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4259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墨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丝印油墨。



背景技术:

UV固化涂料是二十世纪末流行于欧美、日本等地的一个新型涂料品种,最早应用于家具、地板、手机、随身听外壳的表面涂装处理。 UV固化涂料因具有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对环境污染小,固化速度快,节省能源、固化产物性能好、适合于高速自动化生产等优点而发展迅速,其应用领域现进一步扩展到化妆品容器、电视机及电脑等家用电器领域和摩托车及罩光等其他领域。

传统涂料易挥发、固化速度慢,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UV涂料是传统涂料的主要替代品。然而,目前用于手机玻璃屏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有烘烤型玻璃保护油墨和UV型保护油墨,烘烤型保护油墨在使用时,还必须现场添加1~3%玻璃密着剂,一面印好后必须先在150度烘烤15分钟,干后、凉后才能印刷另一面,再一次烤干,效率低下,浪费能源,还污染环境。现有的UV涂料需要在施工现场添加密着剂增加其附着力;且当玻璃切割或打孔后,碱水超声褪膜时,UV膜会成片脱落,对玻璃屏后续清洗工段产生困难,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丝印油墨,该UV油墨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且切割或打孔时不容易开裂,耐切削液性能好,具有好的完整保护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丝印油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油墨,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25~40%;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SMA) 25~40%;

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 2~5%;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5%;

丙烯酸酯偶联剂 3~5%;

滑石粉 10~20%;

聚四氟乙烯蜡粉 1~2%;

酞青蓝 1~2%;

184 4~6%;

TPO 3~5%;

助剂 0.5~2%;

其中,所述双官聚酯丙烯酸酯的酸值为35~45,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酸值为360~370。

本发明采用特定酸值的双官聚酯丙烯酸酯作为主体树脂之一,其在玻璃上附着力好,固化速度快,耐酸性好,硬度高,耐切削液浸泡不掉的优点;采用高酸值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作为另一主体树脂,其不溶于水,易溶于热碱水,能调节UV膜在碱水中溶解性能;DPHA为六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干燥速度,耐水性,并赋予油墨较高的硬度;所述三官磷酸酯密着剂提高UV膜固化时的附着力;丙烯酸酯偶联剂提高了UV膜耐水性,防止CNC工艺过程中耐水性差,遇水起泡,脱落问题。本发明所制备的单组份UV油墨,现场施工无需添加密着剂,褪膜时膜会溶成粒状沉淀到碱溶池底部,对玻璃加工后段清洗方便,快捷,不会因为褪膜太大挂在玻璃上造成清洗的麻烦。

优选地,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30~3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30~33%;

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2~3%;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3%;

丙烯酸酯偶联剂 3~5%;

滑石粉 14~16%;

聚四氟乙烯蜡粉 1~2%;

酞青蓝 1~2%;

消泡剂 0.3~1%;

流平剂 0.5~1%;

184 4~6%;

TPO 3~5%;

其中,所述双官聚酯丙烯酸酯的酸值为35~45,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酸值为360~370。

优选地,所述酞青蓝为P.B15:3,用于提供颜色,吸收UV光,保护玻璃,防止UV照射玻璃黄变。酞青蓝P.B15:3,由酞青蓝颜料粉制备成的为酞青蓝色油墨,酞青蓝颜料。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德谦公司6800消泡剂,不含溶剂。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迪高公司410流平剂,不含溶剂。

所述聚四氟乙烯蜡粉用于提高表面硬度,抗划伤性。

所述184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常规表层引发剂,价廉,快干,表干,耐黄变等特点。

所述TPO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常规深层引发剂,快干,耐黄变等特点。

所述UV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双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助剂混合,在800~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10分钟;

S2、将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在800~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10分钟,转为高速1400~16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40~60分钟,至原料分散细度≤15um;

S3、降低搅拌速度至800~1000转/分钟,加入TPO和184,并搅拌5~10分钟,降温至常温;

S4、再加入三官磷酸酯密着剂,丙烯酸酯偶联剂,在800~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10分钟至搅拌均匀,用200目网过滤包装。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UV油墨在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上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3C产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碱溶的UV丝印油墨,绿色无污染,不含有挥发性溶剂,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在3C产品玻璃屏上固化后进行CNC工艺切割玻璃或打孔时不容易开裂,脱落,具有好的成膜效果、耐磨性及耐刮擦性;采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70~80度超声清洗2~3分钟,该UV固化膜即可溶解性脱落,不会成大片脱落,对玻璃加工后段清洗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碱溶后膜溶解成小米粒的效果图。

图2为碱溶后残渣的过滤图。

图3为碱溶后膜成片脱落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原料如下: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润奥化工有限公司的LuCure5215;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SMA):润奥化工有限公司的SZ33030;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美国沙多玛的CD9051;

丙烯酸酯偶联剂:广州双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KH570;

酞青蓝:P.B15:3:深圳市恒河贸易有限公司的酞青蓝预分散颜料。

消泡剂:德谦公司6800消泡剂;

流平剂:迪高公司410流平剂。

其他未特别指明型号的均为普通市售产品。

实施例1

油墨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30%;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30%;

DPHA 2%;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

丙烯酸酯偶联剂 3%;

滑石粉 16%;

聚四氟乙烯蜡粉 2%;

酞青蓝 2%;

消泡剂 1%;

流平剂 1%;

184 6%;

TPO 5%;

制备过程:

S1、将双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DPHA、消泡剂及流平剂投入搅拌桶中,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

S2、将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加入上述搅拌桶中,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转为高速14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60分钟,至原料分散细度≤15um;

S3、降低搅拌速度至800转/分钟,加入TPO和184,并搅拌10分钟,停机降温至常温;

