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4281发布日期:2018-06-02 04:4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乘员对座椅空间的不同需求,座椅底部通常设置汽车座椅滑轨总成。

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滑轨总成通常包括与座椅连接的内滑轨、与车底板连接的外滑轨以及用于锁止内滑轨和外滑轨使内滑轨和外滑轨相对固定的锁止机构,可以通过解锁锁止机构,使内滑轨连同座椅沿外滑轨滑移,以获得需求的座椅空间。

现有技术中的锁止机构,动作状态下易与设置在滑轨行程范围内的外滑轨底板上的零部件(比如与车底板连接用的孔位、接口等)产生干涉,既不便于各零部件的布置,也会影响锁止机构正常的锁止和解锁功能的实现、以及锁止和解锁过程动作的顺畅性。

有鉴于此,开发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使其锁止机构锁止和解锁过程顺畅灵活,且便于外滑轨上其他各零部件的布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总成,所述滑轨总成包括内滑轨、外滑轨和锁止机构,所述内滑轨包括两个内滑轨内侧板,所述外滑轨包括两个外滑轨内侧板;所述内滑轨内侧板形成有内滑轨内齿孔,所述外滑轨内侧板形成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外滑轨齿孔;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竖直贯穿所述内滑轨轨面的转轴、固套于所述转轴底端的锁卡;所述锁卡具有锁齿,所述锁齿穿过所述内滑轨齿孔;

所述转轴能够绕其轴线旋转,使所述锁齿的穿过端卡入对应的所述外滑轨齿孔实现锁止功能以及使所述锁齿的穿过端脱出对应的所述外滑轨齿孔实现解锁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将齿孔设置于所述内滑轨内侧板和所述外滑轨内侧板,而与车底板连接用的孔位和接口仍然设置于外滑轨的底板,由于所述内滑轨内侧板和所述外滑轨内侧板上不需要设置其他连接孔位或者接口,因而相比背景技术而言,可以规避齿孔与其他连接孔位或接口位置冲突致使其他连接孔位或接口不易布置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其锁止机构包括竖直贯穿所述内滑轨轨面的转轴,锁卡固套于所述转轴底端;所述转轴绕其轴线旋转,所述锁卡随之转动。也就是说,所述锁卡是通过在平行于内滑轨轨面的在水平平面内转动来带动锁齿卡入和脱出对应的外滑轨齿孔的。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通过将锁止机构的锁卡设置在水平平面内转动,锁卡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外滑轨的底板保持一定的距离,由此可以规避锁卡不能完全脱离齿孔致使无法正常实现解锁功能的问题,以及内滑轨连同座椅沿外滑轨移动过程中锁卡被外滑轨底板上固定的一些高度较高的零部件挡住、致使内滑轨和座椅移动不顺畅甚至无法继续移动至需求位置的问题,使锁止机构的锁止和解锁过程顺畅灵活。

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外滑轨包括两外滑轨外侧板,所述传动件一端固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另一端延伸至一所述外滑轨外侧板之外;

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内滑轨的操纵柄,所述操纵柄转动过程中能够抵触所述传动件,使所述传动件连同所述转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传动板铆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板与所述操纵柄相抵触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为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由所述转轴顶端向一所述外滑轨外侧板之外弯折而成。

可选地,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操纵柄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平板、固接于所述平板一侧的立板以及固设于所述立板的连接轴;

所述平板固接所述内滑轨的轨面的状态下,所述立板位于一所述外滑轨外侧板之外,所述连接轴自所述立板表面向外延伸;所述操纵柄的中部套于所述连接轴,且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平板连接有所述立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延伸至所述立板之外,用于限定所述操纵柄的转动量,以防止所述锁齿脱出所述内滑轨齿孔。

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锁卡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一端固接所述内滑轨,另一端固接所述锁卡。

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竖直贯穿所述内滑轨轨面、且固接所述内滑轨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有用于插设所述转轴的导向孔,所述转轴在所述导向孔内绕其轴线旋转。

