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0544发布日期:2021-04-02 10:2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离合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减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相关的法规要求日益严格,电驱动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越来越多。在电驱动汽车的传动系统中,留给减速器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其结构尽可能紧凑,并能同时实现很大的速比来满足动力性要求。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挡减速器已经不满足电驱动系统对效率和动力性的需求,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动力总成的效率,可以发掘整车的续航潜力,因此电机的减速器成为重要的潜力挖掘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动力总成的效率的双离合减速器。

本发明提供的双离合减速器包括所述双离合减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双排行星轮和差速器,所述双离合器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输入动力至所述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与所述双排行星轮连接,所述双排行星轮与所述差速器连接,所述双排行星轮通过与所述双离合器结合将动力以不同速比输出至所述差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和第二离合,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和所述第二离合连接,所述电机能够将动力输入至所述第一离合或所述第二离合。

进一步地,所述双离合器还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离合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离合连接,动力能够由所述第一离合输入至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由所述第二离合输入至所述第二输入轴。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行星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齿圈,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双离合器连接,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齿圈啮合,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齿圈啮合并绕所述齿圈公转。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动力能够由所述第一输入轴输入至所述第一主动轮或由所述第二输入轴输入至所述第二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固连,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动力能够由所述第一主动轮输入至所述第一从动轮或由所述第二主动轮输入至所述第二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行星轮还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架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差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沿所述双离合器的径向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输入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外。

进一步地,所述齿圈与减速器壳体的内壁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集成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上。

本发明的双离合减速器将双离合器和双排行星轮相结合,不同的输入轴与具有差异化系数的主动轮结合来实现不同速比,节约了轴向空间,同时兼顾了传动系统对大扭矩和高效率的要求,具有更广泛的适配性,可以在不同的动力总成架构广泛适配,并能兼顾电机效率和动力输出,提高传动系统的动力性及经济性,从而提升了整车的效率和续航能力;本发明的行星架集成于差速器壳体上,行星架输出的扭矩直接由差速器的壳体输出至轮端,传递路径简洁,省去了传统减速器的主减速齿轮副和相应的支撑结构,实现空间紧凑和轻量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离合减速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双离合减速器包括双离合器1、双排行星轮2和差速器3,双离合器1与电机连接,电机输入动力至双离合器1,双离合器1与双排行星轮2连接,双排行星轮2与差速器3连接。

进一步地,双离合器1包括第一离合11和第二离合12,电机分别与第一离合11和第二离合12连接,电机能够将动力输入至第一离合11或第二离合12。双离合器1通过控制第一离合11或第二离合12的结合与分离来控制动力的传递路线。

进一步地,双离合器1还包括第一输入轴13和第二输入轴14,第一输入轴13与第一离合11连接,第二输入轴14与第二离合12连接,动力能够由第一离合11输入至第一输入轴13或由第二离合12输入至第二输入轴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轴13与第二输入轴14沿双离合器1的径向同轴设置,第二输入轴14套设于第一输入轴13外。

进一步地,双排行星轮2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齿圈25,主动轮与双离合器1连接,从动轮分别与主动轮和齿圈25啮合,从动轮与齿圈25啮合并绕齿圈25公转。在本实施例中,齿圈25与减速器壳体的内壁固连,相较于传统的减速器,省去了主减速齿轮副和相应的支撑结构,实现了空间紧凑和轻量化。

进一步地,主动轮包括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22,第一主动轮21与第一输入轴13连接,第二主动轮22与第二输入轴14连接,动力能够由第一输入轴13输入至第一主动轮21或由第二输入轴14输入至第二主动轮22。具体地,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22使用差异化的参数来实现两个挡位较大的速比差,具有极强的适配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轮21的时速比较小,第二主动轮22的时速比较大。

进一步地,从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23和第二从动轮24,第一从动轮23与第二从动轮24同轴固连,第一从动轮23与第一主动轮21连接,第二从动轮24与第二主动轮22连接,动力能够由第一主动轮21输入至第一从动轮23或由第二主动轮22输入至第二从动轮24。

进一步地,双排行星轮2还包括行星架26,行星架26设于从动轮上,行星架26与差速器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行星架26设于第一从动轮23上,行星架26还集成于差速器3的壳体上,行星架26输出的扭矩直接由差速器3壳体输出至车轮端,传递路径简洁,实现空间紧凑和轻量化。

具体地,本发明的双离合减速器由双离合器1控制动力的传递路线,当双离合器1的第一离合11结合时,则为第一工况,动力全部由第一输入轴13进行传递;当双离合器1的第二离合12结合时,则为第二工况,动力全部由第二输入轴14传递。

在第一工况下,动力由第一输入轴13传递至第一主动轮21,第一主动轮21带动第一从动轮23旋转,第一从动轮23绕齿圈25公转,第一从动轮23带动行星架26公转,位于差速器3壳体上的行星架26输出动力至车轮端。

在第二工况下,动力由第二输入轴14传递至第二主动轮22,第二主动轮22带动第二从动轮24旋转,第二从动轮24带动第一从动轮23绕齿圈25公转,第一从动轮23带动行星架26公转,位于差速器3壳体上的行星架26输出动力至车轮端。

在倒挡工况下,电机反转,动力由第二输入轴14传递至第二主动轮22,第二主动轮22带动第二从动轮24旋转,第二从动轮24带动第一从动轮23绕齿圈25公转,第一从动轮23带动行星架26公转,位于差速器3壳体上的行星架26输出动力至车轮端。

综上,本发明的双离合减速器将双离合器和双排行星轮相结合,不同的输入轴与具有差异化系数的主动轮结合来实现不同速比,节约了轴向空间,同时兼顾了传动系统对大扭矩和高效率的要求,具有更广泛的适配性,可以在不同的动力总成架构广泛适配,并能兼顾电机效率和动力输出,提高传动系统的动力性及经济性,从而提升了整车的效率和续航能力;本发明的行星架集成于差速器壳体上,行星架输出的扭矩直接由差速器的壳体输出至轮端,传递路径简洁,省去了传统减速器的主减速齿轮副和相应的支撑结构,实现空间紧凑和轻量化。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