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向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0616发布日期:2019-03-02 02:1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电动转向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转向壳体。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驾驶员在车辆转向时的负担,汽车中通常采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协助驾驶员完成车辆转向动作,这样会用到用于容纳电子模块和传动系统(蜗轮蜗杆)的电动转向壳体。电动转向壳体一般包括主体部分、电子助力端部和转向驱动端部,它们的外周面一般为非加工面(尺寸精度要求较低),它们的端面一般为加工面(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由于非加工面和加工面直接连接无过渡设置,易产生毛刺。同时,电子助力端部内的电子模块走线也存在一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壳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动转向壳体,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蜗杆空腔,所述蜗杆空腔用于安装蜗杆,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电子助力端部,所述电子助力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部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具有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具有一驱动蜗轮空腔,所述驱动蜗轮空腔用于安装驱动蜗轮,所述驱动蜗轮空腔贯穿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并且与所述蜗杆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具有一加厚区域,所述第一筒体具有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径向贯穿所述加厚区域的线孔,所述第一筒体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且设于所述加厚区域的一字形的减重孔;所述第二筒体的外端部的内壁为锯齿状内壁;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并且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转向驱动端部,所述转向驱动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部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转向驱动端部具有与所述蜗杆空腔相连通的一传动蜗轮空腔,所述传动蜗轮空腔用于安装传动蜗轮,所述转向驱动端部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向驱动端部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较佳地,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两个定位部,两个所述定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和所述转向驱动端部,且两个所述定位部均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定位部包括:

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孔为锥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尺寸沿着所述第一定位部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底孔为圆孔;和

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孔为锥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尺寸沿着所述第二定位部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底孔为一字孔。

采用上述设置,在电动转向壳体需要被夹持时,第一定位部的底孔为圆孔的锥孔(即圆锥孔)能够与夹具的锥形定位销方便地配合,该圆锥孔的圆锥面与锥形定位销的圆锥面面接触实现无间隙定位;第二定位部的底孔为一字孔的锥孔(即一字锥孔)能够与夹具的另一锥形定位销配合,实现定角向,防止电动转向壳体偏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用于被夹具支撑,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相应地用于被夹具往下压紧。

较佳地,所述主体部分具有沿着所述主体部分的纵向延伸的多条加强筋。

采用上述设置,可以加强主体部分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多个安装柱,多个所述安装柱分布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和所述转向驱动端部,多个所述安装柱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纵向向外延伸并且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同一侧,所述安装柱具有螺纹孔以安装隔热罩。

采用上述设置,利用安装柱安装隔热罩可以阻隔发动机的热量传递。

较佳地,多个所述安装柱为5个所述安装柱。

采用上述设置,隔热罩安装稳固。

较佳地,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L形线座,所述L形线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面且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L形线座限定有供导线通过的线通道。

采用上述设置,可以将导线快捷且可靠地固定到电动转向壳体上,进而提高电连接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L形线座的两端,所述线通道位于所述L形线座和所述弹性带之间。

采用上述设置,弹性带可以实现导线的更好地固定。

较佳地,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贴设于所述线孔的内壁面。

采用上述设置,橡胶套可以防止经过的导线受到损伤。

较佳地,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若干跟踪盘,所述跟踪盘设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侧且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每一所述跟踪盘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半圆盘,所述半圆盘用于记录标识信息。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动转向壳体中,设置倒角过渡,可以减少毛刺;设置加厚区域并且在加厚区域处设置线孔,可以方便电子模块的走线;在第二筒体设置锯齿状内壁,可以起到阻挡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转向壳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子助力端部处的部分仰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电子助力端部处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L形线座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动转向壳体

100:主体部分

200:电子助力端部

210:第一筒体

211:加厚区域

212:线孔

213:减重孔

220:第二筒体

221:锯齿状内壁

300:转向驱动端部

410:第一定位部

411:第一定位孔

420:第二定位部

421:第二定位孔

500:加强筋

600:安装柱

610:螺纹孔

710:L形线座

720:线通道

730:弹性带

800:跟踪盘

810:半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电动转向壳体10,其包括:主体部分100、电子助力端部200和转向驱动端部300。

