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10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



背景技术:

万向轮又称活动脚轮,他的结构允许水平360度旋转,广泛应用于工业推车、柜子、箱包、电器和机械设备之中给移动载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双轮万向轮在载体的运动方向变化大于90度时(即为钝角时)万向轮也要变化相应的角度,而不能按其补角变化,这使万向轮的换向角度大、换向时间增加、所受力矩增大、磨损增加、寿命减小,从而容易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使万向轮的换向角度仅为锐角、换向时间减小、所受力矩减小、磨损减小、寿命增长,从而保证万向轮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其包括外筒、内筒,该外筒和内筒通过上下两组大滚珠定位;该外筒上设有两组轮子安装座,该两组轮子安装座上各安装有一个轮子;该内筒上设有两个固定轴安装孔,该固定轴安装孔中安装有用来与载体相连的固定轴,该固定轴通过其与内筒之间的两组小滚珠定位。

进一步的,该内筒通过螺纹与内筒盖相连接。

进一步的,该固定轴安装孔到内筒中心轴有一定的偏心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当载体运动方向变化角度为锐角时,万向轮的变化角度为锐角;当载体运动方向变化角度为钝角时,万向轮的变化角度为其补角(即为锐角);从而使万向轮的变化角度永远为锐角,解决了万向轮换向时角度大、换向时间长、所受力矩大、磨损大、寿命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筒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筒C-C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筒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轴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外筒1,内筒2,轮子安装座3,轮轴4,轮子5,内筒盖6,固定轴7,固定轴第一安装孔8,固定轴第二安装孔9,内螺纹10,外螺纹11,小滚珠12,小滚珠内滚道13,小滚珠外滚道14,大滚珠15,大滚珠内滚道16,大滚珠外滚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锐角换向万向轮,其包括外筒1、内筒2,该外筒1和内筒2通过上下两组大滚珠15定位。该外筒1上设有两组轮子安装座3,该两组轮子安装座3上各安装有一个轮子5,该轮子5通过轮轴 4安装在该轮子安装座3上;该内筒2上设有固定轴第一安装孔8和固定轴第二安装孔9,该固定轴第一安装孔8和固定轴第二安装孔9中安装有用来与载体相连的固定轴7,该固定轴7通过其与内筒2之间的两组小滚珠12定位,该内筒2 通过内筒2上的内螺纹10和内筒盖6上的外螺纹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内筒2可绕偏置的固定轴7转动,外筒1可绕内筒2转动,当载体运动方向变化角度为锐角时,内筒2先绕固定轴7转动相应的锐角,然后外筒1再绕内筒2转动相应的锐角即可;当载体运动方向变化角度为钝角时,内筒2先绕固定轴7转动相应的钝角,然后外筒1再绕内筒2转动相应钝角的补角角(即为锐角)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蕴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