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7480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0003]
【背景技术】
[0004]目前,汽车所使用的安全保护装置,基本为吸收撞击波的保险杠、盖住发动机舱的前机盖、确保驾驶员家庭视线、安装于驾驶室内的保护气囊,它们都是为了确保汽车碰撞时能很好地保护汽车及汽车内驾驶人、乘客的安全。可是,在交通事故中,行人与车辆碰撞时,行人先与汽车的前保险杠碰撞,然后因车速过快而向上弹起,最后造成行人与车体、车辆前机盖或挡风玻璃碰撞,随即再跌落到车辆外部,造成二次伤害的发生,促使行人与车辆碰撞所造成伤害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60%以上,死亡率最高。
[0005]因此,本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汽车的安全保护装置进一步改进。
[0006]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结构紧凑且能使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很好地提供缓冲能力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的汽车保护行人、实用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
[0008]对此,本发明的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紧贴汽车发动机盖外缘的带弹性的至少一层的透明的安全薄膜件、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上的带气源的薄膜分离部件、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车罩上的薄膜提升部件及安装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所述安全薄膜件的前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盖的前端,安全薄膜件尾端连接有能对其收放用的弹性收卷部件,所述弹性收卷部件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的后端,汽车发动机盖的后端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升起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扣装于汽车发动机盖的后端上并与薄膜提升部件的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控制部件分别与薄膜分离部件、薄膜提升部件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从而使安全薄膜件通过薄膜分离部件从汽车发动机盖I上分离并能随着薄膜提升部件向上移动形成安全缓冲墙。
[0009]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汽车发动机盖前端上设有薄膜分离部件安装用的分离安装腔,安全薄膜件覆盖分离安装腔的开口,薄膜分离部件的气源出口对应分离安装腔的开口设置。
[0010]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分离安装腔的开口上安装有可分离的软质填充盖,软质填充盖紧密连接于安全薄膜件的内壁上。
[0011]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薄膜分离部件包括分离气体发生器,分离气体发生器与电子控制部件连接。
[0012]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汽车发动机盖后端的内壁上设有开口的固定架,开口上适配安装有可与固定架分离的活动块,活动块内壁面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提升的提升导辊及与薄膜提升部件的活动端适配安装用的弹性座。
[0013]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提升导辊活动安装用的固定槽及弹性座适配扣接用的定位通槽,固定槽上固定安装有弹性收卷部件,弹性座与薄膜提升部件的推动杆铰接。
[0014]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活动块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进出的导向滑道。
[0015]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薄膜提升部件包括驱动气缸、摇动臂及提升气体发生器,摇动臂固定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车罩内,摇动臂活动端与驱动气缸的缸体适配安装,驱动气缸的推动杆与弹性座铰接,驱动气缸与提升气体发生器连接,提升气体发生器与电子控制部件连接。
[0016]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电子控制部件包括传感装置及微处理装置,微处理装置安装于汽车控制盘上,传感装置安装于汽车上并与微处理装置信号连接,微处理装置分别与分离气体发生器、提升气体发生器连接并驱动它们运行的顺序。
[0017]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前壳体上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差速器上的速度传感器。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汽车发动机盖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使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该安全保护装置的电子控制部件感应后控制薄膜分离部件、薄膜提升部件,促使紧贴于汽车发动机盖表面的安全薄膜件迅速地分离并在发动机盖上方与前挡风玻璃的前方筑起安全缓冲保护墙,使行人先撞击安全缓冲保护墙,让行人得到较大的缓冲力,减少碰撞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降低伤亡率;同时,由于安全薄膜件为带有弹性的含有至少一层以及透明的薄膜,可以保护行人,又可保护汽车的车体、汽车发动机盖及挡风玻璃并不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可靠实用。
[0019]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汽车发动机盖闭合或开启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安全薄膜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1中B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汽车发动机盖闭合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5中C的放大图。
[0026]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7]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薄膜提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8中D的放大图。
[0029]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安全薄膜件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的局部示意图。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与图10示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包括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紧贴汽车发动机盖I外缘的至少一层的安全薄膜件2、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I上的带气源的薄膜分离部件3、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车罩16上的薄膜提升部件4及安装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5。所述安全薄膜件2的前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盖I的前端,安全薄膜件2尾端连接有能对其收放用的弹性收卷部件6。所述弹性收卷部件6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I的后端,汽车发动机盖I的后端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升起用的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扣装于汽车发动机盖I的后端上并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推动杆4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电子控制部件5分别与薄膜分离部件3、薄膜提升部件4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从而使安全薄膜件2通过薄膜分离部件3从汽车发动机盖I上分离并能随着薄膜提升部件4向上移动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8。这样,能使行人先撞击安全缓冲保护墙8,让行人得到较大的缓冲力,较大程度地减少撞击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降低伤亡率。
[0032]参照图3所示,所述安全薄膜件2的层数可选为一层,或为两层,或为三层,或为三层以上。然而,本优化方案的安全薄膜件2的层数选为三层,分别为第一层薄膜21、第二层薄膜22及第三层薄膜23。第一层薄覆盖并紧贴于汽车发动机盖I的外表面,第二层薄膜22与第三层薄膜23均设置于第一层薄膜21上,而且第二层薄膜22可分离连接于第一层薄膜21上。这样,可避免第二层薄膜22过强地粘贴于第一层薄膜21上,方便第二层薄膜22向上提起。以及,第二层薄膜22宽度相对第一层薄膜21的较小,确保第二层薄膜22既能粘于第一层薄膜21上,又能迅速与第一层薄膜21分离而向上提升,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
8。此外第二层薄膜22长度相对第一层薄膜21长,且长出的部分被弹性收卷部件6收起。第三层薄膜23设置于第二层薄膜22的两边上并牢固紧贴于第一层薄膜21上。有效防止第二层薄膜22非正常地从侧边被撕开,提高稳固性,确保使用质量。
[0033]参照图2及图10所示,所述汽车发动机盖I前端上设有薄膜分离部件3安装用的分离安装腔9,安全薄膜件2覆盖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薄膜分离部件3的气源出口对应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设置。所述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上安装有可分离的软质填充盖10,软质填充盖10紧密连接于安全薄膜件2的内壁上。其中,所述薄膜分离部件3包括分离气体发生器31,分尚气体发生器31与电子控制部件5连接。S卩,当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电子控制部件5控制分离气体发生器31运行。分离气体发生器31点火后产生大量气体充滿了分离安装腔9。此时,软质填充盖10受到气压冲击而逐渐脱离开口。由于软质填充盖10的材料较厚,所以不容易被气体冲击波击穿。这时,安全薄膜件2受到软质填充盖10的带动也随着脱离汽车发动机盖I。当气体向四周扩散时,使得安全薄膜件2与汽车发动机盖I表面充入气体,同时在薄膜提升部件4带动向上提升,安全薄膜件2更快速脱离汽车发动机盖I而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8。
[0034]参照图4至图10所示,所述汽车发动机盖I后端的内壁上设有开口的固定架11,开口上适配安装有可与固定架11分离的活动块7。活动块7内壁面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提升的提升导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