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667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 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产品的单元格、向上的输送带段和向下 的输送带段;上部的换向装置,其用于使得输送带从向上的输送带段换向 至向下的输送带段,其中单元格由用于在向上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 的产品的第一支撑面、用于在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产品的第 二支撑面、和用于在输送带移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产品的底面限 定而成。
背景技术
这种输送装置例如用于制造行业的多种领域中。对这种输送装置的一 种通常的应用是输送棚内的鸡蛋。用于产蛋的家禽的棚的通常的结构在 于,笼或舍沿着多个笼行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在多个层中上下叠置.所产的 蛋借助于沿着这些行伸展的用于每一层的纵向输送带^L输送至棚的端侧。 在端侧通常利用每一行的上下堆叠的纵向带将蛋输送到横向带上,以便借 助于该横向带将蛋从棚中输送出来,用于进一步处理。
为了实现将蛋从垂直地上下堆叠的纵向带转运到横向带上,通常使用 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借助于向上的输送带段将蛋从各个纵向输送带上取 下,并向上输送至换向装置。在该换向装置中,蛋被输送经过输送装置的 最高点,然后在向下的输送段中向下被输送到横向带上。
公知的是,为此使用环形输送带,该环形输送带被上换向轮和下换向 轮分成两个分支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分隔壁在输送带上相互间以均匀 的间隔设置,这些分隔壁几乎垂直于输送带表面和横向于输送方向延伸, Jbf目互间形成各个格。在这些格中,蛋既可以向上输送又可以向下输送, 且在分隔壁的相应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利用相应的前边,即4吏在垂直输 送时也可以避免蛋从格中掉出来。
这些已知的输送装置的一个问题在于,两个分隔壁之间的所选距离通
常必须大于要输送的蛋的尺寸所要求的距离。这是必需的,以便可以实现 对格的装载和卸载和正确的对待可能装上的蛋或蛋之间的尺寸偏差。但由 此产生的缺点在于,蛋在上部的换向装置的区域中必须从在向上输送时的 支撑面移动至在向下输送时的支撑面,且此点通常通过格中的蛋在越过换 向装置的最高点之后迅速地滚动来进行。蛋由此通常被大大地加速,且在 与用于向下输送的支撑面接触时会受到很大的撞击力,从而出现蛋的损 伤。
已知的输送装置的另 一个缺点在于,这些装置通常只能以大的代价与 棚内的特殊状况相适应。因此通常希望每个单个的格的宽度根据按时间单 位所提供的蛋来选择,垂直的输送装置由此个别地与本地的情况相适应。 此点迄今为止只能通过专门制造垂直的输送带来实现,而且事后、例如在 棚扩展时无法再改变。
最后,这些已知的输送装置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它们由于垂直的输送 带的预先给定的长度而具有预先给定的结构高度,因此同样在这方面只能 以大的代价与本地的情况相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的输送装置,其可以减小且优选完 全避免至少 一个前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这通过如下措施得以实现,单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经过换 向装置时具有弯拱,该弯拱成形为使得置于单元格中的产品在经过上部的 换向装置时从第一支撑面移动至第二支撑面,从而在产品和第二支撑面之 间产生对于产品来"^兌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弯拱,以便由此将撞击力限制到并非危险的值,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实现了被输送的产品柔和地从第一支撑面滑动或滚动 至第二支撑面,由此可以大大地减小产品在经过换向装置时的损伤危险。
对弯拱的设计首先取决于换向装置的几何形状。设计弯拱时的另一个
重要的因素是被输送的产品的几何形状和输iMJt度。最后,所输送的产品 能够安全地承受的撞击力也4艮重要,因为无需将所产生的撞击力明显地减 小到该阈值以下或甚至减小为零。底面的弯拱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
现,底面由相应的硬的材料制成并形成有该弯拱。另一种可行方案例如也 可以是,输送带由一种软的可通过小的力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并如下设计 换向装置,该换向装置使得输送带在经过换向装置时形成有相应的弯拱。 通常,换向装置具有换向轮,且当输送带经过换向装置时,该弯拱与所述 换向轮的外表面的包覆物的弯拱相反。
