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09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车身后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承在后侧框架(15)上的后副框架(20)的车身后部结构(10)。后副框架(20)具备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51)、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前侧的横梁(53)。左右的纵梁(51)具有与左右一对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在所述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58)。前侧的横梁(53)相对于左右的纵梁(51)的位置是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处,横梁(53)保持左右的纵梁(51)且与一对后侧框架(15)结合。
【专利说明】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结构,其具有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和支承在上述的后侧框架上的后副框架。

【背景技术】
[0002]车身后部结构中,左右一对后侧框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上述的后侧框架上支承有后副框架。作为同样的技术,存在左右一对前侧框架(前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述的前侧框架上安装有前副框架(悬架框架)的悬架框架安装结构。该技术中,在前副框架上设置与前侧框架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并使后侧的紧固连结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前侧框架的截面中心一致。
[0003]根据该悬架框架安装结构,在前副框架要移动时,可能会使来自前副框架的载荷向前侧框架的截面中心输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另外,作为车身后部结构中采用的后副框架(车辆的悬架副框架),存在一种由左右的纵梁、前横梁、后横梁构成的结构,该左右的纵梁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该前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之间,该后横梁在该前横梁的车身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5]在前横梁上设有对上连杆及下连杆进行支承的上侧及下侧支承部,在后横梁上设有对下臂进行支承的臂支承部。这样的后副框架如专利文献I的悬架框架安装结构那样,一对后侧框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左右的纵梁且在后副框架上设有前后的紧固连结部,前后的紧固连结部安装于后侧框架。在上述后副框架中,上侧及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部通过与前侧的横梁不同的构件设置。
[0006]根据该专利文献2公开的后副框架,由于上侧及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部通过与前侧的横梁不同的构件设置,因此能够实现支承部的尺寸精度及刚性的提高。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3071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30533号公报
[001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2]在专利文献I的悬架框架安装结构中,从前侧框架的前端到前侧的紧固连结部在前方碰撞载荷从车辆的前方作用时设定为碰撞行程区间,从前侧的紧固连结部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设定为在前方碰撞载荷作用时防止压坏的压坏防止区间(不压坏区间)。
[0013]然而,在无法充分取得从前侧框架的前端到前侧的紧固连结部的碰撞行程区间的车身的前部短的车辆中,需要采取能够从车辆的前方吸收前方碰撞载荷的某种手段。
[0014]在专利文献2的对后副框架进行支承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也与专利文献I的悬架框架安装结构同样,将从后侧框架的后端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设定为在后方碰撞载荷从车辆的后方作用时吸收冲击的碰撞行程区间,将从后侧的紧固连结部到前侧的紧固连结部设定为在后方碰撞载荷作用时防止压坏的压坏防止区间(不压坏区间)。然而,在无法确保从后侧框架的后端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的碰撞行程区间的车辆中,在充分吸收来自车辆的后方的后方碰撞载荷方面还存在改良的余地。
[0015]而且,在一对后侧框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述的后侧框架上支承有后副框架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从后侧的紧固连结部到前侧的紧固连结部的压坏防止区间内配置有向燃料箱补给燃料的供给管,利用压坏防止区间来保护供给管。然而,在无法充分确保从后侧框架的后端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的碰撞行程区间的车辆中,在保护供给管方面还存在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0016]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在从车辆的后方作用有后方碰撞载荷的情况下,即便在无法充分取得从后侧框架的后端到后副框架的后侧的紧固连结部的碰撞行程区间的车辆中,也能够实现冲击吸收的提高。而且,其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后副框架相对于后方碰撞载荷的强度及刚性的车身后部结构。此外,其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在从后副框架的后侧的紧固连结部到前侧的紧固连结部的压坏防止区间中配置有燃料箱的供给管的情况下,其能够保护供给管,以免受到后方碰撞载荷的影响。
[001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8]根据第一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具备: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以及支承在所述左右的后侧框架上的后副框架,其中,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具有以使框架前部比框架后部降低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后副框架包括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所述左右的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左右的纵梁具有与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在所述前后的紧固连结部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所述横梁相对于所述左右的纵梁的位置是所述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所述左右的纵梁中的所述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处,所述横梁保持所述左右的纵梁且与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结合。
