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38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胎赤道两侧胎面花纹不同的非对称花纹的充气轮胎中抑制轮胎转动方向的性能差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中为了提高湿路性能,提出有一种利用了胎面沟的各种胎面花纹,其中上述胎面沟包括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沟和与其相交方向的横沟,作为其中之一,例如已知有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胎面花纹不同的非对称花纹的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非对称花纹的轮胎中,可以将胎面中车辆安装时比作为轮胎赤道更靠近车辆外侧的外侧区域的陆地比,设定得大于作为车辆内侧的内侧区域的陆地比,因此具有能够以高水平兼顾干路性能和湿路性能的优点。这是由于与内侧区域相比上述外侧区域在转动或改变车道时等的负载载荷相对变大等原因,因而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力较大,由于增大该外侧区域的陆地比则会提高花纹刚性和接地面积,因此借助陆地比较小的内侧区域,能够确保轮胎整体的湿路性能(排水性能)并且提高干路性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5416号公报。然而,在将这样的非对称花纹的轮胎安装于车辆时,如图6夸张表示的那样,在右轮侧轮胎Tl和左轮侧轮胎T2中胎面花纹的方向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S卩,例如在该图中在右轮侧轮胎T1的外侧区域的横沟al为从轮胎赤道C朝向胎面边缘Te侧向轮胎转动方向后方侧倾斜延伸,与此相对在左轮侧轮胎T2的外侧区域的横沟al为从轮胎赤道C侧朝向胎面边缘Te向轮胎转动方向前方向倾斜。此时,在右轮侧轮胎Tl中,路面上的水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方侧流向被排到胎面边缘Te侧的方向,因此能够发挥较高的排水性。与此相对,在左轮侧轮胎T2中,路面上的水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方侧流向汇集到轮胎赤道C侧的方向,因此排水性能变差。于是,在非对称花纹的轮胎中,存在因横沟的倾斜而引起右轮侧轮胎Tl和左轮侧轮胎T2的排水性产生差异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述内侧区域中陆地比较小,即沟面积较大排水性能本身较高,因此对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影响较低,在陆地比较大的外侧区域其影响升高。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外侧区域的陆地比大于内侧区域的陆地比的非对称花纹的轮胎中能够抑制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并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中技术方案l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胎面设置一对内周向主沟和一对外周向主沟,将上述胎面部划分为上述内周向主沟之间的中央陆地部、上述内周向主沟与外周向主沟之间的中间陆地部以及上述外周向主沟与胎面边缘之间的胎肩陆地部,其中一对内周向主沟配置于轮胎赤道两侧并且沿周向连续延伸,一对外周向主沟配置于每个上述内周向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沿周向连续延4伸,在安装于车辆时在胎面的相比轮胎赤道为车辆外侧的外侧区域和胎面的相比轮胎赤道为车辆内侧的内侧区域中具有胎面花纹不同的非对称花纹,上述外侧区域中胎面花纹的陆地比Lo大于上述内侧区域中胎面花纹的陆地比Li,上述外侧区域的中间陆地部被横切该中间陆地部的外侧中间横沟划分为多个外侧中间花纹块,并且胎肩陆地部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的外侧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外侧胎肩花纹块,并且上述外侧中间横沟和外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相互不同,上述外侧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mo为545°,并且上述外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so为大于0。且为40°以下。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中间横沟的角度9mo与上述外侧胎肩横沟的角度eso之差(emo-eso)为525°。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中间横沟由第一外侧中间横沟和与该第一外侧中间横沟相比整个或局部的沟宽度减小了的第二外侧中间横沟构成,并且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上述第一外侧中间横沟、第二外侧中间横沟。