在第一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底面的弯拱具有的弯曲形状与输送带在换 向装置中的形状相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补偿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在 经过换向装置的最高点之后不久产品通常突然地从第一支撑面滚动或滑 动至第二支撑面,并可以实现产品在由底面的弯拱形成的凹部中柔和地从 一个支撑面滚动或滑动至另 一支撑面。弯拱可以设有均匀的半径或逐渐变 化的半径。弯拱可以以两个支撑面之间的中间面为基准对称或者非对称。
另外优选的是,上部的换向装置包括换向轮,底面的弯拱与换向轮的 弯曲形状相反地伸展,其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换向轮的半径。釆用这种选 择将确保产品在第一和第二支撑面之间不会突然地滚动或滑动。
此外优选的是,输送带包括多个单元格,这些单元格优选全部按照前 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特征来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输送装置的效率得到优化, 且可以在紧密相邻的单元格中输送多个产品。其中优选在单元格中多个产 品还可以横向于输送方向并排设置和输送。相邻单元格的第 一和第二支撑 面可以通过一个唯一的壁区段形成,通过这种方式将实现沿着输送带的理 想的空间利用。
在此特别优选的是,输送带由多个相互耦联的输送带构件组装而成。 这种输送带结构允许个别地选择输送带的长度,其方式为,将相应数量的 输送带构件组^来并且例如耦联成一个环形的输送带。由多个输送带构 件组装成输送带还可以实现对输送带的特别有益的制造方法,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只需制造具有有限尺寸的输送带构件,这些输送带构件可以采用通 常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因此例如注塑方法适于制造这种由硬塑料构成的输 送带构件。
在此还优选每个输送带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格。原则上可以在 一个输送带构件上设置多个单元格,这些单元格上下叠置并通过分隔壁相 互分隔。另外也可以设有沿着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单元格。M每个输送
带构件'I^具有一个以一定的长度横向于输送方向延伸的、且其高度能够 实现容纳 一个产品或多个并糸K殳置的产品的单元格时,可以得到无论从制 造技术的角度还是从输送技术的角度都特别有益的输送带结构。
另外在两个前述的改进方案中有益的是,每个输送带构件都具有至少 一个几乎垂直于输送方向延伸的壁区段,在该壁区段上形成有第一和/或第 二支撑面。原则上,可以在每个输送带构件上通过两个相应的彼此间隔的 壁区段分别单独地构造第 一和第二支撑面。但一种特别成本低M节省空 间的实施方式在于,在每个输送带构件上只构造一个壁区段,该壁区段几 乎垂直于输送方向延伸,且在该壁区段的一侧构造有如下单元格的第一或 第二支撑面,即该单元格的底面由所述输送带构件构成,而且还在该壁区 段的另 一侧构造有用于相邻的与相应的输送带构件耦联的第二输送带构 件的第二或第一支撑面。在这种情况下,壁区段优选靠近两个输送带构件
的耦联位置设置,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产生横截面近似为L形或J形的输送 带构件,该输送带构件的一个i^目应于本发明的底面弯拱伸展。
另外优选的是,对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进行如下改进输送带由多个相 互耦联的可围绕横向于输送方向的轴摆动的输送带构件组装而成,且每个 输送带构件都具有单元格的底壁区段和几乎垂直于输送方向延伸的壁区 段,该壁区段形成单元格的第一或第二支撑面和相邻的耦联的输送带构件 的单元格的第二或第一支撑面。该实施方式在日常使用中表明既能抗干扰 又有效,特别是以对各个输送带构件和由此对整个输送带的有益的制造技 术见长。输送带优选沿着一定的长度横向于输送方向且平行于在各个输送 带构件之间的摆动轴延伸,以便能将多个产品容纳在一个单元格中。特别 地是还可以对输送装置进行如下改进和对其输送能力进行如下提高多个 这种输送装置并排设置,其中这些输送带构件的单元^"相互对准,由此在 各个输送带相应地较短地相互间隔的情况下分别形成各个单元格。
此外优选的是,在用于向上输送的支撑面和底面之间形成减速斜坡, 该减速斜坡如下设置,沿着用于向上输送的支撑面朝向底面移动的产品在 它碰到底面之前由于重力作用而得到减速。
本发明的这种输送装置通常以如下方式供应产品,通过水平输送的装 置,如输送带等提供产品,并将这些产品置于输送装置的单元格中。通常, 这种被提供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单元格的第一支撑面朝向底面移动,
