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665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尤其涉及摩托车的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摇篮式车架总成均为通过焊接形成的整体式结构,其优点是车架的刚性好强度高。但是,整体式车架在装车前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仅会增加包装及运输成本,而且还会降低库房的利用率。同时,若车架上某个零件的焊接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局部损坏,都会致使整个车架因不能使用而报废,由此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在车架总成的下部具有一个发动机安装空间,该空间比发动机略大,在安装发动机时,先得将发动机装入安装空间内,再将发动机前端的吊耳通过螺栓与下体连接管上的发动机前挂耳连接,发动机后端的吊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上连接板上的发动机后挂耳连接,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在装入发动机及紧固的过程中非常麻烦,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并且装配效率低下;同理,当发动机出现故障需要从车架上拆下进行修理时,也存在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包装运输,并能方便发动机装卸的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包括由车头立管、上连接管、下连接管、连接板和油箱后安装支架焊接而成的前体组合,由发动机上连接板、后叉连接管和中体支撑管焊接而成的中体组合,由后上主管、后下主管和加强管焊接而成的后体组合,由下体连接管、下体加强管、横管和护板焊接而成的发动机悬挂组合,其中,
所述前体组合中的上、下连接管均呈左右对称布置,两根上连接管的前端向内收折后焊接在车头立管上,上连接管的后端朝后下方延伸,并与连接板相焊接,左、右两块连接板的顶端共同支撑油箱后安装支架,下连接管的前端向内收折后也焊接在车头立管上,下连接管的后端先朝后下方延伸,转折成平直段后与连接板相焊接;
所述中体组合中的两块发动机上连接板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发动机上连接板的上端向前变形弯折,在弯折段的前端部开设有发动机后挂孔,该发动机后挂孔的后方设有过孔,发动机上连接板通过该过孔中穿设的螺栓与连接板底端的吊耳连接,两块发动机上连接板的中部共同支撑后叉连接管,发动机上连接板的下部向前延伸,形成一凸缘,该凸缘上也开设有发动机后挂孔,所述发动机上连接板的底端焊接在中体支撑管上;
所述发动机悬挂组合中的两根下体连接管位于下连接管平直段的下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两下体连接管之间焊接有下体加强管,所述下体连接管的上端焊接于横管的底面,在横管的两端固定护板,该护板通过螺栓与下连接管中部的支耳连接,下体连接管的下端与中体支撑管上的连接块螺栓连接,在所述下体连接管上部的后侧面焊接有发动机前挂耳,并且下体连接管、护板、发动机上连接板和下连接管形成矩形框架;
所述后体组合中的后上主管位于连接板的后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在两根后上主管之间焊接有加强管,后下主管位于后上主管的下方,两者相焊接,构成叉口向前的Y状结构,所述后上主管的前端通过螺栓与油箱后安装支架连接,后下主管的前端与连接板尾端的中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车架总成由前体组合、中体组合、后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等四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并且各部分在组装前可以单独包装及运输,这样在满足车架各部件之间连接强度及整体性能要求的同时, 一方面可以减小车架在装车前的占用空间,降低包装及运输成本,提高库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若车架上某一部分中的零件焊接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局部损坏,只需更换该部分即可,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结构中整体报废而造成的浪费。
发动机悬挂组合中的下体连接管、护板,前体组合中的下连接管,中体组合中的发动机上连接板共同围成矩形框架,供发动机安装,由于前体组合、中体组合及发动机悬挂组合三者之间为螺栓式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发动机时,可以先将中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发动机置于中体组合与发动机悬挂组合之间,发动机前端的吊耳通过螺栓与下体连接管上的发动机前挂耳连接,发动机后端的吊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上连接板上的发动机后挂孔连接,将中体组合、发动机悬挂组合和发动机组装成一个整体,再与前体组合进行装配,即前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分别通过螺栓与前体组合连接。