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04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装置及使用该轮胎装置的多功能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现有的汽车轮胎只能让汽车在陆地上行驶,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轮胎存在的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汽车,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装置,包括承重轴外管、第一伸缩装置、轮胎、螺旋桨和转换机构;

所述承重轴外管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所述承重轴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承重轴内管;

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用于使所述承重轴内管相对于所述承重轴外管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

所述轮胎通过轴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连接,所述螺旋桨包括桨轴和桨叶,所述桨轴与所述承重轴内管连接,所述桨轴与所述桨叶固定连接,所述桨叶能够卡在所述轮胎的内部,以使所述轮胎转动;

所述转换机构用于使所述桨轴的轴线与所述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或重合,所述转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桨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电机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齿轮切换机构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缸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承重轴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齿轮;

所述齿轮切换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桨轴上设置有螺旋桨齿轮,所述齿轮切换机构用于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分离后并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切换机构还用于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分离后并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承重轴内管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桨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切换机构包括稳定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

所述稳定板与所述承重轴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抵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抵接;

所述第一液压管中设置有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管中设置有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还包括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向所述第二液压管供油,以使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分离;所述供油装置向所述第一液压管供油,以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桨齿轮相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均为液压缸,所述供油装置用于向所述液压缸供油。

进一步的,所述桨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一端与所述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叶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轮胎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均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用于使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三叶片同时打开或用于使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三叶片同时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三叶片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轴内管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桨轴在垂直状态时能够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包括所述的轮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装置,在使用时,将承重轴外管与汽车车架连接,在陆地行驶时,转换机构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重合,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向靠近车架的方向移动,并使得螺旋桨位于轮胎的内部;转换机构使得桨轴转动,由于桨叶与桨轴固定连接,桨叶也会转动;由于桨叶能够卡在轮胎的内部,桨叶转动能够带动轮胎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陆地行驶;在空中飞行时,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转换机构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并使得螺旋桨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空中飞行;在水中航行时,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转换机构使桨轴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的轴线垂直,并使得螺旋桨转动,从而使得汽车向桨叶所在的方向航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汽车,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装置,不仅能够在陆地上行驶,而且能够在水中航行或在空中飞行,功能全面,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提供的轮胎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陆地行驶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空中飞行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齿轮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提供的齿轮切换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水中航行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轮胎装置在飞行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标:101-承重轴外管;102-承重轴内管;103-轮胎;104-轴承;105-桨轴;106-桨叶;107-第一缸体;108-第一活塞杆;109-固定板;110-主动齿轮;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第一从动齿轮;114-第二从动齿轮;115-第三从动齿轮;116-蜗杆;117-螺旋桨齿轮;118-第一轴承;119-第二轴承;120-传动齿轮;121-支架;122-稳定板;123-第一弹簧;124-第二弹簧;125-第一液压管;126-第二液压管;127-第一导向槽;128-第二导向槽;129-第二缸体;130-第二活塞杆;133-第一叶片;134-第二叶片;135-第三叶片;136-凸出部;137-凹槽;138-卡槽;139-第三液压管;140-弹簧;141-第一钢索;142-第二钢索;14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提供的轮胎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陆地行驶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空中飞行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齿轮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提供的齿轮切换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在水中航行时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本实施例的轮胎装置的结构,将承重轴外管101、承重轴内管102和第一缸体107剖开。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装置,包括承重轴外管101、第一伸缩装置、轮胎103、螺旋桨和转换机构;承重轴外管101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承重轴外管101的内部设置有承重轴内管102,作为优选,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与承重轴内管102的轴线重合;第一伸缩装置用于使承重轴内管102相对于承重轴外管101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轮胎103通过轴承104与承重轴外管101连接,也就是说,承重轴外管101不会相对于轮胎103沿自身的轴线转动,螺旋桨包括桨轴105和桨叶106,桨轴105与承重轴内管102连接,桨轴105与桨叶106固定连接,桨叶106能够卡在轮胎103的内部,以使轮胎103转动;转换机构用于使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或重合,转换机构还用于使桨轴105转动。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装置,在使用时,将承重轴外管101与汽车车架连接,在陆地行驶时,转换机构使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重合,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102向靠近车架的方向移动,并使得螺旋桨进入轮胎103的内部;转换机构使得桨轴105转动,由于桨叶106与桨轴105固定连接,桨叶106也会转动;由于桨叶106能够卡在轮胎103的内部,桨叶106转动能够带动轮胎103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陆地行驶。在空中飞行时,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102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螺旋桨随承重轴内管102一起运动,并从轮胎103的内部伸出;转换机构使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并使得螺旋桨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空中飞行。在水中航行时,第一伸缩装置使承重轴内管102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螺旋桨随承重轴内管102一起运动,并从轮胎103的内部伸出;转换机构使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并使得螺旋桨转动,从而使得汽车向桨叶106所在的方向航行。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转换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齿轮切换机构和第二伸缩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伸缩装置的缸体传动连接,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固定板109,固定板109与承重轴内管102固定连接,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10;齿轮切换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11和第二转轴112,第一转轴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113和第二从动齿轮114,第二转轴1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115和蜗杆116,第一从动齿轮113和第三从动齿轮115分别与主动齿轮110相啮合;桨轴105上设置有螺旋桨齿轮117,齿轮切换机构用于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后并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齿轮切换机构还用于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后并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承重轴内管102铰接,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桨轴105铰接。