并处于第一支撑面和底面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由重力引起的在产品沿着第 一支撑面移动时的产品加速度和/或因利用水平输送装置的提供而尚存有 的产品输送速度在此通常会导致产品撞到底面上,这一方面会有声音干 扰,而且甚至可能引起对产品造成损伤。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提供 一种减速斜坡,该减速斜坡使得产品在撞到底面上之前克服重力向上移 动,产品的移动速度因此得到减小,从而避免碰撞或者至少将碰撞减小到 不再危险的程度。减速斜坡可以是平的沿着重力方向向上的坡面或者弯曲 伸展的面。
另外优选的是,底面至少在如下区域中具有緩冲壁区段,即从用于 向上输送的支撑面朝向底面移动的产品撞在该区域中。本发明的这种改 进特别是就被提供给输送装置的产品撞在底面上而论也很重要,并通过 如下方式避免了产品的机械负荷和对环境的噪音影响,即通过在产品的 碰撞点的区域中的弹性緩冲实现产品小心翼翼地减速和柔和地碰撞。
在此,緩冲壁区段优选是平的,且相对于底面无阶梯地设置。这种 改进特别有益,因为产品在后续的输送过程中会移动离开緩冲壁区段,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不应越过在底面上构造的台阶,因为这同样会导致产 品损伤。緩冲壁区段因此可以特别是由嵌入的材料带、例如泡沫材料带 构成,其表面与底面的余下表面连续地伸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输送装置的输
送带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格,用于容纳对碰撞敏感的产品,具有 用于在向上或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第一产品的第一支撑 面、用于在输送带移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第一产品的底面,其 中单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具有弯拱,弯拱成形为使 得置于单元格中的产品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从第一支撑面朝向用 于在向下或向上输送时支撑产品的第二支撑面移动,从而在产品和第二 支撑面之间产生对于笫一产品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如前所述,这种输送带构件适于模块化地构造输送装置,其方式为, 多个输送带构件相互耦联,从而它们形成相连的输送带,必要时多个这 种输送带并排设置,以便提供所要求宽度的输送带。
本发明的输送带构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单元格,这些单元格优选横向
于输送带方向且在输送带面上延伸,以便能够将多个产品容纳在其中。 这些单元格必须由支撑面限定而成,这些支撑面防止置于单元格中的产 品在向上输送和在向下输送时掉出来。为此,可以在输送带构件上构造 相应的支撑面,和/或可以在输送带构件相互耦联的情况下通过相邻的 输送带构件上的支撑面进行支撑。支撑面的设计原理可以以任何方式如 下设计,用于输送带构件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格的支撑面构造在输送带构 件本身上,或者这些支撑面在两个或多个输送带构件耦联的情况下用在 相邻的输送带构件上。
输送带构件的底面通常几乎位于输送带面上,并主要用于在输送带 构件移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置于单元格中的产品。
根据本发明,底面持久地、但至少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弯拱, 从而在其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的情况下,当产品从用于向上输送的支撑 面朝向用于向下输送的支撑面滚动或滑动时,避免危险的撞击力。为此,
底面例如刚性地弯拱,或者如下构造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能够形 成相应的弯拱。该弯拱的精确的设计取决于不同的参数,如此前结合本 发明的输送装置所述。
在第一有益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面构造在输送带构件的壁区段 上。输送带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形成U形横截面的形状,其中U的两个 边向内提供了第一和第二支撑面,U的下底提供了弯拱的底面。该实施 方式特别适于如下情况多个单元格沿着输送方向相继地构造在输送带 构件上,从而形成横截面为W形或双W形的形状等。
替代于该实施方式,第二支撑面构造在相邻耦联的第二输送带构件 的壁区段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够到输送带构件的边缘的单元格来说, 将相邻的输送带构件的壁区段用作支撑面。该实施方式特别适于如下情 况每个输送带构件都恰好具有一个单元格。但在一定的应用中同样有 益的是,由前述改进方案和该改进方案形成组合方案,其中设置在输送 带构件的中间区域中的单元格由输送带构件本身的壁区段限定而成,且 设置在一个或多个边缘区域中的单元格由相邻输送带构件的支撑面限 定而成。