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胎肩横沟包括第一外侧胎肩横沟,其跨越上述外侧胎肩横沟的全长向轮胎轴向一方侧倾斜延伸;第二外侧胎肩横沟,其由与上述第一外侧胎肩横沟平行延伸的主部、和与该主部连接且在上述外周向主沟附近的弯曲位置弯曲并向轮胎轴向的另一侧倾斜的副部构成,并且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上述第一外侧胎肩横沟、第二外侧胎肩横沟。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位置距离上述外周向主沟的距离L为37mm。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区域的中间陆地部被横切该中间陆地部的内侧中间横沟划分为多个内侧中间花纹块,并且上述内侧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mi为45。60°,上述内侧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外侧胎肩横沟的倾斜方向不同。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区域的胎肩陆地部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的内侧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内侧胎肩花纹块,并且上述内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si为大于0。且为20°以下,上述内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外侧中间横沟的倾斜方向不同。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陆地部配置有狭槽,其中该狭槽从上述外侧区域的内周向主沟开始延伸并且在该中央陆地部内形成终点,并且该狭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外侧中间横沟的倾斜方向相同。上述胎面是指胎面边缘间的区域,另外,胎面边缘是指在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正规状态的轮胎上加载正规载荷时,接地的接地面的轮胎轴向外边缘。这里,上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DesignRim",或者如果是ETRT0则为"MeasuringRim"。另外,上述"正规内压"是指上述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然而在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为180kPa。另外,上述"正规载荷"是指上述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LOADL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ON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LOADCAPACITY"。本发明如上所述,在外侧区域的陆地比大于内侧区域的陆地比的非对称花纹的轮胎中,对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影响较大的外侧区域的中间陆地部和胎肩陆地部,分别被外侧中间横沟和外侧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花纹块。由此,以较低的陆地比为基本能够确保排水性能。上述外侧中间横沟和外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不同。因此,例如在左轮侧轮胎中外侧中间横沟及外侧胎肩横沟中的一方的横沟,能够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方侧向胎面边缘侧排水,相反在右轮侧轮胎中,另一方的横沟能够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方侧向胎面边缘侧排水。因此,能够抑制左右轮中排水性能之差,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特别是,通过将外侧中间横沟的角度9mo限制在545。并且将外侧胎肩横沟的角度9so限制在大于0。并且为40°以下,因此能够接近流水线,提高上述一方横沟、另一方横沟的排水性能,并且降低它们的差异。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个实施例的展开图。图2是胎面部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外侧中间横沟和外侧胎肩横沟的俯视图。图4是放大表示内侧中间横沟和内侧胎肩横沟的俯视图。图5(A)(D)是图1的A-A剖视图、B_B剖视图、C_C剖视图、D_D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非对称花纹的轮胎的问题的轮胎的安装图。