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303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所述无内胎车轮为成型后的车轮(1);所述车轮(1)上设置风孔(2)和螺栓孔(4),且风孔(2)位于螺栓孔(4)的外侧,所述风孔(2)和螺栓孔(4)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为拱形结构。所述加强筋(3)的宽度为风孔(2)与螺栓孔(4)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2)之间的扇形距离。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增加车轮刚度和抗疲劳强度,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0002]车轮是整车九大总成的一种,是承载和驱动至关重要的安全件之一。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对基础公路建设的投入的加大,我国已汽车基本实现高速化,在这种情况下,是车轮的质量和强度的进一步考验,对质量和强度要求特别高。现有技术的车轮上设置风孔和螺栓孔,且风孔位于螺栓孔的外侧,其不足之处:风孔和螺栓孔之间没有加强结构,使得现有技术的车轮刚度和抗疲劳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使得车轮具有更好的刚度的,能够提高抗疲劳强度的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无内胎车轮为成型后的车轮;所述车轮上设置风孔和螺栓孔,且风孔位于螺栓孔的外侧,所述风孔和螺栓孔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
[0005]所述加强筋为拱形结构。
[0006]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风孔与螺栓孔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之间的扇形距离。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构造简单合理,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增加车轮刚度和抗疲劳强度,经济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A-A阶梯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0]图中:1-车轮,2-风孔,3-加强筋,4-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参考附图:所述无内胎车轮为成型后的车轮I ;所述车轮I上设置风孔2和螺栓孔4,且风孔2位于螺栓孔4的外侧,所述风孔2和螺栓孔4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3。
[0013]所述加强筋3为拱形结构。
[0014]所述加强筋3的宽度为风孔2与螺栓孔4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2之间的扇形距离。
[0015]实施例:
[0016]参见附图1、2,车轮I上设置风孔2和螺栓孔4。以车轮I的中心点为圆心,画两个不同直径的圆,在直径大的圆上均布风孔2,在直径小的圆上均布螺栓孔4,换句话说:风孔2位于螺栓孔4的外侧。然后,在这两个圆之间再画一个圆,在这个圆上均布加强筋3,即:风孔2和螺栓孔4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3。加强筋3为拱形结构,采用模具压制而成,布置在两相邻的风孔2之间。加强筋3的宽度为风孔2与螺栓孔4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2之间的扇形距离。因为风孔2、加强筋3和螺栓孔4都不再一个圆上,只是它们的圆的同心都在的车轮I的中心点上,所以加强筋3的宽度以扇形的所在位置的宽度来计算,不是简单的直线距离。
[0017]设置了拱形结构的加强筋3后,其刚度和抗疲劳强度均明显提高,且不增加自重,这是有目共睹的。 申请人:加大技术投入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设计对产品增加加强筋,再通过CAE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均验证设置了拱形结构的加强筋3后车轮I的高度和抗疲劳强度均有大幅度地提1?`。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所述无内胎车轮为成型后的车轮(I);所述车轮(I)上设置风孔(2)和螺栓孔(4),且风孔(2)位于螺栓孔(4)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2)和螺栓孔(4)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为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的宽度为风孔(2)与螺栓孔(4)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2)之间的扇形距离。
【文档编号】B60B3/10GK203438753SQ201320524549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罗小红 申请人:长沙胜通汽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