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772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属于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承载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机械的大型化、集中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与之对应的就是动力系统的大型化,这种大型化也给动力系统本身的安装、固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系统多采用支架或平板安装,实践证明采用支架安装结构简单,节约空间,但是这种结构载荷分布复杂,容易形成应力集中,承载能力低,实用寿命短;采用平板安装载荷分布简单,受力均勻,但是机构尺寸大,重量大,并且受到外力时的缓冲效果不好。故动力系统的承载机构存在明显缺陷,且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结构布局合理,承载能力大,便于安装与维修。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包括悬臂梁、连接框、销轴、支柱和载荷底座;载荷底座通过连接框与车体固定连接;载荷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对应悬臂梁的一端,悬臂梁的另一端连接车体。进一步,支柱设有两根,且沿载荷底座中轴线对称分布。进一步,支柱底端焊接在载荷底座上。进一步,悬臂梁通过螺栓与车体连接。进一步,连接框通过螺栓与载荷底座侧边相连。进一步,连接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体上。进一步,载荷底座上还安装有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载荷底座与支柱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提高了整个机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支柱与悬臂梁采用销轴连接,可以承受一定的震动和变载荷,减轻外力对动力系统的冲击。采用悬臂梁连接增加了动力系统与车体之间的间隙,方便维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悬臂梁,2、螺栓,3、连接框,4、销轴,5、支柱,6、载荷底座,7、车体,8、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悬臂梁1、连接框3、销轴4、支柱5和载荷底座6 ;载荷底座6通过连接框3与车体7固定连接;载荷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支柱5 ;支柱5的顶端通过销轴4连接对应悬臂梁1的一端,悬臂梁1的另一端连接车体7。其中,支柱5设有两根,且沿载荷底座6中轴线对称分布。支柱5底端焊接在载荷底座6上。悬臂梁1通过螺栓2与车体7连接。连接框3通过螺栓2与载荷底座6侧边相连。连接框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体7上。载荷底座6上还安装有动力系统8。实施时,本承载机构与车体7连接,作用是用来承载动力系统8,且载荷底座6与动力系统8可以采取多种连接方式。悬臂梁1增加了动力系统8与车体7之间的间隙,方便维修。载荷底座6与支柱5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可提高了整个机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支柱5与悬臂梁1间采用销轴4连接,可以承受一定的震动和变载荷,减轻外力对动力系统8 的冲击,延长了机构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梁(1)、连接框(3)、 销轴(4)、支柱(5)和载荷底座(6);载荷底座(6)通过连接框(3)与车体(7)固定连接;载荷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支柱(5);支柱(5)的顶端通过销轴(4)连接对应悬臂梁(1)的一端,悬臂梁(1)的另一端连接车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5)设有两根,且沿载荷底座(6)中轴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5 )底端焊接在载荷底座(6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梁(1)通过螺栓(2)与车体(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框(3 )通过螺栓(2 )与载荷底座(6 )侧边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框(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体(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荷底座(6)上还安装有动力系统(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悬臂式承载机构,属于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承载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悬臂梁、连接框、销轴、支柱和载荷底座;载荷底座通过连接框与车体固定连接;载荷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对应悬臂梁的一端,悬臂梁的另一端连接车体。有益效果是载荷底座与支柱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提高了整个机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支柱与悬臂梁采用销轴连接,可以承受一定的震动和变载荷,减轻外力对动力系统的冲击,采用悬臂梁连接增加了动力系统与车体之间的间隙,方便维修。
文档编号B60K5/00GK202156283SQ2011202191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何磊, 孟庆勇, 武瑞, 谢和平, 陈保磊, 马玉敏, 魏哲雷, 魏广娟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