为简便起见,将第一伸缩装置的缸体命名为第一缸体107,将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塞杆命名为第一活塞杆108,将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命名为第二缸体129,将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命名为第二活塞杆130。驱动装置与第一缸体107传动连接,以使第一缸体107和第一活塞杆108一起转动,作为优选,第一活塞杆108呈六棱柱状或八棱柱状,第一活塞杆108上设置有内方轴承,内方轴承位于第一活塞杆108与固定板109之间,内方轴承能够相对于固定板109沿自身的轴线转动,且第一活塞杆108不会相对于固定板109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移动,内方轴承能够减小第一活塞杆108转动时的阻力;固定板109与承重轴内管102固定连接,固定板109的板面与承重轴内管102的轴线垂直,第一活塞杆108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10,主动齿轮110位于固定板109的远离第一缸体107的一侧面;齿轮切换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11和第二转轴112,作为优选,第一转轴111的长度小于第二转轴112的长度,第一转轴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113和第二从动齿轮114,第二转轴1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115和蜗杆116,第一从动齿轮113和第三从动齿轮115分别与主动齿轮110相啮合;作为优选,主动齿轮110与第三从动齿轮115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120,主动齿轮110与传动齿轮120相啮合,传动齿轮120与第三从动齿轮115相啮合,这样的方式使得第一从动齿轮113的中心到主动齿轮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从动齿轮115的中心到主动齿轮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该可选方案中,桨轴105通过支架121与承重轴内管102铰接,桨轴105上设置有螺旋桨齿轮117,在陆地行驶时,齿轮切换机构用于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后并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在空中飞行或在水中航行时,齿轮切换机构用于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后并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第二缸体129与承重轴内管102铰接,第二活塞杆130与桨轴105铰接,作为优选,第二伸缩装置为两个,承重轴内管1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两个第二缸体129分别与第一铰接轴的两端铰接;桨轴10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的轴线与桨轴105的轴线垂直,两个第二活塞杆130分别与第二铰接轴的两端铰接。

当在陆地行驶时,齿轮切换机构先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然后第二活塞杆130收缩,使得桨轴105能够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重合,同时,第一活塞杆108收缩,使得承重轴内管102向靠近车架的方向移动,并使得螺旋桨进入轮胎103的内部,齿轮切换机构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主动齿轮110旋转,主动齿轮110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13和第二从动齿轮114旋转,第二从动齿轮114带动螺旋桨齿轮117旋转,从而带动桨轴105和桨叶106旋转,由于桨叶106能够卡在轮胎103的内部,桨叶106转动能够带动轮胎103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陆地行驶。

当在空中飞行时,齿轮切换机构先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然后第二活塞杆130伸出,使得桨轴105能够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同时,第一活塞杆108伸出,使得承重轴内管102和螺旋桨一起向远离轮胎103的方向移动,齿轮切换机构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主动齿轮110旋转,主动齿轮110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15和蜗杆116旋转,蜗杆116带动螺旋桨齿轮117旋转,从而带动桨轴105和桨叶106旋转,使得汽车能够在空中飞行或在水中航行。

参见图10所示,当从陆地行驶转变为水中航行之前,驱动装置先驱动轮胎103和承重轴内管102一起转动,使桨轴105处于垂直状态后,桨轴105的轴线与水面平行,即使得汽车的航行方向与桨轴105的长度方向一致。当在水中航行时,齿轮切换机构先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然后第二活塞杆130伸出,使得桨轴105能够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同时,第一活塞杆108伸出,使得承重轴内管102和螺旋桨一起向远离轮胎103的方向移动,齿轮切换机构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主动齿轮110旋转,主动齿轮110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15和蜗杆116旋转,蜗杆116带动螺旋桨齿轮117旋转,从而带动桨轴105和桨叶106旋转,使得汽车能够在水中航行。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采用现有的发动机,本实施例提供的内方轴承采用现有的内方轴承,并根据第一活塞杆108的横截面的形状进行选型,优选为内六方轴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8和图9所示,齿轮切换机构包括稳定板122、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124、第一液压管125和第二液压管126;稳定板122与承重轴内管102固定连接,稳定板12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7和第二导向槽128;第一转轴111穿过第一导向槽127,且能够沿第一导向槽127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弹簧123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槽127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2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11抵接;第二转轴112穿过第二导向槽128,且能够沿第二导向槽128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转轴112上设置有第二轴承119,第二轴承119位于第二转轴112和稳定板122之间,第二弹簧124的一端与第二导向槽128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24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112抵接;作为优选,第一转轴111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18,第一弹簧123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槽127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23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118抵接,第二转轴112上设置有第二轴承119,第二弹簧124的一端与第二导向槽128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24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119抵接;第一液压管125中设置有第一内芯,第一内芯与第一转轴111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管126中设置有第二内芯,第二内芯与第二转轴112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第一内芯与第一轴承118固定连接,第二内芯与第二轴承119固定连接;还包括供油装置,供油装置向第二液压管126供油,以使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分离;供油装置向第一液压管125供油,以使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分离。