附图标记说明2...胎面;2i...内侧区域;20...外侧区域;3、3i、30...内周向主沟;4、4i、4o...外周向主沟;5...中央陆地部;6、6i、6o...中间陆地部;7、7i、70...胎肩陆地部;8i...内侧中间横沟;80...外侧中间横沟;801...第一外侧中间横沟;802...第二外侧中间横沟;9i...内侧中间横沟;90...外侧中间横沟;10i...内侧胎肩横沟;100...外侧胎肩横沟;lOol...第一外侧胎肩横沟;1002...第二外侧胎肩横沟;lli...内侧胎肩花纹块;110...外侧胎肩花纹块;21a...主部;21b...副部;25...狭槽;P...弯曲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l是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为轿车用子午线轮胎时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在胎面2且在安装于车辆时相比轮胎赤道C为车辆外侧的外侧区域2o和相比轮胎赤道C为车辆内侧的内侧区域2i中具有胎面花纹不同的非对称花纹。另外,在上述胎面2上设置有配置于轮胎赤道C两侧并且沿周向连续延伸的一对内周向主沟3;配置于上述各内周向主沟3的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沿周向连续延伸的一对外周向主沟4。由此,将胎面部2划分为上述内周向主沟3、3之间的中央陆地部5、上述内周向主沟4与外周向主沟4之间的中间陆地部6、以及上述外周向主沟4与胎面边缘Te之间的胎肩陆地部7。另外,上述外侧区域2o的中间陆地部6o被横切该中间陆地部6o的外侧中间横沟8o划分为多个外侧中间花纹块9o,并且外侧区域2o的胎肩陆地部7o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7o的外侧胎肩横沟10o划分为多个外侧胎肩花纹块llo。另外,上述内侧区域2i的中间陆地部6i被横切该中间陆地部6i的内侧中间横沟8i划分为多个内侧中间花纹块9i,并且内侧区域2i的胎肩陆地部7i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7i的内侧胎肩横沟10i划分为多个内侧胎肩花纹块lli。上述周向主沟3、4沟宽度Wg为4mm以上,优选为6mm以上的宽度较宽的沟,并且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或锯齿状(也包括波状等)延伸。这里根据排水性能的观点,优选直线状。另外,如图2所示,在配置于上述外侧区域20的内外周向主沟3q、4q的沟宽度Wg30、Wg4o中以及在配置于内侧区域2i的内外周向主沟3i、4i的沟宽度Wg3i、Wg4i中,至少配置于外侧区域2q的外周向主沟4q的沟宽度Wg4o小于其它的周向主沟3i、3o、4i的沟宽度Wg3i、Wg3o、Wg4i,这根据湿路性能和干路性能平衡的观点是优选的,特别是更优选将上述沟宽度Wg4o设为配置于内侧区域2i的外周向主沟4i的沟宽度Wg4i的60%±10%的范围。本例中例示出将上述沟宽度Wg4o设为胎面狂度Tw的3.24.6%的范围而将其它沟宽度Wg3i、Wg3o、Wg4i的宽度设为胎面宽度Tw的4.68.0%的范围的情况。另外,优选地,上述内周向主沟3i、3Q距离轮胎赤道C的距离Lli、Llo分别是上述胎面宽度Tw的7.510%的范围,另外,优选外周向主沟4i、40距离轮胎赤道C的距离L2i、L20分别是上述胎面宽度Tw的27.530%的范围。另外,上述周向主沟3、4的沟深度Hg虽未特殊限定,然而通常为6.59.0mm的范围,根据湿路性能和干路性能的平衡的观点,优选内周向主沟3的沟深度Hgi例如为8.lmm、外周向主沟4的沟深度Hgo例如为7.7mm等,Hgi>Hgo。另外,上述外侧区域20中胎面花纹的陆地比Lo大于上述内侧区域2i中胎面花纹的陆地比Li,且它们之差(Lo-Li)为15%的范围,这在以高水平兼顾提高湿路性能和干路性能方面是优选的。这里,优选外侧区域2o中上述陆地比Lo为3335%的范围,并且内侧区域2i中陆地比Li为3032%的范围。这里,众所周知陆地比是指配置于各区域2i、20的全陆地部的接地面积与全区域2i、20的全表面积(沟全部填满的状态下的表面积)的比例。接下来,如图3放大表示的那样,上述外侧中间横沟8o和外侧胎肩横沟10o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相互不同,上述外侧中间横沟8o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mo为545°的范围,并且上述外侧胎肩横沟10o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so为大于0。且为40°以下。该图中,上述外侧中间横沟8o例如表示了朝向右上倾斜(称为右上倾斜),外侧胎肩横沟10o朝向右下倾斜(称为右下倾斜)的情况。在此,在将上述轮胎1安装于车辆时,如上所述左轮侧轮胎和右轮侧轮胎,胎面花纹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的方向相反。即,前进时例如在右轮侧轮胎中轮胎转动方向为F1时,在左轮侧轮胎中轮胎转动方向为F2。此时,在右轮侧轮胎中能够路面上的水经由外侧胎肩横沟10o,朝向轮胎转动方向Fl的后方侧(从先着地侧向后着地侧)向胎面边缘Te侧排出,相反在左轮侧轮胎中,路面上的水能够通过外侧中间横沟8o朝向轮胎转动方向F2的后方侧(从先着地侧向后着地侧)排到胎面边缘Te。