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18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被称为“二厢半”的轿车,其行李箱向上延伸,包括后档风玻璃在内,使开启面积增加,形成一个门,因此又称为背门,这样既保持一种三厢车形状又能够方便存放物品。行李箱盖板开启的支撑件一般用勾形铰链及四连杆铰链,铰链装有平衡弹簧,使启闭箱盖省力,并可自动固定在打开位置,便于提取物品。行李箱盖板的设置,可以起到遮挡后备箱目的,同时还能支撑一些不重的物品,增大储存空间。但是,在行车过程中,行李箱盖板会震动而发出异响。为了消除异响,现有的做法是在行李箱盖板的后端加装固定插销固定在背门槛的开孔上,但是这样的做法导致结构复杂,且行李箱盖板的开启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开启方便的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固定结构,该结构包括后地板盖板、设置在后地板盖板上的多个突出单元以及行李箱盖板,所述行李箱盖板的前端抵触安装在突出单元的下方。

通过在行李箱盖板前侧加装可突出单元,将行李箱盖板的前端压住,从而使行李箱盖板无法上下震动,从而对行李箱盖板进行竖直方向限位,减小因震动带来的异响。

所述的突出单元的底面呈V字形,包括与后地板盖板接触端的水平面,以及斜向上布置的斜面。通过水平面压住行李箱盖板,设置斜面,一是为了行李箱盖板能够更容易地插入,二是为了方便行李箱盖板能够正常旋转。

所述的突出单元和后地板盖板一体成型。

所述的突出单元至少有三个,设置多个突出单元,可以使得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压力更加均匀。

所述的后地板盖板上设有两个水平布置的轨道,两个轨道形成的平面位于水平面的下方。

所述行李箱盖板的最前端连接一根转轴,转轴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中。安装时,行李箱盖板插设在突出单元的下方,被水平面压住,可以避免行李箱盖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震动;当行李箱盖板需要打开时,先将行李箱盖板沿着轨道抽出,行李箱盖板的前端脱离水平面,然后通过转轴进行转动,直至行李箱盖板接触斜面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突出单元压住行李箱盖板,能有效避免因行李箱盖板震动而导致的异响,且不会影响行李箱盖板的开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1为突出单元,11为水平面,12为斜面,2为后地板盖板,3为行李箱盖板,4为转轴,5为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行李箱盖板前端的固定结构,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后地板盖板2、设置在后地板盖板2上的3个突出单元1以及行李箱盖板3,行李箱盖板3的前端抵触安装在突出单元1的下方。

突出单元1的底面呈V字形,包括与后地板盖板2接触端的水平面11,以及斜向上布置的斜面12。通过水平面11压住行李箱盖板3,设置斜面12,一是为了行李箱盖板3能够更容易地插入,二是为了方便行李箱盖板3能够正常旋转。

后地板盖板2上设有两个水平布置的轨道4,两个轨道4形成的平面位于水平面11的下方。

行李箱盖板3的最前端连接一根转轴5,转轴5的两端滑动连接在轨道4中。安装时,行李箱盖板3插设在突出单元1的下方,被水平面11压住,可以避免行李箱盖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震动;当行李箱盖板3需要打开时,先将行李箱盖板3沿着轨道4抽出,行李箱盖板3的前端脱离水平面11,然后通过转轴5进行转动,直至行李箱盖板3接触斜面12为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