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24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流体通道的电 磁阀,以及其上设置有电子部件的基板。具体地,本发明适用于车辆制动 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是示出用于现有技术中车辆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中去除 了a和盖板。图13是沿图12的线XIII-XIII剖取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截 面图。如图12和13中所示,用于现有技术中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 置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制动液流过的流体通道的电磁阀2、其上设置有电 子部件的基板5、容纳电磁阀2的螺线管21并固;l^板5的树脂壳体3, 等。
5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电子部件。连接器端子6的一端连接到141 5。多个安装孔形成在M5处。壳体3具有容纳螺线管21的螺线管容纳 部32、容纳连接器端子6的另一端的连接器容纳部33、以及通过其将螺线 管容纳部32连接到连接器容纳部33的连接部34。多个141保持单元36 和37也形成在壳体3处,并且插设和安装到基板5的安装孔,从而固定基 板5。 !4l保持单元36和37分别设置在连接部34和螺线管容纳部32处 (例如,参见曰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2-368452 )。
但是,因为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发动 机室内,所以树脂壳体3由于发动机处所产生的热量会发生变形。具体地, 因为连接器容纳部33以外伸的方式从螺线管容纳部32伸出,所以连接器 容纳部33会发生显著翘曲。
更具体地,壳体3会变形为使得连接器容纳部33绕连接部34的轴线 D关于螺线管32转动。因此,连接器端子6和基板5之间的焊接部分7 会沿F方向移位。
沿F方向的位移沿x方向的分量受设置在连接部34处的M保持单元 37限制。该位移沿y方向的另一分量引起设置在连接部34处的a保持 单元37和基板5之间的摩擦阻力。因此,在焊接部分7处沿x方向和y 方向都产生了应力,从而使焊料的裂化更有可能发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小产生在连接器端子和^1之间的结合部分 处的应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具有流体通道的本体、具有 暴露于本体外的螺线管的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打开和关闭流体通道。M
控制装置还包括基板和树脂壳体。电子部件设备在141上,并且连接器端 子的第一端连接到基敗。基仗附连到树脂壳体,并且壳体固定到本体。壳 体包括容纳连接器端子的第二端的连接器容纳部;沿平行于基板的方向 与连接器容纳部对齐并且容纳螺线管的螺线管容纳部;与容纳部一体形成 的连接部,容纳部通过连接部彼此连接,连接部沿垂直于基敗的方向的外 形尺寸(或厚度)小于容纳部的外形尺寸;以及多个1^1保持单元,所述 M保持单元插设并安装到形成在基板上的多个安装孔内,从而将基板附 连到壳体。a保持单元包括关于连接部设置在连接器容纳部一侧的位置 处的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以及关于连接部设置在螺线管容纳部一侧的 位置处的螺线管侧^L保持单元。
因为连接器端子和M之间的结合部分位于连接器侧1^L保持单元附 近,所以当壳体由于热负荷而变形时,结合部分与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 一起移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结合部分和连接器侧基板保持单元之间 不产生相对位移。因而,在壳体体的变形期间结合部分的运动阻力能够得 以减小,并且结合部分处所产生的应力能够得以减小。
用于插设并安装到相应的一个安装孔的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的一部 分可以朝向安装孔的中心发生弹性变形。
当壳体受热负荷而变形时,!41偏置而绕用作支点的螺线管侧141保
持单元转动。上述构造使得M的转动更加容易,因为用于插设和安装到 安装孔的螺线管侧基板保持单元的一部分可以朝向安装孔的中心发生弹 性变形。因此,在基板和结合部分处产生的应力能够得以减小。
另外,因为弹性变形的>^作用力,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的外圆周能
够稳固并容易地附连到螺线管侧安装孔的圆周。因此,方便了在将1^L组 装到壳体时基敗沿平行于基板的方向的定位。
螺线管侧J^1保持单元可以由垂直于1^伸的狭槽分成多件。
因为使用这种构造能够使得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的弹性变形容易实 现,所以基板能够容易地随着壳体的热变形而转动。因此,壳体变形期间 结合部分的运动阻力能够进一步得以减小,并且在基仗和结合部分处产生 的应力能够进一步得以减小。
