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粘接带贴合装置及带构件的追加方法

文档序号:439665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操作装置、粘接带贴合装置及带构件的追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以液晶面板或PDP (Plasma Displ ayPanel: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为代表的显示器面板等对象物安 装部件的操作装置,尤其涉及贴合安装部件的固定用的粘接带的粘接带贴 合装置。此外,涉及在此种粘接带贴合装置中将粘贴有长度方向上连续的 粘接带的带构件的端部彼此接合并追加的带构件的追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部件安装装置,即在液晶面板等显示器面板上贴 合安装部件的固定用的粘接带,并使安装部件压接于该粘接带。例如有如 下部件安装装置,使用在分型带的单面粘贴有ACF的ACF带,将带有 分型带的ACF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于液晶面板,在从ACF剥离 分型带之后,使安装部件(例如,IC、 TCP (Tape Carrier Package )、 薄型L S I封装部件等)压接于A C F ,从而将部件安装于液晶面板。在 此种现有的部件安装装置中,具备用于贴合AC F的AC F贴合装置。
在此种现有的A C F贴合装置中,在供给巻绕于巻筒的A C F带时, 将A C F切断成规定长度的A C F片,并供给到载置在工作台上的基板 上,然后、利用头按压,从而将切断为规定长度的AC F片贴合在基板上。 与此同时,剥离分型带,进行ACF片的贴合动作。通过重复进行此种一 系列的A C F贴合动作,对于基板上的多个A C F贴合位置进行A C F的 贴合动作。
在此种现有的ACF贴合装置中,为了减少巻筒的更换频率,将使用 中的AC F带的终端部与新的AC F带的始端部接合地连接,连续地进行 ACF带的供给。
作为连接此种ACF带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拧动使 用中的第一A C F带的表背而使其反转,并使追加的第二A C F带的A CF与第一AC F带的AC F重合,并通过热压接而接合AC F彼此的方 法。而且,除此以外,如图2 0 A及图2 0 B所示,也存在使用另外的构 件即粘接带5 0 9而将使用中的AC F带5 0 1的终端部中的分型带5 0 2与追加的ACF带5 1 l的始端部中的分型带5 1 2连接,而进行A CF带的接合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04— 196540号公报
但是,如专利文献l所述,在将ACF彼此热压接的方法中,存在A CF层从分型带溢出,且在之后的带输送路径中,溢出的带有粘合性的A C F附着于辊等构件而产生输送故障的情况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与ACF带独立的构件即粘接带的情况下,存在为了用 于贴合此种粘接带而导致装置结构复杂化的问题。进而,由于粘接带与A C F带为独立的构件,所以也存在增加用于管理此种粘接带的负担的问 题。
近年,尤其是伴随作为此种AC F带的贴合对象物的液晶面板的大型 化得到发展,ACF带的使用量也有增加的倾向。因此,为了生产率提高 也期望有效地进行A C F带的追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问题,并提供将在分型带的单面粘 贴有粘接带的带构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将所述粘接带切断为规定长度并 从所述分型带剥离,并贴合于基板的粘接带贴合中,能够简便且精确地连 接使用中的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带构件的始端部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及带构件的追加方法。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形成以下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操作装置,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由 树脂材料形成的带构件,并使用所述带构件,进行用于将部件安装在基板 上的操作,其中,具备工作台,其将使用中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
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带接合装置,其与所述
工作台相对配置,并具有突起部和能量赋予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至少在 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部地加压,所述能量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 予能量,利用所述突起部对所述带构件进行加压,并利用所述能量赋予装 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由此将所述带构件加热,使所述第一带构件的 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所述重合区域中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粘接带贴合装置,其将在分型带的 单面粘贴有粘接带的带构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将所述粘接带切断成规定 长度并从所述分型带剥离,并将所述粘接带贴合于基板,其中,具备工 作台,其将使用中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 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带接合装置,其与所述工作台相对配置,并具有突 起部和能量赋予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至少在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对 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 部地加压,所述能量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利用所述突起部对 所述带构件进行加压,并利用所述能量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 由此将所述带构件加热,而使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 的始端部在所述重合区域中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第二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所述带接合装置具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作为所述能量赋予装置 而对所述突起部进行加热,且所述带接合装置使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 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热熔敷而进行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所述突起部具有比所述带构件的厚度大的高度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所述带接合装置具备多个所述突起部,且利用所述各个突起部对所 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重合区域进行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在所述工作台上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隔着所述带构件以该凹部的 内表面承受所述突起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第六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所述凹部的内表面形成为比所述突起部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以与配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 中央部分抵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带接合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所述带接合装置具备具有所述突起部和平坦部的工具,所述平坦部 将由所述突起部对所述带构件进行加压的加压区域的周围的区域向所述 工作台按压,并保持所述带构件的所述重合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置, 其中,所述突起部由电热丝形成,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电热丝进行电力供