S4、再加入三官磷酸酯密着剂,丙烯酸酯偶联剂,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至搅拌均匀,停机,取样检验,合格后用200目网过滤包装。

实施例2

油墨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3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33%;

6官单体DPHA 3%;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3%;

丙烯酸酯偶联剂 4.2%;

滑石粉 14%;

聚四氟乙烯蜡粉 1%;

酞青蓝 1%;

消泡剂 0.3%;

流平剂 0.5%;

184 4%;

TPO 3%;

制备过程:

S1、将双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DPHA、消泡剂及流平剂投入搅拌桶中,在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分钟;

S2、将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加入上述搅拌桶中,在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分钟,转为高速16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40分钟,至原料分散细度≤15um;

S3、降低搅拌速度至1000转/分钟,加入TPO和184,并搅拌58分钟,停机降温至常温;

S4、再加入三官磷酸酯密着剂,丙烯酸酯偶联剂,在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分钟至搅拌均匀,停机,取样检验,合格后用200目网过滤包装。

实施例3

油墨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3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32%;

DPHA 2%;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5%;

丙烯酸酯偶联剂 5%;

滑石粉 14.5%;

聚四氟乙烯蜡粉 1.5%;

酞青蓝 1.5%;

消泡剂 0.5%;

流平剂 0.5%;

184 5%;

TPO 4%;

制备过程:

S1、将双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DPHA、消泡剂及流平剂投入搅拌桶中,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

S2、将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加入上述搅拌桶中,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转为高速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40分钟,至原料分散细度≤15um;

S3、降低搅拌速度至800转/分钟,加入TPO和184,并搅拌10分钟,停机降温至常温;

S4、再加入三官磷酸酯密着剂,丙烯酸酯偶联剂,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至搅拌均匀,停机,取样检验,合格后用200目网过滤包装。

实施例4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40%;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25%;

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5%;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

丙烯酸酯偶联剂 3%;

滑石粉 10%;

聚四氟乙烯蜡粉 1~2%;

酞青蓝 1~2%;

184 5%;

TPO 5%;

消泡剂 0.5%;

流平剂 0.5%;

制备过程: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油墨。

实施例5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25%;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40%;

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2%;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5%;

丙烯酸酯偶联剂 3%;

滑石粉 16.5%;

聚四氟乙烯蜡粉 1%;

酞青蓝 1%;

184 3%;

TPO 3%;

消泡剂 0.3%;

流平剂 0.2%;

制备过程: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油墨。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的双官聚酯丙烯酸酯替换成酸值为20的双官聚酯丙烯酸酯(吉而升高分子材料公司的DY2620),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替换成酸值为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润奥化工有限公司的SZ公司的26080),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30%;

丙烯酸酯树脂 30%;

DPHA 2%;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

丙烯酸酯偶联剂 3%;

滑石粉 16%;

聚四氟乙烯蜡粉 2%;

酞青蓝 2%;

消泡剂 1%;

流平剂 1%;

184 6%;

TPO 5%;

制备过程:除用丙烯酸酯树脂替换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外,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一样。

对比例4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54%;

IBOMA 2%;

THFA 3%;

DPHA 8%;

滑石粉 23%;

聚四氟乙烯蜡粉 1%;

酞青蓝 1%;

消泡剂 1%;

流平剂 1%;

184 5%;

TPO 1%。

制备过程:

S1、将双官聚酯丙烯酸酯、IBOMA、THFA、DPHA、消泡剂及流平剂投入搅拌桶中,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至已加入的原料搅拌均匀;

S2、将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加入已经搅拌均匀的原料中,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至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搅拌均匀,转为高速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0分钟,至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蜡粉和酞青蓝分散细度≤15um;

S3、降低搅拌速度至800转/分钟,加入TPO 和184,在800 转/ 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分钟至TPO和184完全溶解,停机盖好上盖,等3 小时原料降温至接近常温;

S4、检验合格后用200目网过滤包装。

对比例5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3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 32%;

DPHA 2%;

二官磷酸酯 2.5%;

环氧型偶联剂 5%;

滑石粉 14.5%;

聚四氟乙烯蜡粉 1.5%;

酞青蓝 1.5%;

消泡剂 0.5%;

流平剂 0.5%;

184 5%;

TPO 4%;

其中,所述二官磷酸酯为 中国台湾长兴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的EM39(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所述环氧型偶联剂为上海凯茵化工的Z6040。

制备过程:除用二官磷酸酯密着剂替换三官磷酸酯密着剂、用环氧型偶联剂替换丙烯酸酯偶联剂外,其他制备过程与实施例3一样。

对比例6

油墨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双官聚酯丙烯酸酯 60%;

DPHA 2%;

三官磷酸酯密着剂 2%;

丙烯酸酯偶联剂 3%;

滑石粉 16%;

聚四氟乙烯蜡粉 2%;

酞青蓝 2%;

消泡剂 1%;

流平剂 1%;;

184 6%;

TPO 5%;

制备过程: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油墨。

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油墨丝印在大片手机玻璃上,玻璃正面用300目网丝印,过UV机固化,反面也用300目网丝印,过UV机固化,玻璃进行切割,CNC打孔,磨边,检验,碱洗,测其相关性能,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中各项性能采取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细度:按GB/T6753.1-2007的测试方法;

附着力:按GB/T9286-1998的测试方法漆膜划格实验进行测定;

光泽:按GB 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至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进行测定;

硬度:按GB/T6739-20066的测试方法;

耐切削液:按耐水性GB/T1733-1993测试方法。

褪膜外观:目测。

结合图1,可知,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可碱溶UV丝印油墨碱溶效果好,能快速溶解成小米粒,易于清洗玻璃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