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785发布日期:2019-09-29 14:2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车悬架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



背景技术:

纯电动城市客车(电车)是纯电动绿色交通工具,其底盘是消化吸收国内外客车底盘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制而成的,底盘包括可提升车身稳定性的悬架结构,悬架结构又分为分布在车辆前桥、后桥的前悬架总成、后悬架总成。为适应目前市场需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的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的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和后桥结构,其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梁结构,所述梁结构的中部和车辆的后桥结构连接,各梁结构中部还通过后推力杆结构和车辆的车架连接,在梁结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后气囊总成,所述后气囊总成设置为空气弹簧结构,各后气囊总成侧部均连接有后减振器结构,所述后减振器结构和车辆的车架连接,两个梁结构之间还连接有后稳定杆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气囊总成包括后气囊储气筒和后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后空气弹簧主体和对应梁结构相连,所述后气囊储气筒接收外界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后空气弹簧主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后气囊总成连接有后高度阀,所述后高度阀和对应后空气弹簧主体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结构设置为C型梁结构,对应的后气囊总成安装在梁结构的端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稳定杆结构设置为C型结构,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两端端部分别和梁结构连接,所述后稳定杆结构中部通过后吊杆结构和车架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其整体设置为空气悬架结构,主要设置有减振器、稳定杆、推力杆和梁组合等结构,各个结构之间配合紧密,气囊总成可以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浮动调节,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起到了减振的效果,而且减振器结构的设置也进一步提升了减振效果,空气悬架给予了汽车更多的灵性,当你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配合车辆自身的控制单元会使悬架变软来提高车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纯电动城市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后桥结构、后悬架总成二者和车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后桥结构和后悬架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后悬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0、车架;300、后桥结构;500、后悬架总成;510、梁结构;520、后推力杆结构;530、后气囊总成;540、后减振器结构;550、后稳定杆结构;560、后高度阀;570、后吊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500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100和后桥结构300,其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一对梁结构510,所述梁结构510的中部和车辆的后桥结构300连接,各梁结构510中部还通过后推力杆结构520和车辆的车架100连接,在梁结构510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后气囊总成530,所述后气囊总成530设置为空气弹簧结构,各后气囊总成530侧部均连接有后减振器结构540,所述后减振器结构540和车辆的车架100连接,两个梁结构510之间还连接有后稳定杆结构550。

在本实用新型中,后悬架总成500用于连接车架100和车辆后桥,空气弹簧是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充入压缩空气,利用气体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

本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悬架总成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减振效果好,稳定性好,还能提升车辆舒适性,其整体设置为空气悬架结构,主要设置有减振器、稳定杆、推力杆和梁组合等结构,各个结构之间配合紧密,气囊总成可以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浮动调节,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起到了减振的效果,而且减振器结构的设置也进一步提升了减振效果,空气悬架给予了汽车更多的灵性,当你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配合车辆自身的控制单元会使悬架变软来提高车子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优选后气囊总成530包括后气囊储气筒和后空气弹簧主体,所述后空气弹簧主体和对应梁结构510相连,所述后气囊储气筒接收外界送来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入后空气弹簧主体中。

工作时,可利用空压机供气给气囊储气筒,气囊储气筒的将压缩的空气送到空气弹簧中,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放气,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后气囊总成530连接有后高度阀560,所述后高度阀560和对应后空气弹簧主体对接。

高度阀可控制对应空气弹簧充放气,本实用新型在车轮附近设有车高传感器(高度阀),按高度阀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放气,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

优选地,梁结构510设置为C型梁结构510,对应的后气囊总成530安装在梁结构510的端部位置。

左右对称的C型梁组合配合气囊总成的设置,使得整体悬架系统减振效果理想,行驶稳定,还能减少零件之间的相互干涉影响,两个C型的梁之间安装空间设置更灵活。

进一步的,为提升安装的可靠性以及整体稳定性,优选后吊杆结构570设置为对称的两个,后稳定杆结构550设置为C型结构,所述后稳定杆结构550两端端部分别和梁结构510连接,所述后稳定杆结构550中部通过后吊杆结构570和车架100连接,使得后稳定杆结构550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为进一步提升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紧凑性,并保证整体悬架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各梁结构510上的后推力杆结构520设置在面朝另一个梁结构510的侧部位置,上述后桥结构300优选连接有两个后推力杆结构520,所述后桥结构300上的后推力杆结构520设置在两个梁结构510之间,所述后稳定杆结构550也设置在两个梁结构510之间。

加上梁结构510上的两个后推力杆结构520,四个后推力杆布置在同一侧位置,而后稳定杆布置的相对的另一侧位置,形成左右分布布局,整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更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