[0019]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在所述左右的纵梁中的所述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具备与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连结的左右的连结构件。
[0020]在第三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横梁的前方配设有燃料箱,在所述燃料箱上设有供给管,所述供给管从所述燃料箱通过所述弯曲部的下方及所述左右的连结构件中的一方的连结构件的前方而向所述车身的侧方延伸出。
[0021]发明效果
[0022]在第一方案的发明中,横梁相对于左右的纵梁的位置是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横梁保持左右的纵梁且与一对后侧框架结合。由此,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能够将左右的弯折部划分成从前侧的紧固连结部到连结构件的前侧的区间和从连结构件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的后侧的区间。
[0023]S卩,能够将前侧的区间设定为抑制车身的变形的保护区间,将后侧的区间设定为允许车身的变形的变形允许区间。其结果是,在从车身的后方作用有后方碰撞载荷时,能够防止后副框架的前侧的区间中的变形,并能够将后副框架的后侧的区间用于冲击吸收(碰撞行程),即使在无法取得从车身的后端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的碰撞行程区间(能量吸收区间)的车辆中,也能够充分进行冲击吸收。
[0024]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在横梁上,在左右的纵梁中的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具备与一对后侧框架连结的左右的连结构件,因此能够提高后副框架相对于后方碰撞载荷的强度及刚性,并能够容易地将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保持于一对后侧框架。由此,在从车身的后方作用有后方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保护左右的连结构件的前方的车身区域。
[0025]在第三方案的发明中,在横梁的前方配设有燃料箱,在燃料箱上设有供给管,供给管从燃料箱通过弯曲部的下方及连结构件的前方而向车身的侧方延伸出,因此能够保护供给管,以免受到后方碰撞载荷的影响。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供给管相对于后方碰撞载荷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仰视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侧视图。
[0028]图3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9]图4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中采用的后副框架的立体图。
[0030]图5是图4的区域5的放大图。
[0031]图6是图4所示的后副框架的仰视图。
[0032]图7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从车辆后部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0033]图8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从车辆侧部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0034]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上连杆及下连杆的立体图。
[0035]图10(a)是表示比较例的后副框架的图,图10(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后副框架的图。
[0036]图11(a)是表示比较例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图,图11(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0038]实施例
[0039]如图1?图3所示,车辆10在车身11的后部具备: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后侧框架15 ;沿车宽方向架设在上述的后侧框架15上的第一及第二后横梁16、17 ;覆盖在上述的后侧框架15、第一后横梁16及第二后横梁17的上部的底板18 ;支承在第一及第二后横梁16、17上的燃料箱19 ;支承在后侧框架15上的后副框架20 ;支承在后副框架20上的后悬架21 ;从车身11的前方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22。
[0040]后侧框架15包括车身前方的框架前部26、车身后方的框架后部27、以使框架前部26比框架后部27降低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28。弯曲部28在下部设有将后副框架20的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紧固连结的前安装部31。
[0041]位于后副框架20的前侧的前横梁53与一对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在框架后部27上设有后安装部32、连结构件安装部33。
[0042]第一后横梁16配置在燃料箱19的前方附近,第二后横梁17配置在燃料箱19的后方附近。底板18在车身后部设有收纳备胎工具类(未图示)的地板(收纳部)35。
[0043]燃料箱19连接有供给燃料的供给管(燃料供给管)37、将燃料箱19内的空气排出的通气管(供油时排气管路)38。燃料箱19配设在后副框架20的前侧的横梁53的前方且安装于车身11。
[0044]供给管37从燃料箱19的左后角部侧面41延伸出,在侧视观察下通过弯曲部28的下方与左侧的纵梁51之间,且在俯视观察下通过左侧的纵梁51的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与前侧的横梁53之间而向车身11的侧方延伸出。即,供给管37设置于燃料箱19并从燃料箱19的左后角部侧面41延伸出,通过弯曲部28的下方及前侧的横梁53的前方而向车身11的侧方延伸出。
[0045]通气管38也与供给管37同样,在侧视观察下通过弯曲部28的下方与左侧的纵梁51之间,且在俯视观察下通过左侧的纵梁51的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与前侧的横梁53之间而向车身11的侧方延伸出。
[0046]后悬架21具备:缓和来自后轮(未图示)的冲击的螺旋弹簧45 ;使该螺旋弹簧45的伸缩收敛的减震器46 ;从后副框架20的后侧的横梁54向后轮侧延伸的下臂47 ;从后副框架20的前侧的横梁53的两端上部向后轮侧延伸的上连杆48 ;从后副框架20的前侧的横梁53的两端下部向后轮侧延伸的下连杆49。
[0047]如图4所示,后副框架20包括: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51 ;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横梁(前侧的横梁)53 ;在该前侧的横梁53的车身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后侧的横梁54。
