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22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滑板车。
滑板车是一种可供代步及休闲时使用的运动器具,由于其结构简单,且同时兼具有代步及休闲的功能,因此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运动器具。现有滑板车的结构,如


图1、图2所示,该滑板车在一横梁10上焊固有一踏板11,且横梁10的前端焊固有一枢耳组12,以供一具有前轮14的把手组13枢设,该把手组13凸伸有一焊设枢块16的叉杆15,使把手组13可利用枢块16枢设于横梁10的枢耳组12上,横梁10的末端焊固有一后轮组17,且在后轮组17上方枢设有一用于刹车的轮盖18 。
上述的滑板车在使用上并无太大的问题,但也存在如下缺点1.生产时不良产品率高。由于其各组件间是利用焊接技术固接,为了使其能准确的焊固,通常需要技术纯熟的人员才能完成,当焊固尺寸不正确或各组件未能对正时,均不易再重新修正,无形中增加了产品不良率。2.可变性差。承前所述,各组件在焊固后就无法再分离,为了使各组件能顺利的焊固,其材质仅能限制使用金属材料,故材质或色彩的选择搭配性不佳,导致滑板车的外观造型单纯且不具有变化性,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再者,由于滑板车上形成有众多的焊接线a、b、c、d,破坏了滑板车外观美感,降低滑板车的实用价值,影响其经济效益。3.收合时的体积大。滑板车在贮藏或运输时,仅能利用枢块16与枢耳组12的结构设计,使把手组13折叠于踏板11上方,因此整个收合体积仍很大,增加贮藏及运输时所占的空间,无形中提高了各项成本,同时使用者外出携行时,也较为不方便。4.成本高。由于其制造时需要高技术的人员且产品不良率高,再加上滑板车如有局部损坏时,需整组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其制造及消费成本均较高。
有鉴于上述现有滑板车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滑板车,其各组件采用插栓或轮杆组装,可以降低其制造成本和消费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滑板车,使其可根据需要拆装以进行各种不同的搭配组合,使滑板车的可变性增大,实用价值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滑板车,包括有一把手组、一横梁及一踏板,其中具有前轮的把手组枢设于另端具有后轮的横梁前端,踏板也设于横梁上;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横梁的顶缘设有一嵌合部,所述踏板底面设有对应横梁嵌合部的嵌合部,该踏板通过嵌合部嵌设于横梁上缘,该横梁的前端嵌设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对应横梁嵌合部的嵌合部,使连接座嵌设于横梁上;横梁的末端设有一剖槽,使横梁通过轮杆直接枢设后轮,借此构成一可进行不同搭配的组合式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滑板车,所述把手组接近底端处向后延伸设有一伸臂,该伸臂上设有枢设连接座的枢孔,该枢孔上方设有一供插设快拆把手的长弧孔,供调整把手组与横梁的角度;所述横梁的嵌合部为T字形块,所述踏板和连接座的嵌合部为T字形槽;所述踏板和连接座分别利用端部设有扣件的插栓插固;所述横梁末端通过一枢杆及扭力弹簧枢设一可对后轮进行刹车的轮盖。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滑板车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现有滑板车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A是图4所示A-A部位的剖面示意图图5B是图4所示B-B部位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可变性的组合式滑板车,如图3所示,该滑板车主要包括有一把手组20、一横梁30及一踏板32,其中具有前轮21的把手组20是枢设于另端具有后轮40的横梁30前端,而踏板32也是设于横梁30上,且把手组20可相对横梁30拆合,以上所述的结构与动作原理与现有滑板车相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在,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结构是如图3、图4所示,把手组20接近底端处向后一体延伸有一伸臂22,该伸臂22的端部设有一枢孔24,且伸臂22的枢孔24上方设有一长弧形23,以供组装横梁30。