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676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尾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同类汽车尾门基本为钣金结构。板材属于金属材料,结构大体分为外板、内板、铰链加强板、气弹簧加强板、尾门锁加强板及其他小加强板等。各板子之间连接方式大体为在内板上焊接所有小加强板成为内板总成。然后,内总成与外板采用包边模包边,包边处涂一圈包边胶,成为尾门钣金总成。之后将尾门总成与车身总成装配后送入电泳及涂装车间,最后进入总装车间安装尾门附件完成尾门总装。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减重降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方式,决定了 现有的钣金结构尾门在与非金属材料结构尾门相比存在很大的劣势。图I是现有技术的金属尾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金属尾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金属尾门主要包括尾门内板11、尾门外板12、焊点13、包边胶14以及多个加强板16。首先,在重量上,金属密度就比非金属密度大很多,重量自然要高很多。其次,在模具数量上,由于金属钣金成型问题,尾门内外板等大型两件往往需要至少四套模具完成工艺成型,而非金属尾门内外板则因为工艺成形性好,仅需要一套模具就能完成工艺成型,不但节省成本而且很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最后,在进行总装时,金属尾门一般都在总装车间完成安装尾门相关附件,需要很多道工序完成,而非金属尾门由于不需要进入电泳车间,因此其油漆及总装完全独立,目前采用外包形式,以总成形式供货,主机厂只需要总装尾门装配总成,有效的提闻尾门部分的总装节拍,大大的提闻了生广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SMC复合材料在汽车尾门结构结构设计上优化其密封防水性设计及与其他零件的装配设计,从而实现减重、降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汽车尾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包括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内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外板、由SMC材料构成的扰流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上桥接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下桥接板,以及加强板。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汽车尾门包括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内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外板、由SMC材料构成的扰流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上桥接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下桥接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加强板,因此利用这种SMC复合材料来替换金属板材,不但可以降低尾门重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且利用这种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方面的优势降低成型模具的数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模具成本的目的,最后其不用进入电泳车间二完全可以采用外包分装方式,装配好尾门相关附件,达到提高总装生产节拍的目的,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0009]另外,所述尾门内板在主要受力区域、如铰链安装位置和气弹簧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要比其它区域的材料厚度要厚。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尾门内板在主要受力区域、如铰链安装位置和气弹簧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要比其它区域的材料厚度要厚,因此可由此加强安装结构的强度,可节省一块金属加强板,且其结构形状较为突出,利用SMC材料成形性好的特点设计出钣金无法成型的结构。另外,在内板侧梁内部区域增加加强筋。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内板侧梁内部区域增加加强筋来代替金属尾门外板与尾门内板直接焊接,因此在此区域仅有尾门内板,将尾门外板缩小,以减少重量。另外,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尾门外板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另外,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扰流板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另外,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内板上桥接板及所述内板下桥接板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另外,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加强板通过预固定螺钉来固定。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加强板通过预固定螺钉来固定,因此可防止在铰链或气弹簧拆卸时加强板从尾门内板上掉下来。另外,所述尾门内板具有供所述内板上桥接板和内板下桥接板插入的定位柱。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尾门内板具有供所述内板上桥接板和内板下桥接板插入的定位柱,因此可将内板上桥接板、内板下桥接板涂粘接胶后分别插入尾门内板的定位柱中;粘接好后,其在尾门内板上形成连通的涂胶区域,其到涂胶完整的涂胶路径,作用是使粘接尾门外板和扰流板在与尾门内板粘接后粘接区域连通,之后尾门内板与扰流板在尾门上部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尾门内板与尾门外板在尾门下部形成一个封闭区域;最后粘接好玻璃后,在尾门中部也形成一个封闭区域,这样在雨水进入尾门后不会渗漏至尾门内部,起到防水作用。

图I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金属尾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金属尾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尾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尾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尾门结构的各剖切线的示意图。图6 (a)是表示图5的a线剖视图。图6 (b)是表示图5的b线剖视图。图6(c)是表示图5的c线剖视图。图6 (d)是表示图5的d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尾门内板、扰流板和尾门外板组合成一体后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图7的e线剖视图。(符号说明)[0032]I尾门内板2尾门外板3扰流板4内板上桥接板5内板下桥接板6加强板7、8预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一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施方式保护范围的限定。