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杠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381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杠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防护杠为安装于汽车车头或车尾的配件,其作用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的暗转,同时汽车或驾驶员发生冲撞受力时,产生缓冲吸能的效果,从而减少汽车内乘客在发生碰撞时受到伤害。同时,汽车防护杠还能够起到保护行人安全的作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的防护杠为了适配汽车车身外形,或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会使防护杠挡住汽车车头或车尾的某些部件,例如拖车钩、雷达孔或者引擎盖等部件。当用户需要利用到这些部件时,要将防护杠完全拆卸,拆卸过程复杂,占用空间大,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护杠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杠拆卸困难,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护杠装置,包括:

主体;

安装机构,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

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主体相对所述安装机构旋转连接,并通过锁定机构进行锁定,解除所述锁定机构时可使得所述主体相对所述安装机构进行旋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防护杠装置。

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防护杠装置的主体和安装机构连接,使主体可以相对安装机构进行旋转,以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被防护杠装置挡住的部件,避免完全拆卸防护杠装置的复杂过程,节省放置被拆卸下的防护杠装置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连接机构和安装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连接机构和安装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连接机构和安装机构的右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的连接机构和安装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旋转后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防护杠装置实施例包括主体10、安装机构20和连接结构30。

其中,安装机构20用于与车体(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连接机构30用于将主体10相对安装机构20旋转连接,并通过锁定机构40进行锁定,解除锁定机构40时可使得主体10相对安装机构20进行旋转。

其中,连接机构30包括第一连接件301和第二连接件302,第一连接件301和第二连接件302转动配合并分别装配在主体10和安装机构20上。

主体10包括两个侧杆101、连接两个侧杆101的第一连接杆102、第二连接杆103,侧杆101设有第一连接部104,用于连接安装机构20。第一连接部104包括与侧杆10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041、与第一连接板1041固定连接的折弯板1042,第一连接件301装配在折弯板1042上,折弯板1042设有第一固定孔1042a,用于容置锁定机构40。

可选的,两个侧杆101、第一连接杆102和第二连接杆103都为中空的圆柱形管,例如sus304不锈钢管或者sus201不锈钢管,其中,若为sus304不锈钢管则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若为sus201不锈钢管,则对钢管内层进行电泳处理,表面喷黑色漆,例如中光黑漆,或者绵绵漆。

可选的,主体10可以通过开料、弯管、冲孔、焊接、抛光或喷粉的工艺流程进行制备。

可选的,两个侧杆101和第一连接杆102连接呈弧形或u型。

可选的,第一连接杆102设有多个第二固定件1021,第二固定件1021用于将主体10与车体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固定件10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02,另一端设有通孔,可以通过例如螺钉、螺栓等与车体固定。

可选的,第二连接杆103设有踏板1031,踏板1031用于供用户踩踏。其中,踏板103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103,另一侧设有纹理结构,例如圆形或多边形花纹,以增加踏板1031的摩擦力,便于踩踏。

具体的,参见图3至图8,安装机构20包括第二连接部201、与第二连接部201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02。其中,第二连接部201包括第二连接板2011、设于第二连接板2011一侧的第一固定柱2012,第二连接件302装配在第二连接板2011的另一侧上;第二连接板2011设有第二固定孔2011a、限位口2011b,第二固定孔2011a用于容置锁定机构40,限位口2011b用于在主体10相对安装机构20旋转至预定角度时抵接折弯板1042,以使所述主体不再转动。第三连接部202包括第三连接板2021、与第三连接板2021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板2022,第三连接板2021设有第三固定孔,用于与第一固定柱2012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2022设有第四固定孔2022a,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301可以为第一圆柱体,第二连接件302可以为中空的第二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套接在第一圆柱体上以实现第一连接件301和第二连接件302的转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01、第二连接件302分别设置于折弯板1042和第二连接板2011靠近第一连接杆102的一端,以使得主体10的第二连接杆103可以向远离安装机构20的方向转动。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301、第二连接件302还可以分别设置于折弯板1042和第二连接板2011靠近第二连接杆103的一端,以使得主体10的第一连接杆102可以向远离安装机构20的方向转动;第一连接件301还可以设置于两个侧杆101的其中一个侧杆的折弯板1042上,第二连接件302还可以设置于对应的第二连接板2011靠近侧杆101的一端,以使得主体10可以向远离未设置第一连接件301的另一个侧杆的方向转动。

可选的,第二连接部201可以由钢材,例如q235a10mm碎板,采用激光割工艺和车床加工等方法制成。例如通过激光割、铣加工、攻牙、焊接、喷粉等工艺流程制成。

可选的,第三连接部202可以由钢材,例如q235a10mm碎板,采用激光割工艺等方法制成。例如通过激光割、焊接、喷粉等工艺流程制成。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可以通过螺钉2013、对应的第一螺母2014等固定。

锁定机构40包括扳动件401、与扳动件4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402、与第一固定件402套接的第一垫圈403,第一垫圈403设有凹槽,凹槽与扳动件401配合以固定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1。

可选的,扳动件401通过螺栓4041、第二螺母4042和第二垫圈4043等固定连接。第一垫圈403还包括第一垫圈部4031、第二垫圈部4032、第三垫圈部4033和第四垫圈部4034,其中,第四垫圈部4034上设有凹槽,与扳动件401抵接以固定锁定机构40。

可选的,扳动件401可以为铝把手或钢把手,第一固定件402可以为m12螺杆,第一垫圈403可以为pom垫圈,螺栓4041可以为m8内六角螺栓,第二螺母4042可以为m8螺母。

具体的,参见图2至图4、图9,当汽车正常使用时,锁定机构40将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固定连接,以使得防护杠装置的主体10固定于车体;当需要使用被防护杠装置挡住的汽车部件或其他情况时,通过转动扳动件401快速解除锁定机构40,使得主体10的第二连接杆103可以向远离安装机构20的方向转动,直至主体10转动至预定角度,第二连接部201的限位口2011b抵接折弯板1042,使主体10不再转动,被防护杠装置挡住的汽车部件显露,便于用户进行其他操作。

可选的,预定角度可以为9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防护杠装置的主体和安装机构连接,使主体可以相对安装机构进行旋转,以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被防护杠装置挡住的部件,避免完全拆卸防护杠装置的复杂过程,节省放置被拆卸下的防护杠装置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汽车实施例包括上述的防护杠装置。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护杠装置的结构参见上述防护杠装置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防护杠装置的主体和安装机构连接,使主体可以相对安装机构进行旋转,以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被防护杠装置挡住的部件,避免完全拆卸防护杠装置的复杂过程,节省放置被拆卸下的防护杠装置占用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