螺线管容纳部、连接部以及连接器容纳部可以沿基准方向对齐。在这 种情况下,螺线管侧^1保持单元可以设置在螺线管容纳部内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位置比螺线管容纳部沿基准方向的中心离连接器容纳部更远。
利用这种构造,连接器侧M保持单元和螺线管側M保持单元之间 的距离变大,即,在壳体变形期间基昧的转动半径变大。从而,基tl的转 动角度能够得以减小,并且因此在变形期间结合部分的运动阻力进一步减 小。因此,在结合部分处产生的应力进一步减小。
利用下面四种定义,安装孔距离可以比保持单元的距离更小。
第 一种定义:安装孔中插设并安装连接器侧J^1保持单元的 一个是连接器侧 安装孔。
第二种定义:安装孔中插设并安装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的另一个是螺线管 侧安装孔。
第三种定义安装孔距离是连接器侧安装孔的圆周处的、离螺线管侧安装孔 最远的位置以及螺线管侧安装孔的圆周处的、离连接器侧安装孔最远的^:置 之间的5巨离。
第四种定义保持单元距离是连接器侧^L保持单元的外圓周表面处的、离 螺线管侧基板保持单元最远的位置以及螺线管侧141保持单元的外圆周表 面处的、离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最远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种构造,a保持单元部分地压配合到安装孔。因此,当141
保持单元插设并安装到安装孔时,基&可靠地固定到壳体。
连接器侧a保持单元可以被压配合到相应的一个安装孔。
通过这种构造,当连接器侧^1保持单元插设并安装到安装孔时,基 板可靠地固定到壳体。
连接器侧M保持单元可以由垂直于1^L^伸的狭槽分成多件。
可以仅设置一个连接器侧^保持单元。换言之,连接器侧M保持 单元可以是基板保持单元关于连接部设置在连接器容纳部一侧位置处的 唯一构件。
通过这种构造,与例如设置有多个连接器侧^41保持单元的情况相比, 用于设置连接器端子的空间能够容易地获得。
另外,可以设置多个连接器侧M保持单元。换言之,保持单元可以 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连接器容纳部一侧的位置处的多个单元,其中连接器 侧14l保持单元是多个单元的构件。
通过这种构造,与例如仅设置有一个连接器侧J41保持单元的情况相
比,组装期间^L相对于壳体的倾斜能够减小。
可以仅设置一个螺线管侧141保持单元。换言之,螺线管侧141保持 单元可以是连接部的螺线管容纳部一侧的位置处的基板保持单元的唯一 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可以具有凸部,该凸部防止 螺线管侧141保持单元从141的相应的一个安装孔滑出。
通过这种构造,仅设置有一个具有凸部的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因 此,与例如设置有多个螺线管侧差41保持单元的情况相比,在变形期间由 凸部引起的M的转动阻力变小。因此,在变形期间,J41的运动的阻力 减小,并且在^41和结合部分处产生的应力能够得以减小。
上述液压控制装置可以安装在车辆上,并且制动液可以流过流体通道。


根据下面的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 发明及其目的、特征和优点。图中
图l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Ji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去除了a和盖板;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剖取的^a控制装置的截面图3是示出图2的部分B的截面图4是示出图1的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的俯视图5是沿图4的线V-V剖取的截面图6是示出图2的狄的俯视图7是沿图1的线II-II剖取的^a控制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壳体发生热变 形;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俯视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笫五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俯视图12是示出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传统M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去除了 ^!和盖板;
图13是沿图12的线XIII-XIII剖取的传统^a控制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用于通 过控制制动流体压力而控制车辆制动力的车辆控制系统。注意,图l中的 竖直方向表示当液压控制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的竖直方向。
如图1和2中所示,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金属本体1,其中形成有制动 液流过的流体通道(未图示)。本体1具有多个用于打开和关闭流体通道的 电磁阀2、用于吸进和排出制动流体的泵(未图示)、用于驱动泵的电动马 达(未图示),等。
电磁阀2的螺线管21通过堵缝等固定到本体1的侧表面。螺线管21 暴露于本体l外侧。树脂壳体3使用螺钉(未图示)固定到本体l以盖住 螺线管21。
