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50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行走车辆具有接地面积大、接地比压小、附着性能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跨沟越埂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农业、工程建筑、现代军事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履带式搬运车辆兼具行走和搬运两种功能,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受履带结构特点的影响,一定型号的履带车辆适用的地形情况有限,对于复杂的地形情况,履带车辆依然不能很好地工作。

现有的履带可变形的履带行走车辆的变形履带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发明一种实用,结构简单的可变形履带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本可变形的履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一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履带围设在所述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支撑架、一个液压缸、一根主动轴和两根连接轴,所述从动轮分别对称设置在驱动轮的两侧,两个所述从动轮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位置低于驱动轮的位置,所述驱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根连接轴上,两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主动轴与每根连接轴之间,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和主动轴转动连接,另外一端和连接轴固连,所述液压缸水平设置并且缸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铰接在两支撑架上。

本可变形的履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可以改变两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和车辆距地面的高度;当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时,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车辆距地面的高度变小,不但可以增大履带对地面的摩擦力,还可以使车辆更容易地跨越过路面上遇到的沟沟坎坎,或从障碍物的底部钻过,当液压缸的活塞杆缩短时,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车辆距地面的高度变大,可以使车辆更容易地跨越过路面上遇到的障碍物。

上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的一端具有铰接部,另外一端具有连接部一,所述铰接部上设置有铰接通孔,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铰接通孔中,所述下支撑架的一端具有连接部二,另外一端平行固连有两块固定板,所述连接轴固连在两块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和铰接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并且位于两块固定板之间,两支撑架的同一侧均固连有定位部,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设置有阻尼器。

上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中,所述定位部位于固定板上远离从动轮的一侧

阻尼器提供震动的阻力,耗减震动能量,使车体的震动得以快速的减小,从而减小对驱动轮的冲击。

上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中,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铰接在支撑架上的定位部上。

上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还设置有两根缓冲弹簧,该两根缓冲弹簧分别设置在阻尼器的两侧。缓冲弹簧对车体的颠簸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驾驶者的舒适度

上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中,所述的履带为金属材质,以适应粗糙的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变形的履带装置利用安置在两支撑架之间的液压缸的伸缩,控制履带形状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需求,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履带;2、从动轮;3、驱动轮;4、液压缸;5、支撑架;5a、上支撑架;5b、下支撑架;5c、固定板;5d、铰接部; 5e、铰接通孔;5f、连接部一;5g、连接部二;6、缓冲弹簧;7、阻尼器、8、主动轴;9、连接轴;9a、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1、一个驱动轮3和两个从动轮2,所述履带1围设在所述驱动轮3和两个从动轮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支撑架5、一个液压缸4、一根主动轴8和两根连接轴9,所述从动轮2分别对称设置在驱动轮3的两侧,两个所述从动轮2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位置低于驱动轮3的位置,所述驱动轮3固定在主动轴8上,两个所述从动轮2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根连接轴9上,两所述支撑架 5分别设置在主动轴8与每根连接轴9之间,即主动轴8与每根连接轴9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一端和主动轴8转动连接,另外一端和连接轴9固连,所述液压缸4水平设置并且缸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铰接在两支撑架5上。

本可变形的履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控制液压缸 4的活塞杆伸缩,可以改变两支撑架5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履带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和车辆距地面的高度;当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时,履带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车辆距地面的高度变小,不但可以增大履带1对地面的摩擦力,还可以使车辆更容易地跨越过路面上遇到的沟沟坎坎,或从障碍物的底部钻过,当液压缸的活塞杆缩短时,履带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车辆距地面的高度变大,可以使车辆更容易地跨越过路面上遇到的障碍物。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架5包括上支撑架5a和下支撑架5b,所述上支撑架5a的一端具有铰接部5d,另外一端具有连接部一 5f,所述铰接部5d上设置有铰接通孔5e,所述主动轴8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铰接通孔5e中,所述下支撑架5b的一端具有连接部二5g,另外一端平行固连有两块固定板5c,所述连接轴9固连在两块固定板5c之间,所述连接轴9的轴线和铰接通孔5e的轴线平行,所述从动轮2转动连接在连接轴9上并且位于两块固定板5c之间,两支撑架5的同一侧均固连有定位部9a,所述连接部一5f和连接部二5g之间设置有阻尼器7。

阻尼器7提供震动的阻力,耗减震动能量,使车体的震动得以快速的减小,从而减小对驱动轮3的冲击。

具体来说,所述轴承是滚动轴承,所述主动轴8通过滚动轴承设置在铰接通孔5e中,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壁固定在铰接通孔 5e的内壁上,所述主动轴8固连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中,所以可以避免铰接通孔5e的内壁被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使主动轴8转动顺畅,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来说,所述液压缸4的缸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铰接在支撑架5上的定位部9a上。

具体来说,所述连接部一5f和连接部二5g之间还设置有两根缓冲弹簧6,该两根缓冲弹簧6分别设置在阻尼器7的两侧。

两根缓冲弹簧6分别设置在阻尼器7的两侧的目的是为了使上支撑架5a和下支撑架5b之间的受力均衡,缓冲弹簧6对车体的颠簸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驾驶者的舒适度

具体来说,所述的履带1为金属材质,以适应粗糙的路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履带;2、从动轮;3、驱动轮;4、液压缸;5、支撑架;5a、上支撑架;5b、下支撑架;5c、固定板; 5d、铰接部;5e、铰接通孔;5f、连接部一;5g、连接部二;6、缓冲弹簧;7、阻尼器、8、主动轴;9、连接轴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