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馈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50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反馈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反馈性能的刹车装置。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越来越多,交通安全问题已日趋重要。根据权威统计,目前全球因交通肇事死亡的人数仅次于死于癌症的疾病患者,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号杀手”。交通肇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机动车刹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目前现有的机动车普遍采用传统的抱闸刹车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制动效果好、刹车距离短,但由于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车速较快、惯性大,在采用此法刹车时,极易出现“跑偏、打滑”现象,司机往往缺乏处理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因此极易发生车祸。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过程平稳、安全,制动效果好的自反馈刹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反馈控制电路和刹车执行机构两部分,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与刹车执行机构的电机相连,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线轮,线轮上固定并缠绕有刹车线,刹车线上通过滑轮连接刹车摇臂。
使用本发明时,机动车正常行驶时,反馈控制电路检测车轮转动信号,指示灯亮为刹车作好准备工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刹车执行机构上的电机在反馈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多次正反转动,并通过传动装置由线轮上固定的刹车线带动刹车摇臂多次抱闸工作,从而使机动车停止运动。
本发明通过包括控制电路,在刹车时,控制刹车执行机构上的电机多次正反接通工作,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刹车摇臂实施多次刹车,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的一次性抱死刹车方式产生的“跑偏”和“打滑”。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发明刹车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反馈控制电路信号处理单元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反馈电路控制单元电路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反馈控制电路和刹车执行机构两部分,刹车执行机构通过内、外支架3、7与后车轴8固定,内、外支架3、7的小端由螺钉固定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2,内、外支架3、7上转动连接与蜗杆2相配合的蜗轮1,蜗轮1内支架一侧固定线轮5,线轮5上缠绕刹车线6,刹车线6的另一端固定在线轮5的端面上,外支架7安装有蜗轮1的侧由螺钉安装有弹簧片,弹簧片与蜗轮1表面的绝缘片组成反馈控制电路上的限位开关K2,刹车线6通过滑轮与刹车摇臂9联动;反馈控制电路分为信号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两部分,信号处理单元检测与车轮联动由微型电机4改装的运动传感器S的输出信号,并通过三极管B1、B2、B3进行三级放大,与三极管B4相连的电容C2和电阻R5用来调节继电器J1的释放时间以便消除由机动车由于惯性在一次抱死时出现的“跑偏”和“打滑”不安全因素。使用本发明时,当机动车正常行驶时,反馈控制电路中信号处理单元检测运动传感S的输出信号,并经放大器放大处理后使J1吸合此时控制单元中的指示灯D亮,表明刹车机构工作正常,为刹车作好准备;遇到紧急情况,踩下刹车开关K1,继电器J2吸合,继电器J常开触点导通电机4上电正转,通过蜗杆2和蜗轮1传动使线轮5同步,从而使刹车摇臂9制动,如果刹车成功,车轮停止转动,运动传感器S的输出为零,继电器J1、J2断电,同时当外支架内侧的弹簧片与蜗轮1表面上绝缘片相接触使限位开关K2导通,由断电器J2常闭触点及限位开关K2组成的电路导通,使电机4反向转动刹车摇臂9自动回到原位;由于刹车惯性大,车轮将再次转动,运动传感器S产生信号,使继电器J1、J2再次吸合,重复上述制动过程,周而复始直到车轮最终停止转动为止。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反馈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反馈控制电路和刹车执行机构两部分,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与刹车执行机构的电机相连,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线轮,线轮上固定并缠绕有刹车线,刹车线上通过滑轮连接刹车摇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反馈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反馈控制电路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反馈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车执行机构中传动装置为蜗轮和蜗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反馈刹车装置,它包括反馈控制电路和刹车执行机构两部分,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与刹车执行机构的电机相连,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线轮,线轮上固定并缠绕有刹车线,刹车线上通过滑轮连接刹车摇臂。它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刹车过程平稳、安全,制动效果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B60T7/12GK1220954SQ9812105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0日
发明者汤河源 申请人:沈阳信息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