么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 置,其中,所述带接合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一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与所述 第二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热熔敷而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提供一种第三方式记载的粘接带贴合装
置,其中,所述带接合装置具备第一保持构件,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 配置在比由所述突起部形成的接合位置靠上游侧,并保持所述第一带构 件;第一切断部,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比由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形 成的保持位置靠上游侧,并切断由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下的所述 第一带构件,形成所述第一带构件的所述终端部;第二保持构件,其在所 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比由所述突起部形成的接合位置靠下游侧,并保持 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第二切断部,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由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形成的保持位置与由所述突起部形成的接合位置之间, 并在所述接合位置的下游侧切断所述第二带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提供一种带构件的追加方法,其是对粘接 带贴合装置追加带构件的方法,所述粘接带贴合装置将在分型带的单面粘 贴有粘接带的带构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将所述粘接带切断成规定长度并 从所述分型带剥离,并将所述粘接带贴合于基板,其中,将在所述粘接带 贴合装置中正在使用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 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至少在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一带 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部地加压并加热,将所述第一 带构件的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所述重合区域中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提供一种第十三方式记载的带构件的追加 方法,其中,在所述带构件的接合中,通过热熔敷将所述第一带构件中的 所述分型带与所述第二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提供一种第十三方式记载的带构件的追加 方法,其中,将粘贴于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的所述粘接带去除之后, 将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重叠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提供一种第十三方式记载的带构件的追加 方法,其中,将配置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一带构件保持在比与所 述第二带构件接合的接合位置靠上游侧,并在比该保持位置靠上游侧切断 所述第一带构件,形成所述终端部,然后,沿所述带输送路径供给所述第 二带构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比所述接合位置靠下游侧保持所述第二带 构件的所述始端部,由此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第一带构件的所述终端部 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所述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与在所述接合位 置接合所述第一带构件和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同时或者之后,在所述接合位 置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所述始端部的保持位置之间切断所述第二带构件。
根据本发明,在粘接带贴合装置中将使用中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 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且至少在带构件的宽 度方向上对第一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部地加压并加热, 从而使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重合区域局部地熔 融而接合。因此,可以不需要如现有的接合方法,使用双面带等独立的构 件而接合,能够降低接合处理中的管理负担。此外,在各个带构件的重合 区域中,在宽度方向上部分地即局部地进行熔融,因此不会由熔融而使带 构件的外形显著变形,且在接合后,能够进行顺畅的带移送。进而利用此 种熔融的接合是对于配置在工作台上的重合区域利用突起部局部地进行 加压,同时利用能量赋予装置赋予的能量来进行加热,因此能够以比较简 单的装置结构来实现。因此,提供一种在粘接带贴合中,能够将使用中的 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带构件的始端部简便且精确地连接的粘接带贴 合装置及带构件的追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的方式及特征由与对于附图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的 下面的记载清楚可知。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A C F贴合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 C F贴合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 C F贴合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A C F贴合装置中的接合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5是接合装置具备的镍格电热丝加热工具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图4的变形例的加热工具的示意立体图。 图7是图4的变形例的突起工具的示意立体图。
图8 A是表示由镍铬电热丝侧的加热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的接 合装置的示意说明图。