在此特别有益的是,所有输送带构件都结构相同且分别具有限定了
第一和第二支撑面的壁区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制造技术上有益 的对输送带构件的制造,并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由输送带构件构成的输送 带的模块化的结构。
另外优选的是,底面的弯拱具有朝向单元格的凹形弯曲。由此形成 一个低谷,产品在支撑在底面上的情况下当它必须从第一支撑面朝向第 二支撑面移动时可以在该低谷中滚动或滑动。
另外优选的是,底面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与换向轮的包覆物 的弯曲部分相反,由多个耦联的输送带构件组装而成的输送带通过该换向 轮换向,且底面的弯曲部分具有均匀的曲率半径,该曲率半径优选大于 或等于所述换向轮的半径。釆用这种方式,通过底面的弯拱至少可以补 偿由换向轮引起的产品的轨道运动,或者甚至实现产品在由底面构成的 低谷中的滚动或滑动。
另外优选的是,设有在沿着输送方向位于前面的边缘上构造的耦联 装置,其设计成用于将围绕横向于输送方向且位于输送带面上的轴可摆 动的输送带构件耦联于同样的输送带构件的沿着输送方向位于后面的 边缘上的耦联装置。该耦联装置特别可以是结构互补的连接件,例如为 多个相互嵌接的铰链套管的形式,它们通过共同的轴相互连接,或者设 计成轴区段和可在其中挂接的或夹接的钩状的或夹头状的耦联区段。
另外优选的是,单元格横向于输送方向且在输送带面上纵向延伸, 并且可以并排地容纳多个产品。因此可以在一个单元格中容纳多个产 品,而且通过并排地设置多个输送带构件可以构造与具体应用情况相适 应的、以一定的长度延伸的单元格。
另外优选的是,设有侧向的连接装置,用于将输送带构件与沿着输 送方向设置在该输送带构件旁边的另一输送带构件刚性地耦联,使得两
的能够并排地容纳多个产品的单元格。由此通过对多个输送带的并接可 以实现模块化的结构,这些输送带由本发明的输送带构件构成且由此允 许与一定的输送情况良好地相适应。该连接装置优选被设计用于输送带 构件的刚性耦联,尽管对于一定的应用情况来说铰接的或弹性的耦联也
可以是有益的。这同样适于对侧向的连接装置进行如下设计结构相同
的输送带构件可以相互耦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这些输送带构件 的任一种的多次的并接。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输送带构件由一种适宜于食品的硬塑料材 料构成,以便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其用于食品技术的重要的领域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输送带,该输送带由多个相互耦联的前述类型 的输送带构件组装而成。
无论本发明的输送带还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都优选包括多个前述 的输送带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已结合本发明的输送装置、
品形式,而是通常可以使用单个的输送带构件、输送带装置或输送带。 最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用于输送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方法,具
有如下步骤将产品置于向上伸展的输送带段中的输送带的单元格的第 一支撑面上;在输送带换向时使得产品转移至单元格的第二支撑面上, 其中产品从向上的输送带段的向上的输送方向换向至向下伸展的输送
带段的向下的输送方向;将产品从第二支撑面取下,其中产品在转移时
沿着朝向单元格呈凹形弯拱的底面移动,底面成形为使得在转移时在产 品和第二支撑面之间产生对于产品来说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是可以采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来实施,且适于垂 直输送任意产品。
本发明的另 一个方面是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输送带的制造方 法,具有如下步骤制造多个单独的输送带构件,输送带构件具有用于 在向上输送或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其中的产品的第一支撑面和用于在输 送带移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第一产品的底面,其中底面具有弯 拱,弯拱成形为使得置于单元格中的第一产品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 从第一支撑面朝向用于在向下或向上输送时支撑产品的第二支撑面移 动,从而在产品和第二支撑面之间产生对于第一产品并非危险的撞击 力;将输送带构件组装成相连的输送带。
该方法可以实现特别是不同宽度、不同长度、具有不同输送能力和 不同数量的单元格的输送带的多方面的模块化的结构。该方法的特征在
于,在制造技术上特别易于制造输送带,该输送带具有特别有益的几何 结构,以便将对碰撞敏感的产品在垂直的输送器中通过上部的换向装置 从向上的输送方向输送至向下的输送方向。
