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车托举过载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89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障车托举过载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清障车领域,是一种清障车的托举过载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清障车在实施托举作业时,通常需要先把托臂放下来,然后再伸出来一定的长度 才可以进行举升。在实施举升的过程中,由于对托臂梁施加了载荷,整车受力的平衡状态便 伴随这个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发生改变。一旦这个载荷超过了该作业点的许可载荷,就会发 生整车向后倾翻的危险现象。原先主要是通过间断性地调节托臂伸出的长度来维持整车受 力平衡,这样操作可造成整车受力平衡失控而向后倾翻的危险现象,同时操作比较繁琐,给 操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危害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清障车托举作业中增设一种过载安全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压敏电阻安装在托臂上,托臂安装在车架上,托臂梁 安装在托臂的头部,蜂鸣器安装在车尾灯旁边,油缸安装在托臂和车架中间,液压阀安装在 油缸上,液压控制盒安装在车厢左侧,在蜂鸣器和液压控制盒中间连接电子控制盒,电子控 制盒也安装在车厢左侧,导线束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压敏电阻和电子控制盒之间用导线束 连接,蜂鸣器和电子控制盒之间用导线束连接,液压控制盒和电子控制盒之间用导线束连 接,油管固定在托臂上,液压控制盒和液压阀通过油管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安全、方便可靠,成本低廉,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 托举过程中整车的受力状态维持平衡,从而避免了整车发生向后倾翻的危险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压敏电阻;2、托臂;3、托臂梁;4、导线束;5、蜂鸣器;6、油缸;7、电子控 制盒;8、液压控制盒;9、油管;10、液压阀;11、导线束;12导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在图1中,清障车托举作业时,施加在托臂梁3的载荷通过安装在托臂2上的压敏 电阻1感应发出信号通过导线束4到安装在车厢左侧的电子控制盒7,由电子控制盒7处 理后通过导线束12把指令发给安装在车厢左侧的液压控制盒8,再由液压控制盒8通过油 管9控制液压阀10,液压阀10通过液压油使油缸6伸出。当发生过载时,压敏电阻1发出 信号通过导线束4到电子控制盒7,经电子控制盒7处理后通过导线束12发出指令给液压 控制盒8,与此同时,电子控制盒7也通过导线束11发出指令到蜂鸣器5,蜂鸣器5报警提 示过载,再由液压控制盒8通过油管9控制液压阀10,液压阀10通过液压油使油缸6伸出
3一段长度。待施加在托臂梁3的载荷回到许可载荷范围内,压敏电阻1发出信号通过导线
束4到电子控制盒7,电子控制盒7也通过导线束11发出指令到蜂鸣器5,蜂鸣器5停止报
权利要求清障车托举过载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压敏电阻(1)安装在托臂(2)上,托臂(2)安装在车架上,托臂梁(3)安装在托臂(2)的头部,蜂鸣器(5)安装在车尾灯旁边,油缸(6)安装在托臂(2)和车架中间,液压阀(10)安装在油缸(6)上,液压控制盒(8)安装在车厢左侧,在蜂鸣器(5)和液压控制盒(8)中间连接电子控制盒(7),电子控制盒(7)也安装在车厢左侧,导线束(4)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压敏电阻(1)和电子控制盒(7)之间用导线束(4)连接,蜂鸣器(5)和电子控制盒(7)之间用导线束(11)连接,液压控制盒(8)和电子控制盒(7)之间用导线束(12)连接,油管(9)固定在托臂(2)上,液压控制盒(8)和液压阀(10)通过油管(9)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清障车领域,是一种清障车的托举过载安全保护装置。压敏电阻安装在托臂上,托臂安装在车架上,托臂梁安装在托臂的头部,蜂鸣器安装在车尾灯旁边,油缸安装在托臂和车架中间,液压阀安装在油缸上,液压控制盒安装在车厢左侧,在蜂鸣器和液压控制盒中间连接电子控制盒,电子控制盒也安装在车厢左侧,导线束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压敏电阻和电子控制盒之间用导线束连接,蜂鸣器和电子控制盒之间用导线束连接,液压控制盒和电子控制盒之间用导线束连接,油管固定在托臂上,液压控制盒和液压阀通过油管连接。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操作安全、方便可靠,成本低廉,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托举过程中整车的受力状态维持平衡,从而避免了整车发生向后倾翻的危险现象。
文档编号B60P3/12GK201619496SQ2009202888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甘子林, 邓小军 申请人: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