每个螺线管21的绕线(未图示)都焊接到螺线管端子22。螺线管端 子22穿过壳体3的端子孔31并且延伸到下面描述的基板容纳腔室。密封 构件(未图示)应用在螺线管端子22和端子孔31之间,用于密封。具体 而言,例如,柔性密封构件,例如硅,用于允许螺线管端子22易于移位。 螺线管端子22具有^L弯部分221,该敲弯部分弯成曲柄形使得螺线管端子 22能够易于弹性变形。敲弯部分221位于下述的螺线管容纳部中。
树脂盖板4通过焊接等方法在壳体3的与本体1相对的侧面上结合至 壳体3。壳体3和盖板4限^i4l容纳腔室41。盘状皿5容纳在基板容 纳腔室41内。基板5的表面上具有电子部件(未图示)。通过夹物模塑形 成在壳体3处的多个连接器端子6的第一端焊接到基板5,并且螺线管端 子22也焊接到1415。
壳体3具有提供用于容纳螺线管21的空间的、基本为长方体的螺线管 容纳部32;提供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6的第二端的空间的、基本为长方体 的连接器容纳部33;以及螺线管容纳部32通过其连接到连接器容纳部33 的盘状连接部34。容纳部32和33以及连接部34 —体形成。
容纳部32和33以及连接部34沿着平行于J415的方向(下文中称为 盘面方向)对齐。连接部34沿垂直于M5盘面的方向的外形尺寸小于容 纳部32和33沿垂直于_&^ 5盘面的方向的外形尺寸。
在壳体3中,朝向5凸出的连接器侧差4l保持单元35关于连接部 34形成在连接器容纳部33侧的位置处,并且朝向M 5凸出的两个螺线 管侧^L保持单元36关于连接部34形成在螺线管容纳部32侧的位置处。
在下文中,基准方向定义为螺线管容纳部32、连接部34和连接器容 纳部33的对齐方向(在此实施方式中,为图l和图2的水平方向)。连接 器侧M保持单元35置于连接器容纳部33沿基准方向Z的中心附近的位 置处。螺线管侧J41保持单元36置于螺线管容纳部32内的位置处,该位 置比螺线管容纳部32沿基准方向Z的中心离连接器容纳部33更远。
另外,两个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设置成沿垂直于基准方向Z的 方向彼此远离(在此实施方式中,为图l的竖向)。在下文中,如果需要, 两个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中置于图1中下侧的一个称作第一螺线管侧 ^i4l保持单元36a,置于图1中上侧的另一个称作第二螺线管侧M保持 单元36b。
如图6中所示,基板包括三个孔形成部分,每个形成并环绕连接器侧 安装孔51和两个螺线管侧安装孔52。连接器侧安装孔51形成在对应于连 接器侧a保持单元35的位置处,并且连接器侧J41保持单元35插设并 安装到连接器侧安装孔51。每个螺线管侧安装孔52形成在对应于每个螺 线管侧M保持单元36的位置处,并且螺线管側M保持单元36分别插 设并安装到螺线管侧安装孔52。基^L保持单元35和36插设并安装到安装 孔51和52,因此基板5由壳体3保持。在下文中,两个螺线管侧安装孔 52中插设并安装第一螺线管侧^L保持单元36a的一个称作第一螺线管侧 安装孔52a,并且插设并安装笫二螺线管侧^1保持单元36b的另一个称 作第二螺线管侧安装孔52b。
另夕卜,对应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第一螺线管侧安装孔52a以及第二 螺线管側安装孔52b的孔形成部分分别称作连接器孔形成部分、第一螺线管 孔形成部分以及第二螺线管孔形成部分。
如图3中所示,连接器侧^保持单元35包括圆柱形大直径圆柱部分 351和从大直径圆柱部分351凸出并延伸的圆柱形小直径圆柱部分352。大 直径圆柱部分351的外径大于连接器側安装孔51的直径(即,连接器孔形 成部分的内径)。小直径圓柱部分352的外径小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直 径。小直径圓柱部分352插设并安装到连接器侧安装孔51。
如图4和5中所示,每个螺线管侧^1保持单元36具有圆筒形支撑 部分361,圆筒形支撑部分361的外径大于螺线管侧安装孔52的直径(即, 螺线管孔形成部的内径);以及插设部分362,插设部分362从支撑部分361 凸出并延伸,并且插i殳和安装到螺线管侧安装孔52。
插设部分362在支撑部分361附近的部分处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在 其尖端附近的部分处具有截顶圆锥形形状。插设部分362的圆柱形部分的 外径小于螺线管侧安装孔52的直径。截顶圆锥部分在插设部分362的尖端 处的外径(即最小外径)小于螺线管侧安装孔52的直径。凸部362a设置 在插i殳部362的截顶圆锥部分靠近支撑部分361的位置处。凸部362a的外 径是截顶圓锥部分中最大的,并且大于螺线管侧安装孔52的直径。插i殳部 分362由垂直于基敗5延伸的狭槽363分成两件。因此,插设部分362易 于朝向螺线管侧安装孔52的中心发生弹性变形。
本文中,如图6中所示,安装孔距离H定义为第一内圆周位置和第二
内圆周位置之间的距离。笫一内圆周位置在连接器側安装孔51的圆周(即 连接器孔形成部分的内圆周表面)处,并且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圓周处 的任何其它位置相比离第一螺线管侧安装孔52a最远。第二内圃周位置在 笫一螺线管侧安装孔52a的圆周(即第一螺线管孔形成部分的内圆周表面) 处,并且与第一螺线管侧安装孔52a的圆周处的任何其它位置相比离连接 器侧安装孔51最远。而且,如图1中所示,保持单元距离L定义为第一 外圆周位置和第二外圓周位置之间的距离。第一外圆周位置在连接器侧基 板保持单元35的小直径圆柱部分352的外圆周表面处,并且与小直径圆柱 部分352的外圆周表面处的任何其它位置相比离笫一螺线管侧a保持单 元36a最远。第二外圆周位置在第一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a的插i更部 分362的外圓周表面处,并且与插设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处的任何其它位置 相比离连接器侧M保持单元35最远。