图8 B是表示由镍铬电热丝侧的加热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的A C 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8 C是表示由镍铬电热丝侧的加热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的A C 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9是表示由具有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的A C 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1 0是表示由图9的变形例的具有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形成的 热熔敷的方式的A C 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11A是表示由具有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 的A C 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l1B是表示由具有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 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l1C是表示由具有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形成的热熔敷的方式 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l2是表示由具有楔状的突起部的突起工具形成热熔敷的方式的 A C F带的接合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1 3 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1 3 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1 3 C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图l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 5 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1 5 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1 5 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1 5 D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1 5 E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说明图。 图l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l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l8A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接合处理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结 构的示意图。
图l8B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接合处理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结 构的示意图。
图l8C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接合处理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结 构的示意图。
图l8D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接合处理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结 构的示意图。
图l8E是表示进行现有的接合处理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结构
的示意图。
图1 9是部件安装工序的概念图。
图2 0 A是现有的接合处理的示意说明图。
图2 0 B是现有的接合处理的示意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 2是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 3是第5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中,表示来自巻筒的ACF
带的供给状态的示意图。
图2 4 A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4 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4 C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4 D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5 E是接着图2 4 D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5 F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5 G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5 H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6 I是接着图2 5 H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 意图。
图2 6 J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6 K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7是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中,表示第一ACF带与第二AC F带接合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 8 L是接着图2 6 K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中的端缘处
理工序的顺序的示意图。
图2 8 M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中的端缘处理工序的顺序 的示意图。
图2 8 N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中的端缘处理工序的顺序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继续本发明的叙述之前,对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l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分型带的粘接带贴合装置的 一例即ACF贴合装置1 0 O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此夕卜,屈2表示AC F贴合装置l 0 0的示意俯视图,图3表示示意侧视图。图1 图3所示 的ACF贴合装置1 0 O是使用作为粘接带的一例的ACF (各向异性导 电薄膜)粘贴于分型带的单面的ACF带(带构件),在作为贴合对象物 的液晶面板基板(以下,称为"面板基板")上贴合ACF,并剥离AC F的分型带,形成能够经由贴合后的AC F将部件安装于面板的状态的装 置。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接带以含有各向异性导电粒子的ACF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此种粘接带使用不包含各向异性导电粒子的带 (即,如不具有导电功能而具有粘接功能的带)的情况。
在图1 图3所示的ACF贴合装置1 0 0中,具备基板保持工作 台5,其承受并保持面板基板4,并且进行所保持的面板基板4的图示X 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移动、以及Z轴方向的升降移动、乃至X Y平面中的0旋转移动;基板移载装置l 3,其对送入到ACF贴合装置
1 0 0的送入位置的面板基板4从其下表面侧进行支承的同时向图示X 轴方向输送,将面板基板4移载到基板保持工作台5;压接头单元2 0, 其与载置在面板载置工作台5上保持的面板基板4的端部的基台即端部 载置工作台l 2相对地配置。此外,在端部载置工作台l 2上能够载置作 为贴合对象物的液晶面板基板4中装配部件的区域即端子部。而且,在液 晶面板基板4中,长边侧的端子部作为源极侧端子部4 a,短边侧的端子 部作为栅极侧端子部4 b,在各个端子部4 a、 4 b中,为了装配部件而 配置有贴合A C F的多个A C F贴合位置。
以夹着压接头单元2 Q的方式,在图示左侧具备将巻绕于巻筒的AC F带向压接头单元2 0和端部载置工作台1 2之间供给的ACF供给单 元3 0,且在图示右侧具备将剥离ACF后的分型带回收的分型带回收单 元5 0 。