上述方式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安装难度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若发动机出现故障需要从车架上拆下进行修理时,先拆卸前体组合、发动机悬挂组合与前体组合之间的连接螺栓,将中体组合、发动机悬挂组合和发动机从前体组合上整体拆下,放置于宽敞处,然后再拆卸发动机的连接螺栓,这样不仅简单、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为了便于对位及安装,并保障连接的可靠性,上述下体连接管的下端一体形成有扁耳,该扁耳与中体支撑管上的连接块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安装,在上述油箱后安装支架上设有横向布置的螺套,该螺套的外端面与后上主管前端的扁耳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上述位于同一侧的上、下连接管之间焊接有三根加强管,该三根加强管呈"Z"字形分布,"Z"字形分布的加强管起增加上、下连接管之间强度的作用,以防止上、下连接管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构成车架总成的四大部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拆装方便灵活,并减小了车架在装车前的占用空间,减低了包装及运输成本,提高了库房的利用率。
2、 通用性及互换性好,若车架上某一部分中的零件焊接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局部损坏,只需更换该部分即可。
3、 有利于发动机的装配,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拆装难度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体组合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中体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悬挂组合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后体组合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前体组合、中体组合、后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等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前体组合包括车头立管l、上连接管2、下连接管3、连接板4和油箱后安装支架20,车头立管1以前低后高倾斜布置,两根上连接管2、两根下连接管3和两块连接板4均呈左右对称布置,两根上连接管2的前端向内收折后焊接在车头立管1的上端,上连接管2的后端朝后下方延伸,并与对应侧的连接板4相焊接,左、右两块连接板4的顶端共同焊接支撑油箱后安装支架20,在该油箱后安装支架20上装有横向布置的螺套22。下连接管3位于上连接管2的下方,两根下连接管3的前端向内收折后与车头立管1的下端焊接,下连接管3的后端先朝后下方延伸,转折成平直段后与连接板4相焊接,在连接板4的底端焊接有吊耳19,以便通过螺栓与中体组合连接。在两根下连接管3底面中部靠近转折处焊接有支耳,以便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悬挂组合连接。在所述位于同一侧的上、下连接管2、 3之间焊接有三根加强管23,该三根加强管23呈"Z"字形分布。
如图l、图2、图6和图7所示,中体组合包括发动机上连接板5、后叉连接管6和中体支撑管7,两块发动机上连接板5位于连接板4的下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上端向前变形弯折,在弯折段的前端部开设有发动机后挂孔17,该发动机后挂孔17的后方设有过孔18,发动机上连接板5 通过该过孔18中穿设的螺栓与连接板4底端的吊耳19连接,两块发动机上连 接板5的中部共同支撑后叉连接管6,发动机上连接板5与后叉连接管6之间焊 接固定,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下部向前延伸,形成一凸缘,该凸缘上也开设有 发动机后挂孔17,所述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底端焊接在中体支撑管7上,在中 体支撑管7的左右两端对称焊接有连接块15,以便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悬挂组合 连接。
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发动机悬挂组合包括下体连接管11、下体 加强管12、横管13和护板14,两根下体连接管11位于下连接管3平直段的下 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两下体连接管11之间焊接有下体加强管12,所述下体 连接管11的上端焊接于横管13的底面,在横管13的两端焊接护板14,该护板 14通过螺栓与对应侧下连接管3中部的支耳连接,下体连接管11的下端向后弯 折延伸,并一体形成有扁耳21,该扁耳21与中体支撑管7上的连接块15贴合, 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下体连接11上部的后侧面焊接有发动机前挂耳 16,并且下体连接管ll、护板14、发动机上连接板5和下连接管3形成矩形框
架,供发动机安装。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后体组合包括后上主管8、后下主管9和加强 管10,两根后上主管8位于连接板4的后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在两根后上 主管8之间焊接有加强管10,所述后上主管8的后端朝着后上方斜翘,后上主 管8的前段为平直段,该平直段的前端部一体形成有扁耳,该扁耳与油箱后安 装支架20上螺套22的外端面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后下主管9位于 后上主管8的下方,呈前低后高分布,且后下主管9与后上主管8相焊接,构成叉口向前的Y状结构,后下主管9的前端与连接板4尾端的中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前体组合、中体组合、后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四者之间 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各组合在组装前可以单独包装及运输,这样不但可以减 小车架在装车前的占用空间,减低包装及运输成本,提高库房的利用率,而且 当车架上某一部分中的零件焊接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 局部损坏,只需更换该部分即可,通用性和互换性好。
