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551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电油墨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喷墨打印技术的持续研究和开发,喷墨打印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与进展。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头和喷射打印用的油墨等都有了重大突破与进展。而喷墨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子工业带来了重大变革的机遇。喷墨印制电子技术的关键技术在于导电油墨、喷印装备和配套工艺,导电油墨作为核心关键材料,其技术进展是印制电子技术在高端电子产品中获得更快、更广泛应用的基石。

导电油墨是指印刷于导电承印物上,使之具有传导电流和排除积累静电荷能力的油墨,一般是印在塑料、玻璃、陶瓷或纸板等非导电承印物上。印刷方法很广,如丝网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等均可采用。可根据膜厚的要求而选用不同的印刷方法,膜厚不同则导热性、电阻、阻焊性及耐摩擦性等性能亦各异。

导电油墨通常包括导电材料颗粒、粘合剂、溶剂及添加剂。导电材料颗粒通常使用导电性能好的银粉和铜粉,有时也用金粉、石墨、炭黑、碳纤维等。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在导电油墨中加入分散剂、滑爽剂、偶联剂等添加剂。导电性油墨要求的特性有:导电性(抗静电性)、附着力、印刷适性和耐溶剂性等。

现有的导电油墨涂布于柔性基材上固化后柔韧性不佳,易发生折断、剥离、脱落现象,且油墨粘附性不足,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会发生附着力下降,导电稳定性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现有的导电油墨涂布于柔性基材上固化后柔韧性不佳,易发生折断、剥离、脱落现象,且油墨粘附性不足,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会发生附着力下降,导电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苯胺为原料制备得到聚苯胺,随后将葡糖醋杆菌进行培养基后与上述聚苯胺等发酵,即得细菌纤维素,再将银粉、氧化锌球磨后与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搅拌,随后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上述细菌纤维素继续搅拌反应,得到的导电填料与水性聚氨酯树脂、松油醇、蓖麻油等高速搅拌,即可得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涂布本发明导电油墨后的基材柔韧性好,油墨附着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适合大规模推广运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称取5~8g苯胺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升温至40~50℃,再加入100~20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搅拌反应10~20min,随后以1~3mL/min的速度将20~30mL质量分数为10%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瓶中,继续搅拌反应3~4h,待反应结束,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得到聚苯胺,备用;

(2)称取30~40g马铃薯泥、10~20g葡萄糖和10~15g琼脂加入到培养皿中,随后加入800~10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5%醋酸溶液调节pH至6.5~6.8,随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10~120℃下高温灭菌20~30min,制得培养基,按接种量8~10%将葡糖醋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置于摇床中,在25~35℃、150~160r/min下培养12~24h,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在1000~1200r/min下离心20~30min,得到葡糖醋杆菌菌液;

(3)依次称取10~20g葡萄糖、5~8g酵母膏、5~8g蛋白胨、1~3g柠檬酸、2~4g磷酸氢二钾、8~10g步骤(1)备用的聚苯胺、300~400mL丁醇和800~10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00~110℃下灭菌10~20min,得到发酵培养基,然后移入发酵罐中,取200~300mL上述葡糖醋杆菌菌液加入到发酵罐中,在25~35℃下发酵2~3天,发酵结束,升温至110~120℃灭菌10~20min,将发酵产物表面的细菌纤维素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细菌纤维素;

(4)称取5~8g银粉、3~5g氧化锌置于球磨机中球磨30~40min,然后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100~200mL质量分数为8%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搅拌10~20min,再依次加入1~3g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8g上述细菌纤维素,搅拌1~2h,得到导电填料;

(5)称取20~30g水性聚氨酯树脂加入到搅拌机中,再加入上述导电填料,在4000~6000r/min下搅拌30~40min,再依次加入100~200mL松油醇、30~40mL聚乙二醇、1~3g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速搅拌20~30min,再加入10~20mL蓖麻油,高速搅拌2~3h,得到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 将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油墨均匀涂布在柔性基材表面,随后静置干燥即可。经检测,涂布本发明导电油墨的基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8~10天后,未发现油墨涂层表面出现裂纹及油墨脱落现象,且表面电阻未发生明显变化,电阻值为60~65mΩ,导电性能稳定,将基材90°折叠1000~2000次,测得基材表面电阻无明显变化,油墨粘附性强,柔韧性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油墨导电性好,涂布于基材后不易出现折断、剥离、脱落现象,附着力强;