在此特别优选的是,输送带构件采用注塑方法来制造。通过这种方 式,可以采用有益的且特别合适的批量生产的大量制造方法来实现能够 连接成本发明的输送带的相同的输送带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对该方法进行如下改进在底面的从第一支撑面朝 向底面移动的产品首先碰撞到底面上时所在的区域中,优选在相同的注 塑模具中,例如通过双组分注塑,产生緩沖壁区段。通过这种方式,可 以在无需附加的繁瑣的制造步骤的情况下,通过相应地适配调整注塑工 具针对每个输送带构件都产生緩冲壁区段,该緩冲壁区段用于对产品的 碰撞緩冲的前述目的。双组分注塑方法还可以以特别简单且可靠的方式 实现将緩冲壁区段表面齐平地嵌入到底面区域中。


优选的实施方式对照附图来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从前面斜上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具有垂直的五层堆垛的纵向输送 带装置和一个横向带的蛋类升降机的立体图2为根据图l的蛋类升降机的换向区域的详细立体图,其中拆除 了顶板;
图3为根据图1的蛋类升降机的示意性的局部侧剖视图4为本发明的装有输送带的蛋类升降机的上部的换向装置的侧剖 视图5为单个的本发明的输送带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6为由七个单个的输送带构件组装而成的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局部 立体剖视图7为根据图6的局部输送带的侧视图;和
图8示出在本发明的输送带的产品单元格中的蛋经过上部的换向装 置时17个部分顺序的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中所示的蛋类升降机10用于将通过纵向输送带100-140— —图中分别只示出这些纵向输送带的端部区段一一提供的鸡蛋输送到 横向带150上。每个纵向输送带100-140都具有略大于所输送的蛋的宽 度,并将这些蛋输送至宽于相应的纵向输送带100-140的相应的杆式带 输送器102-142。杆式带输送器102-142几乎与蛋类升降机10 —样宽, 且用于将由纵向输送带输送的蛋输送至蛋类升降机,并在这种情况下将 蛋沿着蛋类升降机的宽度分布,从而在已经置于单元格中的蛋和即将输 送至位于该单元格之上的层中的蛋之间不会出现碰撞。
蛋类升降机10具有带有向上移动的输送带分支20的输送带、上部 的换向区域30、在图l和2中看不到的向下移动的输送带分支40以及 下部的换向装置50。形成输送带分支20和40的输送带是环形输送带, 且在上部的和下部的换向装置30、 50中换向。
输送带20、 40和杆式带输送器102-142具有基本一致的输送带宽度 或杆式带宽度,该宽度可以实现在对于安全工作来说最大可能的输送速 度的情况下能够输送对于棚大小或产蛋能力来说足够数量的蛋。
每个纵向输送带100-140都将蛋输送给相应的具有转向装置
101- 141的杆式带输送器102-142,转向装置101-141如此定向,使得由 纵向输送带提供的蛋被输送至输送带20、 40的确定的区域。每个区域 都沿着输送带20、 40的确定的宽度延伸,而不会与由各个纵向输送带 提供的在五层中的杆式带输送器上的蛋所分布的区域交叠,从而确保蛋 决不会转向至蛋已经被设于其下方的杆式带输送器所置于的区域中。
被置于向上的输送带分支20中的蛋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30,然后 在向下的输送带分支40中被输送至横向带150,并被置于该横向带上。
如由图3可清楚地看到,纵向输送带100-140和杆式带输送器
102- 142垂直地均匀地相互间隔,且上下堆叠。每个杆式带输送器 102-142都将蛋输送到垂直伸展的、垂直向上输送的输送带分支20中,
并将蛋置于输送带20、 40的单元格中。
横向带150在所示实例中设置在第二高的纵向输送带110的高度上, 但可以设置在沿着向下的输送带分支40的任意高度上。
在图4中可看到装有输送带的上部的换向装置30的侧视图。输送 带具有多个相互连接的输送带构件60a-h。每个输送带构件结构相同。 每个输送带构件的结构例如借助输送带构件60e来说明。
输送带构件60e具有第一支撑面61e,该支撑面61e通过多个平行 的且横向于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支撑杆66e形成,如由图4、 5和6可 见。
在支撑面61e的背面形成有另一支撑面62e。 一个全面状的底面63e 与形成支撑面61e、 62e的支撑杆66e —体地连接。
底面63e用于当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置于输送带构件60e的 单元格64e中的产品。第一支撑面61e在向上伸展的输送带分支中斜向 外和向上伸展,从而置于相邻单元格64f中的产品在向上输送时在向上 的输送带分支中可靠地置于第一支撑面61e上。由此对于相邻格64f来 说,第一支撑面61e用作第一支撑面。相应地,对于置于单元格64e中 的产品来说,在向上输送时,在另一侧相邻的输送带构件的第一支撑面 61d用作第一支撑面。
换向装置30包括可旋转地支撑的换向轮31,该换向轮31在所示实 例中基本形状为八角形,且具有八个沿着部分圆周延伸的恰好用于每一 个输送带构件的容纳区段31a-h。