如图1及图3所示,压接头单元2 0具备作为带贴合头的一例的头 21,在其下表面具有与在其下方配置的端部载置工作台1 2相对的压接面
2 1 a,进行ACF的贴合动作;使该头2 1升降的头升降装置2 2。在 该头2 1内置有未图示的加热机构,并可将头2 l的压接面2 1 a加热到 规定的温度。
AC F供给单元3 0具备巻绕有AC F带的巻筒3 1、对从巻筒3 1供给的ACF进行引导的多个辊3 2、作为检测ACF带的端缘即终端 部的检测机构的一例的终端检测用传感器3 3、作为用于对贴合在分型带 的一系列的A C F ,形成与面板基板4中的部件安装区域的大小相应的规 定长度的ACF片的切割的带切断部的一例的切割器3 4。而且,终端位 置检测用传感器3 3检测ACF带的终端部,但除了此种情况,也可预先 检测如A C F带具有带连接部即接合部分的带的带连接部。
13分型带回收单元5 O具备进给卡盘5 1 (带移送部),其能够解除 地把持在端部载置工作台1 2的上方剥离A C F后的分型带的同时进行 移动,由此从巻筒3 1进行ACF带的移送供给动作和从端部载置工作台 1 2的上方进行分型带的移送排出动作;辊5 2,其对利用该进给卡盘5 l移送排出的分型带的目的地进行引导;带回收部5 3,其回收分型带。 在具有此种结构的ACF贴合装置1 0 0中,具备相互关联地总括控 制上述的各个结构部的动作的控制装置9。具体来说,控制装置9可以进 行基于ACF供给单元3 0和分型带回收单元5 O的ACF带的移送动 作及分型带的回收动作的控制、基于压接头单元2 0的A C F的贴合动作 (包括加热动作)的控制、及基于切割器3 4的AC F的切断动作的控制。 接着,对在此种结构的ACF贴合装置1 0 0中,将使用中的ACF 带的终端部与新的A C F带的始端部接合而进行带连接、即进行接合处理 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的示意立体图所示,在AC F供给单元3 0中的终端检测用传 感器3 3及切割器3 4的带输送路径下游侧具备用于接合ACF带的带 构件接合装置的一例即接合装置4 0。图4的示意说明图表示该接合装置 4 0的结构。如图4所示,接合装置4 0具备工作台4 1,其将使用中 的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与新追加的第二AC F带6的始端部在其厚 度方向上重合配置;加热单元4 2,其与工作台4 l相对配置,对配置在 工作台4 1的第一A C F带1和第二A C F带6的重合区域R局部地进 行加压的同时进行加热。加热单元4 2具备镍铬电热丝加热工具4 3,其 具有对AC F带的重合区域R局部地进行加压的突起形状的前端部且进 行加热(图5参照)。而且,虽未图示,但具备对该镍铬电热丝加热工具 4 3供给用于加热的电力的电力供给机构。
如图4所示,第一A C F带1在分型带2的图示上表面具有粘贴有A CF3的构造,在图4所示的状态中,在其终端部,形成从分型带2去除 了ACF3的状态。同样地,第二ACF带6在分型带7的图示上表面具 有粘贴有ACF8的构造,在图4所示的状态中,在其始端部,形成从分 型带7去除了ACF 8的状态。在使此种构造的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 的分型带2与第二A C F带6的始端部的分型带7重合的状态下,将它们配置在工作台4 l上,并利用镍铬电热丝加热工具4 3的突起部对该重合 区域R的一部分进行加压的同时进行加热,从而通过使分型带2及7局部 烙融或者局部熔融和局部变形而进行接合,由此接合第一A C F带1与第 二A C F带6 。
此种分型带2 、 7 ,例如其宽度为1 3 mm左右、厚度为3 0 5 0 um左右。此外,镍铬电热丝加热工具4 3如图5所示,其电热丝的线 宽度d 1为0 . 7 mm左右,突起部分的长度d 2形成为5 mm左右。
而且,此种接合装置4 0中的加热单元4 2的方式并不限于具备镍铬 电热丝加热工具4 3的情况,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式。例如,如图6的示 意说明图所示,也可在加热单元6 2中采用具备具有作为多个突起部例如 4根突起部的突起工具6 3、和对该突起工具6 3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 4 的结构。此外,如图7所示,也可使用具有楔状的突起部的突起工具7 3 。 此外,也可代替如工作台4 1将配置ACF带的面形成为平坦面的结构的 情况,而如图6所示,使工作台6 l具备与突起工具6 3的突起方式匹配 的凹部6 1 a 。
接着,使用具有此种结构的接合装置4 0,对由ACF带的熔融而形 成的接合、即热熔敷(或者热压接)的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8A 图8C的示意说明图,对使用镍铬电热丝加热工 具4 3进行热熔敷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8 A 图8 C所示,利用镍铬电 热丝加热工具4 3对配置在工作台4 1上的第一ACF带1和第二AC F带6的重合区域R的一部分进行加压,从而在重合区域R中,分型带2 、 7变为在加压位置局部地变形而形成凹陷部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 8 C所示,利用由镍铬电热丝加热工具4 3进行加热,从而在该凹陷部分 各个分型带2、 7被局部地熔融而熔敷,其结果,分型带2、 7彼此被接 合。在如此接合的状态下,形成有局部熔敷部分(重点熔敷部分)M。此 外,如图8B所示,此种局部熔敷部分M在ACF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长 的平面形状,且相对于ACF带的宽度方向不会横贯地局部配置(例如大 致配置于中央部)。而且,作为树脂材料,分型带2、 7例如由PET (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此外,由镍铬电热丝加热工具4 3产生的加 热温度设定为分型带的热变形温度以上且熔点以下的温度、例如8 5°C,加热时间设定为l秒。而且,虽然将加热温度设定为分型带的热变形温度 以上且熔点以下的温度,但只要在局部地熔敷分型带的基础上,不造成带 的破损或对带移送造成不良影想的带变形的范围内,也可加热到分型带的 熔点以上的温度且不到热分解开始温度的温度。
接着,使用图9的示意说明图,对使用具备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6 3进行热熔敷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工作台6 l形成有与突起 工具6 3的各个突起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多个凹部6 1 a。因此,通过由突 起工具6 3对第一A C F带1与第二A C F带6的重合区域R的一部分 进行加压,形成第一A C F带1中的分型带2的一部分进入到工作台6 1 的凹部6 1 a内的状态。通过形成此种状态,能够形成使突起工具6 3的 各个突起部到达各个分型带2、 7的内部深处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利用 加热器6 4进行加热,从而形成局部熔敷部分M。
此外,突起工具6 3的各个突起部的形成高度尺寸优选形成为比至少 一方的带、即分型带7的厚度大。通过如此形成,在由各个突起部按压分 型带7时,能够形成使突起部的前端咬入分型带2的状态,能够进行更牢 固的接合。
此外,在工作台6 l上形成的各个凹部6 1 a优选隔着带而承受各个 突起部的其内表面形成为比突起部的形状大。通过采用此种方式,在进行 带的接合之后,能够使带从凹部6 1 a脱离的脱离性良好。从此种观点出 发,如图9所示,代替形成与多个突起部单独对应的多个凹部6 1 a的情 况,也可为形成有能够总括承受多个突起部的一个大的凹部的情况。
进而,如图9所示,突起工具6 3优选形成有多个突起部6 3 a、和 将由各个突起部6 3 a按压的按压区域的周围的区域的分型带7向工作 台6 l按压,并在突起工具6 3和工作台6 l之间,保持分型带2、 7的 平坦部6 3 b。即,在由突起部6 3 a进行分型带2、 7的按压加热时, 优选在其周围利用平坦部6 3 b对分型带2 、 7进行按压并可靠地保持。 通过进行此种保持,在按压加热时,能够防止产生分型带2、 7较大变形 或位置偏离,并能够进行可靠的接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1 0 0中,使用其宽度比较细 的ACF带。在如此使用其宽度比较细的ACF带的情况下,在突起工具6 3中,多个突起部6 3 a优选沿分型带2、 7的长度方向排列(例如排 成一列)。
而且,如图l 0所示,也可为在工作台7 l中通过在其带配置面形成 多个隆起部7 1 b,而形成凹部7 1 a的情况。进而,作为突起工具6 3 的各个突起部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形状。例如,可以采用如图1 1 A所示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的突起部6 3 a ,或如图1 1 B所示的平面形 状为四边形的突起部6 3 b ,进而如图1 1 C所示的使平面形状为圆形的 突起部6 3 c在图示上列与下列使其配置不同的方式。