可选地,两所述内滑轨内侧板均形成有所述内滑轨内齿孔,所述锁卡的两侧均形成有所述锁齿,位于两侧的所述锁齿的端部分别穿过对应侧的所述内滑轨内齿孔;两所述外滑轨内侧板均形成有所述外滑轨齿孔,锁止状态下,位于两侧的所述锁齿的穿过端分别卡入对应侧的所述外滑轨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内滑轨、外滑轨和锁止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锁止机构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止机构的传动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连接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图7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内滑轨,11内滑轨内侧板,111内滑轨齿孔,2外滑轨,21外滑轨内侧板,211外滑轨齿孔,22外滑轨外侧板;

3锁止机构,31转轴,32锁卡,321锁齿,33传动件,34复位弹簧,35导向件,351环状凸台;

4操纵机构,41操纵柄,42连接柄;

5连接机构,51平板,52立板,53连接轴,5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滑轨、外滑轨和锁止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所述滑轨总成包括相互配合的内滑轨1和外滑轨2以及用于锁止两者的锁止机构3。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总成具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内滑轨1和外滑轨2,每组内滑轨1和外滑轨2对应设置一个锁止机构3。

并且,所述内滑轨1包括两个内滑轨内侧板11,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滑轨1的截面外形呈“几”字形,组成“几”字形的较高的侧板为所述内滑轨内侧板11。

并且,所述外滑轨2包括两个外滑轨内侧板21和两个外滑轨外侧板22,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滑轨2的截面外形呈“凹”字形,组成“凹”字形的较矮的侧板为所述外滑轨内侧板21,较高的侧板为所述外滑轨外侧板22。

并且,所述内滑轨内侧板11上形成有内滑轨齿孔111,所述外滑轨内侧板21形成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外滑轨齿孔211。在具体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内滑轨齿孔111,且三个内滑轨齿孔111集中排布于所述内滑轨1的中部,应当理解,内滑轨齿孔111的数目设置并不局限于三个,其具体设定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改变。所述外滑轨齿孔211自所述外滑轨2一长度端排布至另一长度端。

如图2所示,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竖直贯穿所述内滑轨1轨面的转轴31、固套于所述转轴31底端的锁卡32。所述锁卡32具有锁齿321,所述锁齿321的端部穿过所述内滑轨齿孔111,并称之为穿过端。所述转轴31绕其轴线旋转,所述锁卡32随之在平行于所述内滑轨1轨面的水平平面内转动。

如图3所示,当所述锁卡32转动至所述锁齿321的穿过端卡入对应的所述外滑轨齿孔211时,所述内滑轨1和所述外滑轨2相对固定,实现锁止功能;如图4所示,当所述锁卡32转动至所述锁齿321的穿过端脱出对应的所述外滑轨齿孔211时,所述内滑轨1可以沿所述外滑轨2滑移,实现解锁功能。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将齿孔设置于所述内滑轨内侧板11和所述外滑轨内侧板21,而与车底板连接用的孔位和接口仍然设置于外滑轨2的底板,由于所述内滑轨内侧板11和所述外滑轨内侧板21上不需要设置其他连接孔位或者接口,因而可以规避齿孔与其他连接孔位或接口位置冲突致使其他连接孔位或接口不易布置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其锁卡32是通过在平行于内滑轨1轨面的在水平平面内转动来带动锁齿321卡入和脱出对应外滑轨齿孔211的。通过将锁止机构3的锁卡32设置在水平平面内转动,锁卡32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外滑轨2的底板保持一定的距离,由此可以规避与外滑轨2底板上的在滑轨行程内的零部件产生干涉的问题,从而使锁止机构3的锁止和解锁过程顺畅灵活。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两所述内滑轨内侧板11均形成有所述内滑轨齿孔111;所述锁卡32的两侧均形成有所述锁齿321,位于两侧的所述锁齿321的端部分别穿过对应侧的所述内滑轨内齿孔111。

并且,两所述外滑轨内侧板21均形成有所述外滑轨齿孔211;锁止状态下,位于两侧的所述锁齿321的穿过端分别卡入对应侧的所述外滑轨齿孔211。这种设置利于提高锁止机构3锁止的可靠性。