其中,稳定板122中设置有供第一液压管125和第二液压管126穿过的通道,且第一内芯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弹簧12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内芯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弹簧124的长度方向一致。

该可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三液压管139,供油装置通过第三液压管139同时向两个第二伸缩装置供油。

当在陆地行驶时,供油装置向第一液压管125和第二液压管126同时供油,第一内芯伸出,使得第一转轴111向第一弹簧123所在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一弹簧12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内芯伸出,使得第二转轴112向第二弹簧124所在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二弹簧124处于压缩状态,即使得蜗杆116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然后第二活塞杆130收缩,使得桨轴105能够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重合,同时,第一活塞杆108收缩,使得承重轴内管102收缩,并使得螺旋桨进入轮胎103的内部,经回油管路同时回油后,在第一弹簧123的弹力作用下,第二从动齿轮114能够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主动齿轮110旋转,主动齿轮110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13和第二从动齿轮114旋转,第二从动齿轮114带动螺旋桨齿轮117旋转,从而带动桨轴105和桨叶106旋转,由于桨叶106能够卡在轮胎103的内部,桨叶106转动能够带动轮胎103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陆地行驶。

当在空中飞行或在水中航行时,供油装置向第一液压管125和第二液压管126同时供油,第一内芯伸出,使得第一转轴111向第一弹簧123所在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一弹簧123处于压缩状态,即使得第二从动齿轮114与螺旋桨齿轮117分离,第二内芯伸出,使得第二转轴112向第二弹簧124所在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二弹簧124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第二活塞杆130伸出,使得桨轴105能够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同时,第一活塞杆108伸出,使得承重轴内管102和螺旋桨一起向远离轮胎103的方向移动,经回油管路同时回油后,在第二弹簧124的弹力作用下,蜗杆116能够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啮合;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主动齿轮110旋转,主动齿轮110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15和蜗杆116旋转,蜗杆116带动螺旋桨齿轮117旋转,从而带动桨轴105和桨叶106旋转,使得汽车能够在空中飞行或在水中航行。

作为优选,第一轴承118的外壁的横截面呈方形,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得第一弹簧123与第一轴承118的外壁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能够使得第一转轴111沿第一导向槽127的长度方向平稳地移动,从而使得第二从动齿轮114能够顺利地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分离或向啮合;第二轴承119的外壁的横截面呈方形,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得第二弹簧124与第二轴承119的外壁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使得第二转轴112能够沿第二导向槽128的长度方向平稳地移动,从而使得蜗杆116能够顺利地与螺旋桨齿轮117相分离或向啮合。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轴承118和第二轴承119均采用现有的轴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均为液压缸,供油装置用于向液压缸供油,图1至图10没有示出回油管路,对于供油和回油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供油和回油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6所示,桨叶106包括第一叶片133、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第一叶片133的一端与桨轴105固定连接,第一叶片133的另一端与第二叶片134的一端铰接,第二叶片134的另一端与第三叶片135的一端铰接;第二叶片134上设置有凸出部136,轮胎103的内部设置有与凸出部136相配合的凹槽137。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桨叶106为四个,为了清楚描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四个桨叶106分别命名为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第三桨叶和第四桨叶,其中,第一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三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与第四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垂直,第四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与第四桨叶的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陆地行驶时,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向桨轴105所在的方向折叠,并且第二叶片134与第一叶片133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三叶片135与第二叶片134之间的夹角为90°,这样的方式便于桨叶106进入轮胎103的内部,而无需将轮胎103的内径做的太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占用的空间。

在空中飞行时,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打开,且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与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大桨叶10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动力。

在水中航行时,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打开,且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与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大桨叶106与水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从而能够使汽车在水中快速行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设置有钢索,钢索用于使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同时打开或用于使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同时折叠。