此外,在使用具备楔形的突起部的突起工具7 3而进行热熔敷的情况 下,如图l 2的示意说明图所示,在各个分型带2、 7的重合区域R中局 部地形成的局部熔敷部分M变为与楔形的突起部相应的形状。
接着,在具有此种结构的接合装置中,对第一ACF带与第二ACF 带的接合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而且,在接合装置4 0中,例如,以装配 具有楔状的突起部的突起工具7 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中,若在A C F供给单元3 0中通过终端检测用传感器 3 3检测到使用中的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例如,ACF带的终端具
备终端标识的部分等),则将该检测结果输入到控制装置9 。在控制装置 9中,显示需要追加AC F带的意思,例如,通过操作者的手操作、或者、 通过未图示的机械机构,使用中的A C F带1的终端部与追加的新的A C F带6的始端部重合,且位于能够配置在接合单元4 0中的工作台4 l上 的移送位置。该状态为图1 3 A所示状态。
然后、如图l 3 B所示,在接合装置4 0中,工作台4 1向接近AC F带l、 6的重合区域R的方向移动,重合区域R配置在工作台4 l上。 与此同时,突起工具7 3向接近重合区域R的方向移动,与重合区域R的 一部分抵接,并且对重合区域R的一部分进行加压使其变形而形成凹陷部 分。这为图1 3 B所示的状态。
然后,利用加热器6 4对突起工具7 3进行加热,使重合区域R中的 被突起工具7 3加压的加压部分熔融。通过该熔融,第一A C F带1的分 型带2与第二A C F带6的分型带7在重合区域R中被局部地熔敷。然 后,如图l 3C所示,工作台4 l及突起工具7 3从ACF带1、 6离开,从而完成ACF带的接合处理。然后,在ACF贴合装置1 0 0中,使用 与第一ACF带1连接的第二ACF带6,进行ACF 3相对于面板基板 4的贴合处理。
根据本第l实施方式,在ACF贴合装置1 0 0中,在对使用中的第 一A C F带1追加新的第二A C F带6并进行接合处理时,第一A C F带 1的终端部的分型带2与第二ACF带6的始端部的分型带7重合,在该 重合区域R中,局部地加压而使带变形,同时通过加热而在加压部分将带 熔敷,由此能够进行接合处理。
因此,不需要准备AC F带以外的其它的接合构件等也能够进行接合
处理。进而,用于进行此种接合处理的装置结构能够形成为例如突起工具 4 3、 6 3、 7 3和其加热机构(加热器6 4等)以及工作台4 1、 6 1
这种简单的结构,因此也不会使装置复杂化。此外,不使重合区域R的大 致整面熔融而是形成局部熔融部分M而实现熔敷,因此不会由于熔敷而对 分型带2、 7产生大的变形地进行接合处理,因此之后输送时的带的处置 也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在ACF贴合装置1 0 0中,能够实现有 效的接合处理。
(第2实施方式)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其它的各种方式来实 施。例如,图l 4的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
中的用于进行接合处理的装置结构。
如图l 4所示,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中,虽然具备与 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接合装置4 0 (例如,装配楔状的突起工具7 3 ), 除此以外,在接合装置4 O的带输送方向下游侧相邻地具备ACF抛弃装 置8 0 。
A C F抛弃装置8 0是将A C F带1中欲去除的A C F 3利用其粘 合性进行贴合,由此从分型带2剥离并去除,进行所谓的「抛弃(捨T打
处理」的装置。而且,为了提高抛弃的ACF的粘合性,ACF抛弃 装置8 O也可具备加热机构(未图示)。具体来说,如图l 4所示,AC F抛弃装置8 0具备在与接合装置4 0的工作台4 1相对的方向具有A C F的抛弃面8 1 a的抛弃部8 1 ;在与工作台4 1相对的位置即抛弃位置P l和防止与装配有突起工具7 3的加热单元干涉的退避位置P 2之 间使该抛弃部8 l进退移动的未图示的退避移动机构;在抛弃位置P 1 中,进行用于按压配置在工作台4 1上的ACF带的抛弃部8 l的移动的 未图示的抛弃移动机构。
此外,如图l 4所示,工作台4 l构成为,作为利用切割器3 4在A C F 3上形成刻痕3 a时或者切断分型带2时的载置台起作用,并且作为 进行抛弃处理时的抛弃部8l的载置台起作用。
接着,使用图1 5 A 图1 5 E的示意说明图,对利用此种结构的装 置进行与抛弃处理相关的接合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而且,以下说明的接 合处理是在使用中的第一A C F带1的任意位置进行切断,并将该切断位 置作为第一A C F带1的终端部,与第二A C F带6的始端部接合的接合 处理。本发明中,第一ACF带的终端部也包含将ACF带在任意位置切 断的情况的切断端部。
首先,图l 5A中,将使用中的第一ACF带1在期望的位置(或者 任意的位置)配置在工作台4 l上。作为此种期望的位置,如图1 5 A所 示,为在第一A C F带1中粘贴有长度不足贴合于面板基板4的A C F贴 合位置的长度的A C F片3的位置。定位此种A C F片3的粘贴位置与抛 弃部8 1而使第一A C F带1配置在工作台4 1上。接着,位于抛弃位置 P l的状态下的抛弃部8 l向工作台4 l移动,形成ACF片3粘贴于抛 弃面8 1 a的状态。然后、抛弃部8 l从工作台4 l向离开的方向移动, 由此ACF片3被从分型带2剥离并去除。
接着,进行第一ACF带1的移送动作,使与去除了ACF片3相邻 的ACF片3的粘贴位置与抛弃部8 l定位,将第一ACF带1配置在工 作台4 l上。接着,如图l 5B所示,位于抛弃位置P 1的状态下的抛弃 部8 1向工作台4 l移动,形成ACF片3粘贴于抛弃面8 1 a的状态, 然后,抛弃部8 l从工作台4 1向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ACF片3从分 型带2剥离并去除。与此同时,如图l 5 B所示,切割器3 4向接近工作 台4 l的方向移动,并切断分型带2,形成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而 且,第一ACF带1中,去除切断位置的上游侧的带构件。
接着,如图l 5C所示,在配置有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的状态下的工作台4 1上配置第二ACF带6的始端部而形成重合区域R。此时, 由于A C F片3的抛弃处理已经实施完,所以第一A C F带1的终端部形 成为A C F 3从分型带2去除后的状态。以与该分型带2重合的方式来配 置分型带7。与此同时,位于抛弃位置P 1的抛弃部8 l移动到退避位置 P 2 。
然后,如图l 5D所示,利用突起工具7 3来加压分型带2、 7的重 合区域R的一部分进行加压并进行加热,从而通过熔敷来进行分型带2 、 7彼此的接合。然后,如图l 5E所示,突起工具7 3离开,从而完成接 合处理。
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能够在使用中的第一A C F带1的 任意位置进行ACF片3的抛弃处理,进而进行分型带2的切断处理,从 而形成终端部,并通过局部的熔敷将第二A C F带6与该第一A C F带1 的终端部接合。因此,能够提高接合处理的自由度,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接 合处理。
(第3实施方式)
图l6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110的局部结 构的示意图。如图l 6所示,本第3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1 1 0具 有如下结构,即在接合装置l 2 0中,将加热单元l 2 2与工作台1 2
1的配置相对于A C F带的输送路径翻转。
具体来说,如图1 6所示,在切割器3 4与A C F拋弃装置8 0之间, 配置有工作台12 1。进而,以隔着A C F带的输送路径与工作台1 2 1 相对的方式配置加热单元l 2 2。该加热单元l 2 2配置在压接头单元2
0的头2 l的图示左侧侧部,在进行用于接合处理的加压及加热动作时, 能够以向相对于工作台l 2 l接近的方式移动。而且,加热单元l 2 2具 备突起工具l 2 3及加热器1 2 4。此外,在带输送路径的图示左侧,配 置有切割器3 4与ACF抛弃装置8 0共用的带载置台1 2 9,并在该带 载置台l 2 9设有开口部129,在接合处理时能够使突起工具1 2 3对A
CF带进行加压及加热。因此,防止了突起工具l 2 3与带载置台1 2 9 发生干涉。进而,该带载置台l 2 9还具有吸附保持ACF带的功能,利 用带载置台l 2 9对吸附保持的ACF带进行接合处理。根据此种本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将接合装置l 2 0的加压单元 1 2 2设置在压接头单元2 0的头2 1的侧部,并能够将装置结构更简单 化。进而,设置于头2 l的加热单元l 2 2也可形成为独自装配与头2 1 的加热器2 3不同的加热器1 2 4的结构,能够独自地将突起工具l 2 3
