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7263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曲面103A。
[0115]代替通孔的呈凹状的啮合孔18Q设置在凹部18的上端部上。下部壳体102由作为第一材料实例的树脂制成。
[0116]如图12、13所示,加强板120被加工成除突起部103之外大致包围了下部壳体102的所有外部区域。加强板20由作为比重和弹性系数均高于树脂的第二材料实例的金属板冲压而成。加强板20包括平板状基部121、部分基部121外边缘向内突出而成的侧壁部127以及从基部121上突出并沿突起部103的曲面103A而成的凸缘128。凸缘128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接触部129,而负载承受部件80的端面81A与该接触部129接触。
[0117]如图13、14所示,加强板120的侧壁部127与下部壳体102的侧壁部102B啮合,从而可将加强板120与下部壳体102临时组装(预组装)在一起。
[0118]如图15所示,上部壳体104被加工成独立于下部壳体102的独立部件。除了不具有突起部103、第一轴11和第二轴12之外,上部壳体104大致相同并对称于下部壳体102。上部壳体104由作为第一材料实例的树脂制成。
[0119]如图14所示,两条第一筋11P4,114Q形成于设置在下部壳体102内侧面上的第一轴11的周围。第一筋114P,114Q的形状为与第一轴11同心的圆弧,而且第一筋114P,114Q突出于基部102A的内侧面。一端连接于侧壁部102B的第二筋114R围绕第二轴12设置在基部102A的内侧面上,而其另一端形状为与第二轴12同心的圆弧。
[0120]此外,第三筋114S设置在除突出部103围绕着的区域之外的基部102A的内侧面上。
[0121]在设置有第一筋114P,114Q的基部102A的半侧面上,第三筋114S再交叉延伸形成了格状样式。另一方面,在设置有第二筋114R的基部102A的另一半侧面上,第三筋114S从第二筋114R处开始在纵向与横向上延伸。第三筋114S与侧壁部102B、突起部103、第一筋114P,114R和第二筋114R连接,并在除突起部103围着的区域之外的基部102A的整个内侧区域上延伸,从而可提高下部壳体102的刚性。
[0122]第一筋114P形成在与闩锁30旋转范围相对应的位置上。
[0123]第一筋113Q形成在与杆状部件50旋转范围相对应的位置上。
[0124]第二筋114R形成在与棘轮40旋转范围相对应的位置上。
[0125]第一筋114P和第二筋114R具有相同的高度。第一筋114P接触闩锁30,而第二筋114R接触棘轮40。第三筋114S的高度与第一筋114Q相同。此外,第一筋114P和第二筋114R均高于第三筋114S。为此,闩锁30和棘轮40可以在不接触第三筋114S的基础上分别以滑动的方式接触到第一筋114P和第二筋114R。如图6、图8至11所示,因为杆状部件50在运转时位于闩锁30和棘轮40的上部,因此杆状部件50不会接触到第一筋114Q,由此第一筋114Q与第三筋114S —起用于提高树脂壳体的刚性。
[0126]如图15所示,上部壳体104包括通过向内部分突起基部104A外边缘而成的侧壁部 104B。
[0127]位于与下部壳体102上的第一筋114P,114Q相对称的位置上的两条第一筋114,114U围绕螺栓孔13P设置在基部104A上。此外,位于与第二筋114R相对称的位置上的第二筋114V围绕螺栓孔13Q设置在基部104A上。
[0128]此外,在基部10A的整个内侧面上,设置有交叉延伸而形成格状样式的第三筋114W。使用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上部壳体104的刚性。
[0129]第一筋114T具有足以接触到闩锁30的高度,并形成在与闩锁30的旋转范围相对应的位置上。第二筋114V具有足以接触到棘轮40的高度,并形成在与棘轮40的旋转范围相对应的位置上。第一筋114T与第二筋114V具有相同的高度。
[0130]第一筋114U具有能够接触到与闩锁30啮合的杆状部件50的高度,并形成在与杆状部件50的旋转范围相对应的位置上。第一筋114U具有与第三筋114W相同的高度。
[0131]当组装上述锁紧装置时,将包括闩锁30、棘轮40和杆状部件50的多种部件安装在下部壳体102内,然后将下部壳体102和上部壳体102粘接在一起组成盒状的树脂壳体。之后,定位突起11J,12J被安装至加强板120的定位孔22,23内,而树脂壳体与加强板120以加强板120凸缘128与下部壳体102的突起部103曲面103A相接触的方式合并在一起。此外,负载承受部件80被插入至加强板120的插入槽25内,直到负载承受部件80的端面81A接触到凸缘128的接触面129时为止。从而通过螺栓90将完成组装的锁紧装置固定在支架S2(参见图1)上。
[0132]在修改实施例中的上述锁紧装置的操作方式与上述锁紧装置1相类似。
[0133]在修改实施例中的上述锁紧装置中可获得与上述锁紧装置1相类似的有益效果。
[0134]此外,由于下部壳体102包括突起部103,因此可提高树脂壳体的刚性。
[0135]此外,形成在树脂壳体内侧面上的第一筋114Q,114U短于其他第一筋114P,114T和第二筋114R,114V。由此,在符合树脂壳体所需刚性的前提下可以减小第一筋114Q,114U的尺寸,从而降低树脂壳体的重量。
[0136]尽管上文介绍了本发明的某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在不脱离附上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
[0137]举例来说,壳体可由不包括加强板20,120的树脂壳体构成。在该实例中,闩锁30的钩状部33可被构造成用于接触撞针P的杆状部P1的第二部件。
[0138]举例来说,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承闩锁30和棘轮40的轴与树脂壳体一体成型。但这些轴可由金属制成。