(2)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且油墨耐候性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称取5~8g苯胺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升温至40~50℃,再加入100~20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搅拌反应10~20min,随后以1~3mL/min的速度将20~30mL质量分数为10%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瓶中,继续搅拌反应3~4h,待反应结束,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得到聚苯胺,备用;称取30~40g马铃薯泥、10~20g葡萄糖和10~15g琼脂加入到培养皿中,随后加入800~10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5%醋酸溶液调节pH至6.5~6.8,随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10~120℃下高温灭菌20~30min,制得培养基,按接种量8~10%将葡糖醋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置于摇床中,在25~35℃、150~160r/min下培养12~24h,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在1000~1200r/min下离心20~30min,得到葡糖醋杆菌菌液;随后依次称取10~20g葡萄糖、5~8g酵母膏、5~8g蛋白胨、1~3g柠檬酸、2~4g磷酸氢二钾、8~10g上述步骤备用的聚苯胺、300~400mL丁醇和800~10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00~110℃下灭菌10~20min,得到发酵培养基,然后移入发酵罐中,取200~300mL上述葡糖醋杆菌菌液加入到发酵罐中,在25~35℃下发酵2~3天,发酵结束,升温至110~120℃灭菌10~20min,将发酵产物表面的细菌纤维素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细菌纤维素;再称取5~8g银粉、3~5g氧化锌置于球磨机中球磨30~40min,然后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100~200mL质量分数为8%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搅拌10~20min,再依次加入1~3g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8g上述细菌纤维素,搅拌1~2h,得到导电填料;最后称取20~30g水性聚氨酯树脂加入到搅拌机中,再加入上述导电填料,在4000~6000r/min下搅拌30~40min,再依次加入100~200mL松油醇、30~40mL聚乙二醇、1~3g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速搅拌20~30min,再加入10~20mL蓖麻油,高速搅拌2~3h,得到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

实例1

首先称取5g苯胺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升温至40℃,再加入10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搅拌反应10min,随后以1mL/min的速度将20mL质量分数为10%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瓶中,继续搅拌反应3h,待反应结束,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得到聚苯胺,备用;称取30g马铃薯泥、10g葡萄糖和10g琼脂加入到培养皿中,随后加入8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5%醋酸溶液调节pH至6.5,随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10℃下高温灭菌20min,制得培养基,按接种量8%将葡糖醋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置于摇床中,在25℃、150r/min下培养12h,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在1000r/min下离心20min,得到葡糖醋杆菌菌液;随后依次称取10g葡萄糖、5g酵母膏、5g蛋白胨、1g柠檬酸、2g磷酸氢二钾、8g上述步骤备用的聚苯胺、300mL丁醇和8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00℃下灭菌10min,得到发酵培养基,然后移入发酵罐中,取200mL上述葡糖醋杆菌菌液加入到发酵罐中,在25℃下发酵2天,发酵结束,升温至110℃灭菌10min,将发酵产物表面的细菌纤维素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细菌纤维素;再称取5g银粉、3g氧化锌置于球磨机中球磨30min,然后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100mL质量分数为8%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搅拌10min,再依次加入1g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g上述细菌纤维素,搅拌1h,得到导电填料;最后称取20g水性聚氨酯树脂加入到搅拌机中,再加入上述导电填料,在4000r/min下搅拌30min,再依次加入100mL松油醇、30mL聚乙二醇、1g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速搅拌20min,再加入10mL蓖麻油,高速搅拌2h,得到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

本实例操作简便,使用时,将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油墨均匀涂布在柔性基材表面,随后静置干燥即可。经检测,涂布本发明导电油墨的基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8天后,未发现油墨涂层表面出现裂纹及油墨脱落现象,且表面电阻未发生明显变化,电阻值为60mΩ,导电性能稳定,将基材90°折叠1000次,测得基材表面电阻无明显变化,油墨粘附性强,柔韧性好。

