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319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厢可卸式汽车或专用装置的拉臂式自装卸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可快速、高效地实现箱体的自装、自卸和自运工作,以及一车多箱的作业;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副车架总成的后端与转臂总成的后端铰接,转臂总成上设有箱体锁紧机构,转臂总成的中前端与举升臂总成的后端铰接,举升臂总成通过举升油缸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在一起,所述举升臂总成的中前端与大L摆臂总成的一端铰接,大L摆臂总成的另一端安装有吊钩,举升臂总成与大L摆臂总成通过摆臂油缸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3.4~5米长度的箱体类作业对象。
【专利说明】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属于车厢可卸式汽车或专用装置的拉臂式自装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3.4^5米长度的箱体类作业对象的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产的3吨小吨位拉臂装置钩心到后铰轴的距离大多不超过2.8米,如果长度加大,从运动机构上会加大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外购件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2.8米长的拉臂安装于国产的5飞吨级载货底盘上极不匹配,这就需要一种长度为3.2米左右的拉臂装置,能同时安装于国产及进口的5飞吨级的载货底盘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可快速、高效地实现箱体的自装、自卸和自运工作,以及一车多箱的作业。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包括副车架总成、转臂总成、举升臂总成、大L摆臂总成、吊钩、箱体锁紧机构、滚轮、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液压系统包括举升油缸和摆臂油缸,副车架总成的后端与转臂总成的后端铰接在一起,转臂总成上设有箱体锁紧机构,转臂总成的中前端与举升臂总成的后端铰接,举升臂总成通过举升油缸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在一起,所述举升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总成的中前端,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举升臂总成的中后端,所述举升臂总成的中前端与大L摆臂总成的一端铰接,大L摆臂总成的另一端安装有吊钩,举升臂总成与大L摆臂总成通过摆臂油缸连接在一起,所述摆臂油缸的缸体铰接在举升臂总成的前端,摆臂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大L摆臂总成的折角部位,转臂总成的后端两侧均安装有滚轮。
[0005]所述的箱体锁紧机构包括箱体锁紧机架、锁紧滑动块和锁紧油缸,箱体锁紧机架焊接在转臂总成上,箱体锁紧机架的内部安装有两个锁紧滑动块,两个锁紧滑动块的端部分别从箱体锁紧机架两侧伸出,锁紧油缸安装在箱体锁紧机架内部,锁紧油缸的两个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个锁紧滑动块连接。
[0006]所述的副车架总成的前端两侧均安装有摆臂限位块,副车架总成的中部两侧均安装有举升臂限位块。
[0007]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08]1、本实用新型摆臂采用大L型结构,对于3吨左右的小吨位拉臂装置,在不提高液压系统压力的同时,有效的增加了机构的总长度,使箱体等作业对象的长度相应增加,尤其适合3.4飞米长度的箱体类作业对象;设备长度的增加,使其所适用的汽车底盘车型更多,并且使前后轴荷的分布更加合理,增强了机构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0009]2、本实用新型中转臂总成的后端两侧设有可以转动的滚轮,箱体或罐体底部的导轨可以在滚轮上滑动,同时滚轮还有防止箱体或罐体过于偏离中心的作用,增加了机构作业的安全性。
[0010]3、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臂总成上设有箱体锁紧机构,箱体锁紧机构主要采用锁紧油缸的液压锁紧方式,液压锁紧方式使用焊接箱体锁紧机架加锁紧油缸的形式进行连接,要求的配合精度低,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装整卸作业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卸作业示意图。