该横梁30的顶缘设有一嵌合部31,该嵌合部31为T字形块,踏板32的底面设有对应横梁30嵌合部31的嵌合部33,其中嵌合部33为T字形槽,使踏板32可利用嵌合部33、31嵌设于横梁30上缘,同时利用端部设有扣件的插栓34予以插固(如图5A所示),又,横梁30的前端插设有一连接座35,该连接座35设有对应横梁30嵌合部31的嵌合部36,使连接座35可嵌设于横梁30上,并利用端部设有扣件的插拴37予以插固(如图5B所示)。连接座35上设有两对应的枢耳350,该枢耳350上分别形成有对应把手组20伸臂22的枢孔24与长弧孔23的穿孔,使连接座35可通过枢轴38枢设把手组20,同时快拆把手39可穿设于长弧孔23上,以供控制改变把手组20对应横梁30的角度。横梁30的末端设有一剖槽300,使横梁30可利用轮杆41直接枢设后轮40,避免后轮40受到干扰,另外利用一枢杆47及扭力弹簧46枢设一轮盖45,该轮盖45可对后轮40产生刹车效果,借此构成一可供进行不同搭配的组合式滑板车。
参阅图3、图4所示,当使用者欲选择搭配不同材质或色彩时,借由上述滑板车的特殊结构设计,使踏板32利用嵌合部33嵌设于横梁30的嵌合部31上,并利用插栓34予以锁固,再将连接座35嵌设于横梁30的前端,同时利用插栓37予以锁固,且将把手组20枢设于连接座35上,再将后轮40及轮盖45依序枢设于横梁30的剖槽300上,从而达到组装不同材质或色彩的目的。反之,当使用者欲拆解滑板车时,则是将上述插栓34、37取出,即可达到分解的目的,以方便使用者进行不同的搭配及维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及实用价值1.降低不良产品率。滑板车的各组件间是以插栓或枢杆等组装而成,且由于其是以机械方式加工,因此尺寸精准,即使不是技术纯熟的人员,同样可组装出正确尺寸的滑板车,故可有效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及人工成本。
2.具有可变性。由于滑板车为组合式设计,因此并不一定需要使用相同的材质,且使用者更可依个人喜好进行不同色彩的搭配,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要,进而达到增进美观的目的,以提高滑板车的实用价值,增加其经济效益。
3.缩小收合时的体积。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组件可逐一拆解,且其拆解后置入箱体内的体积可大幅度缩小,因此在贮藏或运输时可有效缩小收合空间,除可方便贮藏及运输,并可方便使用者外出携行。
4.降低成本。由于其制造时不需要高技术的人员,且产品的不良率降低,当滑板车局部损坏时,也可局部更换修改,而不需整组丢弃,故可有效降低其制造与消费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滑板车无变化性、携行不方便等缺陷,提高其搭配性,让使用者可随时自行进行拆装处理,具有新颖性、创造生、实用性,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滑板车,包括把手组、横梁及踏板,其中具有前轮的把手组枢设于另端具有后轮的横梁前端,踏板设于横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顶缘设有一嵌合部,所述踏板底面设有对应横梁嵌合部的嵌合部,该踏板通过嵌合部嵌设于横梁上缘,该横梁的前端嵌设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对应横梁嵌合部的嵌合部,使连接座嵌设于横梁上;所述横梁的末端设有一剖槽,使横梁通过轮杆直接枢设后轮,借此构成一可进行不同搭配的组合式滑板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接近底端处向后延伸设有一伸臂,该伸臂上设有供枢设连接座的枢孔,该枢孔上方设有一供插设快拆把手的长弧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嵌合部为T字形块,所述踏板和连接座的嵌合部为T字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和连接座分别利用端部具扣件的插栓插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末端通过一枢杆及扭力弹簧枢设一可对后轮进行刹车的轮盖。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滑板车,包括一具有前轮的把手组、一具有踏板的横梁及后轮,其横梁上设有一嵌合部,踏板底面设有对应的嵌合部,横梁前端嵌设有一连接座供组装把手组,踏板和连接座嵌设于横梁后用插栓栓固,使用者可依需求拆装滑板车,使滑板车可进行各种不同材质及色彩的搭配组合,可降低制造和消费成本,且便于携行。
文档编号B62M1/00GK2438485SQ0024401
公开日2001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日
发明者林木生 申请人:林木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