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尾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尾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包括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内板I、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外板2、由SMC材料构成的扰流板3、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上桥接板4、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下桥接板5,由SMC材料构成的加强板6。这里,SMC材料是Sheet molding compound的缩写,即片状模塑料。国内称为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主要原料由GF (专用纱)、UP (不饱和树脂)、低收缩添加剂,MD (填料)及各种助剂组成。SMC片状模塑料具有优越的电气性能,耐腐蚀性能,质轻及工程设计容易、灵活等优点,其机械性能可以与部分金属材料相媲美,因而广泛应用于运输车辆、建筑、电子/电气等行业中。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尾门结构的各剖切线的示意图。图6(a) (d)分别是表示图5的a d线的剖视图。如图6(a)所示,尾门内板在主要受力区域、如铰链安装位置和气弹簧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要比其它区域的材料厚度要厚。在内板侧梁内部区域增加加强筋来代替金属尾门外板与尾门内板直接焊接,而在此区域仅有尾门内板1,将尾门外板2缩小,以减少重量,如图4所示,由此来达到尾门刚度强度要求。而且,尾门内板I与尾门外板2之间、尾门内板I与扰流板3之间、以及尾门内板I与内板上桥接板4及内板下桥接板5之间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如图6 (b)所示,尾门内板I具有供内板上桥接板4和内板下桥接板5插入的定位柱。粘接好后,其在尾门内板上形成连通的涂胶区域,其到涂胶完整的涂胶路径,作用是使粘接尾门外板2和扰流板3在与尾门内板I粘接后粘接区域连通,之后尾门内板I与扰流板3在尾门上部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尾门内板I与尾门外板2在尾门下部形成一个封闭区域,最后粘接好玻璃后,在尾门中部也形成一个封闭区域,这样在雨水进入尾门后不会渗漏至尾门内部,起到防水作用。如图6(c)所示,尾门内板I与加强板6之间的装配结构为,将加强板6放置到尾门内板I固定区域,然后在尾门内板外侧旋入预固定螺钉7、8,将加强板6固定到尾门内板I上,其目的在于防止在铰链或气弹簧在拆卸时加强板从尾门内板上掉下来,此处装配方式还可以采用铆接。如图6(d)所示,该处的结构可以不同于其他部位局部材料厚度变化,加强安装结构的强度,可以节省一块金属加强板,且其结构形状较为突出,利用新材料成形性好的特点设计出钣金无法成型的结构。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尾门内板、扰流板和尾门外板组合成一体后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图7的e线剖视图。如图7、8所示,尾门内板I,扰流板2和尾门外板3通过粘接形式完成组合,形成两个封闭的空腔。如图8的剖视图所示,利用新的工艺-粘接形式及材料本身的强度及局部加厚特点,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出中间部位的衔接,分成两段式,可实现降低材料利用和降低重量及成本的目的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汽车尾门包括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内板I、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外板2、由SMC材料构成的扰流板3、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上桥接板4、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下桥接板5,由SMC材料构成的加强板6,因此利用这种SMC复合材料来替换金属板材,不但可以降低尾门重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且利用这种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方面的优势降低成型模具的数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模具成本的目的,最后其不用进入电泳车间二完全可以采用外包分装方式,装配好尾门相关附件,达到提高总装生产节拍的目 的,有效的提闻生广效率。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尾门内板I在主要受力区域、如铰链安装位置和气弹簧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要比其它区域的材料厚度要厚,因此可由此加强安装结构的强度,可节省一块金属加强板,且其结构形状较为突出,利用SMC材料成形性好的特点设计出钣金无法成型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内板侧梁内部区域增加加强筋来代替金属尾门外板2与尾门内板I直接焊接,因此在此区域仅有尾门内板1,将尾门外板I缩小,以减少重量。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尾门内板I与加强板6通过预固定螺钉7、8来固定,因此可防止在铰链或气弹簧拆卸时加强板从尾门内板I上掉下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尾门内板I具有供内板上桥接板4和内板下桥接板6插入的定位柱,因此可将内板上桥接板4、内板下桥接板6涂粘接胶后分别插入尾门内板I的定位柱中;粘接好后,其在尾门内板I上形成连通的涂胶区域,其到涂胶完整的涂胶路径,作用是使粘接尾门外板5和扰流板3在与尾门内板I粘接后粘接区域连通,之后尾门内板I与扰流板3在尾门上部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尾门内板I与尾门外板2在尾门下部形成一个封闭区域;最后粘接好玻璃后,在尾门中部也形成一个封闭区域,这样在雨水进入尾门后不会渗漏至尾门内部,起到防水作用。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发明,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内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外板、由SMC材料构成的扰流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上桥接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下桥接板,以及加强板。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在铰链安装位置和气弹簧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要比其它区域的材料厚度要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的侧梁内部区域增加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尾门外板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扰流板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内板上桥接板及所述内板下桥接板通过粘接方式来固定。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加强板通过预固定螺钉来固定。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具有供所述内板上桥接板和内板下桥接板插入的定位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包括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内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尾门外板、由SMC材料构成的扰流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上桥接板、由SMC材料构成的内板下桥接板,以及加强板。
文档编号B60J5/10GK202627806SQ2011205757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杨永超, 羊军, 俞瑗权, 付燕鹏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