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9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辅助装置,尤指一种可应用于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
因此,上述已知的输送线,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缺失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设计。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其是设置于输送线上方,该工作台相对二端分别为一进入端及一退出端;以及一移动单元,其是设置于该工作台上。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工作台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移动单元是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工作台的进入端及退出端上分别设有导引斜面。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工作台一侧延伸出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固定槽孔,并以固定螺丝贯穿该固定槽孔螺接于该输送线一侧的固定架上,将该工作台固定于该输送线一侧的固定架上。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包括有心轴及滚轮,心轴间隔设置于该工作台上,滚轮是固定于心轴上,心轴可作转动,滚轮底部突出该工作台底部,该输送线顶部与滚轮接触。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最接近该工作台的进入端处的移动单元与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予以连接。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锁掣机构,该锁掣机构与该移动单元连接。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工作台及移动单元为可伸缩调整的构造。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移动单元包括有心轴及滚轮,心轴是间隔设置于该工作台上,心轴与该工作台的进料端及出料端平行,滚轮固定于心轴上,心轴可作转动,滚轮顶部突出于该工作台顶部。
上述方案中,其特点是所述的移动单元由可循环移动的皮带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在要求精准对位的作业中,可符合待组工件不动的作业性,降低作业工时、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人工组装的缺失,确保产品品质。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
详细说明,然而附图仅作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设置于输送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设置于输送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设置于输送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设置于输送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组装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尤指一种可设置于输送线(如输送带)50(如图3、图4及图5)上的组装辅助装置,其包括有一工作台10及一移动单元20,其中的工作台10呈一中空状长方形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工作台10相对的二端分别为一进入端12及一退出端13,该进入端12及该退出端13上分别设有导引斜面14及15,以便于导引待组工件移上工作台10及移下至输送线50。
该工作台10一侧水平延伸出一固定部16,该固定部16上设有多个长形的固定槽孔17,并以固定螺丝30贯穿该固定槽孔17而后螺接于该输送线50一侧的固定架51上,使该工作台10得借螺固方式固定于该输送线50一侧的固定架51上,该工作台10位于该输送线50上方,且该输送线50顶部与该工作台10维持有一定间距,使该输送线50在移动时,该工作台10不会随输送线50在移动,仍可维持固定。
移动单元20设置于该工作台10上,包括有多个心轴21及滚轮22所构成,该等心轴21是间隔枢接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内,该等心轴21可作自由的转动,该等心轴21沿工作台10横向设置,即该等心轴21是与该工作台10的进料端12及出料端13平行,而该等滚轮22分别固定于该等心轴21上,该等滚轮22顶部突出该工作台10顶部,使置于该工作台10上的待组工件90可与该等滚轮22接触(如图5)。
另,该工作台10上也可进一步的设置有一支撑单元40,该支撑单元40包括有多个心轴41及滚轮42,该等心轴41是间隔枢接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内,该等心轴41可作自由的转动,该等心轴41是沿工作台10横向设置,而该等滚轮42分别固定于该等心轴41上,该等滚轮42底部突出该工作台10底部,使输送线50顶部可与该等滚轮42接触,借该支撑单元40将该工作台10支撑于该输送线50上方适当高度,使该输送线50顶部与该工作台10底部得以维持有一定间距。由于该支撑单元40的滚轮42可随该输送线50的移动而转动,使该支撑单元40的滚轮42与该输送线50之间不会有大的磨擦力产生。
另,该工作台10上也可进一步的设置有一锁掣机构23,该锁掣机构23与该移动单元20的至少一心轴21连接,该锁掣机构23可依需要而扳动将该心轴21锁掣,使该心轴21及其上的滚轮22固定不动,如此置于该工作台10上的待组工件90即可固定不动,以增加安全性。
另,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单元20也可由可移动的皮带24所构成,该皮带24可于该工作台10上循环移动。
本实用新型是于输送线50上设置一具有移动单元20(如滚轮或皮带)的工作台10,将输送线50上的待组工件90移至工作台10上,如此输送线50流动而待组工件90可维持不动,故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至少具有优点如下1、输送线在动,但待组工件为固定,可从事精准对位作业,符合作业需求。
2、不需将待组工件移出至工作台作业,可节省传统需将待组工件搬至输送线旁的工作台作业的时间,节省作业工时。
3、不需搬动待组工件,可降低作业的劳动性,尤其对于较大的待组工件,可降低搬运的作业疲劳,确保作业员工作的品质。
另,如图7所示,最接近该工作台10的进入端12处的移动单元20的心轴21与支撑单元40的心轴41二端可利用皮带组、链条组或齿轮组等传动机构60予以连接。因此当该最接近工作台10的进入端12处的支撑单元40的滚轮42随该输送线50的移动而转动时,即可通过该传动机构60传动该移动单元20的心轴21及其上的滚轮20转动,以便将输送线50上的待组工件90移至工作台10上。
另,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10也可区分为左、右二半体101及102,该二半体101及102以可伸缩的方式组合,使该工作台10的宽度可依实际需要而作适当的调整,且该移动单元20的及该支撑单元40也搭配该工作台10设计成可伸缩调整长度的构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极具产业上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其是设置于输送线上方,该工作台相对二端分别为一进入端及一退出端;以及一移动单元,其是设置于该工作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移动单元是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的进入端及退出端上分别设有导引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一侧延伸出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固定槽孔,并以固定螺丝贯穿该固定槽孔螺接于该输送线一侧的固定架上,将该工作台固定于该输送线一侧的固定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包括有心轴及滚轮,心轴间隔设置于该工作台上,滚轮是固定于心轴上,心轴可作转动,滚轮底部突出该工作台底部,该输送线顶部与滚轮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接近该工作台进入端处的移动单元与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予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锁掣机构,该锁掣机构与该移动单元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及移动单元为可伸缩调整的构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单元包括有心轴及滚轮,心轴是间隔设置于该工作台上,心轴与该工作台的进料端及出料端平行,滚轮固定于心轴上,心轴可作转动,滚轮顶部突出于该工作台顶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单元由可循环移动的皮带所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输送线的组装辅助装置,由一工作台及一移动单元所构成,其主要是于输送线上设置一具有移动单元(如滚轮或皮带)的工作台,可将输送线上的待组工件移至工作台上,利用此辅助装置,组装时将待组工作置于该工作台上,可达到精准作业的需求完成组装动作,提高生产品质,并能降低工时、降低作业的疲劳度和组装的失误。
文档编号B65G47/34GK2587815SQ0225208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日
发明者郑俊扬 申请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