7S卩,在对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影响较大的外侧区域2o中,本例中在右轮侧轮胎中外侧胎肩横沟10o能够发挥较高的排水性能,另外左轮侧轮胎中外侧中间横沟8o能够发挥较高的排水性能。因此,能够降低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这里,外侧中间横沟8o的上述角度9mo小于5。时则排水性能不充分,相反若超过5。时则花纹刚性不足因而不能期待干路性能大幅度提高。另外,外侧胎肩横沟10o的上述角度9so为0。时引起噪声性能恶化,相反若超过45。时则花纹刚性不足因而不能期待干路性能大幅度提高。根据这样的观点,优选上述角度9mo的下限值为5。以上,上限值为45。以下,另外,优选上述角度9so的下限值为0。以上,上限值为40。以下。另外,上述角度9mo大于上述角度9so,这根据排水性能和噪声性能的观点是优选的,然而若它们之差(em0-eso)过大时,排水性能之差变大,因而无法降低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另外,当差(9mo-9so)过小时则使噪声性能恶化。因此,优选上述差(9mo-9so)为525°的范围。本例中,上述外侧中间横沟8o由第一外侧中间横沟8ol和与该第一外侧中间横沟8ol相比整个或局部的沟宽度减小了的第二外侧中间横沟8o2构成,并且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该第一外侧中间横沟、第二外侧中间横沟8ol、8o2。于是,包括减小沟宽度的第二外侧中间横沟8o2,因此能够减小上述角度9mo较大的外侧中间横沟8o的总沟面积,并且能够增大上述角度9so较小的外侧胎肩横沟10o的总沟面积,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另外,包括第二外侧中间横沟8o2,因此能够对因上述角度9mo较大而引起的中间陆地部60的刚性降低进行补偿。本例中例示出了上述第二外侧中间横沟8o2包括沟宽度从外周向主沟4o朝向轮胎赤道侧递减并且延伸的圆锥沟部20a、和从圆锥沟部20a的前端起延伸到上述内周向主沟3o的沟宽度1.5mm以下的细沟状部20b。另外,本例中上述外侧胎肩横沟10o包括跨越其全长向轮胎轴向一方侧倾斜延伸的第一外侧胎肩横沟lOoK和具有弯曲部的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o2。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上述第一外侧胎肩横沟、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ol、10o2。上述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02包括与上述第一外侧胎肩横沟10ol实质上平行的主部21a、和与该主部21a在上述外周向主沟4附近的弯曲位置P弯曲并向轮胎轴向另一侧倾斜的副部21b。在这样的外侧胎肩横沟10o中,例如在前进时的轮胎转动方向为F1时,如上所述,路面上的水通过第一外侧胎肩横沟、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c)l、10o2朝向轮胎转动方向Fl的后方侧(从先着地侧向后着地侧)向胎面边缘Te侧排出。另外,在前进时的轮胎转动方向为F2时,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o2能够通过上述副部21b,将外周向主沟4o内的水的一部分引导至上述主部21a侧。而且,在轮胎转动方向为F2时,从外侧中间横沟8o流入外周向主沟4o的水能够促进水流向上述主部21a。由此,即使在轮胎转动方向F2中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o2也能够发挥排水功能,进一步降低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这里,上述弯曲位置P距离上述外周向主沟4o的距离L为37mm的范围,若小于3mm,则无法发挥副部21b的水的引导功能,相反若超过7mm,则引起轮胎转动方向为Fl时的排水性能的降低。另外,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o2的上述角度9so以上述主部21a中的角度来定义。另外,在上述角度9mo、eso变化时,采用横沟8o内的角度9mo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横沟10o内(在第二外侧胎肩横沟10o2时为主部21a内)的角度eso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接下来,如图4放大表示的那样,本例中即使在对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影响较低的内侧区域2i中,上述内侧中间横沟8i和内侧胎肩横沟10i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方向相互不同。具体而言,上述内侧中间横沟8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与上述外侧胎肩横沟10o的倾斜方向不同,而且内侧胎肩横沟10i的倾斜方向为右下倾斜,与外侧中间横沟8o的倾斜方向不同。