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接头之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27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架接头之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构件间的接头,特别地是一种增加接点强度的车架接头的改进,尤其适用于采用钛或铝合金或其它高级合金的自行车车架。
自行车由昔日的代步工具,演变发展成健身、登山乃至竞赛的工具,并随着科技的进展,其使用材料也逐步由铁材发展至高级的非铁金属,如铝、铝合金、钛合金等,使得自行车的设计,朝着薄轻、耐用等高品质制品的方向发展,而在自行车的制造上,关系到整个车身结构与车体重量的关健乃在于车架上,其基本结构及其常用车架接头的结合方式,可以参阅附


图1~3来说明,其中
图1系车架整体之立体图;图2系胶合结合方式之车架接头剖视图;图3系阶面结合方式之车架接头剖视图,参照
图1,自行车车架10之结合,系由三支车架管11、12、13及两组后叉管14、15组成,而以上管件之结合,则藉由三组车架接头16、17、18予以固定,因此,车架管11、12、13与车架接头16、17、18间的结合是否稳固,已成为影响自行车的耐用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关键。
由于以往的车架系铁材制成,因此其车架接头与车架管的结合,只需以焊接方式即可完成;但是,对于由钛合金或铝合金为材料的车架,由于钛合金或铝合金车架管与铁制车架接头间,无法以焊接方式结合,假若两者均以钛合金或铝合金时,除非是在极精密的无氧状态下进行焊接,否则其合金强度会因焊接而破坏。此外,也有采用其它不同结合的方法,例如,以螺纹结合的方式,为此须在车架管之外表面与车架接头之内侧,分别车以螺纹,然后再互相结合,该方法的缺点是,一经车螺纹以后,车架管与接头之管壁会变薄而影响其强度,而且,由
图1可知,一车架接头往往要同时结合一个以上的车架管,使得在完成整个车架的结合上甚为困难;另外,也可以采用胶合的方式,参照图2,在车架接头20之突伸套管30与车架管40之套合段间,以树脂涂料50胶合,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若两管壁间的间隙过小,则胶合程度不足,若间隙过大,则单以树脂胶合其强度亦不足,特别是在一段时间以后,将因胶质的脆化而使结合强度下降。
除了上述的几种结合方式外,还发展有如下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参照图3,在车架接头20之套管30内壁制成阶面状31,同时使车架管40之对应套合端外壁亦做成阶面状41,利用阶面的套合卡制,可增加其结合的强度,然而在其具体实施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接头套管与车架管之内外径须极为准确,稍有误差即会影响两阶面的结合卡制强度,而车制两管径越精密,则成本越高;2.接头套管与车架管之两阶面所予留的位置须极为准确,才能达到确实的卡制,否则还不如用胶合方式来得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架接头,用于连接车架管,具有使车架的结合紧密,牢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于车架接头套管壁开设有若干个穿孔,并且,在表面形成有与穿孔对应之凸体的车架管相套时,该凸体与穿孔互相卡制。为增加其卡制强度,还可在车架管内壁设有补强内管。这些穿孔的分布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穿孔的形状亦可设计成不同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穿孔与凸体的互相卡制,使得车架的结合紧密牢固,尤其是可适用于采用质轻的各种高级合金材料制造的自行车,且其设计巧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4系本实用新型车架接头与车架管结合剖视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车架接头立体示意图。
参照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车架接头20系在其套管30之表面予设规则或不规则的穿孔33,以之在车架管40套入后,使车架管40对应于该等穿孔33处形成向外的凸体43,并与各穿孔33壁空间紧密结合,达成相互卡制作用;同时补强内管60亦可经同样结合后,形成对应凸体63,令三者呈现紧密结合与卡制状态。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由于加工时套管30系受模具包覆,因而车架管40突体43之表面系与套管30表面平齐,且由于该突体43系全部卡制于穿孔33内,因而套管30之厚度可不需太厚以节省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主要用于连接车架管的车架接头之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车架接头(20)套管(30)壁设有穿孔(33);在表面形成与该穿孔(33)相对应凸体(43)之车架管(40)套入后,该凸体(43)与该穿孔(33)互相卡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接头之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于该车架管(40)内壁设有补强内管(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接头之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补强内管(60)表面形成与穿孔(33)相对应之凸体(63),且该凸体(63)与穿孔(33)互相卡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接头之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穿孔(33)于套管(30)壁之分布为规则或不规则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车架接头,它在车架接头的套管壁中开设有若干个穿孔,因此,在与表面形成的与之相对应凸体的车架管相套时,该凸体与穿孔互相卡制,从而使车架的结合紧密牢固,特别适用于采用高级合金材料的自行车车架。
文档编号B62K19/28GK2150137SQ9322503
公开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1日
发明者巫永元 申请人:巫永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