加热控制在期望的温度,并进行最佳的接合处理。 (第4实施方式)
接着,表示本发明的第4的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1 3 0的局部 结构的示意图在图l 7中示出。如图l 7所示,本第4实施方式的ACF 贴合装置1 3 0在接合装置1 4 0具备的加热单元1 4 2固定装配在压 接头单元2 0的头2 1的侧部这点具有与所述第3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具体来说,在头2 1的图示左侧侧部固定装配有加热单元l 4 2具备 的突起工具l 4 3。此外,加热单元l 4 2构成为不装配独自的加热器, 头2 1的加热器2 3作为对突起工具1 4 3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起作用。进 而,在带输送路径的图示右侧具备具有吸附功能的带载置台l 4 9。此种 结构中,因为突起工具l 4 3不能向相对于工作台1 4 l接近地移动,因 此通过使工作台l 4 1向相对于突起工具l 4 3接近地移动,能够使AC F带1、 6向图示右方移动,在吸附保持于带载置台1 4 9的状态下进行 接合处理。
根据此种结构,能够将用于加热突起工具l 4 3的加热器兼用作头2 l的加热器2 3,因此,能够使装置结构更简单。 (第5实施方式)
接着,表示本发明的第5的实施方式的ACF贴合装置2 0 l的结构 的示意图在图2 l中示出。而且,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
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点。
本第5实施方式主要是ACF供给单元2 0 7和分型带回收单元2
0 9的结构与所述各个实施方式不同,其构成为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
1 E与第二ACF带6的始端部6 S自动地连接而能够连续地供给AC F带l及6。
在图2 l中,在ACF供给单元2 0 7具备将第一ACF带1的终端 部l E与第二ACF带6的始端部6 S连接的接合装置2 3 1 (图2 2表示详细的结构)、和依次供给巻筒2 1 3的巻筒供给部2 3 2 。此外,在 分型带回收单元2 0 9具备对从贴合了的ACF剥离后的分型带2并供 给规定量的分型带2的巻绕部2 3 3 。而且,图2 1是ACF供给单元2 0 7的示意立体图,但在接合装置2 3 l中,局部地放大图示第一ACF 带1的终端部1 E与第二A C F带6的始端部6 S相连接的部分,且以图
示箭头所示的部分为带连接部分。
如图2 2所示,接合装置2 3 1具备第一保持部2 3 4 、第一切断 部2 3 5 、第二保持部2 3 6 、第二切断部2 3 7与热压接单元2 3 8 。 在ACF带的输送路径中,热压接单元2 3 8配置在第一保持部2 3 4与 第二切断部2 3 7之间。热压接单元2 3 8具备工作台2 2 5 、安装有 突起工具2 2 6的加热单元2 2 7 、使加热单元2 2 7向工作台2 2 5移 动而作用规定的按压力的按压单元2 3 9 。图2 2中,2 4 9为向压接头 单元2 0引导ACF带1导向辊。
第一保持部2 3 4挟持并保持变为使用结束时的ACF带1的终端 部,具有能够进行接近动作及离开动作的一对保持构件2 3 4 a 、 2 3 4 b。第一切断部2 3 5构成为,配置在保持构件2 3 4 a的上部、即,配 置在ACF带的输送路径中比保持构件2 3 4 a靠上游侧,在夹持有AC F带l的状态下,在该上部位置,与保持构件2 3 4 b之间切断ACF带
第二保持部2 3 6配置在旋转自如地保持巻绕有A C F带6的巻筒 2 1 3的巻筒支承板2 4 0的下部,且构成为在保持基座2 4 1与装配在 该保持基座2 4 l的工作缸装置2 4 2之间夹持从巻筒2 1 3引出的A C F带6的始端部。第二切断部2 3 7由设置在按压单元2 3 9上的刃部 2 3 7 a和承受部2 3 7 b构成,在与由热压接单元2 3 8对使用中的A CF带1的终端部1E与从新的巻筒213引出的ACF带6的始端部 6S进行连接的大致同时,或者连接之后,将比该连接部分靠第二保持部 2 3 6侧切断。
如图2 3所示,巻筒支承板2 4 O整体形状为大致T字状,在其下部 配置第二保持部2 3 6,在其上部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承巻筒2 1 3的轴 支部2 4 3 、与巻筒2 1 3的外周压接或离开从而将旋转卡定或者解除卡定的卡定部2 4 4 、从巻筒2 1 3向第二保持部2 3 6引导ACF带6的 导向辊2 4 5 。从巻筒2 1 3引出且前端被第二保持部2 3 6保持的AC F带6的始端部6 S由卡定部2 4 4保持拉伸状态。
如图2 1、图2 2所示,巻筒供给部2 3 2构成为具备两个可动保持 部2 4 6 ,该可动保持部2 4 6能够使多个巻筒支承板2 4 0并列地保持 为装卸自如,从保持在一侧的可动保持部2 4 6的巻筒2 1 3供给ACF 带1或6期间,卸下另一侧的可动保持部2 4 6而进行巻筒支承板2 4 0 的更换操作。各可动保持部2 4 6构成为能够由移动单元2 4 7进行移动 及定位,并能够将保持的任意的巻筒支承板2 4 0定位在与接合装置2 3 l相对的位置。移动单元2 4 7构成为将可动保持部2 4 6装卸自如地装 配在由使用滚珠丝杠2 4 7 a的进给螺纹机构移动的移动体2 4 7 b 。此 外,如图2 2所示,设有固定构件2 4 8,该固定构件2 4 8对定位在与 接合装置2 3 l相对的位置的巻筒支承板2 4 O进行固定。
接着,主要参照图2 2及图2 4 A 图2 6 K来说明如下动作工序 在此种结构的ACF贴合装置2 0 l中,在检测到从使用中的巻筒2 1 3 供给的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1 E时,与新的巻筒2 1 3交换,通过热 压接将从该巻筒2 1 3引出的第二ACF带6的终端部6 S与第一AC F带l的终端部lE接合并连接。
如图2 4A所示,在从使用中的巻筒2 1 3供给第一ACF带1并将 该ACF依次贴合于基板的状态下,当检测到该ACF的终端部时,如图 2 4 B所示,利用第一保持部2 3 4的保持构件2 3 4 a 、 2 3 4 b保持 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1 E,并如图2 4 C所示,由第一切断部2 3 5 在其上部位置、即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切断第一A C F带1而形成终 端部1 E o
接着,使可动保持部2 4 6动作,如图2 4 D及图2 5 E所示,使支 承使用后的巻筒2 1 3的巻筒支承板2 4 0从接合装置2 3 l退避,将下 一个巻筒支承板2 4 0定位固定在与接合装置2 3 l相对的位置。然后, 从新的巻筒2 1 3引出的第二ACF带6的始端部6 S与第一ACF带
1的终端部lE重合地配置。
接着,如图2 5 F、图2 5G及图2 7所示,在由工作台2 2 5从背面侧支承相互重合地定位的第二A C F带6的始端部6 S与第一A C F 带l的终端部l E的状态下,利用热压接单元2 3 8进行热压接接合。具 体来说,使用在前端面设有多个突起部的突起工具2 2 6,在带厚度方向 按压并加热,由此在多个突起部在带厚度方向上咬入两带的状态下,热能 集中赋予,其结果,ACF带1及6相互熔融而接合。
接着,如图2 5H、图2 6 I所示,在各ACF带1及6的接合位置 与由第二保持部2 3 6形成的保持位置之间的位置,利用第二切断部2 3 7切断第二AC F带6的始端部6 S。此外,如图2 6 I及图2 6 K所示, 解除由第一保持部2 3 4中的保持构件2 3 4 a、 2 3 4 b对第一ACF 带1的终端部1 E的保持,并使热压接单元2 3 8及工作台2 2 5执行退 避动作。由此,第一ACF带1与第二ACF带6自动地连接,并连续地 供给到压接头单元2 0。而且,在进行以上的连接动作时,设定控制带移 送量,以使该带连接部分2 5 O不会留滞在接合位置(压接位置)而是完 全通过接合位置。
从图2 6 K所示的状态,在第一ACF带1与第二ACF带6连接的 状态下,保持该状态地向压接头单元2 0供给ACF带6。而且,从其带 连接部分2 5 0由第一保持部2 3 4保持的第一AC F带l的端缘部不 与第二ACF带6接合而成为自由端部2 5 0 a,因此,在后续工序中的 ACF带6的移送动作无法顺畅地进行,存在产生故障之虞。为了抑制此
种故障的产生,优选追加进行以下说明的端缘处理工序。
具体来说,如图2 6 K及图2 8 L所示,以使第一ACF带1的终端 部1 E的自由端部2 5 0 a位于热压接单元2 3 8与工作台2 2 5的之 间的方式使ACF带6移动。接着,如图2 8M所示,再次使热压接单元
2 3 8与第二ACF带6压接,由热压接单元2 3 8施加热能,进行使第 一ACF带1的终端部1 E的自由端部2 5 0 a熔敷于第二ACF带6 的端缘熔敷工序。然后,如图2 8N所示,使热压接单元2 3 8及工作台