每个部分区段31a-h都具有径向向内的凹口 ,以便容纳在每个输送 带构件的底面63e的背面上的相应成形的肋,并由此在换向轮和输送带 之间产生形状配合连接。
第二支撑面62e在向下的输送带分支40中斜向外向下倾斜,从而置 于单元格64e中的产品沿着径向向外滚动离开底面。为了使得这些产品 不会从单元格64e中滚出,形成支撑面62e的支撑杆在其外端部近乎呈 直角地弯曲,从而其端部在向下的输送带分支中指向上方。置于单元格 64e中的产品因此向外滚动,直至它处于支撑面62e、 65e上。支撑面 62e、 65e由此形成用于在向下输送时支撑产品的第二支撑面。
底面63e以均匀的曲率半径沿着径向向内以换向轮31为基准弯拱, 从而它朝向单元格64e形成凹形弯拱的低谷。通过这种方式,蛋可以在 经过换向装置30时柔和地从下支撑面61d沿着底面63e滚动,直至它 沿着支撑面62e —直滚至弯曲的尖端65e的支撑面。底面63e的曲率半 径如此选择,使得在经过具有所示换向半径的换向装置30时确保,从 下支撑面61d滚至上支撑面62e、 65e的蛋在碰到上支撑面62e、 65e时 不会受到损伤。
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基本与在其它附图中所示的输送带构件相同,但 具有被分成第一底面区段和第二底面区段的底面。第一底面区fel沿着输 送带构件的整个宽度延伸的由緩冲的泡沫材料构成的材料带形式的緩冲 壁区段63.1,且设置在如下区域中,即由杆式带输送器输送给输送带构件 的蛋在它沿着支撑面61滚动之后所碰到的区域。緩冲壁区段63.1的緩冲 作用通过在蛋的碰撞区域中泡沫材料的可逆的局部弹性的变形来实现。第 二底面区段63.2由与输送带构件的余下部分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与緩沖壁 区斜目反,对蛋"无弹性且无塑性。緩冲壁区段63.1和第二底面区段63.2 之间的过渡部分7jC平地且横向于输送方向伸展,呈平坦状,其方式为,泡
沫材料被嵌入到凹部中,凹部的深度等于泡沫材料的厚度。
如图5所示,在输送带构件60的底面63.1、 63.2的两侧构造有耦 联装置70、 71。在第二底面区段63.2的它过渡成多个支撑杆66的区域 中,设有横向于输送方向且沿着底面63.1、 63.2的纵向延伸的轴72,该 轴72穿过在第二支撑面62的每个支撑杆的底角上一体构造的多个轴 孔。
在轴孔73之间分别设有轴72的空留出的轴区段74。在这些空留出 的轴区段74中可以卡入凸起75,这些凸起在底面63的相对的侧面上成 形并在其端部呈钩状地弯曲。通过这种方式,输送带构件60可以在其 耦联装置71的一侧与同样的输送带构件60的耦联装置70耦联,从而 在两个被耦联的输送带构件之间可以进行围绕轴72的摆动,如图6所 示。
蛋1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的移动过程可以在图8中以17个顺 序从左上方向右下方逐行地得到。
顺序区段1示出在蛋沿着第一支撑面61滚动之后不久碰到底面上 的情形。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的情况下,蛋现在贴靠在緩冲壁区段63.1 和第一支撑面61上。
在顺序区段1至大约5中,蛋l位于第一支撑面61d上。大约从顺 序图6起,单元格64e越过换向装置30的最高点,其中蛋l由于重力 始终处于弯拱的底面63e的最低点并在底面63e上滚动。
大约从顺序图12起,蛋与上支撑面62e接触,并保持在该位置大约 直至顺序图16。在顺序图16和顺序图17之间,蛋沿着径向向外滚向弯 曲的尖端65e,之后牢靠地位于上支撑面62e、 65e上,以便被放置到横 向带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下支撑面61d、底面63e和上支撑面62e之间 的过渡部分设计成几乎没有面方向的不稳定的变化,也就是说,基本是 倒圆的。但这并非必需。对于根据所示实施例的本发明的装置的工作原 理来说,基本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底面以按照换向轮选择的弯拱半径弯 拱,以便确保蛋安全地緩慢地从下支撑面滚动至上支撑面。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1)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20、40),具有i 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产品的至少一个单元格(64e),ii 向上的输送带段(20),和iii 向下的输送带段(40),-上部的换向装置(30),用于使得所述输送带从所述向上的输送带段换向至所述向下的输送带段,其中所述单元格由i 用于在向上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产品的第一支撑面(61d),ii 用于在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产品的第二支撑面(62e、65e),和iii 