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腔装配式阻隔发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928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汽车空腔装配式阻隔发泡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腔填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腔装配式阻隔发泡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车身结构设计,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空腔连通车内外,从而导致车外的灰尘、水汽、气流、噪声和热量等环境因素进入车内,即车身泄露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汽车的密封性和舒适感,设计人员设计了各种密封结构,以防止外部环境因素进入车身内部,其中汽车的空腔填充技术,就是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

汽车的空腔填充技术一般分为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和注入式填充材料。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是在骨架体上设置发泡体,通过组装方式安装在空腔内,并通过后期加热促使发泡体发泡膨胀填充满空腔,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而注入式填充材料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流体状的发泡材料填充满空腔,并通过后期加热促使发泡体发泡膨胀填充满空腔,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其中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其具有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能节省大量发泡材料的优点。但是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其中间骨架体为薄板,吸音效果没有注入式空腔填充材料的吸音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吸音效果优的汽车空腔装配式阻隔发泡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骨架体和发泡体;所述骨架体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侧面;所述发泡体沿着侧面包覆在骨架体上;骨架体未被发泡体包覆的部分上设有吸音棉。

上述吸音棉通过粘贴与前表面和后表面连接。

上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均至少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吸音棉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

作为变形,上述骨架体未被发泡体包覆的部分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贯通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吸音棉固定设置在安装通槽内。

上述吸音棉上设有吸音孔,吸音棉的内部设有吸音腔;所述吸音孔与吸音腔相通。

上述吸音棉的内部设有吸音腔;所述吸音棉位于骨架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两端设有吸音孔;所述吸音孔与吸音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骨架体上设置吸音棉能改变装配式空腔阻隔发泡件的吸音效果不如注入式空腔填充材料吸音效果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可以吸收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噪音,提高乘坐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通槽是的吸音棉可以吸收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噪音;

(4)本实用新型中吸音棉的结构设计能有效提高吸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音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吸音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骨架体1和发泡体2;所述骨架体1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侧面;所述发泡体2沿着侧面包覆在骨架体1上;骨架体1未被发泡体2包覆的部分上设有吸音棉3。

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上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吸音棉2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

所述吸音棉3上设有吸音孔31,吸音棉3的内部设有吸音腔32;所述吸音孔31与吸音腔32相通。

(实施例二)

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骨架体1和发泡体2;所述骨架体1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侧面;所述发泡体2沿着侧面包覆在骨架体1上;骨架体1未被发泡体2包覆的部分上设有吸音棉3。

所述骨架体1未被发泡体2包覆的部分设有两个安装通槽;所述各安装通槽贯通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各安装通槽均固定设有吸音棉3。

所述吸音棉3的内部设有吸音腔32;所述吸音棉3位于骨架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两端设有吸音孔31;所述吸音孔31与吸音腔32相通。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具有骨架体1和发泡体2;所述骨架体1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侧面;所述发泡体2沿着侧面包覆在骨架体1上;骨架体1未被发泡体2包覆的部分上设有吸音棉3。

所述吸音棉3通过粘贴与前表面和后表面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