2 2 5执行退避动作,将连接了的第一ACF带1与第二ACF带6朝向 压接头单元2 0连续地供给。
如此至少与第一A C F带1的终端部1 E和第二A C F带6的始端 部6 S的带连接部分2 5 0独立地,在ACF带输送路径上,将位于比带连接部分2 5 0靠上游侧的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l E的自由端部2 5 0 a熔敷于第二ACF带6,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接合后的ACF带1 及6的移送动作,并能够消除产生故障的担心。而且,对于第二ACF带 6的始端部6 S也可同样地进行端缘处理,但始端部6 S的连接后的切断 部位设定在带连接部分2 5 G的附近,因此端缘部的长度短,且由于作为 不与构成A C F带6的主要移送路径的辊等接触的外面侧,所以并不一定 进行端缘处理。
(对于接合对象的ACF带的结构) 在此,对能够适用所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的AC F带的接合部
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图l8A所示的ACF带的接合部分的结构为之前说明的结 构。即,在第一ACF带1中未配置ACF3的分型带2的终端部与第二 ACF带6中未配置ACF 8的分型带7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合,形 成重合区域R 1。对于该重合区域R 1 ,利用熔敷进行接合。
接着,在图l 8 B所示的结构中,在第一ACF带1的终端部,在分 型带2上存在ACF 3,并经由该ACF 3与第二ACF带6的分型带7 的始端部重合,从而形成重合区域R 2 。如此,即使在中间存在AC F 3 的情况下,利用突起工具进行加压及加热,从而压退ACF3,并能够熔 敷接合分型带2、 7彼此,因此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接合处理。
接着,在图l 8C所示的结构中,除图l 8B的结构以外,在第一A CF带1的终端部配置视觉表示终端的终端标识带9 1。 g卩,在重合区域 R 3中,配置有第一A C F带1中的分型带2 、 A C F 3 、终端标识带9 1 、并且配置有第二A C F带6的分型带7 。终端标识带9 1由例如与分 型带近似的材料构成,因此即使用于接合也能够利用本发明的突起工具局 部地加压及加热,从而得到足够的接合強度。在此,利用突起工具进行加 压及加热,从而压退A C F 3而能够熔敷分型带2 、 7及终端标识带9 1 。 而且,如此在第一ACF带1配置终端标识带9 l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 用于在终端部去除ACF3的抛弃动作。
此外,利用此种终端标识带9 1,如图l 8D所示,也可以仅将第一 A C F带1的终端部作为终端标识带9 1 ,利用该终端标识带9 1与第二A C F带6的分型带7形成重合区域R 4 ,进行基于熔敷的接合。
而且,图1 8 E是表示现有的接合构造的一例的图。如图1 8 E所示, 在现有的构造中,配置在第一A C F带1的终端部的终端标识带9 1与第 二A C F带6的分型带7经由作为单独构件的双面带9 2通过粘接而接 合。而且,双面带9 2例如使用1 0 mm左右的长度的双面带,终端标识 带9 l使用6 Omm左右的长度的双面带。在此种现有的构造中,作为单 独构件的双面带9 2是必需的,进而存在用于贴合双面带9 2的装置结构 复杂化,并且其管理负担增加的问题。
但是,在所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接合处理中,可以不使用如双面带的单 独构件,而利用突起工具对重合区域局部地进行熔敷而进行接合。因此, 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实现有效的接合处理。 (部件安装工序)
接着,利用图l 9所示的概念图,说明使用所述各个实施方式的AC F贴合装置(例如A C F贴合装置10 0)相对于面板基板4安装作为部 件的TCP的部件安装工序。
如图l 9所示,部件安装工序大致分为相对于面板基板4贴合AC F 3的ACF贴合工序、和经由ACF 3在面板基板4上安装TCP的T C P安装工序。
ACF贴合工序如上所述。TCP安装工序进一步分为TCP临时 压接工序、T C P主压接工序(长边侧)、及T C P主压接工序(短边侧) 的三个工序。
TCP临时压接工序是使用头211经由贴合于面板基板4的AC F3而临时压接TCP2 0 l的工序。在TCP主压接工序中,相对于经 由A C F 3临时压接的T C P 2 0 1,利用头2 2 1进行加压并加热,从 而使ACF 3硬化并安装的工序。面板基板4设有长边侧端子部(源极侧 端子部)和短边侧端子部(栅极侧端子部),因此相对于各个端子部,单 独地进行主压接工序。
此种各个工序通过接着A C F贴合装置1 0 0排列配置TCP临时 压接装置及T C P主压接装置而通过各个操作装置,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输 送路径,由此连续地进行各个工序。
26此外,在TCP主压接工序中,为了不使熔融的ACF 3溢出而附着 于头2 2 1的压接面,在头2 2 1的压接面与面板基板4之间使用作为带 构件的一例的保护带。此种保护带由巻筒供给,巻绕有用于一次或规定次 数压接的保护带,并且构成为从巻筒供给新的保护带。此外,该保护带由 树脂材料形成。因此,对于此种保护带也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接合处理方法。 即,将使用中的第一保护带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保护带的始端部重合, 并在该重合区域中,能够通过局部地熔敷而接合各个保护带。由于此种接 合处理也适用于主压接工序中的保护带,因此能够提高部件安装工序整体 的生产率。而且,此种保护带例如由特氟隆(日本注册商标)或硅等树脂 材料形成。
而且,在所述各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接合装置中通过加热器或 镍铬电热丝使用热能而实现热熔敷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 于此种情况。代替此种情况,例如,作为能量也可使用超声波能。在使超 声波工具装配于接合装置,且在使该超声波工具与重合区域R接触的状态 下,通过赋予超声波能,能够使带熔融而接合。在如此采用使用超声波能 的超声波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在超声波工具形成多个突起部,且将各个突 起部的形成高度形成为比至少1片分型带的厚度大。通过使用此种超声波 工具,能够使超声波能有效地集中,并进行分型带彼此的局部的接合。因 此,本发明中,镍铬电热丝、加热器、以及此种超声波能的赋予机构成为 能量赋予装置的一例。
而且,通过适当组合所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能够实 现各自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参照附图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充分记载,但熟练该技术
的人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改。此种变形或修改应被理解为未脱离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2 0 0 7年3月3 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No. 2 0 0 7 — 0 9 1 9 6
2号的说明书、图面、及专利请求的范围的公开内容作为全体参照而引入