安装孔距离H小于保持单元距离L。如上所述,在安装孔距离H小于 保持单元距离L的情况下,连接器側M保持单元35的一部分压配合到 连接器孔形成部分,并且第一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a的一部分也压配 合到第一螺线管孔形成部分。因此,在当M保持单元35和36插设并安 装到安装孔51和52的时候,M5可靠地固定到壳体3。因此,即使当 焊接时基板5位于壳体3下面的情况下,M5也不会从壳体3脱离。同 时,笫二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b不压配合到第二螺线管孔形成部分。
因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室(未图示) 内,所以树脂壳体3会由于发动机(未图示)处产生的热而变形。图7是 沿图1的线A-A剖取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截面图,并且示出壳体3发生热变 形的状态。
如图7中所示,在壳体3中,连接器容纳部33发生变形而关于螺线管 容纳部32绕连接部34的轴线D沿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连接 器端子6和基板5之间的结合部分7会沿图7中所示的x和y方向移位。
因为连接器端子6和基板5之间的结合部分7位于连接器侧差41保持 单元35附近,所以当壳体3由于热负荷而变形时,结合部分7与连接器侧 ^i4l保持单元35—起移位。因此,在结合部分7和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 35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产生。因此,在壳体变形期间,结合部分7的运动阻 力减小,并且在结合部分7处产生的应力减小,因此几乎不引起焊料的裂 化。
另外,当壳体3由于热负荷而变形时,!415可能绕作为支点的螺线 管侧M保持单元36转动,螺线管侧J4l保持单元36用作支点。因为螺 线管侧a保持单元36的插设部分362被狭槽363分开,因此能够弹性变 形,即,因为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允许M 5随着壳体3的热变形而 容易地转动,所以在壳体变形期间结合部分7的运动阻力能够进一步减小。
另外,由于弹性变形的反作用,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的外圆周能 够容易地紧密接触螺线管孔形成部分的内圆周。因此,当组装到壳体3时, 能够便于基敗5沿盘面方向的定位。
螺线管侧^41保持单元36置于关于基准方向Z的中心与连接器容纳 部33相对的一侧的螺线管容纳部32中,并且连接器侧J41保持单元35 和螺线管侧J41保持单元36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壳体变形期间1415 的转动半径较大,因此壳体变形期间基欧5的转动角变小。因而,螺线管 侧M保持单元36的插设部分362的变形量变小,并且壳体变形期间结合 部分7的运动阻力进一步减小。
因为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爭^动地安装到螺线管侧安装孔52,所 以M5能够随着壳体3的热变形而容易地沿x方向移位。因此,壳体变 形期间结合部分7的运动阻力能够进一步减小。
因为应用在螺线管端子22和端子孔31之间的密封构件是柔性的,并 且敲弯部分221设置为用于允许螺线管端子22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所以 螺线管端子22能够容易地沿x和y方向移位,从而减小壳体变形期间;i41 5的运动阻力。
在此实施方式中,壳体3仅有一个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35,该单元 用于插设并安装到基板5的安装孔,并且该单元关于连接部34设置在连接 器容纳部33側。因此,与设置有多个具有与连接器側J41保持单元35特 征相同的连接器侧基板保持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获得用于设置连接 器端子6的空间。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 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改变 了连接器侧J4l保持单元35和连接器侧安装孔51之间的尺寸关系。如果两 个部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记,则示于此实施方式中的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
中的部件相同或相当。在本实施方式中省去了对这种部件的描迷。