实例2

首先称取7g苯胺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升温至45℃,再加入15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搅拌反应15min,随后以2mL/min的速度将25mL质量分数为10%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瓶中,继续搅拌反应3.5h,待反应结束,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得到聚苯胺,备用;称取35g马铃薯泥、15g葡萄糖和13g琼脂加入到培养皿中,随后加入9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5%醋酸溶液调节pH至6.7,随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15℃下高温灭菌25min,制得培养基,按接种量9%将葡糖醋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置于摇床中,在30℃、155r/min下培养18h,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在1100r/min下离心25min,得到葡糖醋杆菌菌液;随后依次称取15g葡萄糖、7g酵母膏、7g蛋白胨、2g柠檬酸、3g磷酸氢二钾、9g上述步骤备用的聚苯胺、350mL丁醇和9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05℃下灭菌15min,得到发酵培养基,然后移入发酵罐中,取250mL上述葡糖醋杆菌菌液加入到发酵罐中,在30℃下发酵2.5天,发酵结束,升温至115℃灭菌15min,将发酵产物表面的细菌纤维素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细菌纤维素;再称取7g银粉、4g氧化锌置于球磨机中球磨35min,然后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150mL质量分数为8%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搅拌15min,再依次加入2g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7g上述细菌纤维素,搅拌1.5h,得到导电填料;最后称取25g水性聚氨酯树脂加入到搅拌机中,再加入上述导电填料,在5000r/min下搅拌35min,再依次加入150mL松油醇、35mL聚乙二醇、2g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速搅拌25min,再加入15mL蓖麻油,高速搅拌2.5h,得到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

本实例操作简便,使用时,将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油墨均匀涂布在柔性基材表面,随后静置干燥即可。经检测,涂布本发明导电油墨的基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9天后,未发现油墨涂层表面出现裂纹及油墨脱落现象,且表面电阻未发生明显变化,电阻值为63mΩ,导电性能稳定,将基材90°折叠1500次,测得基材表面电阻无明显变化,油墨粘附性强,柔韧性好。

实例3

首先称取8g苯胺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升温至50℃,再加入20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搅拌反应20min,随后以3mL/min的速度将30mL质量分数为10%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瓶中,继续搅拌反应4h,待反应结束,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得到聚苯胺,备用;称取40g马铃薯泥、20g葡萄糖和15g琼脂加入到培养皿中,随后加入10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5%醋酸溶液调节pH至6.8,随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20℃下高温灭菌30min,制得培养基,按接种量10%将葡糖醋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置于摇床中,在35℃、160r/min下培养24h,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在1200r/min下离心30min,得到葡糖醋杆菌菌液;随后依次称取20g葡萄糖、8g酵母膏、8g蛋白胨、3g柠檬酸、4g磷酸氢二钾、10g上述步骤备用的聚苯胺、400mL丁醇和10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移入灭菌罐中,在110℃下灭菌20min,得到发酵培养基,然后移入发酵罐中,取300mL上述葡糖醋杆菌菌液加入到发酵罐中,在35℃下发酵3天,发酵结束,升温至120℃灭菌20min,将发酵产物表面的细菌纤维素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细菌纤维素;再称取8g银粉、5g氧化锌置于球磨机中球磨40min,然后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200mL质量分数为8%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搅拌20min,再依次加入3g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g上述细菌纤维素,搅拌2h,得到导电填料;最后称取30g水性聚氨酯树脂加入到搅拌机中,再加入上述导电填料,在6000r/min下搅拌40min,再依次加入200mL松油醇、40mL聚乙二醇、3g羧甲基纤维素钠,高速搅拌30min,再加入20mL蓖麻油,高速搅拌3h,得到纤维素基聚苯胺导电油墨。

本实例操作简便,使用时,将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油墨均匀涂布在柔性基材表面,随后静置干燥即可。经检测,涂布本发明导电油墨的基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10天后,未发现油墨涂层表面出现裂纹及油墨脱落现象,且表面电阻未发生明显变化,电阻值为65mΩ,导电性能稳定,将基材90°折叠2000次,测得基材表面电阻无明显变化,油墨粘附性强,柔韧性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