因此,例如在前进时的轮胎转动方向为Fl时,能够通过内侧中间横沟8i,使路面上的水朝向轮胎转动方向F1的后方侧(从先着地侧向后着地侧)向胎面边缘Te侧排出,相反在前进时的轮胎转动方向为F2时,通过内侧胎肩横沟10i,能够使路面上的水朝向轮胎转动方向F2的后方侧(从先着地侧向后着地侧)向胎面边缘Te侧排出。S卩,即使在内侧区域2i也能够降低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这里,上述内侧中间横沟8i在本例中发挥用于抑制车辆单流的平均残留CF的控制功能,通过将其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9mi提高到45。以上来抑制车辆单流。另外,提高了排水性能。这里若上述角度9mi超过60。时,则使花纹刚性降低而引起抗磨损性和干路性能的降低。另外,优选上述内侧胎肩横沟10i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si为大于0。并且小于20。,若为O。时则引起噪声性能恶化。相反若超过20。时则使花纹刚性降低而引起抗磨损性和干路性能的降低。根据这样的观点,优选上述角度9mi的下限值为45。以上,上限值为60。以下,另外,优选上述角度9si的下限值大于0。,上限值为2(T以下。另外,在本例中利用周向的连结沟23连结于上述内侧胎肩横沟10i、10i间,从而使上述中间陆地部6i和胎肩陆地部7i的排水性均衡化。这里,本例中上述横沟8i、8o、10i、10o就各横沟8i、8o、10i、10o绕轮胎一周的齿距数为相同数,适宜地设定其沟宽度以便能够确保上述陆地比Li、Lo。接下来,在上述中央陆地部5,在本例中配置有狭槽25,该狭槽25从内周向主沟3o延伸并且在该中央陆地部5内形成终点,并且该狭槽25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外侧中间横沟8o的倾斜方向相同。借助该狭槽25能够有效地将接地压最高的中央陆地部的水排出。这里,图5(A)、(B)表示沿着第二外侧中间横沟8ol、8o2的沟宽度中心的截面形状,并且图5(C)、(D)表示沿着内侧中间横沟8i和狭槽25的沟宽度中心的截面形状。上述横沟Sol、8o2、8i以及狭槽25它们的沟深度小于上述周向主沟3、4的沟深度Hgi、Hgo,并且由于在沟底具有浅底部因而提高了花纹刚性。另外,横沟8ol、8o2、8i以及狭槽25从轮胎赤道C朝向胎面边缘Te侧沟深度逐渐增加。由此,提高从轮胎赤道C向胎面边缘Te侧的排水效果。以上,针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实施例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并且基于表1的规格轮胎尺寸245/40R18的轿车用子午线轮胎,对湿路性能、抗磨损性能以及干路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除表l记载的规格以外,即除各横沟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以外,各轮胎实质上均为相同规格。月台面宽度Tw=216mm9外侧区域的陆地比Lo=35%内侧区域的陆地比Li=30%外周向主沟4o的沟宽度Wg40=8mm沟深度Hgo=7.7mm外周向主沟4i的沟宽度Wg4i=8mm沟深度Hgo=7.7mm内周向主沟3o的沟宽度Wg30=13mm沟深度Hgi=8.1mm内周向主沟3i的沟宽度Wg3i二13mm沟深度Hgi=8.0mm(1)湿路性能将测试轮胎以轮辋(18X8.5JJ)、内压(230kPa)安装于车辆(排气量4300cc的日本产FR车)的四轮,由一名驾驶员驾车,在半径100m的沥青路面上设置了水深10mm的积水的弯曲路线上,以右转弯、左转弯转弯方向不同地行驶。而且,测量以80km/h的速度进入时,左转弯时的横向加速度(横G)的最大值(Max值),和右转弯时的横向加速度(横G)的最大值(Max值),并以实施例1左转弯时的值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越好。[OOes](2)干路性能使用上述车辆在干燥沥青路面的测试路线上行驶,通过驾驶员的官能以实施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操纵稳定性。指数越大越优越。(3)抗磨损性驾驶上述车辆,通过目视观察在测试路线上行驶了8000km后的磨损状态,将其结果以实施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越好。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注表中的角度eSi、emi、emo、eso,当倾斜方向为右下倾斜时为(+),当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时为(-)。如表所示,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能够实现保持或抑制降低干路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并且能够抑制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的湿路性能之差。