如图8中所示,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35的小直径圆柱部分352的外 径大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直径,并且压配合到连接器侧安装孔51。因 此,当连接器侧^1保持单元35压配合到连接器侧安装孔51时,^415 就稳固地安装到壳体3。
在此实施方式中,安装孔距离H不必小于保持单元距离L。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 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改变了 连接器侧^i4l保持单元35的形状。如果两个部件4吏用了相同的参考标记, 则示于此实施方式中的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相同或相当。在本实施 方式中省去了这种部件的描述。
如图9中所示,连接器侧基;^保持单元35具有圆筒形支撑部分353, 圆筒形支撑部分353的外径大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直径;以及插设部分 354,插设部分354从支撑部分353凸出并延伸,并且插设和安装到连接器 侧安装孔51。
插设部分354在支撑部分353附近的部分处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在 其尖端附近的部分处具有截顶圆锥形形状。插i更部分354的圆柱形部分的 外径小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直径。截顶圆锥部分在插设部分354的尖端 处的外径(即最小外径)小于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直径。插"^殳部分354 的截顶圆锥部分靠近支撑部分353处的外径(即最大外径)大于连接器侧 安装孔51的直径。插设部分354被垂直于m 5延伸的狭槽355分成两件, 因此易于发生弹性变形。
在此实施方式中,安装孔距离H不必小于保持单元距离L。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Ji 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改变了 连接器侧^41保持单元35的数目。如果两个部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记, 则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相同或相当。在本实施 方式中省去了对这种部件的描述。如图10中所示,壳体3具有两个连接器侧J^保持单元35,所述两 个连接器侧a保持单元35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側J41保持 单元相同的特征。虽然没有示出,但U板5具有分别形成和环绕两个连 接器侧安装孔51的两个连接器孔形成单元。因此,例如,与只设置了一个 连接器侧M保持单元35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在组装时基& 5相对于壳 体3的倾斜。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M 控制装置的壳体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改变了螺 线管側J41保持单元36的数目。如果两个部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记,则 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相同或相当。在本实施方 式中省去了对这种部件的描述。
如图11中所示,壳体3仅具有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线管侧M 保持单元36。虽然没有示出,但^J415仅具有一个螺线管孔形成部分和 仅一个螺线管侧安装孔52,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仅有的螺线管侧M保持 单元36。
从而,因为设置有仅一个具有凸部362a的螺线管侧J4l保持单元36, 因而与例如i殳置有多个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的情况相比,所以在壳体 变形期间由凸部362a引起的^L5的转动阻力变小。结果,壳体变形期间 基板5的运动阻力减小,并JLj^基板5和结合部分7处产生的应力减小。
(其它实施方式)
虽然以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但是本 发明还可以应用至用于其它目的的液压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具有流体通道的本体(1);电磁阀(2),所述电磁阀(2)具有露出所述本体(1)外的螺线管(21),所述电磁阀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流体通道;基板(5),在所述基板(5)上设置有电子部件,并且连接器端子(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基板(5);以及树脂壳体(3),所述基板(5)附连到所述树脂壳体(3),所述壳体(3)固定到所述本体(1),所述壳体(3)包括容纳所述连接器端子(6)的第二端的连接器容纳部(33);沿平行于所述基板(5)的方向与所述连接器容纳部(33)对齐并且容纳所述螺线管(21)的螺线管容纳部(32);与所述容纳部(32、33)一体形成的连接部(34