[0048]前侧的横梁53在两端上部形成有将上连杆48 (图2)支承为摆动自如的上连杆支承部77、77,在两端下部形成有将下连杆49 (图2、图3)支承为摆动自如的下连杆支承部78、78。后侧的横梁54在两端形成有将下臂47支承为摆动自如的臂支承部79、79(图3)。
[0049]左右的纵梁51具有:与一对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 ;在上述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弯折部58。在弯折部58的后方还设有向车宽方向内方弯折的后部弯曲部59。
[0050]在此,如图6所示,符号SI定义为前侧的紧固连结部区间,符号S2定义为后侧的紧固连结部区间,符号S3定义为弯折部区间,符号S4定义为弯折部58的前方部位,符号S5定义为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符号S6定义为弯折部58的后方部位。
[0051]前侧的紧固连结部区间SI是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的延伸方向Hl的长度,后侧的紧固连结部区间S2是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的延伸方向H2的长度,弯折部区间S3 (包含弯折部58的前方部位S4?弯折部58的后方部位S6)是弯折部58的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且,弯折部58的前方部位S4与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的交界相当于前侧的横梁53的前端53a,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与弯折部58的后方部位S6的交界相当于后侧的横梁54的前端54a。如后所述,在后方部位S6设有向车宽方向内方弯折的后部弯曲部59。
[0052]S卩,横梁(前侧的横梁)53相对于左右的纵梁51的位置是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前侧的横梁53包括横梁主体60和将左右的纵梁51与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连结构件61、61。
[0053]如图7所示,连结构件61包括与前侧的横梁53结合的上部零件62和紧固连结于该上部零件62的下部零件63。上部零件62及下部零件63与横梁(前侧的横梁)53结合。即,可以说前侧的横梁53是将连结构件61、61与横梁主体60—体化的结构,连结构件61是与前侧的横梁53结合的结构。
[0054]如图5所示,上部零件62是截面U形状的构件,设有将纵梁51夹入的上夹持部64和供螺栓72 (图3)贯通的上贯通孔66,该螺栓72用于将上部零件62与下部零件63 —起紧固连结于后侧框架15。上贯通孔66设有为了将上部零件62与下部零件63 —起紧固连结于后侧框架15而供螺栓72(图3)贯通的柱环69。
[0055]下部零件63是截面U形状的构件,设有将纵梁51夹入的下夹持部74和供螺栓72 (图3)贯通的下贯通孔76 (图6),该螺栓72用于将下部零件63与上部零件62 —起紧固连结于后侧框架15。即,如图6所示,左右的纵梁51中的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通过左右的连结构件61而与一对后侧框架15连结。连结构件61相对于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前侧的横梁53的横梁主体60而在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上错开,因此连结构件61的前方的空间敞开,能够使悬架臂(例如上连杆48)等向车宽外方延伸。
[0056]图10(a)示出比较例的后副框架210。后副框架210包括: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211 ;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211之间的前侧的横梁213 ;在该前侧的横梁213的车身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211之间的后侧的横梁214。左右的纵梁211具有:与一对后侧框架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216、217 ;在上述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216、217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218。
[0057]图11(a)示出将后副框架210搭载于车身201的比较例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一部分。在比较例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将从后副框架210的前侧的紧固连结部216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217设定为抑制车身201的变形的保护区间(不压坏车身201的区间)202,将从后副框架210的后侧的紧固连结部217到车身201的后端201a设定为碰撞行程区间(能量吸收区间)204。然而,在无法充分确保作为碰撞行程区间204的从后副框架210的后侧的紧固连结部217到车身201的后端201a的距离的车辆中,希望增加碰撞行程。
[0058]图10(b)示出本实施例的后副框架20。后副框架20包括: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51 ;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横梁(前侧的横梁)53 ;在该前侧的横梁53的车身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后侧的横梁54。左右的纵梁51具有:与一对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 ;在上述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58。而且,在前侧的横梁53上设有将左右的纵梁51与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连结构件61、61。
[0059]图11 (b)示出将后副框架20搭载于车身11的本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在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前侧的横梁53上设有将左右的纵梁51与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连结构件61、61,因此能够将纵梁51划分成从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到前侧的横梁53及连结构件61的前侧的区间、从前侧的横梁53及连结构件61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的后侧的区间。
[0060]S卩,能够将前侧的区间设定为抑制车身11的变形的保护区间(不压坏车身11的区间)82,将后侧的区间设定为允许车身11的变形的变形允许区间83,且能够将变形允许区间83加入到从后副框架20的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到车身11的后端Ila的碰撞行程区间(能量吸收区间)84上。其结果是,能够延长实质性的能量吸收区间。碰撞行程区间84与图11(a)所示的比较例的碰撞行程区间204为同一长度。
