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54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用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刹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地车用刹车 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有多种,从早期的马蹬式发展至现在适合不同车型的 多种类刹车装置,如适合普通自行车用的侧拉刹车器和抱闸,适用于表演车
使用的u型刹车器,适合山地车使用的中拉刹车器和v型刹车器,其中由轮
圈进行轴向制动的v型式刹车器,是目前山地车的刹车主流。图l是现有山 地车所使用的V型刹车器,图2是现有技术中V型刹车器右本体的侧面示意 图;如图l和图2所示,V型刹车器包括左本体IO、右本体20、刹车块ll、 铁套12、华司15、弹簧13和调节座14;所述左右本体的一侧底部形成有贯 通孔IO,,所述铁套12嵌入贯通孔内成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座14通过华 司15套入铁套12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3嵌入调节座14的凹槽内; 在所述主体10的一侧局部凸出形成有一耳部21,耳部21上形成有一贯通孔 22,贯通孔22通过华司16和螺母与刹车块11固定连接。但该结构的V型刹 车器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刹车块安装在本体的一侧的耳部上,使该侧受力增 加,因而需要主体的材料要足够厚,如板材厚度为2. 5mm以上时才能保证所承 受的夹持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受 力均匀,节省材料的V型刹车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用刹车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本体、右本体;所述左、右本体上均设有刹车块、华司、张力弹簧
和调节座;所述本体用金属材料对称弯折而成,所述本体顶端挤合接触;所 述本体下端后面设有第1贯通 L,前面设有第2贯通孔并与所述第1贯通孔 同心设置,所述第2贯通孔小于所述第1贯通孔,所述第2贯通孔一体形成 有向内的凸台,所述张力弹簧的一端嵌入调节座的凹槽内,另一端插入本体 后面上端的固定孔内;沿所述调节座中心轴向一体形成有轴套,所述调节座 的轴套穿过所述第1贯通孔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内侧凸台转动适配结合,所 述本体的底部开有长条形第3贯通孔,所述第3贯通孔通过螺母、华司与刹
车块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材料为冷轧板,所述调整座材料为增强尼龙。 所述冷轧板的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体材料的厚度小于现有本体所选用的 材料,用增强尼龙代替铁套,减少了生产工序,有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 时由于将本体设计为对称结构使本体相对刹车块有两个支撑点,受力均衡。


图1是现有技术中V型刹车器的立体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中V型刹车器右本体的侧面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V型刹车器的主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V型刹车器一侧本体的侧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V型刹车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0.左本体 200.右本体 110.刹车块
120.华司 130.张力弹簧140.调节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用刹车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
左本体100、右本体200,左右本体也是山地车的施力臂,所述本体100、 200 选用的材料为冷轧板,所述冷轧板的厚度为1. 2mm。所述左、右本体100、 200 上均设有刹车块IIO、华司120、 130和调节座140;现只以左本体100为例 进行说明,本体100用金属材料左右对称弯折而成,g卩,确定本体100侧边 形状后,沿该侧边形状向上弯折形成主体的前后面,所述前面100"和后面 100'对称;所述前面100"和后面100'的顶端挤合接触,通过铆钉与吊线 架连接,防尘罩通过弯管与吊线架结合,所述本体ioo下端两侧臂枢接于山 地车车架形成2个支点,所述本体100下端的后面设有第1贯通孔101,下 端的前面设有第2贯通孔102并与所述第1贯通孔101同心设置,所述第2 贯通孔102小于所述第1贯通孔101,所述第2贯通孔102 —体形成有向内 的凸台104,所述张力弹簧130的一端嵌入调节座140的凹槽内,另一端插 入本体100后面上端的固定孔内;沿所述调节座140中心轴向一体形成有轴 套141,所述调节座140的轴套141穿过所述第1贯通孔101与所述第2贯 通孔102的内侧凸台104转动适配结合,所述调整座140的材料为增强尼龙。 所述本体100的底部开有长条形第3贯通孔103,所述第3贯通孔101通过 螺母、华司120与刹车块110固定连接。右本体与左本体结构相同,在此不 再赘述。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 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本体(100)、右本体(200);所述左、右本体(100、200)上均设有刹车块(110)、华司(120)、张力弹簧(130)和调节座(140);所述本体(100)用金属材料对称弯折而成,所述本体(100)顶端挤合接触;所述本体(100)下端后面设有第1贯通孔(101),前面设有第2贯通孔(102)并与所述第1贯通孔(101)同心设置,所述第2贯通孔(102)小于所述第1贯通孔(101),所述第2贯通孔(102)一体形成有向内的凸台(104),所述张力弹簧(130)的一端嵌入调节座(140)的凹槽内,另一端插入本体(100)后面上端的固定孔内;沿所述调节座(140)中心轴向一体形成有轴套,所述调节座(140)的轴套穿过所述第1贯通孔(101)与所述第2贯通孔(102)的内侧凸台(104)转动适配结合,所述本体(100)的底部开有长条形第3贯通孔(103),所述第3贯通孔(101)通过螺母、华司(120)与刹车块(110)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 (100)材料为冷轧板,所述调整座(140)材料为增强尼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 板的厚度为1.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刹车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本体、右本体;左、右本体上均设有刹车块、华司、张力弹簧和调节座;本体顶端挤合接触;本体下端后面设有第1贯通孔,前面设有第2贯通孔并与第1贯通孔同心设置,张力弹簧的一端嵌入调节座的凹槽内,另一端插入本体后面上端的固定孔内;沿调节座中心轴向一体形成有轴套,调节座的轴套穿过第1贯通孔与第2贯通孔的内侧凸台转动适配结合,第3贯通孔通过螺母、华司与刹车块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体材料的厚度小于现有本体所选用的材料,用增强尼龙代替铁套,减少了生产工序,有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将本体设计为对称结构使本体相对刹车块有两个支撑点,受力均衡。
文档编号B62L1/02GK201325559SQ20082014494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逸伟 申请人:天津艾普士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