),所述容纳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彼此连接,所述连接部沿垂直于所述基板(5)的方向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容纳部(32、33)的外形尺寸;以及多个基板保持单元(35、36),所述基板保持单元插设并安装到形成在所述基板(5)上的多个安装孔(51、52),从而将所述基板(5)附连到所述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保持单元(35、36)包括连接器侧基板保持单元(35),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4)的所述连接器容纳部(33)一侧的位置处;以及螺线管侧基板保持单元(36),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4)的所述螺线管容纳部(32)一侧的位置处。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用于插设并安装到相应的 一个所述安装孔(52)的螺线管侧基板保持单元(36)的一部分能够朝向 所述安装孔(52 )的中心弹性变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螺线管侧141保持单 元(36)由垂直于所述基板(5)延伸的狭槽(363)分成多件。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螺线管容纳部(32 )、所述连接部(34 )以及所述连接器容纳部(33 ) 沿着基准方向(Z)对齐;并且其中所述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置于所述螺线管容纳部(32) 中的一位置,并且所述位置比所述螺线管容纳部(32)沿基准方向(Z) 的中心离所述连接器容纳部(33)更远。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安装孔距离(H)小于保持单元距离(L),如果所述安装孔(51、 52)中的一个是插设并安装有所述连接器侧a保 持单元(35)的连接器侧安装孔(51),所述安装孔(51、 52)中的另一个 是插设并安装有所述螺线管侧M保持单元(36)的螺线管侧安装孔(52 );所述安装孔距离(H)是所述连接器侧安装孔(51)的圆周处的、离 所述螺线管侧安装孔(52)最远的位置与所述螺线管侧安装孔(52)的圆 周处的、离所述连接器侧安装孔(51)最远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保持单元距离(L)是所述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35)的外圆 周表面处的、离所述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最远的位置与所述螺线 管侧a保持单元(36)的外圆周表面处的、离所述连接器侧^41保持单 元(35 )最远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侧141保持单 元(35)压配合到相应的一个所述安装孔(51 )。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侧a保持单 元(35)由垂直于所述K (5)延伸的狭槽(355)分成多件。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侧^L保持单 元(35)是所述^L保持单元(35、 36)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4)的所述 连接器容纳部(33) —侧的位置处的唯一构件。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M保持单元(35、 36)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4)的所述连接器容纳部(33) —侧的多个 位置处的多个单元,所述多个单元包括所述连接器侧141保持单元(35)。
10. 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螺线管侧^1保持单元(36)是所述a保持单元(35、 36)设 置在所述连接部(34)的所述螺线管容纳部(32) —侧的位置处的唯一构 件;并且所述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具有凸部(362a ),该凸部防止所述 螺线管侧a保持单元(36)从所述M (5 )的相应一个所述安装孔(52 ) 中滑出。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安装 在车辆上,并且制动液流过所述流体通道。
全文摘要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构造为树脂壳体的基板保持单元插设和安装到基板的安装孔以固定基板。基板保持单元具有关于连接部设置在连接器容纳部一侧的位置处的连接器侧基板保持单元,以及关于连接部设置在螺线管容纳部一侧的位置处的螺线管侧基板保持单元。
文档编号B60T8/36GK101186203SQ20071016647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鹤田松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