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照明灯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84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照明灯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照明灯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从一开始发明了自行车,然后到电瓶车、摩托车、轿车、公共汽车等,由于大部分车子都是使用油的,排放出了许多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于是国家倡导环保、节约,提倡步行,无排气驾驶,这就是许多自行车和电动车还没有被淘汰的原因,既能跟随环保、节约脚步,又能起到锻炼身体的好处。

拿自行车车架为例,没有设置照明灯,大家都知道,自行车于电动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就是电动车不需要人为踩动前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自行车没有照明灯,夜晚行驶的时候,非常不安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没有设置载物篮,大部分的自行车只是在车头和车尾设置有载物篮,结构单一,行驶过程中不能及时方便的放入物品,不能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照明灯的自行车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照明灯、放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照明灯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后叉片、立叉、第一上管、第二上管、立管、平叉、五通、下管、头管、挡板、载物篮、灯座、电池卡槽、充电接头、软性管和灯管,所述后叉片固定在立叉上,所述第一上管设在立管的右侧位置,所述第一上管与第二上管相连接,且设在头管的左侧位置,所述平叉安装在五通的左侧位置,且下管固定在五通的右侧位置,所述挡板设在立管的右侧位置,所述载物篮固定在挡板的下方位置,所述灯座安装在下管的表面,所述软性管连接在灯座上,所述电池卡槽设在软性管的表面,且充电接头固定在软性管的下方位置,所述灯管安装在软性管的上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照明灯的自行车车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非常实用,在立管上设置有载物篮,载物篮的挡板采用可上下摆动的结构,可以有利于在行驶过程中方便向载物篮中放入物品和拿出物品,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在下管上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照明灯,可以便于行驶夜路,提高行驶安全,照明灯的连接管采用软性塑料材质制成,可以随时调节照明的方向和角度,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优选地:所述后叉片为可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管和第二上管连接处设置了固定连接件。

优选地:立管和下管的夹角为60°。

优选地:所述软性管为软性塑料材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时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叉片;2、立叉;3、第一上管;4、第二上管;5、立管;6、平叉;7、五通;8、下管;9、头管;10、挡板;11、载物篮;12、灯座;13、电池卡槽;14、充电接头;15、软性管;16、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舒适型靠椅自行车,包括叉片1、立叉2、第一上管3、第二上管4、立管5、平叉6、五通7、下管8、头管9、挡板10、载物篮11、灯座12、电池卡槽13、充电接头14、软性管15和灯管16。其中,

本实施例中,后叉片1固定在立叉2上,后叉片1为可拆卸安装结构,第一上管3设在立管5的右侧位置,立管5和下管8的夹角为60°。

第一上管3与第二上管4相连接,第一上管3和第二上管4连接处设置了固定连接件,且设在头管9的左侧位置,平叉6安装在五通7的左侧位置,且下管8固定在五通7的右侧位置。

挡板10设在立管5的右侧位置,载物篮11固定在挡板的下方位置,灯座12安装在下管8的表面,软性管15连接在灯座12上,电池卡槽13设在软性管15的表面,且充电接头14固定在软性管15的下方位置,软性管15为软性塑料材质制成,灯管16安装在软性管15的上方位置。

使用方法:在使用该自行车车架时,首先装好车架,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有拿着麻烦的物品,可以拉动挡板10,将物品放入载物篮11中,这时挡板10自动回到原处,简单方便使用,如遇夜路行驶时,可以在电池卡槽13内装好电池,使灯管16亮起,也可以预先接好充电接头14对其充电,使其灯管16亮起,行驶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调节软性管15,来控制照明灯照射灯光的位置,从而更有利于照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