用于在所述输送带移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所述产品的底面(63e)限定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格(64e)的底面(63e)至少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具有弯拱,该弯拱成形为使得置于所述单元格中的产品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30)时从第一支撑面(61d)移动至第二支撑面(62e),从而在所述产品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产生对于所述产品来说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63e) 的弯拱具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输送带在所述换向装置中的 形状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换 向装置包括换向轮(31),所述底面(63e)的弯拱与所述换向轮的弯曲 部分相反地伸展且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换向轮的半径的曲率半径。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输送带(20、 40)包括多个单元格,这些单元格优选全部按照前述权利 要求中任一项的特征来构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由多 个相互耦联的输送带构件(60)组装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送带构件 都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格(64e)。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送带构 件(60)都具有至少一个几乎垂直于输送方向延伸的壁区段,在该壁区 段上构造有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撑面(61e、 62e)。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输送带由多个相互耦联的可围绕横向于输送方向的轴摆动的输送带构 件组装而成,且每个输送带构件都具有单元格的底壁区段和几乎垂直于 输送方向延伸的壁区段,该壁区段形成所述单元格的第一或第二支撑面 和相邻的耦联的输送带构件的单元格的第二或第一支撑面。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 于向上输送的支撑面和底面之间构造有减速斜坡,该减速斜坡设置成使得沿着用于向上输送的支撑面朝向所述底面移动的产品在它碰到所述 底面之前由于重力作用而得到减速。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面至少在从用于向上输送的支撑面朝向所述底面移动的产品所碰撞 的区域中具有緩冲壁区段(63.1 )。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壁区段 (63.1)是平的,且相对于所述底面(63.2)无阶梯地设置。
12. —种用于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的输送带 构件(60 ),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单元格,具有i用于在向上或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第一产品 的第一支撑面(62e),ii用于在所述输送带移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第一产 品 的底面(63e),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 具有弯拱,该弯拱成形为使得置于所述单元格中的第一产品在经过所述 上部的换向装置时从所述第一支撑面朝向用于在向下或向上输送时支 撑所述产品的第二支撑面(61d)移动,从而在所述产品和所述第二支 撑面之间产生对于所述第一产品来说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 面构造在所述输送带构件的壁区段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 面(61d)构造在相邻的耦联的第二输送带构件的壁区段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输 送带构件结构相同,且分别具有限定了第一支撑面(62e)和第二支撑 面(61e)的壁区段。
16.如前述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面的弯拱具有朝向所述单元格的凹形弯曲。
17. 如前述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面具有-与换向轮的弯曲部分相反的弯曲部分,由多个耦联的输送带构件 组装而成的输送带通过所述换向轮换向;和-均匀的曲率半径,该曲率半径优选大于或等于所述换向轮的半径。