[0139]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一具体的使用了两个螺栓90的锁紧装置1固定结构。但该固定结构并不限于这一实施例。举例来说,固定部件可由铆钉代替螺栓,并且固定部件可将锁紧装置固定在除上述实施例举例说明的树脂轴之外的其他部分上。
[0140]在上述实施例中,下部壳体10A和上部壳体10B均为托盘状,但可将其中的一个壳体加工成托盘状,而将另一个壳体加工成平板状。
[014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为竖直,第二材料为钢材。但这仅是一种实例。举例来说,第一材料可以是铝合金。
[0142]在上述实施例中,引导杆状部P1的插入槽2A(15A,15B, 25)形成在树脂壳体和加强板上。但是,该插入槽还可只形成在加强板20,120上。
[0143]此外,锁紧装置1并不限于应用在诸如汽车等车辆的座椅靠背上,其还可设置在座椅底部或车辆座椅腿上。此外,锁紧装置1可作为锁止或解除锁止诸如汽车后备箱等可开启部件的锁止装置来使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并不限于汽车座椅,还可以是船用座椅或飞机座椅。
【主权项】
1.一种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通过与杆状部啮合以及从杆状部上脱离而实现锁止和解锁,其包括: 壳体,其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材料制成,并具有允许所述杆状部插入的第一插入槽;加强板,其用于对所述壳体进行加强,由第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材料的比重和弹性系数, 所述加强板上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插入槽的第二插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第二进入槽的底部的形状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从外边缘向内突起而形成的侧壁部, 所述加强板包围所述侧壁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上具有有向外侧弯折而形成的凸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基部;突起部,其从所述基部向外侧突起;曲面,其形成所述基部与所述突起部间的台阶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板上形成有沿着所述曲面形成的凸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曲面相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负载承受部件,其承受来自于杆状部的负载, 所述负载承受部件包括:主体;啮合爪,其与所述加强板啮合;连接部,其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啮合爪, 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半圆形,与形成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第二插入槽的底部的形状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基部与从所述基部向外侧突起的突起部, 所述加强板大致包围了所述壳体的除突起部之外的所有区域。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用于将所述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固定在其他的装置上的固定部件, 所述第一插入槽与所述第二插入槽配置在两个所述固定部件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定位突起, 所述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定位突起匹配的定位孔。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固定在其他装置上之后,所述加强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树脂,所述第二材料为金属。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通过与杆状部啮合以及从杆状部上脱离而实现锁止和解锁,其包括:壳体,其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材料制成,并具有允许所述杆状部插入的第一插入槽;加强板,其用于对所述壳体进行加强,由第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材料的比重和弹性系数,所述加强板上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插入槽的第二插入槽。采用本发明,即便减轻了重量但仍能确保耐用性和刚性。
【IPC分类】B60N2/44, B60N2/005
【公开号】CN105329118
【申请号】CN201510750658
【发明人】佐山达雄, 木泽丰
【申请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2年6月11日
【公告号】CN103597158A, CN103597158B, US9346374, US20140145057, WO2012173084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