[0061]如图1?图11所示,在车身后部结构中,具有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后侧框架15和支承在上述的后侧框架15上的后副框架20。一对后侧框架15具有以使框架前部26比框架后部27降低的方式弯曲的一对弯曲部28。后副框架20包括: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51 ;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左右的纵梁51之间的横梁(前侧的横梁)53。左右的纵梁51具有:与一对后侧框架15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 ;在上述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6、57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58。
[0062]如图6所示,横梁(前侧的横梁)53相对于左右的纵梁51的位置是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左右的纵梁51中的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处,横梁53保持左右的纵梁51且与一对后侧框架15结合。由此,在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上,能够将左右的弯折部58划分成从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到连结构件61的前侧的区间和从连结构件61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的后侧的区间。而且,通过在弯折部58的后方设置向车宽方向内方弯折的后部弯曲部59,能够使弯折部58的后方部位S6更可靠地弯折。
[0063]S卩,如图11(b)所示,能够将前侧的区间设定为抑制车身11的变形的保护区间(不压坏车身11的区间)82,将后侧的区间设定为允许车身11的变形的变形允许区间83。其结果是,在从车身11的后方作用有后方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后副框架20的前侧的区间的变形,并能够将后副框架20的后侧的区间用于冲击吸收(磁撞行程),即使在无法取得从车身11的后端Ila到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的碰撞行程区间(能量吸收区间)84的车辆中,也能够充分进行冲击吸收。
[0064]如图6及图7所示,在车身后部结构中,在横梁(前侧的横梁)53上具备将左右的纵梁51中的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与一对后侧框架15连结的左右的连结构件61,因此能够提高后副框架20相对于后方碰撞载荷的强度及刚性,并且能够容易将左右的弯折部58的中间部位S5保持于一对后侧框架15(图1)。由此,在从车身11的后方作用有后方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保护左右的连结构件61的前方的车身区域(保护区间82)。
[0065]如图1?图3所示,在车身后部结构中,在横梁(前侧的横梁)53的前方配设燃料箱19并将燃料箱19安装于车身11,在燃料箱19上设置供给管37,且供给管37从燃料箱19通过弯曲部28的下方及连结构件61的前方而向车身11的侧方延伸出,因此能够保护供给管37,以免受到后方碰撞载荷的影响。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供给管37相对于后方碰撞载荷的可靠性。
[0066]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后侧框架15上使用了以使框架前部26比框架后部27降低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28,但并不局限于此,弯曲部也可以是从框架后部朝向框架前部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部。
[0067]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中,通过连结构件61的上部零件62和下部零件63夹入纵梁51,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通过焊接等将连结构件与纵梁结合。
[0068]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供给管37在侧视观察下通过弯曲部28的下方与左侧的纵梁51之间,且在俯视观察下通过左侧的纵梁51与连结构件61之间而向车身11的侧方延伸出,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侧视观察下通过弯曲部28的下方与右侧的纵梁之间,且在俯视观察下通过右侧的纵梁与连结构件61之间而向车身11的侧方延伸出。
[0069]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后侧框架15的弯曲部28上设有将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紧固连结的前安装部31,在框架后部27上设有将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紧固连结的后安装部32,但只要在后副框架的前侧的紧固连结部与后侧的紧固连结部之间存在后侧框架的弯曲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即可,没有限定为一定在弯曲部28上设置将前侧的紧固连结部56紧固连结的前安装部31,且在框架后部27上设置将后侧的紧固连结部57紧固连结的后安装部32。
[0070]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1]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优选在轿车或货车等乘用车中采用。
[0072]符号说明:
[0073]10…车辆,11...车身,15...后侧框架,20...后副框架,26...框架前部,27...框架后部,28...弯曲部,51...左右的纵梁,53...横梁(前侧的横梁),56、57?"前后的紧固连结部,58…弯折部,61...连结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以及 支承在所述左右的后侧框架上的后副框架, 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具有以使框架前部比框架后部降低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 所述后副框架包括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梁、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在所述左右的纵梁之间的横梁, 所述左右的纵梁具有与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紧固连结的前后的紧固连结部、在所述前后的紧固连结部之间向车宽内方呈凸状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 所述横梁相对于所述左右的纵梁的位置是所述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 所述左右的纵梁中的所述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处,所述横梁保持所述左右的纵梁且与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所述横梁在所述左右的纵梁中的所述左右的弯折部的中间部位具备与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框架连结的左右的连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横梁的前方配设有燃料箱,在所述燃料箱上设有供给管,所述供给管从所述燃料箱通过所述弯曲部的下方及所述左右的连结构件中的一方的连结构件的前方而向所述车身的侧方延伸出。
【文档编号】B60K15/063GK104349967SQ20138003112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三上一视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