本说明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装置,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带构件,并使用所述带构件,进行用于将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操作,其中,具备工作台,其将使用中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带接合装置,其与所述工作台相对配置,并具有突起部和能量赋予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至少在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部地加压,所述能量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利用所述突起部对所述带构件进行加压,并利用所述能量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由此将所述带构件加热,使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所述重合区域中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2. —种粘接带贴合装置,其将在分型带的单面粘贴有粘接带的带构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将所述粘接带切断成规定长度并从所述分型带剥离, 并将所述粘接带贴合于基板,其中,具备工作台,其将使用中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带接合装置,其与所述工作台相对配置,并具有突起部和能量赋予装 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至少在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工作台上的所 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部地加压,所述能量 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利用所述突起部对所述带构件进行加 压,并利用所述能量赋予装置对所述突起部赋予能量,由此将所述带构件 加热,而使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所述重 合区域中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带接合装置具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作为所述能量赋予装置而对所述突起部进行加热,且所述带接合装置使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 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热熔敷而进行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具有比所述带构件的厚度大的高度尺寸。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带接合装置具备多个所述突起部,且利用所述各个突起部对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重合区域进行加压。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在所述工作台上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隔着所述带构件以该凹部的内 表面承受所述突起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所述凹部的内表面形成为比所述突起部大。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以与配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抵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带接合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带接合装置具备具有所述突起部和平坦部的工具,所述平坦部将由所述突起部对所述带构件进行加压的加压区域的周围的区域向所述工 作台按压,并保持所述带构件的所述重合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由电热丝形成,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电热丝进行电力供给。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带接合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一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与所述第二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热熔敷而接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贴合装置,其中,所述带接合装置具备第一保持构件,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比由所述突起部形成的 接合位置靠上游侧,并保持所述第一带构件;第一切断部,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比由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形 成的保持位置靠上游侧,并切断由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下的所述 第一带构件,形成所述第一带构件的所述终端部;第二保持构件,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比由所述突起部形成的接合位置靠下游侧,并保持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第二切断部,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配置在由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形成的保持位置与由所述突起部形成的接合位置之间,并在所述接合位置的下游侧切断所述第二带构件。
13. —种带构件的追加方法,其是对粘接带贴合装置追加带构件的方法,所述粘接带贴合装置将在分型带的单面粘贴有粘接带的带构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将所述粘接带切断成规定长度并从所述分型带剥离,并将所述粘接带贴合于基板,其中,将在所述粘接带贴合装置中正在使用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至少在所述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局部地加压并加热,将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所述重合区域中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构件的追加方法,其中,在所述带构件的接合中,通过热熔敷将所述第一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与所述第二带构件中的所述分型带接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构件的追加方法,其中,将粘贴于所述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的所述粘接带去除之后,将所述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重叠配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构件的追加方法,其中,在比与所述第二带构件接合的接合位置靠上游侧保持配置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一带构件,并在比该保持位置靠上游侧切断所述第一带构件,形成所述终端部,然后,沿所述带输送路径供给所述第二带构件,在所述带输送路径中比所述接合位置靠下游侧保持所述第二带构件的所述始端部,由此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第一带构件的所述终端部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所述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与在所述接合位置接合所述第一带构件和所述第二带构件的同时或者之后,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第二带构件的所述始端部的保持位置之间切断所述第二带构件。
全文摘要
将分型带的单面粘贴有粘接带的带构件沿带输送路径输送,将所述粘接带切断成规定长度从所述分型带剥离并贴合于基板的粘接带贴合中,将在粘接带贴合装置中正在使用的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追加的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并对第一及第二带构件的端部彼此的重合区域至少在带构件的宽度方向上局部地加压并加热,从而使第一带构件的终端部与第二带构件的始端部在重合区域局部地熔融而接合。
文档编号B65H19/18GK101652303SQ20088001101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伊田雅之, 小田原广造, 村田裕幸, 片山敦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