权利要求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胎面设置一对内周向主沟和一对外周向主沟,将所述胎面部划分为所述内周向主沟之间的中央陆地部、所述内周向主沟与外周向主沟之间的中间陆地部以及所述外周向主沟与胎面边缘之间的胎肩陆地部,其中一对内周向主沟配置于轮胎赤道两侧并且沿周向连续延伸,一对外周向主沟配置于每个所述内周向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沿周向连续延伸,在安装于车辆时在胎面的相比轮胎赤道为车辆外侧的外侧区域和胎面的相比轮胎赤道为车辆内侧的内侧区域中具有胎面花纹不同的非对称花纹,所述外侧区域中胎面花纹的陆地比Lo大于所述内侧区域中胎面花纹的陆地比Li,所述外侧区域的中间陆地部被横切该中间陆地部的外侧中间横沟划分为多个外侧中间花纹块,并且胎肩陆地部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的外侧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外侧胎肩花纹块,并且所述外侧中间横沟和外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相互不同,所述外侧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mo为5~45°,并且所述外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so为大于0°且为4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中间横沟的角度emo与所述外侧胎肩横沟的角度eso之差(emo-eso)为5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中间横沟由第一外侧中间横沟和与该第一外侧中间横沟相比整个或局部的沟宽度减小了的第二外侧中间横沟构成,并且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所述第一外侧中间横沟、第二外侧中间横沟。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胎肩横沟包括第一外侧胎肩横沟,其跨越所述外侧胎肩横沟的全长向轮胎轴向一方侧倾斜延伸;第二外侧胎肩横沟,其由与所述第一外侧胎肩横沟平行延伸的主部、和与该主部连接且在所述外周向主沟附近的弯曲位置弯曲并向轮胎轴向的另一侧倾斜的副部构成,并且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所述第一外侧胎肩横沟、第二外侧胎肩横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位置距所述外周向主沟的距离L为37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区域的中间陆地部被横切该中间陆地部的内侧中间横沟划分为多个内侧中间花纹块,并且所述内侧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mi为45。60°,所述内侧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外侧胎肩横沟的倾斜方向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区域的胎肩陆地部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的内侧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内侧胎肩花纹块,并且所述内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9si为大于0。且为20°以下,所述内侧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外侧中间横沟的倾斜方向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陆地部配置有狭槽,其中该狭槽从所述外侧区域的内周向主沟开始延伸并且在该中央陆地部内形成终点,并且该狭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外侧中间横沟的倾斜方向相同。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在外侧区域的陆地比大于内侧区域的陆地比的非对称花纹的轮胎中,能够抑制左右轮的排水性能之差。胎面(2)被四条周向主沟(3、4)划分为中央陆地部(5)和中间陆地部(6、6)以及胎肩陆地部(7、7)。车辆外侧区域(2o)的中间陆地部(6o)被外侧中间横沟(8o)划分为外侧中间花纹块(9o),胎肩陆地部(7o)被外侧胎肩横沟(10o)划分为外侧胎肩花纹块(11o)。外侧中间横沟(8o)和外侧胎肩横沟(10o)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方向相互不同,而且外侧中间横沟(8o)的角度(θmo)为5~45°,并且外侧胎肩横沟(10o)的角度(θso)为大于0°并且为40°以下。文档编号B60C11/01GK101746223SQ20091022619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发明者松本忠雄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