在该可选方案中,可以在汽车内部安装绞盘,绞盘上的钢索与第一叶片133和第二叶片134固定连接。在陆地行驶时,收缩钢索,使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同时折叠,使得第二叶片134与第一叶片133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三叶片135与第二叶片134之间的夹角为90°。在空中飞行或水中航行时,释放钢索,使得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均与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钢索包括第一钢索141和第二钢索142,第一钢索141用于控制第二叶片134的折叠或打开,第二钢索142用于控制第三叶片135的折叠或打开。其中,第一钢索141的一端与第二叶片134固定连接,第一钢索141的另一端从第一叶片133的内部穿过,并从桨轴105和螺旋桨齿轮117的内部穿出;第二钢索142的一端与第三叶片135固定连接,第二钢索14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叶片134和第一叶片133的内部,并从桨轴105和螺旋桨齿轮117的内部穿出。

作为优选,四个第一钢索141的另一端拧成一股并与绞盘连接;四个第二钢索142的另一端拧成一股并与绞盘连接,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四个第二叶片134同时打开或折叠,也能够实现四个第三叶片135同时打开或折叠。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只示出第一桨叶的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之间设置的弹簧140,对于第一叶片133与第二叶片134之间的弹簧140的设置方式和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之间的弹簧140的设置方式相同,对于第二桨叶、第三桨叶和第四桨叶中的弹簧140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桨叶中的弹簧140的设置方式相同。第一叶片133与第二叶片134之间设置有弹簧140,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之间设置有弹簧140。

在第一叶片133与第二叶片134之间设置弹簧140,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当释放第一钢索141时,第二叶片134在弹簧140的弹力作用下能够迅速打开,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一致;在第二叶片134与第三叶片135之间设置弹簧140,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当释放第二钢索142时,第三叶片135在弹簧140的弹力作用下能够迅速打开,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叶片133的长度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弹簧140可以采用现有的板簧或压缩弹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承重轴内管102上设置有卡槽138,桨轴105在垂直状态时能够卡设于卡槽138中。

在空中飞行时,桨轴105处于垂直状态,即桨轴105的轴线垂直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通过在承重轴内管102上设置卡槽138,能够将桨轴105卡在卡槽138中,有效防止桨轴105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径向晃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平稳地飞行。

在水中航行之前,可以先通过观察卡槽138的位置,确定桨轴105处于垂直状态时,桨轴105的轴线与水面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桨叶106的形式和数量不仅局限于上述一种,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其他形式和数量的桨叶106,用以实现既能够卡在轮胎103内部,又能够为航行提供较大动力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和数量的桨叶106本实施例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装置,适用于水陆两用车、水陆两用飞机等。

实施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轮胎装置在飞行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参见图11所示,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轮胎装置,该实施例的轮胎装置描述了转换机构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转换机构包括电机143和第二伸缩装置,电机143与承重轴内管102铰接,作为优选,承重轴内管1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电机143通过支架121与承重轴内管102铰接,电机143的动力输出轴与桨轴105传动连接;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电机143铰接,第二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承重轴内管102铰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伸缩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伸缩装置相同。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均为液压缸,还包括供油装置,供油装置用于向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供油,供油和回油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供油和回油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在飞行初始状态时,供油装置向第一伸缩装置供油,使得第一活塞杆108伸出,同时使得承重轴内管102与螺旋桨一起向远离轮胎103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二活塞杆130伸出,使得桨轴105能够绕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桨轴105绕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的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在进入飞行状态时,释放第一钢索141和第二钢索142,使得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打开,电机143驱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空中飞行。

在水中航行时,供油装置向第一伸缩装置供油,使得第一活塞杆108伸出,同时使得承重轴内管102与螺旋桨一起向远离轮胎103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二活塞杆130伸出,使得桨轴105能够绕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垂直;同时释放第一钢索141和第二钢索142,使得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打开,电机143驱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水中航行。

在陆地行驶时,第二活塞杆130收缩,使得桨轴105能够沿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直到桨轴105的轴线与承重轴外管101的轴线重合,然后第一活塞杆108收缩,同时收缩第一钢索141和第二钢索142,使得第二叶片134和第三叶片135折叠,以使承重轴内管102与螺旋桨一起进入轮胎103的内部,电机143驱动螺旋桨旋转,由于第二叶片134设置有凸出部136,轮胎103的内部设置有与凸出部136相配合的凹槽137,凸出部136能够卡在凹槽137中,桨叶106的旋转能够带动轮胎103的转动,从而使得汽车能够在陆地上行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

作为优选,轮胎装置为四个。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汽车,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装置,不仅能够在陆地上行驶,而且能够在水中航行或在空中飞行,功能全面,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轮胎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汽车,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轮胎装置,不仅能够在陆地上行驶,而且能够在水中航行或在空中飞行,功能全面,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