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船移位停靠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254发布日期:2018-11-09 22:4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船移位停靠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许多公司的大型船坞在承建船舶较小时,会有较大的预留空间,此空间通常会作为总装场地或在条件许可下建造半船(半船依预留船坞长度的不同亦会有所不同)。

半船又分为同船型的半船或不同船型的半船。不同船型时,因坞墩无法通用,通常半船会选择在原地起浮落墩后继续建造。而当建造同船型半船时,鉴于整船坞墩的再利用,通常会选择将半船移位到原整船位置落墩后继续建造。

当船坞预留空间建造同船型半船时,由于在整船起浮出坞后,半船也需起浮并移位到原整船位置再进行落墩定位,因此移位后停靠位置的准确与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落墩定位的精准度与时间消耗,目前,半船移位至原整船坞墩上,耗时很长,主要原因在于不能精确的微调半船落墩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半船移位停靠辅助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船移位停靠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坞,所述船坞设有用于定位整船和半船的坞墩,处于所述船坞中的整船和半船半串联建造;

卡码装置,包括小车轨道、第一面板、滑动梁、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小车轨道通过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船坞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梁设置于小车轨道上,所述滑动梁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限位支撑,所述限位支撑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支撑还与所述半船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船坞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微调所述限位支撑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包括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一腹板、第二腹板和多个肋板,所述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腹板、第二腹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腹板、第二腹板的上端均与第二面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腹板、第二腹板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三面板固定相连,多个肋板设置于第二面板上,多个肋板还与第一腹板、第二腹板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吊环组,每个吊环组设有至少一个吊环。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还包括多根与吊环对应连接并用于调节限位支撑位置的缆绳。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卡码装置还包括多个肘板,多个所述肘板分布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多个所述肘板还与限位支撑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码装置、限位支撑和船坞,将限位支撑与所述半船连接,并将限位支撑与所述卡码装置连接,将卡码装置固定在船坞上,通过千斤顶、缆绳微调半船落墩时的位置,同时设置限位支撑的结构以保证限位支撑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半船与限位支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码装置与限位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图4为卡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整船和半船处于船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整船出船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半船移位到原整船坞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船移位停靠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坞100、卡码装置200和限位支撑300。

所述船坞100设有用于定位整船400和半船500的坞墩,处于所述船坞100中的整船400和半船500半串联建造;具体的说,在本次实施例中,半船500与整船400为相同船型,鉴于整船400坞墩的再利用,通常会选择将半船500移位到原整船400位置落墩后继续建造成整船400。半串联建造的具体过程为;整船400建造完成,使整船400出船坞100,在半船500移位到原整船400的坞墩上,再继续将半船500建造成整船400。

卡码装置200,包括小车轨道210、第一面板220、滑动梁230、第一连接板240和第二连接板250,所述小车轨道210通过所述第一面板220与所述船坞100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梁230设置于小车轨道210上,所述滑动梁2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4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50固定连接;具体的说,所述卡码装置200安装在船坞100的坞壁上,所述卡码装置200上设置有小车轨道210,所述小车轨道210与第一面板220相连,所述第一面板220与所述船坞100的坞壁直接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面板220为船坞100与第一连接板240、第二连接板250的连接过渡。

限位支撑300,所述限位支撑300与第一连接板240、第二连接板250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支撑300还与所述半船500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支撑300用于微调半船500的位置,当半船500移位到原整船坞100墩的附近时,使限位支撑300与所述半船500固定相连。因限位支撑300可随滑动梁230在小车轨道210上滑动,因此,通过微调所述限位支撑300的位置便可调节半船500的位置,使得半船500能准确的落到坞墩上。半船500的外壁采用橡胶类材质包裹,以免限位支撑300刮伤半船。

优选地,所述船坞100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微调所述限位支撑300的位置。具体的说,所述千斤顶用于微调限位支撑300上与卡码装置200连接处的位置,以辅助调节半船500落墩时的纵向位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300包括第二面板310、第三面板320、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和多个肋板350,所述第二面板310、第三面板32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的上端均与第二面板310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三面板320固定相连,多个肋板350设置于第二面板310上,多个肋板350还与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固定相连。为让所述限位支撑300的结构稳固,所述限位支撑300设有长条形的第二面板310、第三面板320、第一腹板330和第二腹板340围成;所述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与所述第二面板310、第三面板320焊接相连,在本次实施例中,多个肋板350分布于第二面板310的两侧,在同一侧的多个肋板35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面板310比所述第三面板320宽,所述肋板350处于所述第一腹板330、第二腹板340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30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组,每个组设有至少一个。

所述限位支撑300还包括多根与对应连接并用于调节限位支撑300位置的缆绳。

具体的说,通过缆绳系到上,利用拉动缆绳带动限位支撑300,改变限位支撑300的位置,进而调节半船500的位置,以使半船500能精确定位到坞墩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30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板360,具体的说,为提高限位支撑300的强度,在限位支撑300的设置多个加强板360,以提高限位支撑300的整体强度。

所述卡码装置200还包括多个肘板260,多个所述肘板260分布在第一连接板240、第二连接板250上,多个所述肘板260还与限位支撑300固定连接。

利用停靠辅助工装调整半船500移位的过程:

预先在整船400的合理位置预装2根半船500停靠辅助工装,在小车轨道210上做好标记后拆除,同时在半船500船体的相对应位置坐好相同标记。

打开坞门,整船400出坞。

整船400出坞后船坞100布置。

在整船400完全出坞后,重新将停靠辅助工装按标记安装到位。

将半船500拖移到原整船400附近,用缆绳控制限位支撑300位置进而控制半船500的位置。

关闭坞门,边排水边停靠定位,利用千斤顶、缆绳共同微调半船500的位置,落墩到原整船400相应的坞墩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