[0016]图中:1为副车架总成,2为转臂总成,3为举升臂总成,4为大L摆臂总成,5为吊钩,6为举升油缸,7为摆臂油缸,8为箱体锁紧机构,9为滚轮,10为摆臂限位块,11为举升臂限位块,12为箱体锁紧机架,13为锁紧滑动块,14为锁紧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包括副车架总成1、转臂总成2、举升臂总成3、大L摆臂总成4、吊钩5、箱体锁紧机构8、滚轮9和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举升油缸6和摆臂油缸7,副车架总成I的后端与转臂总成2的后端铰接在一起,转臂总成2上设有箱体锁紧机构8,转臂总成2的中前端与举升臂总成3的后端铰接,举升臂总成3通过举升油缸6与副车架总成I连接在一起,所述举升油缸6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总成I的中前端,举升油缸6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举升臂总成3的中后端,所述举升臂总成3的中前端与大L摆臂总成4的一端铰接,大L摆臂总成4的另一端安装有吊钩5,举升臂总成3与大L摆臂总成4通过摆臂油缸7连接在一起,所述摆臂油缸7的缸体铰接在举升臂总成3的前端,摆臂油缸7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大L摆臂总成4的折角部位,转臂总成2的后端两侧均安装有滚轮9,箱体底部大梁可在滚轮14上滑动,同时滚轮还有防止箱体偏离设备中心的作用,增加了作业的安全性。
[0018]如图2所示,所述的箱体锁紧机构8包括箱体锁紧机架12、锁紧滑动块13和锁紧油缸14,箱体锁紧机架12焊接在转臂总成2上,箱体锁紧机架12的内部安装有两个锁紧滑动块13,两个锁紧滑动块13的端部分别从箱体锁紧机架12两侧伸出,锁紧油缸14安装在箱体锁紧机架12内部,锁紧油缸14的两个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个锁紧滑动块13连接;
[0019]锁紧滑动块13在锁紧油缸14的带动下,完成箱体的锁紧与松开。
[0020]所述的副车架总成I的前端两侧均安装有摆臂限位块10,副车架总成I的中部两侧均安装有举升臂限位块11。
[0021]本实用新型整装整卸作业由整卸作业和整装作业两部分组成。整卸的作业顺序为:如图3所示,首先,图2中的锁紧油缸14伸出,带动两个锁紧滑动块13向外运动,使其由箱体的锁紧状态变为松开状态;其次,摆臂油缸7伸出,带动大L摆臂总成4旋转;然后,举升油缸6伸出,带动大L摆臂总成4和举升臂总成3绕旋转;完成整卸作业。整装的作业顺序与整卸相反。
[0022]本实用新型自卸作业如图4所示,在整个自卸作业过程中,只存在举升油缸6活塞杆伸出,并带动转臂总成2、举升臂总成3、大L摆臂总成4及摆臂油缸7的整体动作,摆臂油缸7不允许动作,这些逻辑关系由电控系统的行程开关实现。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锁紧机构8也可采用机械锁紧方式,机械锁紧方式主要使用焊接结构件的形式进行连接,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总成(I)、转臂总成(2)、举升臂总成(3)、大L摆臂总成(4)、吊钩(5)、箱体锁紧机构(8)、滚轮(9)、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液压系统包括举升油缸(6)和摆臂油缸(7),副车架总成(I)的后端与转臂总成(2)的后端铰接在一起,转臂总成(2)上设有箱体锁紧机构(8),转臂总成(2)的中前端与举升臂总成(3)的后端铰接,举升臂总成(3)通过举升油缸(6)与副车架总成(I)连接在一起,所述举升油缸(6)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总成(I)的中前端,举升油缸(6)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举升臂总成(3)的中后端,所述举升臂总成(3)的中前端与大L摆臂总成(4)的一端铰接,大L摆臂总成(4)的另一端安装有吊钩(5),举升臂总成(3)与大L摆臂总成(4)通过摆臂油缸(7)连接在一起,所述摆臂油缸(7)的缸体铰接在举升臂总成(3)的前端,摆臂油缸(7)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大L摆臂总成(4)的折角部位,转臂总成(2)的后端两侧均安装有滚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锁紧机构(8)包括箱体锁紧机架(12)、锁紧滑动块(13)和锁紧油缸(14),箱体锁紧机架(12)焊接在转臂总成(2)上,箱体锁紧机架(12)的内部安装有两个锁紧滑动块(13),两个锁紧滑动块(13)的端部分别从箱体锁紧机架(12)两侧伸出,锁紧油缸(14)安装在箱体锁紧机架(12)内部,锁紧油缸(14)的两个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个锁紧滑动块(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车架总成(I)的前端两侧均安装有摆臂限位块(10),副车架总成(I)的中部两侧均安装有举升臂限位块(11)。
【文档编号】B60P1/16GK203528360SQ20132053365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武劲松, 宋慧强, 任开兴, 郭艳枝, 何彩青, 殷亚歆, 苏川宁, 付军峰 申请人:长治清华机械厂,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