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29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脚蹬是摩托车用于载人的重要部件,是驾驶者和乘坐者必要的平衡部件,尤其是前脚蹬,驾驶员除了利用前脚蹬保持平衡以外,还要利用脚蹬的支撑完成换挡和刹车动作,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行驶。现有的摩托车在组装过程中都是在平叉与车架开设螺孔,然后将平叉与车架通过螺栓相连,而脚蹬总成一般都是由脚蹬支撑体和脚蹬支架组成,脚蹬支架通常直接焊接在摩托车车架上或者利用螺栓紧固在车架上,但是这样脚蹬总成在安装过程中定位不准确,脚蹬总成与平叉,以及脚蹬总成与换挡杆和制动臂之间的位置关系均不容易准确定位,容易出现偏差,往往导致制动臂与换挡杆安装时定位不准确,从而使 得脚蹬与换挡杆以及脚蹬与制动臂之间的空间配合不好,甚至导致在换挡或制动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也给安装工人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的安装结构,使右前脚蹬与制动臂之间的配合更准确,结构合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右前脚蹬总成、车架及平叉,所述右前脚蹬总成包括右前脚蹬支撑体和用于安装右前脚蹬的右前脚蹬支架,该右前脚蹬支撑体上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与平叉及车架通过一螺栓相连在一起;该右前脚蹬支撑体下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直接通过螺栓与车架紧固在一起。进一步地,在右前脚蹬支撑体上还开设有制动臂安装孔,所述制动臂安装孔位于右前脚蹬支架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右前脚蹬支架与右前脚蹬支撑体压铸为一体。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右前脚蹬与制动臂间的空间位置准确性更高,整体也更加美观。进一步地,在右前脚蹬支撑体上部的后侧还设有一装饰件,所述装饰件通过右前脚蹬支撑体上的装饰件安装孔与右前脚蹬支撑体相连。利用该装饰件将拉杆机构以及与拉杆机构相连的刹车拉线等等进行遮挡,使摩托车整体更加美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通过一根螺栓相连,很好地实现了右前脚蹬总成的定位,避免了因人工组装带来的偏差,提高了右前脚蹬与制动臂之间配合的准确性,结构更加合理。

图I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右前脚蹬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I和图2,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右前脚蹬总成、车架及平叉(图中省略),所述右前脚蹬总成包括右前脚蹬支撑体I和用于安装右前脚蹬的右前脚蹬支架2,该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3,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3与平叉及车架通过一螺栓相连在一起,所述螺栓为现有技术中连接平叉与车架的螺栓。在现有技术中,平叉与车架通常是通过一根M14的螺栓相连,因此,组装过程中,直接利用该螺栓将右前脚 蹬总成、车架及平叉相连在一起,实现了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之间的定位,使之与车架及平叉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准确,并且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无需改变现有车架、平叉的结构。该右前脚蹬支撑体I下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4,右前脚瞪支撑体定位孔4直接通过螺栓与车架紧固在一起,该螺栓采用MlO的螺栓,从而实现整个右前脚蹬总成的定位。在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还开设有制动臂安装孔5,所述制动臂安装孔5位于右前脚蹬支架2下方,制动臂穿过制动臂安装孔5后通过弹簧、液压泵与拉杆机构配合连接;所述右前脚蹬支架2与右前脚蹬支撑体I压铸为一体。右前脚蹬支架与右前脚蹬支撑体利用模具一体成型,加工更加方便,且生产效率更高,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右前脚蹬与制动臂间的空间位置准确性更高,整体也更加美观。进一步提高了右前脚蹬与制动臂之间配合的准确性。在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部的后侧还设有一装饰件6,所述装饰件6通过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的装饰件安装孔61与右前脚蹬支撑体I相连。利用该装饰件将拉杆机构以及与拉杆机构相连的刹车拉线等等进行遮挡,使摩托车整体更加美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通过一根螺栓相连,很好地实现了右前脚蹬总成的定位,避免了因人工组装带来的偏差,提高了右前脚蹬与制动臂之间配合的准确性,结构更加合理。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右前脚蹬总成、车架及平叉,所述右前脚蹬总成包括右前脚蹬支撑体(I)和用于安装右前脚蹬的右前脚蹬支架(2),其特征在于该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3 ),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3 )与平叉及车架通过一螺栓相连在一起;该右前脚蹬支撑体(I)下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4 ),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4 )直接通过螺栓与车架紧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还开设有制动臂安装孔(5),所述制动臂安装孔(5)位于右前脚蹬支架(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脚蹬支架(2)与右前脚蹬支撑体(I)压铸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部的后侧还设有一装饰件(6 ),所述装饰件(6 )通过右前脚蹬支撑体(I)上的装饰件安装孔(61)与右前脚蹬支撑体(I)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的安装结构,包括右前脚蹬总成、车架及平叉,所述右前脚蹬总成包括右前脚蹬支撑体和用于安装右前脚蹬的右前脚蹬支架,该右前脚蹬支撑体上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右前脚蹬支撑体安装孔与平叉及车架通过一螺栓相连在一起;该右前脚蹬支撑体下部开设有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右前脚蹬支撑体定位孔直接通过螺栓与车架紧固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右前脚蹬总成与车架及平叉通过一根螺栓相连,很好地实现了右前脚蹬总成的定位,避免了因人工组装带来的偏差,提高了右前脚蹬与制动臂之间配合的准确性,结构更加合理。
文档编号B62J25/00GK202464014SQ2011203577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治国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