发动机悬挂组合中的下体连接管11、护板14,前体组合中的下连接管3, 中体组合中的发动机上连接板5共同围成矩形框架,供发动机安装,由于前体 组合、中体组合及发动机悬挂组合三者之间为螺栓式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发动 机时,可以先将中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发动机置于中 体组合与发动机悬挂组合之间,发动机前端的吊耳通过螺栓与下体连接管11上 的发动机前挂耳16连接,发动机后端的吊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上连接板5上的 发动机后挂孔17连接,将中体组合、发动机悬挂组合和发动机组装成一个整体, 再通过螺栓与前体组合组合进行装配。若发动机出现故障需要从车架上拆下进 行修理时,先拆卸前体组合、发动机悬挂组合与前体组合之间的连接螺栓,将 中体组合、发动机悬挂组合和发动机从前体组合上拆下,放置于宽敞处,然后 再拆卸发动机的连接螺栓。以上方式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拆装难度及工人的劳 动强度,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由车头立管(1)、上连接管(2)、下连接管(3)、连接板(4)和油箱后安装支架(20)焊接成前体组合,由发动机上连接板(5)、后叉连接管(6)和中体支撑管(7)焊接成中体组合,由后上主管(8)、后下主管(9)和加强管(10)焊接成后体组合,由下体连接管(11)、下体加强管(12)、横管(13)和护板(14)焊接成发动机悬挂组合,其中,所述前体组合中的上、下连接管(2、3)均呈左右对称布置,两根上连接管(2)的前端向内收折后焊接在车头立管(1)上,上连接管(2)的后端朝后下方延伸,并与连接板(4)相焊接,左、右两块连接板(4)的顶端共同支撑油箱后安装支架(20),所述下连接管(3)的前端向内收折后也焊接在车头立管(1)上,下连接管(3)的后端先朝后下方延伸,转折成平直段后与连接板(4)相焊接;所述中体组合中的两块发动机上连接板(5)位于连接板(4)的下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上端向前变形弯折,在弯折段的前端部开设有发动机后挂孔(17),该发动机后挂孔(17)的后方设有过孔(18),发动机上连接板(5)通过该过孔(18)中穿设的螺栓与连接板(4)底端的吊耳(19)连接,两块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中部共同支撑后叉连接管(6),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下部向前延伸,形成一凸缘,该凸缘上也开设有发动机后挂孔(17),所述发动机上连接板(5)的底端焊接在中体支撑管(7)上;所述发动机悬挂组合中的两根下体连接管(11)位于下连接管(3)平直段的下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两下体连接管(11)之间焊接有下体加强管(12),所述下体连接管(11)的上端焊接于横管(13)的底面,在横管(13)的两端固定护板(14),该护板(14)通过螺栓与下连接管(3)中部的支耳连接,下体连接管(11)的下端与中体支撑管(7)上的连接块(15)螺栓连接,在所述下体连接管(11)上部的后侧面焊接有发动机前挂耳(16),并且下体连接管(11)、护板(14)、发动机上连接板(5)和下连接管(3)形成矩形框架;所述后体组合中的后上主管(8)位于连接板(4)的后方,并呈左右对称布置,在两根后上主管(8)之间焊接有加强管(10),后下主管(9)位于后上主管(8)的下方,两者相焊接,构成叉口向前的Y状结构,所述后上主管(8)的前端通过螺栓与油箱后安装支架(20)连接,后下主管(9)的前端与连接板(4)尾端的中部螺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体连接管(11)的下端一体形成有扁耳(21),该扁耳(21)与中体支撑管(7) 上的连接块(15)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箱后安装支架(20)上设有横向布置的螺套(22),该螺套(22)的外 端面与后上主管(8)前端的扁耳贴合,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位于同一侧的上、下连接管(2、 3)之间焊接有三根加强管(23),该三根加 强管(23)呈"Z"字形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摇篮式分体车架总成,由前体组合、中体组合、后体组合和发动机悬挂组合构成,各组合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灵活,不但减小了车架在装车前的占用空间,减低了包装及运输成本,提高了库房的利用率,而且通用性及互换性好,若车架上某一部分中的零件焊接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局部损坏,只需更换该部分即可。本实用新型还有利于发动机的装配,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拆装难度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
文档编号B62K11/04GK201268368SQ20082009974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0日
发明者勇 伯, 崔高洋, 徐跃进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