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液压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023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车体液压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车体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急打方向、转弯、颠簸往往导致车体向一侧倾斜,严重的甚至导致侧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体液压平衡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地利用液压减少重心发生严重偏移甚至是侧翻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车体液压平衡装置,包括左液压箱体,右液压箱体,所述的左液压箱体通过左液压活塞分成左上液压室、左下液压室;右液压箱体通过右液压活塞分成右上液压室、右下液压室;左上液压室与右下液压室通过左上右下高压连接管连通;左下液压室与右上液压室通过左下右上高压连接管连通;左上液压室的活塞杆向上设置,右下液压室的活塞杆向下设置,左上液压室、右下液压室内的活塞杆与车体连接;左下液压室的底部、右上液压室的顶部与车轴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液压箱体,右液压箱体,将两个箱体分别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两侧,车辆转弯或单侧颠簸时,单侧所承受的瞬时压力可通过本装置传导给另一侧,另外,由于本系统的液压箱体的存在,悬架弹簧被压缩储存的势能不会瞬时释放,避免弹性张力时该侧车体突然向上运动,发生侧翻。

所述的左上活塞杆、右下活塞杆均通过连接座、连接杆与车体连接,连接座上设有连接孔,连接杆的端头设有限位栓、固定栓,连接座固定在限位栓与固定栓之间。

通过设置连接杆,可以利用限位栓调整连接杆的连接的长度,调节平衡后,利用固定栓对连接杆进行固定,方便本装置的调节使用。

所述的左下液压室的底部与车轴的上端面连接固定,右上液压室的顶部与车轴的下端面连接固定。上述连接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左右两侧轴与车体的底部之间的连接间距保持相近,使车体在转弯或颠簸时能有效减少车体倾斜的程度,减少货物侧倾倒塌、车辆侧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上活塞杆;2-左上液压室;3-左下液压室;4-左上右下高压连接管;5-左下右上高压连接管;6-右上液压室;7-右下液压室;8-右下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体液压平衡装置,由左液压箱体,右液压箱体组成;左液压箱体通过左液压活塞分成左上液压室2、左下液压室3;右液压箱体通过右液压活塞分成右上液压室6、右下液压室7;左上液压室2与右下液压室7通过左上右下高压连接管4连通;左下液压室3与右上液压室6通过左下右上高压连接管5连通;左上液压室2的左上活塞杆1向上设置,右下液压室7的右下活塞杆8向下设置,左上活塞杆1、右下活塞杆8均与车体连接;左下液压室3的底部、右上液压室6的顶部与车轴连接固定。

所述的左上活塞杆1、右下活塞杆8均通过连接座、连接杆与车体连接,连接座上设有连接孔,连接杆的端头设有限位栓、固定栓,连接座固定在限位栓与固定栓之间。

通过设置连接杆,可以利用限位栓调整连接杆的连接的长度,调节平衡后,利用固定栓对连接杆进行固定,方便本装置的调节使用。

所述的左下液压室3的底部与车轴的上端面连接固定,右上液压室6的顶部与车轴的下端面连接固定。上述连接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左右两侧轴与车体的底部之间的连接间距保持相近,使车体在转弯或颠簸时能有效减少车体倾斜的程度,减少货物侧倾倒塌、车辆侧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液压箱体,右液压箱体,将两个箱体分别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两侧,车辆转弯或单侧颠簸时,单侧所承受的瞬时压力可通过本装置传导给另一侧,另外,由于本系统的液压箱体的存在,悬架弹簧被压缩储存的势能不会瞬时释放,避免弹性张力时该侧车体突然向上运动,发生侧翻。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