18. 如前述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 在于在沿着输送方向位于前面的边缘上构造的耦联装置(71),该耦联 装置设计成用于将围绕横向于输送方向且位于输送带面上的轴可摆动 的所述输送带构件耦联于在同样的输送带构件的沿着输送方向位于后 面的边缘处的耦联装置(70)。
19.如前述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单元格横向于输送方向且在输送带面上纵向延伸,并且能够 并排地容纳多个产品。
20.如前述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 在于侧向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带构件与沿着输送方 向设置在所述输送带构件旁边的另一输送带构件刚性地耦联,使得两个 输送带构件的单元格形成横向于输送方向且在输送带面上纵向延伸的 能够并排地容纳多个产品的一个单元格。
21.如前述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输送带构件由一种适宜于食品的硬塑料材料构成。
22. —种输送带,包括多个相互耦联的如前述权利要求9至18中任 一项所述的输送带构件。
23. —种用于输送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将产品(1)置于向上伸展的输送带段(20)中的输送带的单元 格(64e)的第一支撑面(61d)上;-在所述输送带换向时使得所述产品转移至所述单元格(64e)的 第二支撑面(62e)上,其中所述产品从向上的输送带段的向上的输送 方向换向至向下伸展的输送带段(40)的向下的输送方向;—将所述产品从所述第二支撑面取下,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在转移时沿着朝向单元格呈凹形弯拱的底面 (63e)移动,所述底面成形为使得在转移时在所述产品和第二支撑面 之间产生对于所述产品来说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24. —种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制造多个单独的输送带构件,所述输送带构件具有i用于在向上输送或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其中的第一产品 的第一支撑面(62e);和ii用于在所述输送带移动经过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所述 第一产品的底面(63e),其中所述底面具有弯拱,弯拱成形为使 得置于所述单元格中的第一产品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 从第一支撑面朝向iii用于在向下或向上输送时支撑所述产品的第二支撑面 (61d)移动,从而在所述产品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产生对于 所述第一产品并非危险的撞击力,—将所述输送带构件组装成相连的输送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构件采用 注塑方法来制造。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的从所述 第一支撑面朝向所述底面移动的产品首先碰撞到所述底面上时所在的 区域中,产生緩冲壁区段,优选在相同的注塑模具中,例如通过双组分 注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碰撞敏感的产品的输送装置(10),包括输送带,其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产品的至少一个单元格(64)、向上的输送带段(20)和向下的输送带段(40);上部的换向装置(30、31),其用于使得所述输送带从所述向上的输送带段换向至所述向下的输送带段,其中所述单元格由用于在向上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产品的第一支撑面(61d)、用于在向下输送时支撑置于该单元格中的产品的第二支撑面(62e)和用于在所述输送带移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支撑所述产品的底面(63a)限定而成。所述单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具有弯拱,该弯拱成形为使得置于所述单元格中的产品在经过所述上部的换向装置时从第一支撑面移动至第二支撑面,从而在所述产品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产生对于所述产品来说并非危险的撞击力。
文档编号B65G17/36GK101394736SQ200780007630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安德烈·米克斯 申请人:大荷兰人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