主体部分100具有一蜗杆空腔(即主体部分100的内部空腔),蜗杆空腔用于安装蜗杆(未示出),主体部分100的外周面与主体部分100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电子助力端部200位于主体部分100的一端部并与主体部分100一体成型,图1中电子助力端部200位于主体部分100的左端部。电子助力端部200具有分别设于主体部分100的两侧的第一筒体210和第二筒体220。电子助力端部200具有一驱动蜗轮空腔(即:电子助力端部200的内部空腔),驱动蜗轮空腔用于安装驱动蜗轮(未示出)。驱动蜗轮空腔贯穿第一筒体210和第二筒体220并且与蜗杆空腔相连通。第一筒体210的外周面与第一筒体210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并且第二筒体220的外周面与第二筒体220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如图2所示,第一筒体210的侧壁具有一加厚区域211,第一筒体210具有沿第一筒体210的径向贯穿加厚区域211的线孔212,第一筒体210还具有位于第一筒体210的端面且设于加厚区域211的一字形的减重孔213。如图3所示,第二筒体220的外端部的内壁为锯齿状内壁221。

转向驱动端部300位于主体部分100的另一端部并与主体部分100一体成型,图1中转向驱动端部300位于主体部分100的右端部。转向驱动端部300具有与蜗杆空腔相连通的一传动蜗轮空腔(即转向驱动端部300的内部空腔),传动蜗轮空腔用于安装传动蜗轮(未示出)。转向驱动端部300的外周面与转向驱动端部300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以上,设置倒角过渡,可以减少毛刺。设置加厚区域211并且在加厚区域211处设置线孔212,可以方便电子模块的走线,同时减重孔213的设置也使得重量不会增加过多。在第二筒体220设置锯齿状内壁221,可以起到阻挡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动转向壳体10还包括:两个定位部。两个定位部分别连接于电子助力端部200和转向驱动端部300,且两个定位部均垂直于主体部分100的纵向延伸(如图1中主体部分100的纵向为左右方向,两个定位部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图1所在平面)。两个定位部具体包括:第一定位部410和第二定位部420。

第一定位部4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411和第一定位面(未示出),第一定位孔411为锥孔,第一定位孔411的尺寸沿着第一定位部410从外向内逐渐变小,第一定位孔411的底孔为圆孔。第二定位部4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421和第二定位面(未示出),第二定位孔421为锥孔,第二定位孔421的尺寸沿着第二定位部420从外向内逐渐变小,第二定位孔421的底孔为一字孔。第一定位部410连接于电子助力端部200,第二定位部420连接于转向驱动端部300。如图1中所示,沿着视线方向由近及远即为从外向内;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在图1的背面,故而未示出。

在电动转向壳体10需要被夹持时,第一定位部410的底孔为圆孔的锥孔(即圆锥孔)能够与夹具的锥形定位销方便地配合,该圆锥孔的圆锥面与锥形定位销的圆锥面面接触实现无间隙定位。第二定位部420的底孔为一字孔的锥孔(即一字锥孔)能够与夹具的另一锥形定位销配合,实现定角向,防止电动转向壳体10偏转;第一定位孔411、第二定位孔421用于被夹具支撑,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相应地用于被夹具往下压紧。

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100具有沿着主体部分100的纵向延伸的多条加强筋500。可以加强主体部分100的强度。

电动转向壳体10还包括多个安装柱600,多个安装柱600分布于主体部分100、电子助力端部200和转向驱动端部300,多个安装柱600垂直于主体部分100的纵向向外延伸并且位于主体部分100的同一侧,安装柱600具有螺纹孔610以安装隔热罩。利用安装柱600安装隔热罩可以阻隔发动机的热量传递。本实施例中,多个安装柱600为5个安装柱600。隔热罩安装稳固。

如图1和图4所示,电动转向壳体10还包括L形线座710,L形线座710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分100的外周面且与主体部分100一体成型,L形线座710限定有供导线通过的线通道720。可以将导线快捷且可靠地固定到电动转向壳体10上,进而提高电连接可靠性。如图4具体示出,电动转向壳体10还包括弹性带730,弹性带7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L形线座710的两端,线通道720位于L形线座710和弹性带730之间。弹性带730可以实现导线的更好地固定。

此外,电动转向壳体10还包括橡胶套(未示出),橡胶套贴设于线孔212的内壁面。橡胶套可以防止经过线孔212的导线受到损伤。

本实施例中,电动转向壳体10还包括若干跟踪盘800,具体为两个跟踪盘800。跟踪盘800设于主体部分100的一侧且与主体部分100一体成型,每一跟踪盘800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半圆盘810,半圆盘810用于记录标识信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