯蜡还起到润滑剂的作用。[0018]在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中,所述PP-g-MAH为PP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率为 0.8%。所述POE-g-MAH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率为0.5-0.8%。两个材料的加入可以改善体系的脆性。[0019]在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中,所述硫酸钡的粒径为1000目-3000目。硫酸钡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组合物的比重。[0020]在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中,所述三氧化二锑的粒径为3000目-10000目。 除了可以提高组合物的比重外,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质感。[0021]在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分子量调节剂母粒的加入是为了提高组合物的流动性,有利于注塑成型。[0022]上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23](1)将聚丙烯树脂、聚乙烯蜡、PP-g-MAH、POE-g-MAH、硫酸钡、三氧化二锑、分子量调节剂母粒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200 450转/分钟,时间为3 8分钟;[0024](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80 235°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即可获得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26]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把硫酸钡的重量比例提高到80-90份,再与其他组分复配,制备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比重大、强度高、不易脆和手感好等优点,适合于制备高密度筹码,且颜色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0028]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0029]PP 225 粉6份[0030]聚乙烯蜡5份[0031]PP-g-MAH8份[0032]2000目硫酸钡80份[0033]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0034](1)将PP 225粉、聚乙烯蜡、PP-g-MAH、2000目硫酸钡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时间为5分钟;[0035](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90-220°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包装。所得产品其密度测试结果为2. 48g/cm3,烧失量为78. 9%。[0036]实施例2[0037]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0038]PP 300 粉4份[0039]聚乙烯蜡2份[0040]PP-g-MAH3份[0041]3000目硫酸钡90份[0042]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0043](1)将PP 300粉、聚乙烯蜡、PP-g-MAH、3000目硫酸钡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时间为5分钟;[0044] (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90-220°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包装。所得产品其密度测试结果为2. 97g/cm3,烧失量为88. 3。[0045]实施例3[0046]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0052](1)将PP 300粉、聚乙烯蜡、P0E-g-MAH、3000目硫酸钡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时间为5分钟;[0053](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90-220°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包装。所得产品其密度测试结果为2. 91g/cm3,烧失量为86. 8%。[0054]实施例4[0055]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0056]PP 225 粉5 份[0057]聚乙烯蜡3份[0058]PP-g-MAH4 份[0059]3000目硫酸钡80份[0060]5000目三氧化二锑6份[0061]过氧化二叔丁基2份[0062](1)将PP 225粉、聚乙烯蜡、PP-g_MAH、3000目硫酸钡、5000目三氧化二锑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时间为5分钟;[0063](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90-220°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包装。所得产品其密度测试结果为2. 77g/cm3。[0064]实施例5[0065]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0066]PP 300 粉3 份[0067]聚乙烯蜡1份[0068]PP-g-MAH3 份[0069]POE-g-MAH2 份[0070]2000目硫酸钡84份[0071]5000目三氧化二锑5份[0072]过氧化二叔丁基2份[0073](1)将 PP 300 粉、聚乙烯蜡、PP-g-MAH、P0E-g_MAH、2000 目硫酸钡、5000 目三氧化二锑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时间为5分钟;[0074](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90-220°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包装。所得产品其密度测试结果为2. 94g/cm3。[0047]PP 300 粉[0048]聚乙烯蜡[0049]POE-g-MAH4份 88份 2份份份 4 2[0050]3000目硫酸钡[0051]过氧化二叔丁基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树脂3-.10份聚乙烯蜡1-■8份PP-g-MAH0-10份POE-g-MAH0-.3份硫酸钡80--90份三氧化二锑0-10份分子量调节剂0.5--3份;所述聚乙烯蜡的数均分子量为700-10000g/mol。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P-g-MAH为PP 接枝马来酸酐。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OE-g-MAH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钡的粒径为 1000 目-3000 目。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锑的粒径为3000目-100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
8.—种权利要求
1所述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聚丙烯树脂、聚乙烯蜡、PP-g-MAH、POE-g-MAH、硫酸钡、三氧化二锑、分子量调节剂母粒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机的转速为200 450转/分钟,时间为3 8分钟;(2)将(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随之送入螺杆挤出机中以180 235°C的温度下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即可获得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密度筹码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树脂3-10份,聚乙烯蜡1-8份,PP-g-MAH 0-10份,POE-g-MAH 0-3份,硫酸钡80-90份,三氧化二锑0-10份,分子量调节剂母粒0.5-3份。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把硫酸钡的重量比例提高到80-90份,再与其他组分复配,制备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比重大、强度高、不易脆和手感好等优点,适合于制备高密度筹码,且颜色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文档编号B29C47/92GKCN101747558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810220066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丁超, 李晟, 李永华, 罗忠富, 黄达 申请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