当然,仅一侧的所述内滑轨内侧板11和同侧的所述外滑轨外侧板22设置所述内滑轨齿孔111和所述外滑轨齿孔211,相应的,所述锁卡32的仅一侧形成有所述锁齿321也是可以的。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锁止机构3还包括传动件33;所述传动件33一端固接所述转轴31的顶端,另一端延伸至一所述外滑轨外侧板22之外。并且,如图1所示,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操纵机构4,所述操纵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内滑轨1的操纵柄41。

当需要调节座椅空间时,操纵操纵柄41转动,使操纵柄41抵触所述传动件33,使所述传动件33带动所述转轴31绕其轴线旋转,直至使所述锁齿321脱出对应的外滑轨齿孔211,即锁止机构3处于解锁状态;然后沿所述外滑轨2移动所述内滑轨1,与所述内滑轨1相连的座椅随之移动,由此达到调节座椅空间的目的。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锁止机构3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锁卡32的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套设于所述转轴31,且一端固接所述内滑轨1,另一端固接所述锁卡32。当将座椅调节至需求位置时,锁卡32在复位弹簧34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直至锁齿321卡于对应的内滑轨齿孔111和外滑轨齿孔211,即复位至锁止机构3处于锁止状态。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锁止机构3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内滑轨1轨面、且固接于所述内滑轨1的导向件35;所述导向件35设置有用于插设所述转轴31的导向孔,所述转轴31在所述导向孔内绕其轴线旋转。

通过所述导向件35导向所述转轴31绕其轴线的旋转,可以防止转轴31旋转过程中偏离轴线致使与之固接的锁卡32的转动不再处于水平平面以至造成与设置于外滑轨2的其他零部件干涉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35为柱形,其顶端设置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台351。所述环状凸台351位于所述内滑轨1的轨面之上,并与所述内滑轨1的轨面相焊接,所述导向件35的底端向下贯穿出所述内滑轨1的轨面。上述复位弹簧34外套于所述导向件35。

请参考图1、图5和图6,图5为图2中所示锁止机构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锁止机构的传动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更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传动件33可以为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转轴31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传动板铆接。当然,所述传动板与所述转轴31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铆接,其他的固接方式,比如焊接也是可以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板与所述操纵柄41相抵触的表面设置为弧面。请一并参考图1,以便于理解。这种设置方式,便于减少传动板与操纵柄41接触面间的摩擦,而且更便于两者之间抵触力的有效传递。

更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传动件33可以为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为所述转轴31的顶端向一所述外滑轨外侧板22之外弯折而成,也就是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转轴31一体成型。当然,将两者独立设置,并通过焊接、销接等方式将两者固定也是可以的。

请参考图1和图7,图7为图1所示连接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操纵柄41的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平板51、固接于所述平板51一侧的立板52以及固设于所述立板52的连接轴53。如图7所示,所述平板51固接于所述内滑轨1的轨面,所述立板52位于一所述外滑轨外侧板22之外,所述连接轴53自所述立板52表面向外延伸。所述操纵柄41的中部套于所述连接轴53,且能够绕所述连接轴53转动。

如图1所示,当需要调节座椅空间时,可以按图示箭头方向翻转所述操纵柄41远离锁止机构3的传动件33的一端,所述操纵柄41的另一端抵触锁止机构3的传动件33,直至使锁止机构3处于解锁状态。当调节到位后,松开所述操纵柄41,锁止机构3的转轴31在上述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复位,相应的,与转轴31相连的传动件33抵触所述操纵柄41复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两组内滑轨1和外滑轨2各对应一个连接机构5和一个操纵柄41,且两操纵柄41通过连接柄42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一并操纵两个操纵柄41,使两组内滑轨1和外滑轨2同时处于解锁状态,便于座椅调节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5中,所述平板51连接有所述立板5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54;所述限位板54延伸至所述立板52之外,用于限定所述操纵柄41的转动量,防止所述锁齿321脱出所述内滑轨齿孔111。

也就是说,操纵柄41转动至所述锁齿321脱出所述外滑轨齿孔211时,操纵柄41抵触于所述限位板54不再继续转动。如此设置,当自解锁状态回位到锁止状态时,仅需要保证锁齿321与外滑轨齿孔211两者对齐即可,而且便于节省不必要的操纵柄41旋转行程,使座椅调节过程更加省力高效。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座椅滑轨总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